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兩個月 日本一盲人水手操縱帆船不靠港橫渡太平洋

2020-12-17 新京報網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 當地時間20號,日本一名盲人男子巖本光弘操縱帆船成功實現不靠港橫渡太平洋,並抵達了日本福島縣港口。他是在今年的2月份從美國出發,歷時將近兩個月,才完成了這一目標。


當地時間20日上午9點左右,日本福島縣磐城市的小名浜港岸邊響起陣陣掌聲。當地居民紛紛來到岸邊,祝賀巖本光弘和他的同伴美國人達格拉斯·史密斯成功橫渡太平洋。



巖本光弘:謝謝,謝謝大家。


今年2月24日,巖本光弘和 史密斯 從美國聖地牙哥出發,駕駛一條長約12米的小帆船,駛向太平洋對岸的日本。航行中,全盲的巖本光弘負責掌舵,而身體健全的史密斯則充當他的「眼睛」,給他提供風向等信息。最終,二人歷時55天,成功抵達14000公裡外的日本福島縣,並且中途沒有靠岸。



巖本光弘: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難都別放棄 堅持到底很重要


巖本光弘今年52歲,由於先天性弱視,他在高中時失明。2013年,巖本光弘就曾嘗試過挑戰橫渡太平洋,但以失敗告終。對於此次取得的成功,他坦言,航行十分艱辛,中途遇到了好幾次大風大浪,不過堅持到底的信念支撐他克服了困難。



巖本光弘:我想說的一點是,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困難,都不要放棄,從摔倒的地方爬起來,這樣的勇氣很重要。


編輯 賈聰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歷時近兩個月 日本一盲人水手不靠港橫渡太平洋

相關焦點

  • 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原標題: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經過300天的海上航行,經停38個島嶼、跨7個國家和地區、漂洋過海1.1萬海裡(折合約兩萬公裡),長沙女子萬金玉和瑞典籍丈夫若賦(中文名)駕駛帆船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   「現在,我們身後就是太平洋與菲律賓內海交界處。我們這對不言敗的老頑童,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終於圓滿完成橫渡太平洋之旅!」
  • 日本失明男子6年前駕駛帆船欲闖太平洋失敗 今成功橫渡成全球首創
    日本一個完全失明的男人,駕駛小型帆船,用近兩個月以無靠岸的方式,成功橫渡太平洋。52歲的巖本光弘與史密斯巖本光弘說:「真的很辛苦,太平洋真的是很浩瀚,已經足夠了,我短期內不會再乘帆船。」根據日本視障者中心證實,今次是首次有失明人士成功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3)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2/3)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3)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無人帆船橫渡太平洋!今天在寧波有了這個計劃……
    本次論壇吸引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以及國內海洋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作前沿技術報告,報告緊扣海洋智能技術,分別涵蓋海洋傳感網絡、海洋動態環境導航、海洋機器人開放新工具、帆船自動控制以及自主帆技術等,給寧波高校和相關企業帶來的一次海洋智能裝備的高技術饕餮學術盛宴。
  • 溫商500萬買帆船 明年開始環球航行 將歷時兩年多
    鄭之越/攝  溫州網訊 昨日清晨,市區望江路帆影公園港航碼頭,出現了一道真正的帆影——一艘名為「榮耀溫州號」的37英尺(約11米)單體藍水帆船,該船是溫商鄭志良今年上半年花近500萬元從臺灣高雄大洋船廠購得的。  今年9月份,在舟山一場帆船比賽中試航後,「榮耀溫州號」駛至嘉興九龍山碼頭停靠。經過3天的航行,昨天早晨5時許,它首次抵達母港溫州,停靠在帆影公園港航碼頭。
  • 涪陵小夥自製6米玻璃鋼小船 欲橫渡太平洋 [組圖]
    4分鐘橫渡1公裡江面 昨日下午4時,記者觀看了李金豪的首航。小船橫渡1公裡多寬的江面只花了約4分鐘,若不是親眼見到,很難想像這樣一艘小船能有如此的速度。坐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小船上,李金豪顯得很自豪,不時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引得岸上數百人圍觀。 明年3月要橫渡太平洋 李金豪告訴記者,駕著小船在海上航行是他從小的夢想。
  • 支援船受損 男子橫渡太平洋挑戰告吹
    【新華社微特稿】長距離遊泳運動健將本·勒孔特26日宣布放棄橫渡太平洋的挑戰,緣由是風暴天氣造成支援船技術故障。勒孔特當天在美國技術網絡媒體《搜尋者》聲明,他已遊完2780公裡,放棄遊完全程9260公裡的計劃。
  • 法國男子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
    【新華社微特稿】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後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泳渡過從日本東京到美國舊金山之間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除了鯊魚、大浪,勒孔特途中還會遇到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主要是各種廢棄塑料製品。勒孔特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51歲的勒孔特為此準備6年,預計每天能消耗8000多卡路裡熱量。為了能夠完成這項挑戰,勒孔特專門練習「身心分離」,分散對身體疲勞或疼痛的注意力。
  • 51歲法國男子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過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從日本東京遊到美國舊金山。  他途中會穿過「太平洋垃圾帶」。「太平洋垃圾帶」位於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堆積區,漂浮著8萬噸垃圾,主要為塑料廢棄物。  勒孔特說,他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準備6年 換了兩艘船  為了完成這次挑戰,勒孔特已準備至少6年。他最早宣布,會在2013年5月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 八十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終於達到印度西岸,後來麥哲倫橫渡太平洋
    八十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終於達到印度西岸,後來麥哲倫橫渡太平洋到了十五世紀末,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後試圖進行海外探險,想要經由海路到達遠東的印度、中國和日本。當時歐洲人對於遠東仍然相當陌生。他們只是從馬可波羅等人的描述中得知中國以絲綢著名,日本盛產黃金。
  • 黑船來航:繞地球半圈殺入日本的佩裡,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至此,佩裡離自己的目的地日本已經是「近在咫尺」了。圖/佩裡首航日本的航行路線圖在上海,佩裡的「密西西比」號與先期抵達的「薩斯奎哈納號」匯合。佩裡率領艦隊(這時才能稱其為艦隊)於1853年5月26日,來到了衝繩群島的那霸港。
  • 他能成為第一個成功橫渡太平洋的人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6月5日報導,現年51歲的法國人本·勒孔特於6月3日在日本的銚子市海岸下水,準備橫渡太平洋。他計劃每天遊上八個小時,整個旅程預計將要持續六個多月,最終達到美國西部海岸。
  • 英國塑料瓶船橫渡太平洋:抵達吉里巴斯聖誕島
    英國探險家大衛·德·羅斯柴爾德最近有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駕駛一隻由1萬2千隻廢棄的塑料瓶捆綁而成的帆船,橫渡太平洋,全程超過1.7萬公裡。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這艘塑料船終於第一次靠岸,進行補給。  自3月24號駛離舊金山港口後,「普拉斯提基」號現已抵達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聖誕島,這也是船上六名船員首次登岸。
  • 帆船橫跨太平洋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看到這個問題後,我先對帆船橫跨太平洋的必要條件做個介紹吧。首先你得有條船,還不能是休閒型帆船,這就像是自駕去西藏,開捷達也可能到,但這肯定不是首選。跨洋的帆船,選擇40尺(13米)以上的離岸帆船,如果走南北半球,強烈建議單體船,抗風浪能力強。
  • 法男子將遊泳橫渡太平洋 全程8800公裡歷時半年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據《今日日本》11月14日報導,近日,法國人本諾特·勒肯特(Benoit Lecomte)表示,將在明年嘗試遊泳橫渡太平洋的壯舉。據悉,這段旅程長達8800公裡,耗時可能長達5個月,若勒肯特挑戰成功,他將被載入史冊。  勒肯特現年44歲,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海洋冒險。
  • 佩裡的「黑船」繞大半個地球殺向日本?他為何不直接橫渡太平洋?
    雖然佩裡是叩關日本的提議者,但是在美墨戰爭中已經功成名就的佩裡,並不想接率領艦隊前往日本這樁「苦差事」。在美國海軍首長格雷厄姆的苦苦勸說和並允許他擴大艦隊規模和行事權力之後,佩裡才肯接受這一遠航任務。剛開始,佩裡本想多帶幾隻鐵甲艦一起出發的,但是很無奈,美國海軍無法在短時間將所需艦船全部湊齊,因為這些艦船不是在維修,就是在執行其他任務。
  • 來自英倫的日本武士:三浦按針與近代早期的日本西式帆船
    一個名叫威廉.亞當的年輕水手,也參加了這場永載史冊的戰役。他在英西戰爭結束後,加入了急需熟練海員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隨後參加了幾次不成功的探索遠徵。最後跟隨一支擁有5艘商船的艦隊,通過麥哲倫海峽與太平洋,來到亞洲。1600年,船隊在經歷了不少挫折和磨難後,僅剩下1艘船和9名船員抵達日本。
  • 世界最大俄帆船環球航行明年初將停靠上海港
    為紀念俄羅斯建國1150周年,一批經驗豐富的水手、軍校學員和搖滾樂手登上世界上最大的帆船「謝多夫」號,開始環球旅行。他們的目標是在394天內跨越三大洋,並訪問21個國家。「謝多夫」號5月下旬正式啟航,在過去的近4個月時間裡,已經航行超過10000海裡,橫渡大西洋,並穿越赤道地區。2013年2月16日,帆船將在上海港口停靠,之後將前往新加坡。
  • 亞洲噸位最大遊輪「海洋水手號」開啟中國母港首航
    「海洋水手號」正停泊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碼頭」,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碼頭開啟中國母港首航。「海洋水手號」的啟程,也標誌著27天的上海郵輪旅遊節降下了帷幕。  記者了解到,「海洋水手號」此前經過歷時兩個月、耗資兩千萬美元的翻新改造,於今年4月從美國加爾維斯頓出發,途徑西班牙巴塞隆納、杜拜、新加坡,經靠最新啟用的香港啟德郵輪碼頭,最終抵達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6月至10月期間,「海洋水手號」將運營19條三至六晚從上海始發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