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問大家對歷史上那個朝代最熟悉,我想肯定有大多數的小夥伴選擇三國,三國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有許多非常優秀的人才,武將以呂布為最,文臣以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最為出名,但是就是這個一個鼎鼎大名、可安天下的奇才,卻死的不明不白,這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劉備發跡之前曾求助於水鏡先生,然後方才知曉臥龍鳳雛得一則安天下之奧秘。這鳳雛就是今天所說的龐統。而最初的龐統也一心想找一個明主,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正巧這時,周瑜去世,為了試探東吳孫權的雅量,故意趁給周瑜弔喪之時,大發酒瘋,並對已經去世的周瑜出言不遜。但是龐統萬萬沒有想到,周瑜作為江東孫氏的重要倚仗,為江東立下赫赫戰功,在孫氏的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因此,孫氏容不得別人對周瑜的指指點點,孫權根本不見龐統。
後來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龐統就到了劉備的荊州。但是因為面相醜陋的緣故,龐統並沒有得到應該的待遇,不得以領耒陽令,在縣不治,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劉備的重視,進而展現自己非凡的才能。後來經過張飛的引薦,劉備親自來迎接龐統,以軍師之禮相待,並親自為其打酒研墨,最終感動了龐統。
就這樣,龐統正式成為了劉備集團中的一員,與諸葛亮同為軍師,共同為劉備出謀劃策。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但是就是這個一個鼎鼎大名、可安天下的奇才,卻在落鳳坡被一無名小輩射死,豈合常理?
事情發生在蜀國劉備幫助四川劉璋攻打張魯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坐守荊州,龐統作為軍師與劉備一同前往,為劉備出謀劃策,為劉備攻下西川做了不小的「貢獻」,當時的劉備只「借得」荊州,還沒有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地盤,十分想要得到四川,但是因為劉璋是自己的漢室宗親,而且對自己十分仗義,也不忍心與其反目成仇,心裡十分難受。龐統當然猜出劉備的心思,在多次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最終想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於是,龐統就上演了這樣的一齣好戲:先故意送錯信給張松的哥哥,導致劉璋開始懷疑劉備的用心,並開始提防劉備。
後來,為了讓這齣戲演得更加逼真。龐統不惜捨身報答,在回荊州的途中故意被蜀將張任射死,就這樣,這位展翼可飛千裡之外的鳳雛就此隕落。龐統用自己的性命換來劉備名正言順地攻打四川,真的是用心良苦,可憐劉備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自己所謂的「仁義」而使自己的能臣武將紛紛喪命,最終白帝城悔恨託孤,將成的霸業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