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普遍得到提高,與此同時社會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湧現了一大批不讓娃輸在起跑線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每日奔波於各種興趣班,而且孩子上興趣班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更有甚者,有的家長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早教及興趣的培養,有人調侃道:自從有了娃以後真累啊!不是在興趣班上課,就是在興趣班的路上。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謂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於是學習與興趣一起抓,認為現在苦點、累點都是在給孩子的將來鋪路。可是作為家長,你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過,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真的喜歡這些興趣班嗎?
李玫瑾:這些興趣班很雞肋,家裡再有錢也別給娃報,白耽誤工夫
有些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純粹是跟風,看別的孩子報了這個那個興趣班,唯恐自己孩子落後,也趕緊給自己孩子安排上。想像一下,孩子除了面對繁重的學習外,還要面對不喜歡,甚至討厭的興趣班,對孩子的身心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作那麼為家長,面對市場上魚龍混雜的各種興趣班,怎樣才能精挑細選,選擇適合孩子的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些興趣班很雞肋,家裡再有錢也別給娃報,白耽誤工夫。
一、 「名師名校的大班」看似高大上,實則很雞肋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一些著名教育機構,他們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當然價格也比較貴,時常還會邀請業內著名人士親自授課,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接觸到,這些著名的老師,就會選擇這些名校大班。
殊不知,孩子也只是就「接觸」了一下而已,由於大班的孩子多,老師並不能一一親自指點,更得不到專業的指導,還不如去一般的小班興趣班,真是既浪費錢又學不到東西。
二、 不要報「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作為基礎,孩子才能很好地學習,如果孩子不感興趣,那就是白白浪費孩子的時間,浪費父母的金錢,我曾陪孩子試聽過書法的課,講課的老師很負責,講得也不錯。
在我旁邊有一個孩子,一直沒有精神昏昏欲睡,老師也一直提問他,老師講得什麼他一概不知,到了書寫的環節,別的孩子都在認真書寫,只有他坐在那裡發呆,一直到下課一個字都沒寫。
請問家長這樣的興趣班有什麼意義?是讓老師幫看孩子嗎?也有的家長表示,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興趣,說不定孩子報了興趣班以後,通過引導就越來越感興趣了。當然存在這樣的案例,隨著不斷的接觸,有的孩子會對所學的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當然是好的。
可如果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仍沒有興趣,甚至表現出反感,家長們還是趁早放棄,這樣的投資其實就是在白白浪費孩子的時間,長期以往,還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 「年齡不宜」的興趣班是在揠苗助長
一些培訓機構在辦培訓班時,並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年齡。
很多技能及知識的學習,都是有年齡限制的,尤其是一些遊泳、輪滑等,應至少等孩子四五歲才開始。
首先,過早的學習,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肌肉都不完善,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身體;其次,過早的學習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由於學習年齡不夠,孩子很容易因為學不會而喪失自信心,作為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自信心的打擊,那可是耽誤孩子一生的大事。
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家長到到底該怎麼選擇呢?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一、 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不要強加
相信大多父母都聽過米小圈上學記,米小圈的爸爸小時候家裡窮,自己沒有實現成為畫家的夢想,於是就把成為畫家的夢想寄托在米小圈身上,這就是典型的夢想寄託,這樣強加的興趣班孩子是不感興趣的。
二、 興趣班貴在精而不是多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全面發展,可謂琴棋書畫樣樣不拉。
其實幼齡兒童的興趣班也就在低齡階段學一學,等上了高年級,學習任務越來越重,慢慢也就放棄了,真正堅持到成年的很少,與其這樣走馬觀花的學,還不如專注於一兩個,更容易做出成績,也讓孩子有成就感。
留言板話題:你家孩子報什麼興趣班了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