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海岸首次發現罕見胎生有毒海蛇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0月10日報導,一艘漁船在伊朗海岸捕捉到一條罕見有毒海蛇,而這是伊朗海域首次發現該物種。

據報導,這種海蛇是首次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發現,而該地以西250英裡(約402公裡)處才是人們之前認為的海蛇棲息地。

研究人員表示,這條海蛇頭小,身長44英寸(約111.76釐米),體背呈微黃和「橄欖綠」,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尖牙狀。這種蛇為胎生,1864年動物學家阿爾伯特(Albert Günther)首次發現。

目前,該海蛇被安置在伊朗克爾曼沙希德巴霍納爾大學(Shahid Bahonar University) 的博物館內。

一些來自伊朗各研究院和一家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阿曼灣和波斯灣(Persian Gulf)的海蛇進行了採樣,並對此撰寫了研究報告,發表在ZooKeys雜誌上。(實習編譯:曾鈺婷 審稿:程君秋)

相關焦點

  • 蛇是胎生還是卵生?
    蛇是胎生還是卵生?蛇既有卵生,也有卵胎生。遊蛇科的蛇都是卵生,蟒科、盲蛇科和眼鏡蛇科的蛇有些是卵生,有些是卵胎生。卵胎生是什麼意思?卵胎生指的是「體內孵卵」的意思,也就是說動物體內受精產生的受精卵留在母體的生殖道內,藉卵本身的卵黃質發育成幼體,直到胚胎發育完全才生出來。
  • 罕見粉色「魔鬼魚」再現澳海岸 5年前首次被發現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在距離澳大利亞東部昆士蘭州海岸85公裡的艾略特夫人島旁,一隻名為「克魯索探長」的罕見粉色蝠鱝再次現身。這隻粉色的雙吻前口蝠鱝於2015年首次被發現,人們以電影《粉紅豹》中的角色「克魯索探長」為其命名。
  • 大連龍王塘夜釣 上鉤的竟是劇毒青環海蛇
    經專家辨認,那是一條大連海域罕見的劇毒無比的青環海蛇,比眼鏡蛇毒性還要強。多虧林先生沒去招惹它,否則被它咬一口,命就沒了……  深夜在龍王塘釣上來怪蛇  市民林先生是釣魚愛好者。7月9日晚11點多鐘,林先生駕船出海,在龍王塘海域釣魚,事發位置距離岸邊有數百米遠。林先生聽到,釣具突然發出鈴響,他滿心歡喜地以為有魚上鉤了。
  • 市民釣魚捕獲疑似海蛇 行動靈活或帶劇毒(圖)
    劉先生說,等它遊到離船兩三米遠的地方,他發現那很像一條蛇,身長約五六十釐米,顏色有些發黃。朋友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於是他們就打算把它撈上來看看。  「一開始我們開船跟在它後邊,準備用直徑三四十釐米的抄網,將它網住,可是它速度實在太快了,還特別靈活,根本拿它沒辦法。」劉先生說,他們從後面用抄網抄時,只是把海蛇尾巴弄到了網裡面,往上一提,蛇又滑到了水裡。
  • 墨西哥淺海驚現活皇帶魚 曾被寫成巨大海蛇故事
    墨西哥淺海驚現活皇帶魚 曾被寫成巨大海蛇故事 資料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8日報導,巨大海蛇的故事折磨了無數勇敢的探險者和水手數百年,現在墨西哥淺海中驚現一條罕見的活著的皇帶魚,體長可達4.5米。
  • 懷孕的恐頭龍 首次發現初龍型動物胎生繁殖
    「發現了一頭懷孕的恐龍?恐龍不是孵恐龍蛋嗎,也有胎生的?」  「是恐頭龍,不是恐龍!」  2017年2月14日下午,劉俊這樣一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強調。
  • 四株奇特、罕見的假胎生睡蓮現身昆明植物園
    中國園林網11月9日消息:最近,四株奇特、罕見的假胎生睡蓮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扶荔宮溫室現身。據該園科普講解員陶戀介紹:在扶荔宮溫室出現的假胎生睡蓮是在葉片與葉柄的連接處長出有完整根、莖、葉的新植株,隨著新植株的長大,老葉變黃枯萎,最後完全腐爛後,新植株就脫離母體漂浮在水中,在合適的條件下就紮根生長。
  • 海釣——捉海蛇
    有飛碟般的電鰩,扁扁的身軀拖著一條細而尖長的尾巴在水中遊弋(電鰩能發出瞬間的高壓電把獵物擊暈,且尾巴有毒,刺傷人後能致人死亡。去掉尾巴後肉能吃,是美味)。有像天上雲朵般晶白的海蜇,以柔美的舞姿在水中起舞,多的讓人眼暈。(海蜇本地人不吃,我們也由於它有些毒性不會處理,也不要)。有身上綠綠的海豚(也叫氣鼓魚,毒性更大。
  • 科學網—發現胎生遠古爬行動物
    這一發現表明這種與恐龍、鳥類和鱷魚同屬一組的主龍形下綱爬行動物會產下活幼崽,而非產卵。此前,人們從未發現過胎生的主龍形下綱動物。相關成果2月1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胎生曾在許多種動物中獨立演化出來,但現代鳥類和鱷目動物都是通過產卵繁殖的,表明在這一世系中或許存在著阻礙胎生的生物學限制因素。
  • 山東沿海有5種海蛇 長吻海蛇分布範圍比較廣
    《中國海洋生物名錄》共列出中國沿海19種海蛇,其中山東沿海有1科3屬5種分布:青灰海蛇、青環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長吻海蛇。不過,上述幾種海蛇在海洋生物標本館都沒有標本收藏。目前,館藏標本只有採集於南海的海蛇。青灰海蛇:為眼鏡蛇科海蛇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從印度洋經南中國海至印度尼西亞到澳大利亞,以及山東沿海等地。
  • 動物胎生的很常見,那植物有沒有胎生的呢
    胎生,在動物界是很常見的,比如:馬、羊、豬等動物都是胎生的。但是大自然是千姿百態的,儘管胎生植很罕見,但還是有。在熱帶泥質性的海灘上,生長著茂密的紅樹林。每當漲潮時,它就被淹沒在海中,潮水退去,它們又重新從海水中冒出來,人們稱它為「海底森林」,這一株株的紅樹就是由紅樹的一個個胎生幼苗發育而成的。
  • 海蛇石魚生死戰現場圖片 過程驚心動魄死咬對方(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捕魚冠軍特裡普目睹了一場海蛇和石魚之間的生死之戰,並試圖幹預戰鬥。然而在將二者分開並放歸海洋後,雙方又再次纏鬥到一起。特裡普預計海蛇和石魚都已中毒身亡。  「我帶著好奇去觀察這條將近兩米長的巨大海蛇,發現它的嘴裡死咬著一隻有毒的魚,」特裡普告訴《每日郵報》駐澳大利亞的記者。
  • 2米長海蛇和劇毒石魚的生死戰 雙雙中毒身亡
    摘要: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捕魚冠軍特裡普目睹了一場海蛇和石魚之間的生死之戰,並試圖幹預戰鬥。然而在將二者分開並放歸海洋後,雙方又再次纏鬥到一起。特裡普預計海蛇和石魚都已雙雙中毒身亡。
  • 海蛇居然因為海水汙染而變黑了!
    而在氣候宜人的澳大利亞,那裡的海蛇雖然躲過了高溫,但卻因為海水的汙染而變黑了!而汙染的影響堪稱海蛇的二次進化,雪梨大學的生態進化學家Rick Shine表示,根據他對15個不同地域的黑蛇的研究,這些黑蛇大多來自沿海城市、軍事場所或工業區附近的海域。(這類以珊瑚魚的卵為生的海蛇的頭部很像烏龜頭,膚色呈黑色,有些身上帶有條狀白色花紋。它們的雖然會周期性地蛻皮,但蛻皮前後膚色並無變化。)
  • 此地首次發現罕見白化小鸊鷉
    浙江首次發現罕見白化小鸊鷉!是只國家野生保護動物近日,浙江玉環漩門灣溼地內首次發現的罕見白化小鸊鷉 [ pì t ī ] ,這在玉環乃至浙江省內還是首例。這隻白化小鸊鷉和其它地區發現的不太一樣,其他地區發現的白化小鸊鷉全身白色,而這隻上身帶些棕色。據了解,小鸊鷉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在漩門灣溼地活動共有 10 多隻,而這隻白化小鸊鷉不和其它同伴在一起,只是單獨覓食。白化動物由於外表十分顯眼,隱蔽性差,影響捕食的成功率,同時又容易被天敵發現,對生存環境有更高的要求。
  • 「非常非常罕見」 伊朗「聖城」升起復仇紅旗
    (編譯/觀察者網 霍思銘)綜合多家外媒消息,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遭美軍「斬首」一天後,「聖城」庫姆的賈姆卡蘭清真寺升起血紅色的「復仇旗幟」。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1月5日報導稱,伊朗第七大城市庫姆在4日升起了一面紅旗。在什葉派傳統中,紅旗象徵著「不公正的流血」,是為死者報仇的象徵。
  • 滅絕海蛇現海岸 和眼鏡蛇有密切親緣關係均為劇毒蛇(組圖)
    海蛇,顧名思義生長在海裡的一種蛇,但它們和眼鏡蛇有密切的親緣關係,均為劇毒蛇。世界上大多數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亞各半島之間的水域內,即西起波斯灣東至日本,南達澳大利亞的暖水性海洋均有分布。日前,有科學家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發現了曾經「滅絕」的兩種海蛇,被發現時它們正好在忙著交配。  據悉,這兩種海蛇分別為短鼻海蛇和葉鱗海蛇,之前科學家發現它們唯一的棲息地是澳大利亞的阿什莫爾礁,15年前,詹姆斯庫克大學(JCU)的科學家見過這兩種海蛇後就再也沒人發現過它們。15年後,這兩種蛇又突然出現在了西澳大利亞的寧格魯珊瑚礁,這讓科學家們喜出望外。
  • 關於植物胎生和鱷魚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夏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植物胎生和鱷魚的介紹。植物並非沒有胎生的如果有人問:這世界上有沒有胎生的植物?你一定會回答:沒有!世界上哪有胎生植物呀?除非它是哺乳動物或者人。但是,科學的回答卻是「有」!儘管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種子成熟後,通常是離開母體,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和萌發,最後在土壤中萌發並長成植株。
  • 海蛇不愛喝海水
    那海蛇呢?被鹽水包圍的海蛇是如何解渴的? 你可能會認為海蛇都是喝海水再通過舌下鹽腺排出多餘的鹽分的。海蛇具有陸地蛇所沒有的鹽腺,過量的鹽分能通過鹽腺以分泌物的形式流入舌鞘,在吐舌的時候順便被攜帶出去,這樣海蛇體內多餘的鹽分是不是就能被排出去了? 過去科學家也這樣認為,但新的研究表明,多種海蛇不會喝純海水,即使它們處於脫水狀態。
  • 紅樹林的植物為什麼是「胎生」的
    紅樹林植物的奇異之處在於它的繁殖方式:是胎生!沒錯,就是胎生,紅樹林植物的幼體長在母體的枝杈上,長到一定程度後會脫離母體,落入下方柔軟的泥地中,只需幾個小時,就會長出根,根扎在泥土中吸取養分,變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植物「胎生」,你說奇特不奇特?海南島的奇,不僅在於植物,更在於其奇特的地理位置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