放下所有,靜心喝一杯好茶

2020-12-19 茗嘴

《忘川彼岸》是一首典型的潮流古風式禪歌,無論是充斥全歌詞的輪迴、彼岸花、忘川河、菩提樹、佛渡等,都具有濃厚的釋家文化氣息。佛家講法,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的,而是現在擁有的。可惜這個道理沒有多少人能懂。

陸羽的《六羨歌》已經講明了個中意韻: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用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一杯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杯茶吧。拿起與放下之間,是大家都苦參不透的生活哲理,也是生活常態。

輕鬆享受一杯好茶罷,什麼也不用想,徹底放空自己的身心,讓這香甜醇口的茶湯從喉嚨緩慢湧入,滑過喉頭,順著食道流下,最終穿腸而過,洗滌你滿身的風塵與滄桑。轉眼間,又是一個輪迴,新開始。

相關焦點

  • 心無雜念,好茶一杯
    心無雜念,好茶一杯來源:禪茶一味茶有了萬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雲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茶,源於自然,汲日月精華,沐春秋洗禮,從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靈性。茶可以洗去浮塵,過濾心情,廣結善緣。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個願意讓自己活得簡潔的人。始終相信,禪是一種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盞茶的時光,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綻放如蓮。
  • 茶的沉浮,人的拿起放下
    很多時候,看淡一些,看輕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樣,不過拿起和放下罷了。茶不過兩種姿態:浮、沉;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浮沉時才能氤氳出茶葉清香;舉放間方能凸顯出茶人風姿;懂得浮沉與舉放的時機則成就茶藝。茶若人生,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這茶盡具淨之後,自有人會記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滿溢。
  • 生活隨筆:閒時請喝一杯茶
    圖文/江浙一兵周末,我在去頤高數碼取照相機的途中,路經臨河路,走過一家茶館,忽突發奇想,何不把沿街所有茶館的牌匾用手機拍下來也許我生來與茶有緣,在福建工作時有幸品嘗過大紅袍、鐵觀音,在南京上學時也曾喝過雨花茶,如今在江浙工作,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安吉白茶等經典名茶,都有幸嘗了個遍,茶的價格有高低,味道也不盡相同,或清淡或濃烈,或苦澀或甘甜,這如同五味人生,品嘗過後才能體會和感悟到。
  • 喝一杯茶 也許人生的問題就沒那麼多了
    一杯茶就會讓你的生活歸於平靜,心也會隨之靜下來,心態也會放寬很多。喝一杯茶,心靜下來,就不會去抱怨了生活裡,抱怨很多,有人抱怨生活不如意,有人抱怨事業不順心。但生活的好壞只有自己知道,茶味的真意也只有自己知道。
  • 靈魂只能獨自前行,總有一杯茶陪你度過一個人的時光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神農與茶的故事便是在這嘗百草之中發生的。神農一天在野外以釜煮水,一片葉子落入水中,卻是白開水煮出了香味,喝了之後,神清氣爽,有特殊療效。所以茶,起先用於藥,最後才慢慢發展成日常生活需求。現代人喝茶更喜歡注重它的口感,多離不開地域特色。
  • 一杯好茶是對時光最大的敬意
    無論如何忙碌,手邊總可以有一盞茶,除了解渴,還可以養心——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遠古山林,感受到清風浩蕩。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於丹沏一杯茶,靜靜坐下,思緒在茶香中慢慢沉澱……輕抿杯中的香茶,看茶葉在杯中舒展、輕盈與曼舞。
  • 一杯好茶,怎麼講?
    一杯好茶茶人慎獨人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喝茶也一樣。我不盲目的追求某款產品,也不會非要在喝某知名產區茶葉後,明明不喜歡,卻非要從眾的喝出個好來。千人千味好多朋友讓我推薦一款「好茶」我實在沒法做到,不是我不熱心,也不是不願意推薦,一杯好茶在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味蕾不同、
  • 茶,喝茶,喝好茶
    而酒桌上談生意的時候,都在大吹特吹,一喝起酒來,都覺得自己行,比別人行,並且還想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行,喝完了回家睡覺,第二天繼續喝,繼續吹。2、茶是什麼?人生如茶,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喝的是身心淨化的感覺,茶濾去了你的浮躁,沉澱下來的都是深思。世人多欲求,我愛剎那靜,欲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能夠坐下來好好喝一杯茶的人,不多。
  • 靜心知味,清心若茶
    陸羽的《茶經》上,列舉了多種適合和茶一起夾雜種植的花草的名字,諸如古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這些花草中的雅士基本都齊聚了,每一種拿出來都是不俗的。若是在下面再種上蘭花、幽菊這些清淡芬芳的花草,更是絕配,便能生出絕頂的好茶來。若是能在一座山裡,碰巧採到這樣的茶,想來必是此生最美的雅事了。
  • 如何泡出一杯好茶,泡茶的手法與心法你必須掌握!
    對於如何泡出一杯喝了讓人愉悅、開心的茶湯,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似乎有點遙不可及,難以捉摸,因為它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手法。特別是茶的種類繁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衝泡方法,對於水溫的要求,對於器皿的選擇等等,無一不考驗著衝泡者的技巧。
  • 喝一杯小罐茶茉莉花茶唇齒留香 回味綿長
    近年來,隨著小罐茶聲譽日隆,喜歡小罐茶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而在小罐茶的六大品類名茶中,茉莉花茶因其獨特的香味而擁有了不少鐵桿粉絲。茉莉入茶的本質,是追求一種融合茉莉花香和茶香的複合香氣,但茉莉花茶製作工藝相當複雜,是一門關於專注與靜心的藝術。
  • 喝杯好茶:選對茶具茶也香幾許
    喝茶,喝的是茶,圖的是健康和快樂好心情。所以有一套好的茶具來配好的茶,再加上泡茶的人看著順眼,那就該是賞心悅目的事情了。好的茶具的選擇就是合眼緣選擇的茶具,是在要喝茶的時候,看到的那套茶具,可以增加喝茶的興趣,這是一種。另外一個最好是以茶擇具,也就是說選擇喝什麼茶,就選與之相配的茶具。
  • 上海名媛們拼團喝的是什麼下午茶,一杯茶几個人喝還有味兒嗎?
    今天我們也蹭蹭熱度,一起來聊聊上海名媛們數十人一起拼下的下午茶到底有多貴?一杯高檔的茶,價格數百元至數千元。貴在哪裡?第一貴在原材料,如果精選原產地來自於錫蘭的頂尖葉片,加上大師手作慢作,精心烘焙發酵,這樣的茶葉本身就是昂貴的。第二,貴在衝泡,紅茶衝泡雖不如普洱講究,但是也是雅事一件。杯具精巧,可能來自於貴族瓷器。
  • 怎麼樣的茶才算好茶?一杯好茶的五個條件
    這樣的美景,讓我想到了它的歷史,茶帶著神農氏的悲憫,化成救世的良方,變成一位神醫走遍全世界。茶從盛唐走來,帶著陸羽的驕傲,沏上一泡甘醇的香茗;茶從大宋走來,帶著文人的優雅,調成一碗茶的情思;茶從明清走來,帶著文人墨客的風流,釀成一杯仙茗。茶經歷千年走到了今天,品茶愈發精益求精,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飲得一杯好茶。
  • 在銀河洞喝杯好茶
    早在十八世紀,來自福建安溪的居民便在此地耕種茶樹,兩百多年來培養出三十多個品種,其中以茶師張乃妙所引進的鐵觀音最出名。近年來,臺灣北部的茶業雖然多半轉到外地,但文山地區仍舊有許多小茶莊經營著研發及推廣的工作。張乃妙的後代很坦白地告訴我:「一開始接手茶園算是奉命,但後來也成為了使命。」  我選了一個晴朗的日子前往貓空縣,為的不僅是喝它的茶,更是要喝它的水,聽說最好喝的水,就是在銀河洞。
  • 用工夫茶具喝杯好茶
    喝酒有基本程序,大約什麼酒配什麼杯,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比如喝啤酒一定用扎杯,但如果用小盅來喝,雖然也可以,但總會顯得不倫不類。工夫茶是南方廣東和福建等地的飲茶方法,也是最為講究和複雜的。以前的茶客聽說過潮汕人泡茶另有一套,幾乎是一笑而過,無人當真。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潮汕工夫茶美名也就揚天下了。工夫茶工夫茶,費的就
  • 歲月清淺,尋找一杯茶裡的清歡
    苦茶苦到了底,蜜茶甜到了頂。本以為沒人願意喝那苦茶,可是苦茶卻賣得很好。有的人喜歡喝一杯苦茶,再來一杯蜜茶。老闆說。可就沒見過先來一杯蜜茶再喝一杯苦茶的人,可見,世人都喜歡先苦後甜,不喜歡先甘後苦。後來,林先生成了第一個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老闆著急地問我感想如何?「喝苦茶時,特別能回味蜜茶的滋味。」他說,兩人都大笑起來。歲月崢嶸,時光如水。在陽光明媚的季節,就如飲一杯蜜茶,將日子的絢爛多姿植於心田。
  • 人生就像一杯茶,一杯香氣四溢的茶,一杯耐人尋味的茶
    那日,獨坐桌前,品一杯大紅袍,頓時,感慨萬千。在很多人眼裡,大紅袍是濃香型茶的代表。坐著,手捧一杯清茶,任其清香嫋嫋升起,帶來一種自然,一種閒適,像是完全放鬆了,沉浸在香的世界裡!看那茶的幽香,悠悠地綠,瀰漫在茶杯裡。有時是綠色的欲望流動,有時是綠色,有時也是綠色的光芒划過;其他還有茶色、紅楓色、淡紅色。看茶就像看茶的味道,知道如何去品,也讓人知道是香茶還是雅茶、黑茶。絕對有一種難以品味的味道,只有慢慢地喝,才能一點一滴地體味;淺色茶就像一道大眾菜,一看就知道味道。
  • 一杯茶,是歲月沉香
    去串門,親朋好友以茶待客,這是外出日常。直至外出讀書前,我一直以為茶就是大中國每一個家庭的日常。在家泡茶很隨意。洗杯子、燒水、放茶葉、倒開水,講究一點的人家,就將第一泡作為洗茶。小時候看到洗茶的水被倒掉,覺得好可惜,因為第一泡入口是清甜,多喝幾口,又能帶出青茶的香氣緩緩充塞口腔的感受,那是茶葉在水中舒展開來的感覺,我很喜歡把這個感覺裝進身體裡。
  • 一杯茶,你喝了很久,她依然餘韻悠長
    你是否也會因為一杯茶,去想起一個人、一件事?然後回憶、思念不斷的湧入自己的心頭,就像一杯茶,你喝了很久,她依然餘韻悠長。有一個故事,我一直在講,講給身邊所有的人。但總覺得差點什麼。差點什麼呢?可能是未曾對她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