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2020-12-11 大偉說歷

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

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少數本地貴族與諾曼第貴族共同組成了國王之下的新的貴族階層。

但這些土地並非全部,威廉一世十分清楚,整個國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那些反對自己的人正在暗中發展,等待時機成熟後就會對自己的統治構成極大的威脅。

因此威廉一世必須施展應用手段,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將地方勢力扼殺在搖籃中,才能保住自己頭頂的王冠。

一、諾曼王朝

諾曼王朝之所以被稱為諾曼王朝,是因為國王本身還有另一個身份——諾曼第公國的公爵。

按照當時歐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被羅馬教廷承認的皇帝只有一位,那就是法蘭克人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皇帝之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級爵位。

公爵可以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當時著名的萊茵伯爵和安茹伯爵,論其地位都在這位威廉一世之下。但歐洲還有另一個傳統,叫做"我的臣屬的臣屬並不是我的臣屬"。

因此,諾曼第公爵雖然是法蘭克人皇帝的封臣,但英格蘭卻是他的私人財產,與皇帝沒有任何關係。

入主英格蘭後,威廉一世在徵服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加強國王的權力。在封建社會,土地是財富的象徵,誰掌握了大量土地,誰就擁有了大量的財富。於是威廉一世的改革就率先從土地入手。

威廉一世雖然將英格蘭的土地進行了分封,但由於諾曼徵服前,英格蘭尚處於蠻荒時代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土地歸屬、稅收、人口數量和職業分布都沒有明確的統計和調查。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從土地入手,對英格蘭社會進行一個徹底的普查。

但這樣做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傳統的盎格魯-撒克遜大貴族勢力雖然得到掌握,可地方的各個小貴族仍然是稱霸一方的山大王,很難完全控制。因此威廉一世決定利用自己的軍事強權,將全國土地全部劃歸自己所有。

1086年,威廉一世在索爾茲伯雷召集英格蘭大部分大貴族和中小貴族,要求這些封建主全部向自己宣誓效忠,否則就要剝奪他們的貴族身份。貴族們迫於威懾,只好向威廉一世宣誓效忠。這次大會也被史學家稱為"索爾茲伯雷盟誓"。

通過這次盟誓,威廉一世在英國建立起了"我的臣屬也是我的臣屬"的強大王權。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頒布法案,將絕大部分英國土地和三分之二的林地劃歸王室所有。這樣一來,對土地進行徹底清查就名正言順了,阻力也減小了許多。

二、加強王權

對於各地殘存的土著武裝力量,威廉一世採取剝奪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封地的方式,削弱英國各地舊貴族的堡壘,解散地方封建主的武裝力量。對于堅持反抗的地頭蛇們,威廉一世修建了著名的倫敦塔,將這些反抗者都關入塔中。

據說當時很多聲名顯赫的貴族,甚至皇親國戚都關在裡面。諾曼王朝後,將政治犯關押到倫敦塔中也儼然成為一個傳統。

通過三年的武裝打擊,到了1069年時,英格蘭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歸入諾曼第人所有。英國的傳統貴族們基本上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再無反抗和叛亂發生。

在進一步穩固王權後,威廉一世想到了自己的政治盟友——羅馬教會。早在二十年前,在威廉一世與英王哈羅德的戰爭中,就得到了羅馬教皇的鼎力支持。因此在劃分土地後,威廉一世開始加強羅馬教皇在當地的統治。

諾曼徵服前,英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不服從羅馬教廷的統治,對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倡導的教會改革置若罔聞。因此,羅馬教廷為懲罰坎特伯雷大主教,給予威廉一世大量資金支持,並派遣傳教士隨威廉出徵英國。

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免除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根德的職務,任命羅馬教廷派遣來的蘭弗蘭克為新任主教。作為回報,這位大主教也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威廉加冕,承認威廉一世王位的合法性。

顯然這是一場政治交易,羅馬的基督教正統派開始在英國站穩腳跟,並牢牢抓住了威廉一世這條大腿。因此,諾曼徵服後,英國又重新與大陸的基督教宗教生活融為一體,接受來自羅馬和大陸的宗教文化和藝術。

三、末日審判書

除將土地全部收歸國有之外,威廉一世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口普查。諾曼徵服前,英格蘭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都是不明確的,威廉一世之前的國王們也從未進行過統計,這使國王威廉十分頭疼。

在封臣的建議下,威廉決定展開全國規模的人口和土地普查,並將普查的結果作為徵收賦稅和進行統治管理的依據。這次普查持續了兩年左右,從1085年開始直到1087年威廉一世去世為止。

由於土地和人口普查進行的十分嚴格細緻,內容甚至詳細到每家每戶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和農奴,調查項目繁多,從土地,房屋,到牛羊、雞鴨甚至每家有多少餐具都包括在內。

每當普查官員來到各戶家中時,都會引起這些居民的惶恐和抵制,嚴重時甚至會引發騷亂,普查官員被愚昧民眾毆打致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調查結果不允許更改,使人們感覺到猶如末世來臨。因此當時的英國民眾也將這次的人口調查稱之為末日審判。調查的結果被稱為《末日審判書》。

這份《末日審判書》的調查範圍包括英國的大部分地區,為徵收賦役提供了明確依據,諾曼王朝政府根據調查結果制定了詳細的稅收和勞役政策,英國王權的強大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結語:

諾曼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雖然只有短短88年,但對英格蘭的影響卻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將英國從古代蠻荒中帶入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封建文明,還對改變的英國文化的發展。

由於威廉一世是法王封臣,於是在他的諾曼第貴族入主英格蘭時期,王室開始在英格蘭推行法語,古英語開始漸漸退出主流

直到1362年英國議會才重新開始使用英語,但這時的英語中已經包含有很多法語詞彙和語法習慣,與古代英語迥然相異。

到了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後,英格蘭陷入了貴族奪權的動亂時期。直到1154年,同樣來自法國的封建主,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入主英格蘭,成為新的國王,建立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金雀花王朝"。

參考文獻:《英國史》、《英國王室史綱》、《不列顛王權和戰爭史》

相關焦點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勳,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二、威廉一世徵服英格蘭 今天的主角威廉一世也被稱為「徵服者威廉」,是英格蘭第一任諾曼裔國王,被譽為英國中世紀的開路者。威廉一世肖像圖 威廉的出身並不光彩,他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一世的私生子,曾長期被政敵嘲笑為「雜種威廉」。他童年曾數度遭遇過諾曼貴族的刺殺,但每次都僥倖逃脫。
  • 威廉公爵亦稱英格蘭的威廉一世,諾曼第公爵
    威廉公爵(英文:William the Conqueror),亦稱英格蘭的威廉一世,諾曼第公爵,1066年起成為英格蘭的第一位諾曼人國王,直至1087年9月9日逝世。威廉藉口愛德華生前曾許以王位,乃渡海侵入英國;哈斯丁一戰擊斃哈羅德,自立為英王威廉一世(號稱「徵服者威廉」)。
  • 諾曼徵服:法蘭西的公爵為何成了英格蘭國王
    1066年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逝世,法蘭西王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宣稱繼承英格蘭王位,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羅德·戈德溫森為國王。威廉於是遠徵英格蘭,打敗哈羅德·葛溫森,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麼威廉是如何徵服英格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諾曼第公國
  • 英國的秦始皇,徵服王威廉一世,漂洋過海的奠基人
    威廉一世(1028-1087年9月9日),通常被稱為徵服者威廉,也叫巴斯塔德威廉,是英國第一位諾曼國王,從1066年一直到他去世在位21年。從1035年起任諾曼第公爵。經過長期的戰爭取得了他的權力,到1060年,他對諾曼第(就是二戰登陸開展第二戰場的地方)取得了絕對控制,隨後他發動了諾曼徵服即前往英國開始了統一英格蘭的戰爭。經過了六年的戰鬥成功在英國加冕。他餘生的特點是努力鞏固他對英格蘭和大陸土地的控制。1028年,威廉生於法國諾曼第法萊斯的法萊斯城堡。
  • 西方史:簡析國王威廉對英格蘭人和諾曼人的要求
    引言國王威廉還要求,不管土地現在的主人是英格蘭人還是諾曼人,凡是曾經向國王愛德華支付地租的,現在也要向他繳納地租。國王威廉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仍然是因為他是英格蘭國王的合法繼承人。而諾曼人認為,大家通過戰爭徵服英格蘭,英格蘭王位所謂的繼承權早已被剝奪,所以威廉的這一說法並不被認可,反而遭到了諾曼人的反對。
  • 《1066》:英格蘭史上的多事之秋,王冠背後的三王權力爭奪戰
    英國資深作家、記者埃德·韋斯特的《1066:諾曼徵服前後的英格蘭》,選取了「1066」這個特殊的年份,解讀在威廉一世實現諾曼徵服前後,英格蘭、法蘭克、丹麥、挪威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盎格魯-撒克遜人、維京人與諾曼人之間的恩怨糾葛,生動地展示出改變英格蘭歷史走向的「諾曼徵服」全景圖。
  • 中世紀的一名合格英格蘭騎士
    1066年,當他咽下最後一口氣沒多久,他的小舅子英格蘭攝政王哈羅德·戈德溫和表侄子諾曼公爵威廉,隔著海峽互相約架,在黑斯廷斯為了英格蘭王位大打出手。 為英格蘭帶來騎士的男人 哈羅德佔據主場優勢,徵召了不少撒克遜步兵,橫渡海峽而來的威廉卻有著更為先進的諾曼騎兵,雙方兵力大致相當。
  • 諾曼人的徵服,結束貴族民主制,成為英國封建主義興起的推手
    正常情況下,威廉想要徵服英格蘭絕非易事。但是,在威廉遠徵之前,同樣覬覦英國王位的挪威國王哈德拉達,搶先入侵英格蘭,雖然他並沒有取得成功,但是他卻大大消耗了哈羅德的實力,為威廉取得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為諾曼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這標誌著盎格魯撒克遜統治時代的終結。儘管諾曼王朝在英格蘭只維持了不到100年,但他們重塑了英倫三島的風貌,不僅引入了封建制度,讓英格蘭的階級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割,還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深深植入了英格蘭的血液。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英格蘭人為什麼曾經徵服了世界,卻徵服不了蘇格蘭?
    英國徵服世界的歲月,早就煙消雲散。所謂「徵服不了」的蘇格蘭,仍在英國版圖之內,英王仍舊是蘇格蘭的君王。雖然蘇格蘭隔三差五說要分家,折騰點事情出來,但蘇格蘭自立門戶並沒成為現實。英國人徵服世界與「徵服」蘇格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 拱衛與制約,從中世紀英格蘭軍事力量的構成來看軍隊與王權的關係
    11世紀,以諾曼第公爵威廉為首的法國封建主擊敗了英格蘭本土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起了諾曼王朝,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徵服」。威廉一世又被稱作「徵服者威廉」,他徵服了英格蘭之後將歐洲大陸的封君封臣制度完整的引入到了英國。
  • 從「諾曼徵服」到「百年戰爭」,看英格蘭王室「紋章」的起源發展
    紋章最早由貴族騎士使用,隨著威廉建立了諾曼王朝,英格蘭王室紋章的雛形也由此形成紋章大致起源於第一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徵期間,在十三、十四世紀時趨於繁盛。紋章與歐洲封建社會的變革和軍事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而紋章之所以繁榮發展則是因為它的世襲性和獨佔性。
  • 諾曼徵服:2萬多法國人殺死英王,英國淪為殖民地,貴族滅了一半
    這就是著名的諾曼徵服。01 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發生在1066年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被上帝突然帶走,並且沒有給這個國家留下繼承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諾曼第公爵威廉看到了機會,他組織了一幫貴族對英國發起了徵服戰爭。這次戰爭記載不是很詳細,頗有點春秋的意味。1066年9月,威廉召集諾曼貴族組成聯軍入侵英格蘭。現英王哈羅德,也就是之前那個伯爵,組織本土貴族抵抗。
  • 諾曼風雲:託斯蒂格徵服英格蘭之旅,出師不順遇到全軍覆沒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託斯蒂格徵服英格蘭。託斯蒂格再次出現—而且是和維京軍隊一起是一個轟動的消息,令人難以置信。甚至連託斯蒂格自己可能都感到驚訝。流放期間,他曾向數位統治者求助,但每次都蒙受恥辱,遭到拒絕。
  • 歷史:卡萊爾城堡,是在英格蘭威廉二世時期建造的!
    歷史:卡萊爾城堡,是在英格蘭威廉二世時期建造的!卡萊爾城堡位於英國坎布裡亞郡的卡萊爾,靠近哈德良長城遺址。這座城堡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歷史上許多歷史劇集的場景。鑑於卡萊爾靠近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邊界,它一直是許多戰爭和入侵的中心。如今,這座城堡由英國遺產管理,向公眾開放。
  • 「徵服者」威廉差點徵服不了英格蘭
    雖然此時還有一位名叫埃德加的小男孩,是威塞克斯家族的血脈,可以合法繼承英格蘭王位。但是,哈羅德沒有給任何人時間,迅速召集自己的黨羽,在約克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成為英格蘭國王。 於是,挪威國王哈拉爾·哈德拉達與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立刻起兵來搶王位了。 中世紀歐洲的統治者們,幾乎都沒有規模龐大的常備部隊,一般都是遇到戰事臨時徵召或者僱傭。英格蘭和諾曼第只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所以哈羅德首先得到了威廉一世準備進攻的消息。 諾曼第的威廉並不好惹,所以哈羅德立刻徵召民兵,在諾曼人可能登陸的海岸設防。
  • 英格蘭的戰爭史記,激烈又殘酷!
    但是,僅僅是在哈羅德取得這一偉大勝利後的三天,威廉公爵順利地在南岸登陸。1066 年10 月14 日,哈羅德集合疲憊不堪的軍隊,再加上從威塞克斯和東盎格魯緊急徵召而來的援兵,在黑斯廷斯( Hastings) 附近迎戰威廉的軍隊。剛開始時戰況是很不明朗的。草草徵集起來的軍隊迅速苦苦敗了,但諾曼公爵的騎兵拿山丘上嚴陣以待的村夫和常規軍無可奈何。
  • 《諾曼徵服》:歷史學家的浪漫,嚴謹、生動、通俗地還原真實歷史
    1066年,在大洋彼岸發生了一件歐洲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事件——諾曼徵服。諾曼徵服通常被認為是英格蘭歷史拐點上的軍事與文化事件,據說也是國外小朋友歷史課本固定知識環節。1066年,諾曼人進駐英格蘭的領土,諾曼第公爵、徵服者威廉成為了英格蘭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