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錦華:第五波文創旅遊新思維 從桐花藍海邁向夢幻未來

2021-02-07 中國房地產戰略家

世界變化太快,科技日新月異。莊錦華特別用她著的兩本書作為開頭:《桐花藍海》記錄了從2003-2008年,客家桐花祭從零開始創造了百億財富。到2016剛出版的《第五波》則提出文創產業、文旅產業的新思維需以未來觀引領創新經濟。在桐花祭的部分,《桐花藍海》講的是文化歷史的累積,在《第五波》講的是未來科技牽引,無限的夢幻。但其實文化和科技各有其重要性,文化永遠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的根,未來的文創將是「文化為根」、「科技引領」而打造自己的唯一。








我們處在一個翻轉的時代,要用未來的思維、時間移民的觀點去做現在的規劃。人們常講「勢」有兩種,一種是順勢,這是在風口上會飛的豬;一種是造勢,需要自己做風,要讓未來移民的觀念改變你的企業文化。未來文創怎麼做?文旅怎麼做?企業組織架構要不要做調整?三個解決辦法:一是改變現在的思維,這是未來移民的方式;二是創新商業模式,當你的獨特商業模式生出來時絕對可能跟別人不一樣;三是注重使用者體驗,回歸「內容為王」,這就是客家桐花祭成功的秘訣。







臺灣2003年開始做文創旅遊和節慶活動,也是那時開始做客家桐花祭,開創了所謂的「圖騰文創」。每年4、5月的時候是桐花的花期。2002年之前,桐花兀自飄零山林、桐花飄落惹人嫌。而4、5月在2002之前也是旅遊的淡季,所有景點的人都去休假。


但是,當2003年桐花祭透過節慶營銷牽引心靈悸動、運用美學創造體驗感動,帶動地方產業綻放節慶熱鬧,整個桐花祭期間的產值幾乎可以抵3個到5個舊曆年,所以桐花開的時候是客家人笑得最愉快的時候。


而,這也是「全域旅遊」的經典方案,更是「精準扶貧」的典範!


客家桐花祭聯合了相關地方政府、文史社團、小區發展協會,最後把相關地區的美食、傳統產業串聯起來,整個產業體系形成後,再找設計師、輔導團隊開始做文創商品,這樣整合形成一個「品牌傘」的概念,產業體系內所有團體都是品牌的分支、加盟或企業。整個節慶的操作以「文化」為核心、「在地」為主體,企業營運為手段,創造共富!


從文化角度看,桐花祭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用文化講故事,讓內容渲染牽引,從心裡出發,創造出感動。做任何一個文創、一個規劃,請讓自己感動,要感動別人先感動自己。唯有感動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才能感動別人,這是一個從心出發的感動。




客家桐花祭也是「文化圖騰、風土資本再造財富」的重要典範,我們用一朵桐花創造了300多個商品,在所有的展示場都可以看到充滿了桐花的感動,桐花祭將桐花圖騰神化了,整個客家桐花祭代表了銘記再現、整合營銷、設計思維、藍海策略和創造美學。用美學去創造體驗、創造手感、創造心靈的感動,讓所有的事情都讓人驚嘆。




節慶來自「銘記」的牽引,而銘記是從小到大心靈的烙印。

客家桐花祭牽引客家人與桐花的「銘記」,讓客家文化生活透過節慶再現風華。


一朵桐花怎麼去創造百億財富的?


2003年以前,上網查「客家」,只看到米粉、山歌,2003年以後上網查「客家」,看到的幾乎都是「桐花」,它開始成為代表族群的圖騰。這是桐花祭將圖騰神化的一個指標。文創產業需緊密結合文創圖騰,透過美學、體驗、手感以及心靈營銷,神話圖騰更創造節慶在地產業,進而帶動整體觀光,並提升在地的財富。而整個操作細節則是環環相扣,將文化、產業、節慶、山林、體驗等,緊密結合而爆發節慶文化的感動!


一朵桐花創意出幾百樣商品,創造百億財富即使是在山林裡面辦鐵道音樂會,所有場景全部充滿桐花意象(從桐花布到各式桐花商品…),在桐花樹下唱歌,在桐花樹下辦活動,讓桐花的飄落,在參加活動的時候充滿浪漫和感動,而願意下次再來。


客家桐花祭透過故事營銷,把「地上的桐花變成心上的桐花。當文創品牌變成人們心裡捧著的品牌,這個品牌的價值就超過它的營收。當凋落的桐花變成浪漫的牽引,我們把產業全部連接進來,在桐花旋轉飄落下來的時候,在桐花下擂茶,捏陶,在桐花祭裡面享受浪漫,讓所有人體驗,創造桐花的陶藝,傳承制陶技藝。在客家美食的時候賦予它新的故事、新的美學,這就是客家桐花祭,把所有的產業結合下來,把所有產業美化創造精準的感動,跟故事、圖騰結合在一起。


整合營銷始於設計思維,客家桐花祭不論是商品或展場均以「設計思維」創造文化美學的感動。2006年,一朵桐花創造了200多件的文創商品、在百貨公司以整層樓的氣魄展現營銷魅力。從桐花鋪在地上一路走過去,到所有的活動全部都充滿了細膩的桐花的感動與文化故事。2006年到2007年桐花衍生出了大概300多件的產品,所有產品都充滿了客家文化,充滿了文化美學,充滿了故事力,所有產品都充滿了讓消費者拿到那一剎那的感動,這就是做桐花商品成功秘訣。




把文化故事充分展示在包裝上,透過設計思維展現越少設計就是越棒的設計,通過設計包裝把客家的故事,把桐花的浪漫整個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傳遞思想。客家香皂,把桐花烙上去,再做包裝,做包裝的時候要有文化特色、個性、圖騰、故事,因為客家人是一個很內斂的族群,外形包裝充分代表客家人個性,客家的感覺,上面烙印著桐花,在所有包裝上都充滿了故事。


桐花文創即是運用美學將「桐花圖騰」巧妙烙印在商品或包裝上。這只是基本,透過文化美學與在地產業的升級,加上體驗經濟的深層操作,數百件的商品不僅帶動百億財富更是桐花節慶感動的支撐!舉例說:客家傳統的梅乾菜,用美學重新包裝,融入文化,把舊的東西變成新的感動,並賦予了它新的名字——客家大菜。這些都是銘記,是通過文化來展現其新生命,做文創要思考,如何從文化轉化為文創?桐花開時,我們總會說一句話:「把桐花的感動帶回家」。同樣,無論是景區還是企業,創造感動,銘記感動,讓遊客把感動帶回家,就成功了。


做文旅產業,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文化圖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企業,一定要找出自己的文化圖騰;其次是激發創意;第三是在地的生活模式。從文化圖騰、創意、生活模式再去衍生出充滿感動的文化創意商品,做到以上三點,當體驗經濟時代來臨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跟你搶,因為只能到你這裡來體驗。


文化創意商品要會說故事,要會衍生新產品。客家桐花祭賣什麼?賣的是體驗的感動,節慶的悸動。


一級產業賣農業,二級產業賣工業,三級產業賣服務,四級產業賣知識、賣感動、賣多元、賣營銷、賣心靈上的整合,而讓人們會覺得感動。







文創5.0,以澳大利亞墨爾本城市宣傳為例。

 

澳大利亞墨爾本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宣傳活動通過谷歌實景科技服務,在社交網站問全世界的人:你們想看到墨爾本的什麼?總共有8726個要求,希望看到各式各樣的墨爾本。通過網絡裝置讓一個人跑了超過500個企業並進行網絡現場直播,結果總共有158個國家4000個城市去看直播,參與活動,分享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報導,讓全世界都知道墨爾本的存在,而且看到的是活生生的墨爾本。宣傳活動應消費者要求,吸引消費者關注,創造了城市營銷的裡程碑。

 

這就是文創5.0,有文化、有內容、有創新、有感動,有互聯。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運用未來科技做多元的連結去響應他,再回到文化,回到創新。

 

第五波的文創旅遊思維要走設計思維,從心出發,傾聽消費者、從互動中找到連結點,用創意引領渲染營銷,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王道」牽引消費者的心。


第五波文創是:設計思維、從「心」出發、多元互動,也是一個「創新、創夢」的文創!


最後祝福大家:創夢成真!



推薦附文:從一朵桐花到百億產業-文創驅動型的鄉土資源開發範例 


先請各位看一組數字掃描,

三百多種旅遊產品,

百億臺幣旅遊產值,

年均到訪遊客800萬人次

馬英九在任期間5度出席活動開幕式,

此即客家民俗盛世、臺灣十二大節慶之一的「桐花祭」。


要知2016年入臺全部遊客總量不過1千萬左右,可見桐花祭作為一項具有極強本地遊消費屬性的經濟活動,在臺灣旅遊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從月度分布來看,除了元旦(12月)、春節(2-3月)外,桐花祭所處的4-5月也是入臺旅遊人次最集中的區間。







一手締造臺灣桐花祭神話的莊錦華女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旅遊產業的發展它分為幾個等級。就拿棉花來說:生產棉花來賣屬於第一等級,把它製作成毛巾就是第二等級,如果做成品牌就上升到了第三等級,那麼想要上到第四等級就需要創新,讓消費者收穫一份感動而並非價格高昂的商品。」

 究其根本,先做文化、再做產品,讓消費者接受「桐花」二字的文化洗禮、創意整合,用情真意切、觸手可及的文化情感元素,打破固有的村-鎮-城空間格局,也打破旅遊產業的固有脈絡體系,將遊客帶入桐花、也帶入臺灣的客家文化情景,形成區域聯動的文創品牌和產品網絡。







第一句:桐花文創——一種把人文美學融進骨子的創意呈現


桐花無處不在,桐花美不勝收


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進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將美麗的桐花、厚重的客家文化進行整合,最終將對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記憶依託在美麗的桐花上,通過祭祀的形式,構成了「桐花祭」的雛形。

桐花步道

客家手作

客家舞龍

 

第二句:桐花產業——「桐花文創+」視域之下的「體驗經濟+休閒農業」旅遊產業開環


觸手可及的桐花,滿載收穫的桐花


休閒農業是農業和休閒活動的結合。通過體驗農業勞動過程,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村生活方式,讓身心得到放鬆的一種休閒方式。桐花祭既是一種創意,更是一種體驗經濟。「為什麼不用季節的季,而用祭典的祭,因為我們把它跟文化結合在一起,客家人是敬天謝地,感恩天地,所以用祭典的祭。」莊錦華女士在一次論壇上如是說。桐花生長在鄉村的山上、道邊。因此,欣賞桐花必然離不開鄉裡舍下。「桐花祭」將文化創意和營銷宣傳落實到了休閒農業的載體上,文化在鄉村的泥土裡生了根。

祭祀活動

桐花活動

桐花婚禮

桐花祭期間的騎行


桐花美食

桐花美食之二

 

第三句:桐花祭IP——嫁接在桐花產業之上的創意衍生脈絡


意想不到的桐花,創造財富的桐花


早在很久以前,臺灣的桐花主要是做火柴用的,油桐籽去做塗料,而當桐花祭出現之後,桐花的附加值被放大到四級產業。最初幾年的《桐花祭》活動,主要產品體現在參與《桐花祭》活動中的住宿、休閒、餐飲。在隨後的過程中,活動方增加了創意產品的注入。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桐花祭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是《桐花祭》活動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源泉,最終形成了百億產值。

桐花文創

桐花民宿

桐花遊樂

桐花小火車

油桐花坊








 整合政府資源

在桐花祭舉辦期間,臺灣政界頗為重視,包括馬英九在內的臺灣主要領導人多次參加。一方面,政府做保障能有力的促進了「桐花祭」活動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客家委員會整合了政府資源之後,也有利於在短期內擴大宣傳營銷效果與力度。

 

整合社團資源

「桐花祭」活動中有大量的社團加入,形成了典型的聯合型組織,同時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有力地將多個企業、政府和社會組織等團體整合成一個有機整體,高效運轉,服務於整個桐花祭產品的持續運營,從組織及管理端為類似活動給出了極強的借鑑意義。

 

整合傳播資源

「桐花祭」活動中,有效地整合了傳媒,通過塗裝桐花祭的列車便可發現。

 

整合客家資源

桐花祭是全臺灣社區營造的成功範例,通過促進生活和社區的融合、激發在地的認同感、開創在地特色的文化觀光內涵,客家人對於桐花祭極為認同,這一點從網絡論壇熱烈討論、活動過程的順利推進中不難發現。客家人將這個活動盛世理解為塑造了共同的事業,因此有極強的參與熱情,同時組織者又為其提供了多元的就業渠道,也讓客家同胞在熱情之餘可以切實的參與其中、分享收益。







活動概況:自2002年開始舉辦的臺灣客家桐花祭活動,以雪白的桐花為主要意象,強調桐花的與客家文化的結合,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活動期間除了賞桐花、漫步桐花步道之外,也有形式豐富的體驗活動,包括祭拜山神、客家文藝表演、客家美食、桐花婚禮、桐花大地景觀、藝術與文化展陳以及其他各地的特色桐花活動和創意體驗超過千場;

活動時間:每年四月-五月間,2016年4月舉辦第十五屆;

活動地點:省道臺三線沿線的全臺灣主要桐花生長地,包括基隆、新北、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宜蘭、花蓮、臺東等14縣市,並帶動周年鄉鎮、社團聯動發展。

……


—  END  —

 來源: 綜合整理文獻


相關焦點

  • 特色小鎮文創寶典——桐花藍海5.0│新書推薦
    作者簡介:莊錦華,臺灣大學園藝系學士、碩士、博士班研究生,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柏魯克學院行銷碩士。曾在臺灣農業部門和客家委員會任要職。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推广部時尚與創意學程兼任副教授、臺北海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副教授、吉林動畫學院客座教授、巔峰智業首席文創顧問、壹方城首席文創顧問、壹方城汗馬研習社文創產業聯盟主席、袁家村文創導師、企業顧問。出版《桐花藍海——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第五波:現在,人類已進入「創新社會」》《「緣——用心看世界」攝影專輯》等著作。
  • 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締造者荘錦華為卓尼文旅產業發展傳經送寶
    邀請臺灣前客家委員會副主任、百億桐花祭操盤手、《特色小鎮文創寶典·桐花藍海5.0》作者、揚州高郵市旅遊發展首席專家、成都新津全域旅遊總顧問荘錦華女士為大家作《大美中華·在地重塑—美麗鄉村 IP定江山》專題講座。
  • 一朵桐花,百億產業的奇蹟
    當時,苗慄縣和客家委員會需要一個旅遊項目來拉動經濟,請到了知名策劃人莊錦華來策劃。莊錦華是客家人,她腦子裡馬上就浮現出了她記憶裡的一種植物——油桐樹。於是,根據這些留存心中的呼喚,一場以雪白桐花為意象,以桐花、山林之美為風景,同時傳遞著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以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的文旅項目在莊錦華心中生根發芽。事實也證明,桐花祭的推出擊中了廣大遊客,尤其是客家人心中最為柔軟的地方——對心靈故鄉的割捨不開的眷戀,對一個族群飄零奮鬥的追憶。
  • 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走近臺灣客家「桐花祭」
    臺灣「桐花祭」 聖潔純白的桐花最早從大陸傳入臺灣,被看作臺灣客家莊的守護神。如何將「桐花」做大?臺灣著名學者莊錦華從常見的桐花獲得了靈感,將桐花綻放至凋落的景象賦予「五月雪」的詩意,提出了「桐花祭」。莊錦華在項目規劃時就把桐花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 從一朵桐花到百億產業-文創驅動型的鄉土資源開發範例
    一手締造臺灣桐花祭神話的莊錦華女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旅遊產業的發展它分為幾個等級。 究其根本,先做文化、再做產品,讓消費者接受「桐花」二字的文化洗禮、創意整合,用情真意切、觸手可及的文化情感元素,打破固有的村-鎮-城空間格局,也打破旅遊產業的固有脈絡體系,將遊客帶入桐花、也帶入臺灣的客家文化情景,形成區域聯動的文創品牌和產品網絡。
  • 藍海策略!作為休閒農業的巔峰之作,它憑什麼締造百億產值神話?
    莊錦華女士被苗慄縣和客家委員會委託策劃一個項目來拉動經濟。這就有了後來的「桐花祭」。 油桐樹曾是客家人早年重要的經濟作物,所以油桐樹與客家人有深厚的淵源,經過兩三百年「開山打林」的歷史,臺灣彰化以北山區、東部的花蓮、臺東,漫山遍野都是油桐樹。
  • 臺灣寫真: 人間四月桐花湧動 感受臺灣最美花季
    中新社臺北四月十六日電 題:桐花浪湧 感受臺灣最美的花季中新社記者 翁陽 黃少華  又到人間四月天。從第一朵桐花的悄然綻放,臺灣便開始步入一年中最為美麗盛大的花季,而圍繞桐花舉行的客家「桐花祭」系列活動也隨之登場。  聖潔純白的桐花最早從大陸傳入臺灣,被看作臺灣客家莊的守護神。
  • 無文創,不旅遊,臺灣文創為何這麼火?
    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臺灣寫真: 人間四月桐花湧動 感受臺灣最美花季
    中新社臺北四月十六日電 題:桐花浪湧 感受臺灣最美的花季中新社記者 翁陽 黃少華  又到人間四月天。從第一朵桐花的悄然綻放,臺灣便開始步入一年中最為美麗盛大的花季,而圍繞桐花舉行的客家「桐花祭」系列活動也隨之登場。  聖潔純白的桐花最早從大陸傳入臺灣,被看作臺灣客家莊的守護神。
  • 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在廈門開幕
    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開幕式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宋莉攝中國青年網廈門6月7日電(記者 陳琛 宋莉)新媒體,新青年,新發展。6月6日下午,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開幕式在廈門舉行。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等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致辭。
  • 珠海文創園區究竟是「紅海」還是「藍海」?
    根據國內外發展先進經驗,文創產業的發展往往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呈正向關係。短短幾年間,珠海17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演化了如此多的文創力量,這是「紅海」還是「藍海」?在鼓勵社會各界在文化創意領域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多種力量的共生共榮,繼而助推珠海產業轉型升級?  這些問題,需要直面並認真思考。  樂士是誰?
  • 錦華十年 | 初心不改,矢志未來……
    廣州市錦華食品有限公司組建於2008年,隸屬於香港錦華食品集團,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注於開發高端糕餅的食品企業。行銷,坐落於廣州市花都區。  經過十年的發展,錦華食品從原有的單一月餅系統,發展成能滿足多個節日的、完善的、多品類的食品系列。
  • 在這裡,有人用桐花締造一個價值百億的旅行夢,也有人因為貓頭鷹買了一座山
    ❷ | 遲到的桐花2003年前沒有人會去留意這遍地的桐花直到2003年客家委員會開始舉辦客家桐花祭臺灣人才開始正視到桐花的美那桐花祭除了看桐花還能做什麼?可是去有桐花的地方玩,更要跟在地的產業結合結識在地的民宿業者、體驗的文創產業才會更有趣所以桐花美,在地的產業更美!
  • 風景文創 | 臺灣客家桐花祭——打造文創節慶推動地方旅遊發展
    而桐花祭的舉辦,使桐花的花開花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的風土人情。 融合文化創意打造節慶品牌 有著如此絕美的風景、動人的文化和合適的時機,如何打造一個特色項目來推動旅遊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呢?其實,當時臺灣已經有桐花旅遊和桐花祭司等活動了,但是影響力很小,所以莊錦華女士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將「桐花祭」做大?
  • 自貿港觀察·焦點 | 海南文創如何「跨」入藍海
    由此團隊積極對接故宮博物院文創研發部門,大家從故宮「造辦處」裡尋找靈感,最終以匠心巧思的包裝,成功將海南沉香送進了故宮。近兩年來,海南湧現了不少頗具地方代表性的文創IP,例如,「波波椰」足跡遍布國內外,推介海南旅遊。一批本土文創公司也逐漸成長起來。
  • 摘自席慕容《桐花》
    摘自席慕容《桐花》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 四月桐花雪 新竹鄉鎮"日賞桐花夜賞螢"迎賓
    內灣漫畫館在4月28日、5月26日兩天,舉辦桐花創意市集,也應景推出「浪漫夜螢漫桐遊」漫畫展,民眾還有機會獲得桐花限定章印。峨眉鄉公所4月20日也將在藤坪親水公園推出「賞螢之旅」,下午還有九歌兒童劇團演出「想飛的小孩」客語版,讓民眾免費欣賞,27日在獅山遊客中心舉辦「桐花音樂饗宴」,而藤坪親水公園、六寮古道也是峨眉鄉著名賞桐花景點,因生態維護良好,夜間能見到螢火蟲活動,鄉公所呼籲,夜間賞螢不要用手電筒直射,或在燈前貼紅色玻璃紙,更不要捕捉螢火蟲,以維護螢火蟲生存環境。
  • 臺灣南投客家桐花祭:桐花初綻 含羞迎賓
    2010南投縣客家桐花祭「桐花飛舞.悠遊客莊」活動,即將在埔裡鎮、國姓鄉、魚池鄉、南投市、中寮鄉、水裡鄉轄內陸陸續續粉墨登場,遊客除了賞花,還可以結合南投景點,規劃一系列的旅遊活動。  南投桐花祭各區活動內容,烏溪旅遊軸線包括埔裡區:4/10於牛耳藝術公園舉辦「埔裡桐花香客家情」活動,包括:客家與桐花、桐花音樂欣賞、舞蹈演出、在地農特產品展售、藝文作品攤位展示等。國姓區:4/11於北港村後頭厝休閒園區舉行「桐花山谷.山水.山歌對話」活動,包括:挑擔上山崗、山歌擂臺、客家歌舞表演、茶席打嘴鼓、鐵馬永結「桐」心等。
  • 四月桐花雪 新竹鄉鎮"日賞桐花夜賞螢"迎賓
    內灣漫畫館在4月28日、5月26日兩天,舉辦桐花創意市集,也應景推出「浪漫夜螢漫桐遊」漫畫展,民眾還有機會獲得桐花限定章印。 峨眉鄉公所4月20日也將在藤坪親水公園推出「賞螢之旅」,下午還有九歌兒童劇團演出「想飛的小孩」客語版,讓民眾免費欣賞,27日在獅山遊客中心舉辦「桐花音樂饗宴」,而藤坪親水公園、六寮古道也是峨眉鄉著名賞桐花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