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安天下,為何龐統會被小兵射死?網友:原來如此

2020-12-17 胖子的小黑屋

可能問大家對歷史上那個朝代最熟悉,我想肯定有大多數的小夥伴選擇三國,三國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有許多非常優秀的人才,武將以呂布為最,文臣以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最為出名,但是就是這個一個鼎鼎大名、可安天下的奇才,卻死的不明不白,這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劉備發跡之前曾求助於水鏡先生,然後方才知曉臥龍鳳雛得一則安天下之奧秘。這鳳雛就是今天所說的龐統。而最初的龐統也一心想找一個明主,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正巧這時,周瑜去世,為了試探東吳孫權的雅量,故意趁給周瑜弔喪之時,大發酒瘋,並對已經去世的周瑜出言不遜。但是龐統萬萬沒有想到,周瑜作為江東孫氏的重要倚仗,為江東立下赫赫戰功,在孫氏的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因此,孫氏容不得別人對周瑜的指指點點,孫權根本不見龐統。

後來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龐統就到了劉備的荊州。但是因為面相醜陋的緣故,龐統並沒有得到應該的待遇,不得以領耒陽令,在縣不治,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劉備的重視,進而展現自己非凡的才能。後來經過張飛的引薦,劉備親自來迎接龐統,以軍師之禮相待,並親自為其打酒研墨,最終感動了龐統。

就這樣,龐統正式成為了劉備集團中的一員,與諸葛亮同為軍師,共同為劉備出謀劃策。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但是就是這個一個鼎鼎大名、可安天下的奇才,卻在落鳳坡被一無名小輩射死,豈合常理?

事情發生在蜀國劉備幫助四川劉璋攻打張魯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坐守荊州,龐統作為軍師與劉備一同前往,為劉備出謀劃策,為劉備攻下西川做了不小的「貢獻」,當時的劉備只「借得」荊州,還沒有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地盤,十分想要得到四川,但是因為劉璋是自己的漢室宗親,而且對自己十分仗義,也不忍心與其反目成仇,心裡十分難受。龐統當然猜出劉備的心思,在多次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最終想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於是,龐統就上演了這樣的一齣好戲:先故意送錯信給張松的哥哥,導致劉璋開始懷疑劉備的用心,並開始提防劉備。

後來,為了讓這齣戲演得更加逼真。龐統不惜捨身報答,在回荊州的途中故意被蜀將張任射死,就這樣,這位展翼可飛千裡之外的鳳雛就此隕落。龐統用自己的性命換來劉備名正言順地攻打四川,真的是用心良苦,可憐劉備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自己所謂的「仁義」而使自己的能臣武將紛紛喪命,最終白帝城悔恨託孤,將成的霸業毀於一旦。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兩人不和。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諸葛亮比龐統早一點出山,劉備是如魚得水。
  • 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龐統之死說明問題
    三國時期,有這兩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三國演義》中的一位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過,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曹、劉、孫三方都極力希望得到這兩個人才。但是,戲劇化的是,這兩位都讓勢力最弱的劉備得到了,可是,有了這兩位驚天動地的人才,劉備卻還是沒能得到天下,最終只能偏居益州,與曹操、孫吳鼎足而立。那擁有這麼強力的人才資源的劉備,為何還是不能統一天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其實,在劉備這一派中,龐統的軍事能力是比諸葛亮要強的,他特別善於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出謀劃策,並以慣出奇謀著稱。
  •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最終劉備還是敗了,問題出在了哪?
    引言 如果說在謀士輩出的三國時代,哪一位有匡扶天地的才能,想必一定有諸葛亮和龐統的名字。確實,三國之中,諸葛亮與龐統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兩人協助劉備奪取了荊益之地,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任何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熟知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劉備皆得而沒能如願,司馬徽:怪我咯?
    身在亂世,劉備一腔恢復漢室的熱血,但僅僅只有關羽、張飛這兩人是不夠,於是招募人才也成為了劉備日思夜想的話題,而劉備也有本事,相繼籠絡了不少人才,臥龍鳳雛皆在其中。 正所謂: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兩人皆得卻沒能如願呢,司馬徽卻表示:怪我咯?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實還有後半句,但卻被忽視了
    放眼看三國時期的謀士,最厲害的,應該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當時的三國,甚至流傳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 得一人可安天下」,這裡的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則是龐統。但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句話的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後半句是什麼呢?意思又為何?
  • 三國中龐統真的死了嗎?鳳雛詐死落鳳坡是何原因?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帳下的軍師,龐統得到重用也有諸葛亮的原因。二人在功績和行事風格上的不同。早年間,龐統就和諸葛亮齊名,龐德公就稱龐統為「鳳雛」,而稱諸葛亮為「臥龍」,還說得二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可見龐統的才能其實並不比諸葛亮低。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不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誇讚三國時期的臥龍鳳雛二人的,此二人的才學堪稱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最牛的二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
  • 鳳雛安天下,臥龍定江山。若輔佐劉備的是龐統,蜀漢鬥得過曹魏嗎
    三國中,「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鳳雛龐統身死落鳳坡,臥龍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蜀漢二世而亡。究其原因,無非是蜀漢後期策略不得當和人才的流失。如果支撐蜀漢的領導者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蜀漢後期能夠崛起嗎?小喵將從優勢劣勢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劉備得臥龍鳳雛2人卻未定天下,原來結局在下半句早已透露
    官渡之戰後劉備不得不依附劉表,在此期間拜訪討教水鏡先生,幸得水鏡先生極力舉薦臥龍,鳳雛二人,當時就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也」一說,足以見得臥龍與鳳雛二人的才華。後便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以及鳳雛的投靠,可以說,劉備後續能夠與孫權,曹操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此二人的加盟尤其是諸葛亮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劉備既得二人,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仍然沒有逃脫蜀漢被滅的結局呢?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鳳雛盛名在下,為何龐統被諸葛亮蓋一頭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老實人想出名可是很難得,畢竟那時的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漢朝時期是舉賢舉孝,推舉制。幫助曹丕得位的司馬懿就是月旦評出名,後曹丕得位,才改革進行九品中正制。即使現在老實人這個詞都快成為貶義詞啦!臥龍鳳雛的關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卻還是敗了?他忘了後面兩句
    而當年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也就是曹劉孫三人身後,各自都跟隨著一幫名士。這一段歷史便流傳百年,後元末明初時期的小說家羅貫中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在史料的基礎上做戲劇性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而在這本書之中。最為出名的名士便是諸葛亮了,他便是水鏡先生口中「臥龍鳳雛」之中的「臥龍」。
  • 臥龍鳳雛怎麼來的?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臥龍鳳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說的當然不是下面這兩位,而是正兒八經三國裡的人物。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我……行吧,這期寫作素材~其實臥龍鳳雛並不是水鏡先生取得,而是龐德公,包括水鏡先生這個屬於司馬微的名頭,也是龐德公取的。龐德公是何人呢?他是龐統的伯父,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這關係能看出個所以然了吧。
  • 鳳雛先生龐統,與諸葛臥龍齊名,為何未得善終?學會跳槽很重要!
    如果跳槽做得比較好,你不僅可以學到新本事,你還能找到事業的更高點。而且人挪活樹挪死,換個地方可能你會被激發出很多新的節能增長點。但是,跳槽是個技術活,不能貿然衝動跳槽,萬一跳到坑裡就麻煩了。這樣的事挺多,有的人因為跳槽,反而讓自己職業生涯跌入谷底。那麼應該如何運用自己的情商跳槽,成為職場贏家?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仍失敗?其實後面還提了倆人
    眾所周知,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劉備得到了他兩人的幫助,最終還是沒有成就大業。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劉備太弱?史書曾有記載,劉備此人處處想著百姓,懂得深謀遠慮。所以說,最終失敗並不能說明是他的原因。
  • 三國時期,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到底因為什麼而死
    三國時期,有著鳳雛之稱的龐統,到底因為什麼而死在中國歷史上要說英雄人物輩出的時代,那麼就要屬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了,在這個時期不僅各諸侯王們驚才豔豔,雄韜武略,各諸侯手下的文人武將們也是獨一無二,讓人為之稱奇的,這些人才中
  • 落鳳坡是因龐統而得名?歷史上龐統是怎麼死的?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麾下有兩大聞名天下的謀士,他們就是「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臥龍和鳳雛的能力誰高誰低,我們就不作評論了,但是從當時流傳的那句「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就不難看出,這兩位都是絕世的謀士。
  • 為什麼鳳雛能與臥龍齊名?竟然是因為龐統用了這樣的方法!
    而在這些謀士之中,有兩個人常常被人一塊提起,一個是未出隆中就知天下三分的臥龍諸葛亮,一個則是南州名士之首龐統。後世盛傳「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然而龐統在投劉備帳下後,最開始是不受重用的,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後來因諸葛亮的舉薦而被劉備重視,並隨劉備入蜀。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然而司馬徽無意出山,但是卻給劉備介紹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當時荊州的兩大名士,並揚言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就引發了劉備之後「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橋段,然而事實就是這麼打臉,當時劉備得到了臥龍鳳雛,卻最終只能三分天下,那麼究竟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