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交民巷到長安街,元旦假日打卡北京藍

2021-01-10 愛旅遊的小男孩兒

東交民巷原稱東交米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1552米(算上西交民巷共3公裡),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1860年後,這裡曾是帝國主義列強的使館區,有規模大、數量多的西洋建築群,這裡不僅僅是一條街巷,還是一部凝重的史書。

聖米厄爾教堂,始建於1901年,創建者是法國傳教士高司鐸。教堂坐北朝南,仿歐洲哥德式風格。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立面作三個尖頂鐘樓,用尖券、壁柱、彩玻璃窗和壁龕裝飾。堂內有三十根圓柱支撐。

東交民巷承載了太多的滄桑歷史,那些因歷史因素形成的異域建築別具特色,與京城內雄偉壯麗的宮殿及樸素無華的傳統宅院形成鮮明對比。東交民巷不僅是特定時期裡出現的特殊歷史產物,更是近代中國重大歷史變革的縮影與見證。

冬日裡,東交民巷街道兩旁的樹木沒有了夏日的色彩,光禿禿的丫杈劃碎了湛藍的天空,不時有幾隻不怕冷的鳥在上面停留,哀鳴幾聲,增添一份悲涼的氣息。

長安街是橫貫北京的東西中軸線,素有「神州第一街」之稱,這條長街見證了北京城的百年滄桑。以天安門為中心,從長安街向西一路漫步而行,每一步,都見證著北京城的歷史遺蹟和發展變遷。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華表是一種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形式,屬於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請點擊輸入

紫禁城角樓輪廓優雅,造型獨特,玲瓏絢麗,翹起的簷角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相關焦點

  • 北京胡同打卡之最長胡同東交民巷
    北京最長胡同東交民巷,入口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國博往南走,巷子的入口就可以看到一歐式建築,是原大使館所在地。東交民巷全長1500米之長,對面還有西交民巷,原來是一條巷子,騎車也要花費10分鐘才能遊覽完。東交民巷特色建築眾多,很有看頭。
  • 行走北京—東交民巷
    元朝時候,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字叫江米巷。由於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的漕運米糧進京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咽喉要地,所以稱江米巷。明朝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並在東江米巷設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館接待來自安南、朝鮮、蒙古、朝鮮四個藩屬國的使節。
  • 北京:遊覽東交民巷
    今天咱們溜達溜達過去作為 北京 的屈辱而今兒又作為 北京 很多重要崗位和機關的:東交民巷。東交民巷東交民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側路, 東至 崇文門內大街。全長將近1.6公裡,元代的時候是和天安門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稱作江米巷,總長將近3公裡,是 北京 最長的胡同。明代的時候被截成了東西兩條胡同。
  • 北京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在近代,東交民巷曾是著名使館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美、俄、日、德、比、西、意、奧、荷等國先後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繼而形成了集使館、教堂、銀行、郵局、醫院、官邸、俱樂部於一體的歐式風格街區。
  • 探尋歷史書裡的東交民巷,初冬的北京露出了最藍的天
    探尋歷史書裡的東交民巷,遊覽一座萬國建築博物館似乎一提起「東交民巷」這四個字浮現在世人腦海中的便是「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穿上一身帥氣西裝或者漂亮大衣走在如同歐洲一般的街道上留下好看的皂片攝影指南①最漂亮的是東交民巷天主教堂
  • 北京東交民巷地址在哪裡?北京東交民巷歷史故事
    東交民巷作為北京城最長的一條胡同,是這座古城不可缺失的部分。  60年代後,隨著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總工會、公安部等國家機關單位進駐東交民巷,昔日的「使館區」退出了歷史舞臺,唯有街巷中的特色建築,作為歷史變遷的親歷者和見證者,被保護下來並沿用至今。今日的東交民巷新老建築交錯而立,深居首都中心地帶,它依然幽靜而肅穆,作為北京城著名的符號和標誌,東交民巷向人們述說著百年過往,等待著人們來觸碰和感受。
  • 一到東交民巷,北京就成了北平!濃鬱的異國風情,是說不完的故事
    一走到東交民巷,北京就變成了「北平」,這裡曾經是歷史風雲中的不可忽視部分,東交民巷作為北京城裡最長的一條胡同,有著規模較大、數量眾多的西洋建築群,現已經成為北京最有異域風情的街區,旅人源源不斷,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遊玩~東交民巷是北京市內眾多人文歷史古蹟和商業旺市的黃金連線,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因為它還背負了著沉甸甸的歷史
  • 邱華棟: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這一片分布有禮部和鴻臚寺,這是當時專門分管外交和民族事務的國家機構。 後來,在公元1840年,清朝設立會同館,用來專門接待外國使節和來訪的賓客,隸屬禮部管轄。會同館的位置就在東交民巷北面的御河橋西一側,會同館是清代進行外交活動的機構,這是東交民巷演變為使館區的前因。
  • 今日的東交民巷,依然刻在北京人心裡!
    「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最近各種各樣的北京攻略,把東交民巷炒成了網紅景點。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 北京東交民巷裡的日本使館
    從這座大門向南,走到東交民巷與正義路的交叉路口後向東,來到位於東交民巷北側的法國郵局舊址,在法國郵局西側與之緊鄰,有一座不易被人察覺的殘存的大門門房,此處舊時曾經存在一座巍峨的大門,它擁有比日本使館新館大門更為久遠的歷史
  • 「樂遊北京」跟著主持人量步東交民巷,回看京華煙雲
    東交民巷 北京最長的 胡同 提起北京胡同探秘北京胡同之東交民巷東交民巷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中部,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止天安門廣場東側路,全長大約1.6公裡,如果加上西交民巷便足有3公裡之長。東交民巷的由來元朝時,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因地處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故而得名江米巷。明朝永樂年間,東交民巷開始成為中央衙署聚集地。後來,清政府又為其增添了對外交往中心的職能。
  • 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最初並非東西貫通,西交民巷明初還有河水
    東交民巷對於北京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人們習慣上將它和西交民巷聯繫在一起。它們東起崇文門內大街,西抵北新華街,東西縱貫3公裡有餘。這是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古老街巷,它的發展演變自然吸引著歷代學者的關注與研究。目前,有關它最初形成的時間、名稱來源眾說紛紜。
  • 漫步在東交民巷,找尋歷史的痕跡
    在近代,這裡曾是著名的使館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裡屯一帶的館區。東交民巷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 東交民巷,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北京旅遊好去處,北京地鐵五號線崇文門站的東交民巷,東交民巷使館區,東交民巷雖以長度只有1.5公裡,卻為北京胡同之最,像從西頭到東頭一顆接著一棵的法國梧桐,都是當時的外國人所種,雖然是殖民統治的罪證,卻給後來的居民留下了一片難得的陰涼,東交民巷東段曾是德國人的地價,挨著當年德國人開的北京醫院。
  • 東交民巷28號的前世今生
    片中是19世紀末期東交民巷內正在興建中的滙豐銀行大樓,其中,大圖左半部帶有門樓的部分是滙豐銀行,右半部體積較小的一座傳統中式建築則是位於銀行大樓西側與之隔牆而鄰的另一院落內。從圖1所示當年東交民巷地區位置圖來看,這座建築(及後院)就是祁羅弗洋行。
  • 東交民巷:見證近現代風雨滄桑
    東交民巷是一條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胡同,見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讓我們跟著《北京胡同》,走進這條風雨滄桑的胡同吧。東交民巷原名江米胡同。明代時,將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因主要接待安南、蒙古、朝鮮、緬甸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而會同館又稱「四夷館」。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允許外國使節在此居住四十天。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籤署《 天津條約》 ,允許在北京設立使館。
  •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東交民巷
    胡同可以算得上是北京特有的標誌,但是你知道北京的最長的胡同在哪裡嗎東交民巷可以算得上是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了,全長為1552米,這裡沒有車水馬龍,沒有擁堵的人群,閒暇時間來這裡溜溜,看著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樹木,可以體驗到市中心少有的清淨。
  • 北京和平解放時,解放軍為何要從東交民巷入城?
    北京正式交接場面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解放軍一定要搞一個入城儀式,而且一定要從東交民巷入城。 解放軍進入東交民巷為什麼一定要從東交民巷入城呢?下面細說一下東交民巷的歷史:一、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在這地區先後設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館,1901年後改為使館街,英、美、法等11國在巷內成立聯合行政機構,還開設了許多銀行。
  • 北京最早東交民巷全景大長圖詳解
    1902年前後,一名無名攝影師站在當時東交民巷一帶的制高點——滙豐銀行塔樓上,從左至右拍攝下前門甕城、尚未修建完成的六國飯店地基、美國臨時使館、天寧寺塔、宣武門城門、俄國使館、西班牙使館、英國使館、阜成門城門、天安門、日本兵營、法國兵營、法國使館、比利時使館、德國使館等東交民巷周邊重要的建築物。
  • 北京最熱鬧繁華的地方,莫過於東、西交民巷和王府井了!
    提起北京熱鬧繁華的地方,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王府井和東、西交民巷了。王府井想來大家都不陌生,東、西交民巷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幾個地方。東、西交民巷江米巷的前生今世東交民巷、西交民巷經常被人所提及的,或是被歷史記憶的,也許不是作為元代漕運的咽喉重地,也許不是明成祖修紫禁城時把江米巷從中截斷的東、西兩條胡同、也許不是20世紀初發生在紫禁城畔巷子裡的兩次大規模運動、這一帶首先會讓人想到的便是舊中國的使館區和金融街,也就是那段關於「國中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