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小夥自製6米玻璃鋼小船 欲橫渡太平洋 [組圖]

2020-12-12 戶外資料網
【8264.com編者按】這本來也只是一次嘗試,嘗試中國人,我自己,有沒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以一種以前在這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試過的方式,穿越海洋。

    小船主體全用玻璃鋼打造 僅重250公斤 能承載1噸以上的重量 李金豪即將用6米小船闖蕩汪洋大海 為了圓自己兒時的一個夢,涪陵小夥李金豪自製了一艘玻璃鋼小船,準備明年3月從

上海

下水,橫渡太平洋。昨日,李金豪駕著小船在烏江上進行了他的首航。 動力系統用

自行車

改裝 李金豪的玻璃鋼小船長6米、寬1.2米,主體全用玻璃鋼打造,重250餘公斤,非常輕巧,可裝載1噸以上的貨物。船體呈流線型,分3個部分,前部是雜物艙,用來儲存長途航行所必需的食品及飲水。中部是駕駛室,動力系統是用自行車改裝的,蹬動自行車的腳踏板,小船便可在水中快速前進;輕輕拉動駕駛室兩旁的搖柄,便可控制船的尾舵方向。後部是休息室,可供一個成年人蜷著身子休息,休息室里舖著木板,在海上航行時只需鋪上被褥就可安然入睡。 4分鐘橫渡1公裡江面 昨日下午4時,記者觀看了李金豪的首航。小船橫渡1公裡多寬的江面只花了約4分鐘,若不是親眼見到,很難想像這樣一艘小船能有如此的速度。坐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小船上,李金豪顯得很自豪,不時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引得岸上數百人圍觀。 明年3月要橫渡太平洋 李金豪告訴記者,駕著小船在海上航行是他從小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從今年3月開始,他走訪了多位造船專家,並查閱了大量造船資料,終於在8月造出了第一艘玻璃鋼小船。可由於傳動裝置過細,小船首航失敗了。不甘失敗的李金豪又改進設計,第2艘小船終於在9月底問世了。相較於第一艘小船,第2艘設計更加完美,經受風浪的能力也更強,李金豪請專家做過測試,第2艘小船能承載1噸以上的重量,並能抵抗較大的風浪。據李金豪透露,他已經收集好了中國沿海的海圖,明年3月,他將獨自駕著小船從上海下水,橫渡太平洋。 李金豪現在已著手準備橫渡航行物品,他希望能有好心人為他提供更全面的太平洋海圖,讓他早日成行。 

    李君豪,今年8月該到22歲了,我出生在中國腹地的一個小城裡,

重慶

市涪陵區一個不大但是和這個國家許多地方一樣擁有悠久歷史和眾多地區文化的小城。 

    從小我是跟著爺爺,婆婆長大的,因為爺爺承經在這裡也算是個社會知名人式,他為我創造了一個安全,自由,寬鬆的環境,讓我能夠用所有的時間去幻想,去嘗試。 

    這次航行就源於我小時候的一個夢想。到了中學的時候在涪陵區航空模型協會我認識了現在的好朋友李思傑,那時我第一次給他提到想自己造一艘用人力驅動的船進行海上

旅行

,因為共同的興趣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一起畫過一些草圖,也做過一些精彩的設想,不過沒後來他家搬到了重慶,事情也就擱了下來。只是偶爾在電話裡講講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實現。在過去的4年裡我去過

內蒙古

的滿洲裡,到過

新疆

烏魯木齊

,見到了草原上太陽西下時的美麗彩霞,通往高原的蓋上了少許白雪的壯麗峽谷,荒蕪的戈壁灘上殘缺的古老城牆,這些美景使我震撼,感慨,感慨大自然為我展現的所有美。它們讓我堅定的認為一定要實現我至小以來的夢想,到海上去,沿著海岸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國家,更多的讓我振奮的美景。今年3月我開始了船的設計,看了一些國外從事同樣以及類式活動的資料和

圖片

,在對船型的設計完成以後我找到了兩位退休的船舶工程師,在他們的指導下完成了建造。 

    關於路線原計劃是從上海出發,橫渡東海到達

韓國

之後再沿著海岸一直往北,然後穿越白領海峽進入美洲完成一次橫渡太平洋的冒險。不過在後來與探險協會中的多人交談後決定先做一次短程的航行,一方面可以先學習適應海上的生活和航行技巧,新的航線定為完成第一段從上海出發橫渡東海目的地韓國釜山。 

    2.意義 

    首先是為實現我至小以來的夢想。 

    第二,選擇今年的目的之一也是因為2005年正好是我國的航海英雄鄭和,下西洋的600周年紀念。現在各地已經開始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像舉辦鄭和節,討論會,發行郵票,紀念冊,修建紀念館,還有已經啟動的重走鄭和路活動。另外一艘

瑞典

製造的仿古

帆船

哥德堡Ⅲ號也將在今年10月出航,預計明年7月到達上海。這次航行正好與那些已經在籌備之中的重走鄭和路活動遙相呼應。通過這次航行紀念600年前我們民族的偉大壯舉,其次又代表著新時代的中國人繼承了中華民族先輩們的勇敢,開拓,不畏艱險的精神,敢於用從沒有人嘗試過的方式,靠自己的力量進行新的冒險。 

    第三,我國的海洋運動基本上還是在近幾年才得以發展,參與的人數很少,直到2000年才有了自駕帆船航海的活動,對於居住在內地的人們來說更是對海洋充滿了畏懼。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冒險能夠帶回大量有關海上冒險生活的照片和影像,等到回來後整理出來,在城市廣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舉辦無償的展覽活動讓人們看到海洋並不可怕,相反它倒是充滿美麗,壯觀和刺激。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海洋運動的行業。 

    3.船隻主要數據 

    全長6米,船體寬度1.2米。 

    完全由人工提供動力 

    4.路線 

    上海 ─── 韓國釜山 

    直線距離840多公裡預計用時一個月左右。 

    5.補給 

    淡水5桶25公升裝,罐頭,可短期保存的水果,維生素藥片。 

    6.基本航行設備 

    手持式GPS衛星定位儀,羅盤,海圖,高頻無線電,風能發電機或太陽能電池板,白色信號燈,簡單維修用工具箱,海上用灶具,防寒服,雨衣。 

    7.救生用具

信號彈,手動水泵, 充氣橡皮艇,救生衣,急救藥箱。 

    8.安全 

    感謝各位關心我出海後的安危,不過在海上航行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危險程度絕對比

登山

或者賽車大得多。這本來也只是一次嘗試,嘗試中國人,我自己,有沒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以一種以前在這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試過的方式,穿越海洋。和其他做類似活動的人一樣我將攜帶必要的通訊設備,發電裝置,100多公升水按每人每天需要2公升標準計算夠我用上兩個月,足夠的食品,維生素片完全可以解決我的生存問題。即便是遇上船隻損壞,我也能夠使用救生衣,和橡皮艇逃生。不過對於這樣的冒險意外也是難免的。(以上資料由李君豪本人提供)

目前李君豪尋求各地贊助,有意者請聯繫

E-MAIL:qiaoxiong123@sina.com

TELL:023-64681906

相關焦點

  • 62歲老漢自造小船橫渡太平洋 剛試航就壞了
    近日,洛陽一六旬老漢自造「夢想」小船,想要橫渡太平洋,結果,夢想剛剛啟航,62歲的老漢就被困在了黃河河面上,只得求助洛陽神鷹救援隊孟津大隊救援 3月18日,河南洛陽,一位62歲老漢被困在黃河中的橋墩中間,救援人員用時3小時將其救出。
  • 6旬大爺花費2月造小船,試航時被卡橋墩:夢想橫渡太平洋
    當記者在電話裡對大爺進行採訪時,談及自己「橫渡太平洋」的夢想,大爺仍然對自己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多年的心願。 3月18日,河南洛陽,黃河邊上,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看著這麼好的天氣,60多歲的劉大爺的心情也變得舒暢了起來。
  • 62歲老漢自造小船橫渡太平洋 剛試航就壞了
    老人說,這艘長約2米的小船是自己造的,夢想用自己造的船橫渡太平洋,這次出遊,一是想領略黃河風光,二是想試試船的質量。這艘船是承載他夢想的船,雖然船現在已經壞了,但老人仍不打算放棄,縫縫補補還要再出發。老人表示對自己很有信心,他覺得這個年齡有些事情不去做很虧心。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2/3)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法國男子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
    【新華社微特稿】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後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泳渡過從日本東京到美國舊金山之間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勒孔特全程將由一艘20米長的支援船陪同,每天在海裡遊8個小時,在船上吃飯、睡覺,第二天一早從前一天上船的地方入水,繼續遊。除了鯊魚、大浪,勒孔特途中還會遇到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主要是各種廢棄塑料製品。勒孔特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 美國51歲探險家欲駕「草船」橫渡太平洋
    美聯社於10月20日報導,現年51歲的美國探險家菲爾·巴克計劃駕駛玻利維亞土著人用蘆葦製作的「草船」,明年2月出發,橫渡太平洋。 蘆葦船「比拉科查3」號將從智利北部入海,開啟這場「復古」跨洋之旅,預計用6個月的時間抵達澳大利亞。這艘三桅帆船長約18米,正在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建造,已經接近完工。它由生活在南美洲最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的艾馬拉人用古法編織而成,耗費數噸乾燥後的託託拉蘆葦。
  • 日本失明男子6年前駕駛帆船欲闖太平洋失敗 今成功橫渡成全球首創
    日本一個完全失明的男人,駕駛小型帆船,用近兩個月以無靠岸的方式,成功橫渡太平洋。12米長的小型帆「織夢者號」12米長的小型帆「織夢者號」,當地周六上午靠岸完成任,橫渡太平洋。整個航程由他駕駛,他健全的美國朋友史密斯只是口頭提供風向等情報。
  • 51歲法國男子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過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從日本東京遊到美國舊金山。  勒孔特全程將由一艘20米長的支援船陪同。他計劃每天在海裡遊8小時,或50公裡,在船上吃飯、睡覺。由於消耗巨大,他會在船上睡足10個小時。第二天一早,根據GPS定位,他會從前一天上船的地方入水,繼續遊。  他途中會穿過「太平洋垃圾帶」。「太平洋垃圾帶」位於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堆積區,漂浮著8萬噸垃圾,主要為塑料廢棄物。
  • 支援船受損 男子橫渡太平洋挑戰告吹
    【新華社微特稿】長距離遊泳運動健將本·勒孔特26日宣布放棄橫渡太平洋的挑戰,緣由是風暴天氣造成支援船技術故障。勒孔特當天在美國技術網絡媒體《搜尋者》聲明,他已遊完2780公裡,放棄遊完全程9260公裡的計劃。
  • 證古代航海:美國探險家要「草船」橫渡太平洋
    (原標題:證古代航海:美國探險家要「草船」橫渡太平洋)
  • 法國泳將橫渡太平洋 從東京啟程遊向舊金山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報導,5日,法國泳將李康特在東京東部銚子港跳進太平洋,開始了從東京到舊金山9000公裡長史詩般的泳程。  當天上午剛過9時,51歲的李康特(Ben Lecomte)在豔陽下進入涼爽平靜的海水中,迎接他的將會包括滔天巨浪、鯊群和水母。
  • 澳洲小哥為愛橫渡太平洋,海上漂35天!結果讓人傻眼
    他為了早日和女朋友相見,花了一個多月橫渡太平洋。好不容易到了澳洲,以為都已經在海上漂了這麼久就不用隔離了,但結果卻出乎預料...... 當得知被困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Fair 就立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橫渡太平洋回澳洲!
  • 法男子將遊泳橫渡太平洋 全程8800公裡歷時半年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據《今日日本》11月14日報導,近日,法國人本諾特·勒肯特(Benoit Lecomte)表示,將在明年嘗試遊泳橫渡太平洋的壯舉。據悉,這段旅程長達8800公裡,耗時可能長達5個月,若勒肯特挑戰成功,他將被載入史冊。  勒肯特現年44歲,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海洋冒險。
  • 一片木筏,可以橫渡太平洋嗎?
    利維坦按:不藉助任何現代設備,一片手工打造的木筏,能在太平洋上漂泊多遠?1947年,由冒險家託爾·海內達爾(Thor Heyerdahl)發起並完成的孤筏橫渡太平洋,是現代航海史上的一場奇蹟。轉眼二戰打響,戰後海內達爾撰寫了論文輾轉來到紐約,期待發表自己的理論——他認為原先生活在南美洲的原住民,在被印加人取得政權之後橫渡了太平洋,來到玻里尼西亞繁衍生息。「你錯了,大錯特錯。」
  • 英國塑料瓶船橫渡太平洋:抵達吉里巴斯聖誕島
    英國探險家大衛·德·羅斯柴爾德最近有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駕駛一隻由1萬2千隻廢棄的塑料瓶捆綁而成的帆船,橫渡太平洋,全程超過1.7萬公裡。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這艘塑料船終於第一次靠岸,進行補給。  自3月24號駛離舊金山港口後,「普拉斯提基」號現已抵達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聖誕島,這也是船上六名船員首次登岸。
  • 他能成為第一個成功橫渡太平洋的人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6月5日報導,現年51歲的法國人本·勒孔特於6月3日在日本的銚子市海岸下水,準備橫渡太平洋。他計劃每天遊上八個小時,整個旅程預計將要持續六個多月,最終達到美國西部海岸。
  • 大爺有個航海夢 自造小船要橫渡太平洋 剛啟航就被困黃河
    河南有位老爺子,就有個了不起的夢想,他要造一艘船橫渡太平洋!但是夢想剛剛起航,洛陽62歲的老漢就被困在了黃河會盟段的河面上。救援隊到達現場後,立即展開搜救,發現老人被困在橋中央的黃河墩子上。片刻間,救援隊眾人坐上衝鋒艇朝老人開去。只見老人孤零零地站在船內,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 歷時近兩個月 日本一盲人水手操縱帆船不靠港橫渡太平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 當地時間20號,日本一名盲人男子巖本光弘操縱帆船成功實現不靠港橫渡太平洋,並抵達了日本福島縣港口
  • 51歲法國男子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計劃每天8小時 遊完9000多公裡
    腳蹼從日本東京遊泳去美國舊金山 他曾遊泳橫渡北大西洋 一條鯊魚追了他5天 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過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從日本東京遊到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