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朵桐花到百億產業-文創驅動型的鄉土資源開發範例

2021-02-07 大地鄉居

先請各位看一組數字掃描,

三百多種旅遊產品,

百億臺幣旅遊產值,

年均到訪遊客800萬人次

馬英九在任期間5度出席活動開幕式,

此即客家民俗盛世、臺灣十二大節慶之一的「桐花祭」。


要知2016年入臺全部遊客總量不過1千萬左右,可見桐花祭作為一項具有極強本地遊消費屬性的經濟活動,在臺灣旅遊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從月度分布來看,除了元旦(12月)、春節(2-3月)外,桐花祭所處的4-5月也是入臺旅遊人次最集中的區間。



一手締造臺灣桐花祭神話的莊錦華女士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旅遊產業的發展它分為幾個等級。就拿棉花來說:生產棉花來賣屬於第一等級,把它製作成毛巾就是第二等級,如果做成品牌就上升到了第三等級,那麼想要上到第四等級就需要創新,讓消費者收穫一份感動而並非價格高昂的商品。」

 究其根本,先做文化、再做產品,讓消費者接受「桐花」二字的文化洗禮、創意整合,用情真意切、觸手可及的文化情感元素,打破固有的村-鎮-城空間格局,也打破旅遊產業的固有脈絡體系,將遊客帶入桐花、也帶入臺灣的客家文化情景,形成區域聯動的文創品牌和產品網絡。



第一句:桐花文創——一種把人文美學融進骨子的創意呈現


桐花無處不在,桐花美不勝收


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進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將美麗的桐花、厚重的客家文化進行整合,最終將對客家文化的傳承與記憶依託在美麗的桐花上,通過祭祀的形式,構成了「桐花祭」的雛形。

桐花步道

客家手作

客家舞龍

 

第二句:桐花產業——「桐花文創+」視域之下的「體驗經濟+休閒農業」旅遊產業開環


觸手可及的桐花,滿載收穫的桐花


休閒農業是農業和休閒活動的結合。通過體驗農業勞動過程,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村生活方式,讓身心得到放鬆的一種休閒方式。桐花祭既是一種創意,更是一種體驗經濟。「為什麼不用季節的季,而用祭典的祭,因為我們把它跟文化結合在一起,客家人是敬天謝地,感恩天地,所以用祭典的祭。」莊錦華女士在一次論壇上如是說。桐花生長在鄉村的山上、道邊。因此,欣賞桐花必然離不開鄉裡舍下。「桐花祭」將文化創意和營銷宣傳落實到了休閒農業的載體上,文化在鄉村的泥土裡生了根。

祭祀活動

桐花活動

桐花婚禮

桐花祭期間的騎行


桐花美食

桐花美食之二

 

第三句:桐花祭IP——嫁接在桐花產業之上的創意衍生脈絡


意想不到的桐花,創造財富的桐花


早在很久以前,臺灣的桐花主要是做火柴用的,油桐籽去做塗料,而當桐花祭出現之後,桐花的附加值被放大到四級產業。最初幾年的《桐花祭》活動,主要產品體現在參與《桐花祭》活動中的住宿、休閒、餐飲。在隨後的過程中,活動方增加了創意產品的注入。這些產品不僅豐富了桐花祭活動的趣味性,同時也是《桐花祭》活動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源泉,最終形成了百億產值。

桐花文創

桐花民宿

桐花遊樂

桐花小火車

油桐花坊




 整合政府資源

在桐花祭舉辦期間,臺灣政界頗為重視,包括馬英九在內的臺灣主要領導人多次參加。一方面,政府做保障能有力的促進了「桐花祭」活動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客家委員會整合了政府資源之後,也有利於在短期內擴大宣傳營銷效果與力度。

 

整合社團資源

「桐花祭」活動中有大量的社團加入,形成了典型的聯合型組織,同時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有力地將多個企業、政府和社會組織等團體整合成一個有機整體,高效運轉,服務於整個桐花祭產品的持續運營,從組織及管理端為類似活動給出了極強的借鑑意義。

 

整合傳播資源

「桐花祭」活動中,有效地整合了傳媒,通過塗裝桐花祭的列車便可發現。

 

整合客家資源

桐花祭是全臺灣社區營造的成功範例,通過促進生活和社區的融合、激發在地的認同感、開創在地特色的文化觀光內涵,客家人對於桐花祭極為認同,這一點從網絡論壇熱烈討論、活動過程的順利推進中不難發現。客家人將這個活動盛世理解為塑造了共同的事業,因此有極強的參與熱情,同時組織者又為其提供了多元的就業渠道,也讓客家同胞在熱情之餘可以切實的參與其中、分享收益。



活動概況:自2002年開始舉辦的臺灣客家桐花祭活動,以雪白的桐花為主要意象,強調桐花的與客家文化的結合,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活動期間除了賞桐花、漫步桐花步道之外,也有形式豐富的體驗活動,包括祭拜山神、客家文藝表演、客家美食、桐花婚禮、桐花大地景觀、藝術與文化展陳以及其他各地的特色桐花活動和創意體驗超過千場;

活動時間:每年四月-五月間,2016年4月舉辦第十五屆;

活動地點:省道臺三線沿線的全臺灣主要桐花生長地,包括基隆、新北、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宜蘭、花蓮、臺東等14縣市,並帶動周年鄉鎮、社團聯動發展。

……


—  END  —

本文系大地鄉居原創,轉引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文章回顧

【政策解讀】

古建商用,活化有徑

特色小鎮怎麼搞,點開鄉居有乾貨!

村鎮建設司發布2017工作要點「十一條」

你不可不知的2016年度鄉村旅遊相關政策!

國家再次發力助推創客入「村」,帶動鄉村發展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鄉村旅遊發展的「七大方向+四大保障」

「十三五」旅遊規劃中鄉村旅遊發展的「十大關鍵詞+八大內容」

【鄉旅乾貨】

鄉村旅遊的靈魂源自「策劃」

親子農業,如何順勢「生長」?

旅遊鄉建,「人」的問題很關鍵

十類特色小鎮及其經典案例賞析

如何打造一個低成本、高顏值的草莓園?

未來,情人節有望成為周邊遊的新爆發期!

「鄉村旅遊+網際網路」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奇效?

情人節,鄉居手把手教你三種正確的打開方式!

「鄉居」建設第一步,選址很關鍵,究竟怎麼選

雨水花園:一種適合鄉村的水生態環境改造方式

李霞:什麼是負責任的鄉村旅遊者和可持續鄉村旅遊

重識莫幹山民宿:選址成功變「聖地」,跟風「朝拜」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莊錦華:第五波文創旅遊新思維 從桐花藍海邁向夢幻未來
    莊錦華特別用她著的兩本書作為開頭:《桐花藍海》記錄了從2003-2008年,客家桐花祭從零開始創造了百億財富。到2016剛出版的《第五波》則提出文創產業、文旅產業的新思維需以未來觀引領創新經濟。在桐花祭的部分,《桐花藍海》講的是文化歷史的累積,在《第五波》講的是未來科技牽引,無限的夢幻。
  • 一朵桐花,百億產業的奇蹟
    先文化後產品的百億產值神話2003年之前,世界上沒有桐花祭這個活動,臺灣也沒有,在網上搜索「臺灣客家」,滿屏都是「山歌」、「土樓」,桐花並不代表臺灣客家這個族群。手感體驗經濟時代,手感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桐花的美可以觸摸的到,漫步花道,隨地可以捧起一束花去感知。
  • 臺灣「桐花祭」如何將一朵花做成價值百億?
    資源整合根據這些留存心中的呼喚,策劃一場以雪白桐花為意象,以桐花、山林之美為風景,同時傳遞著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以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的項目。結合產業桐花祭把產業全部連接進來,在桐花下擂茶,捏陶,在客家美食的時候賦予它新的故事、新的美學,把所有的產業結合下來。
  • 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走近臺灣客家「桐花祭」
    每年春夏交替之際,臺灣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油桐花滿山遍布的雪白美景。隨著時代變遷,油桐樹的經濟價值不復存在,但是強勁的生命力,仍在山林間隨春日時節花開花落,為客家莊的經濟變遷做最好的見證。臺灣著名學者莊錦華從常見的桐花獲得了靈感,將桐花綻放至凋落的景象賦予「五月雪」的詩意,提出了「桐花祭」。莊錦華在項目規劃時就把桐花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桐花祭」不用季節的季,而用祭典的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油桐強韌的生命力,恰如客家人的強硬精神。
  • 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締造者荘錦華為卓尼文旅產業發展傳經送寶
    邀請臺灣前客家委員會副主任、百億桐花祭操盤手、《特色小鎮文創寶典·桐花藍海5.0》作者、揚州高郵市旅遊發展首席專家、成都新津全域旅遊總顧問荘錦華女士為大家作《大美中華·在地重塑—美麗鄉村 IP定江山》專題講座。
  • 臺灣"桐花祭」特色小鎮,先文化後產品的百億產值神話
    每年春夏交替之際,臺灣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油桐花滿山遍布的雪白美景。隨著時代變遷,油桐樹的經濟價值不復存在,但是強勁的生命力,仍在山林間隨春日時節花開花落,為客家莊的經濟變遷做最好的見證。而桐花祭的舉辦,使桐花的花開花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
  • 一朵桐花,一個文旅項目,一個百億財富的真實案例!
    中,臺灣人非常擅長於整合自身資源通過節慶活動的製造來為旅遊造勢,客家桐花祭就是其中最為成功的代表之一。客家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之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
  • 一朵桐花,一個文旅項目,一個百億財富的真實案例!(內附視頻)
    在農業休閒旅遊上,臺灣屬於起步較早和的質量較高的地區之一,在發展的過程中,臺灣人非常擅長於整合自身資源通過節慶活動的製造來為旅遊造勢,客家桐花祭就是其中最為成功的代表之一。客家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之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
  • 風景文創 | 臺灣客家桐花祭——打造文創節慶推動地方旅遊發展
    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的風土人情。 在桐花祭的打造當中,他們將美麗的桐花和當地的文化進行整合,讓遊人們能夠在桐花下擂茶,捏陶,在桐花祭裡面享受浪漫,讓所有人體驗、創造桐花的陶藝。在系列產品的開發中,美食、住宿、休閒體驗、節慶活動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 特色小鎮文創寶典——桐花藍海5.0│新書推薦
    近年來,「客家桐花祭」已成為精準扶貧、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典範,而從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到袁家村的成功,都蘊含著「特色小鎮的成功密碼」。本書由「臺灣百億桐花祭的操盤手」揭露第一手的「桐花實戰文創密碼」,同時匯集各家理論,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小鎮策劃心法」。
  • 臺灣「桐花祭」如何將一朵花做成價值百億?
    這就有了後來的「桐花祭」。 油桐樹曾是客家人早年重要的經濟作物,所以油桐樹與客家人有深厚的淵源,經過兩、三百年「開山打林」的歷史,臺灣彰化以北山區、東部的花蓮、臺東,漫山遍野都是油桐樹。 每年春夏交替之際,臺灣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油桐花滿山遍布的雪白美景。
  • 桐花如雪,年年紛飛
    子規鄉裡桐花煙,浣花溪頭瓊葉紙。從樹型和葉型上看,它和梧桐、泡桐有著幾分相似,所以,陳翥也把油桐放在了《桐譜》中,並為它單獨歸了一類。心形的葉片搭配白裡透紅的整齊花,秒殺快門無數(@辰小山 攝)油桐是雌雄異花同株,在同一棵油桐樹上即有雄花也有雌花,花期在每年的三月下旬到四月間,通常會先葉開放
  • 用文創點亮鄉村——鄉村伴手禮開發
    到2022年,要確保鄉村振興的相關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國各地都在為了實現鄉村振興而努力。 在文創領域,各省市也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四川、安徽、青海、海南、廣東等地的文化和旅遊廳,都鼓勵開發優質的文創產品。其中,河北省更是發布了《2020年全省文創產業發展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了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發展方向。
  • 業界案例|300億的創收神話,臺灣客家桐花祭是怎麼做到的?
    這就有了後來的「桐花祭」。2003年之前臺灣桐花祭本來是一項簡單的祭祀祈福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集文化體驗、生態旅遊、休閒娛樂、產業發展為一體的系列活動,現在已經成為臺灣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最具品牌效應的文化旅遊經濟活動。到2010年,已經創造超過300億的財富神話。客家桐花祭是如何成功的?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鑑?
  • 一朵桐花,一個文旅項目,一個佰億財富的真實案例!(內附視頻)
    在農業休閒旅遊上,臺灣屬於起步較早和的質量較高的地區之一,在發展的過程中,臺灣人非常擅長於整合自身資源通過節慶活動的製造來為旅遊造勢,客家桐花祭就是其中最為成功的代表之一。客家桐花祭以雪白桐花為意象,傳遞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之傳統,更以桐花、山林之美為表,客家文化、歷史人文為核心,展現客家絕代風華。
  • 6大主題桐花 濃濃客家文化
    埔裡市區演習林公園內的油桐樹雪白桐花盛放。(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臺客委會除了邀請民眾賞花、遊客莊之外,一直傳承著祭拜山神的隆重儀式:祭天大禮,用祭典的虔誠來舉辦桐花祭,一方面代表對山林大地的感激與崇敬,另一方面也喚起客家子弟再造鄉土與人文的遠景,今年也即將展開系列活動。
  • 桐 花 萬 裡 路——羅田 桐花谷 歡迎您!
    那時的我十五六歲,喜歡撿幾朵桐花夾到書裡。心想:這花要是開不敗該多好啊。緊接著又告訴自己:花無百日紅。於是涼涼的惆悵在心間無限蔓延著。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是綿軟而淡雅的花,有雨珠兒浸染,它跳躍著,惆悵著。這是一朵還沒有完全綻放的花兒,帶著青澀的美。我捧著它,想起經過我青春的那一樹桐花,一朵、兩朵,曾無比惆悵地開在心裡。
  • 楊勤榮:資源型城市長治,正奮力蹚出一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新路
    新華網太原5月25日電(王亮)「我認為轉型發展和實施創新驅動是有機統一的,要實現轉型必須有項目支撐,轉型項目必須要體現創新驅動。」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治市市長楊勤榮做客新華訪談時表示,長治把創新驅動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在項目謀劃、推進、運營方面求突破、求實效,奮力蹚出一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新路。
  • 用文創點亮鄉村——鄉村伴手禮開發
    到2022年,要確保鄉村振興的相關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國各地都在為了實現鄉村振興而努力。 在文創領域,各省市也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四川、安徽、青海、海南、廣東等地的文化和旅遊廳,都鼓勵開發優質的文創產品。其中,河北省更是發布了《2020年全省文創產業發展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了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