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臺灣、日本、歐洲為核心的文創之旅正在悄然興起,而臺灣——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她的美,更在於跨越了朝代的更迭,回首過去,念想將來。在淡水老街藝人的淺吟低唱裡,尋覓歷史遺韻;在漢聲巷的朗朗書聲裡,堅守傳統精華;在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翻閱繁華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懷。
臺灣文創為何這麼火
根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和創新
臺灣一直堅持沿用繁體字,如此強調傳統文化的行為,無疑是一種文化堅守和傳承的體現。在學習日本、美國的經驗中,保留了傳統中國的文化之根,並善於將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加以轉化,體現在文化、藝術、產業各個方面。
如今,臺灣文化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一種全民文化,今天的臺灣人大多都給人一種儒雅、有禮的感覺,這種文化性格滲入到產業或事業上,也讓臺灣的產品或商品含有一種文化精神和內涵。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到臺灣旅遊,最受觸動的不是它有什麼獨特景觀,不是它有什麼產業規模,而是它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
戰略:突出自身特色,強調產品個性
尋找獨具差異性的產品,哪怕只做一個產品,也要力求做精做強。例如臺灣的雙人徐雜醬面,他們用極簡的黑白風格來包裝傳統美食,以高品質的食材與獨特的料理而聞名。憑著對產品的深入挖掘和專注專一,以及前瞻性的戰略布局,逐漸發展成為了O2O模式的時尚餐飲品牌。還有阿原手工皂,從各國進口千元起價的貴族肥皂到有機商店土法煉製的藥草肥皂,從原汁原味的鄉鎮農會商品到時尚新貴的文化創意產業,專注於手工肥皂的阿原硬是走出了一條大道。
品牌:靜心尋找靈感,創意產品包裝
文創需要好產品,更需要好的包裝,一個符合產品同時貼心客戶的包裝,才是構建營銷價值的前提。臺灣的文創品牌,喜歡「走心」,一個小小的細節和創意,便能讓顧客驚喜、滿意。例如採用原住民紡織的特色花布作為包裝材質,可以讓產品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用古樸的牛皮紙製成傳統口袋狀外形,搭配上紙藤封口手柄,或者配上白色棉紙以及傳統書法文字撰寫,便可傳達出古樸自然的品牌形象。
溝通:多講品牌故事,用情感製造溢價
品牌故事的訴求往往會給產品本身帶去更多更具有特殊韻味的特質,當下營銷的關鍵,是要會講打動人心的好故事。「掌生穀粒」是臺灣知名農產品品牌,其品牌創始人、文案高手程昀儀說過,「臺灣,是懂得生活的人所走出來的一條道路,我們的核心價值在於創價,所以目前我做到的是,看到了米、看到了茶、看到了花蜜、看到了酒。米,我們要為臺灣依舊美好的人事地物掌聲鼓勵;茶,我們要向臺灣的高山流水致敬。」如此精闢的品牌解讀,使看起來是、摸起來是、吃起來是農產品的掌生穀粒,呈現給消費者的就不只是農產品而已了。
然而,臺灣文創之美,似乎並非一般人能尋,沒有專業的引導和深入的考察,人們只能徒留表面,略知皮毛。她的美,要如何探尋?
技之美:臥虎藏龍竹山鎮
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的竹山鎮,有著「前山第一城」之稱。外人或許只知道這裡歷史古蹟成群,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卻不知竹山鎮亦是人傑地靈,陳景林、陳培澤等工藝大師便臥虎藏龍於此。
上世紀80年代,陳景林先生迷上了染織。為此,他辭去大學教師的工作,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田野採風」,考察和紀錄當地的染織繡及服飾工藝。20多年前,他和夫人創辦了以研究帶動教學與產品設計的自營機構——「天染工坊」,專業從事染織工藝的纖維材質、天然染料、染織技術研究,其個人創意作品、教學專著和天然染織布料屢獲行業大獎,被博物館收藏。形之美、色之雅、質之優、技之精、用之當、史之觀,美侖美奐,令人嘆為觀止。
景之美:乘坐「時光機器」的淡水老街
距離臺北市約一個小時車程之處,有個名叫淡水的小鎮,歷史上曾為臺灣第一大港。淡水鎮浪漫風情,而淡水老街也沉澱為北臺灣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沿著淡水河流,街上遊客熙來攘往,街頭藝人在風中輕啟朱唇,輕拈畫筆,仿佛歲月不曾在這裡留下任何頹然的印記。
2007年,周杰倫導演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大火。電影正是取景周董的家鄉淡水鎮,古典的街沿,練琴房的老樓,以及灑滿陽光的走廊……周杰倫用近乎詩意的風格展示了淡水的風景,與影片中的音樂和愛情相得益彰。
宿之美:決不能錯過的美麗民宿
一段美好臺旅必是從入住當地優質民宿開始的。而位於苗慄三義的卓也小屋,是決不可錯過的美麗民宿。
圓形圍牆的穀倉套房是卓也小屋的最大標記。以竹材、茅草搭建的房間,就如早期的臺灣農家一樣,純樸自然。一路走來,山水圍繞,卓也小屋便隱於林間,讓人遠離煩囂,親近自然。更有房間建於水上,清涼舒適。水上棲息著各種小動物,推開窗戶就能看見鴨子在房間周圍遊泳,真是難得的田園體驗。
晚上,遊客還可以嘗到主人自家菜園種植的新鮮蔬菜。為保護環境,主人更是以建材廢料、枯木、竹段為薪材,以大灶蒸炊紅龜粿,讓遊客一嘗臺灣農村的美味。
藍色的扎染布是當地客家人的標誌。卓也小屋亦種有藍草,用傳統的方法做染料製作工藝。遊客可以來到小屋的草木染坊,親手染制一件獨一無二的工藝品,一嘗傳統扎染的樂趣。
這樣的臺灣,何以不美?這樣的臺灣文創,何以不火?
轉自公號:唯美鄉村,ID:weimeicountry,推薦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
免責聲明:
藍海易通所發布部分內容系網絡轉載,本平臺對文中觀點及準確性保持中立。轉載內容均會註明出處,部分文章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的,僅標明轉載來源,還望諒解,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歷經 2 年,舉辦 10 屆,累積 60 場培訓,課程內容超過 3000個知識點。從北京到鄭州,從鄭州到長沙,從長沙到無錫,從無錫到藍田,從藍田到南京.一路上,我們與熱愛休閒農業的你同行,為了實現田園理想,不畏風雨,任重道遠。
用優秀的思想改變農業!
從源頭上解決休閒農莊的盈利問題!
已有超過 80 家農莊通過我們的課程開始掙錢!
北京藍海易通諮詢有限公司以專題課程+遊學考察的模式,推出【第十一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海南站)】,結合海南地區的實踐成果,系統梳理和解析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問題!
>>>點擊了解詳情【休閒農業開年大課】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共享農莊超級課程!
主辦單位:北京藍海易通諮詢有限公司
遊學城市:海南省瓊海市
活動時間:2018 年 3 月 26 日-3 月 29 日
培訓地址:博鰲海島森林酒店 1 樓
交通指南:
路線1:海口美蘭機場至酒店約113公裡,打車約280元;
路線2:海口美蘭機場坐高鐵到瓊海站,票價36元;再換乘計程車至酒店大約18公裡約60元;或乘坐6路或7路公交車至市內換乘2路公交車到酒店路口。
路線3:海口美蘭機場坐高鐵到博鰲站,票價40元;再換乘計程車大約20公裡約60元;或乘坐13路公交車到酒店路口。
路線4:博鰲機場至酒店約21.4公裡,打車約80元;晚上價格高點;
交通方式預訂聯繫海島森林酒店楊主管,電話:18876862689。
學習費用:9990元/人 (此費用含學費和餐費,不含住宿費用)。
早鳥價:3 月 20 日之前報名,8990元/人 (此費用含學費和餐費,不含住宿費用) 。
老學員推薦價:凡莊主總裁班老學員推薦的新莊主,均可享受特殊優惠價7990元/人(此費用含學費和餐費,不含住宿等其他費用)。
報名電話/微信:
曹璐:18500483667
陳瑞興:18632751181
陳瑞興 曹璐
1、【聽課福利】:一次付費,全國各地5次聽課!全年課程表詳見附錄!
2、【莊主會】:每位總裁班學員可免費加入莊主會,藍海團隊會定期對學員農莊經營進展進行了解,面對學員遇到的問題,會給出適當的建議幫助。
3、【資源共享】:藍海諮詢擁有強大的莊主團和優質的合作夥伴資源,總裁班學員可獲得優先的資源、服務支持。
公司介紹:
北京藍海易通諮詢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政府、農業園區及農業企業提供諮詢和培訓的機構,在政府戰略、區域休閒農業發展、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整合營銷傳播、品牌與文化建設、管理提升、活動策劃等方面為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公司一直致力於農業農村發展,從區域農業發展諮詢規劃到具體項目實施和落地運營,十年間積累了上百家農業產業鏈服務商、數十家投資機構和數千名全國各地休閒農業莊主資源。有豐富的諮詢、策劃、規劃及落地運營經驗。
往屆精彩內容:
為第十屆莊主總裁班瘋狂打call
第十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課程精彩紛呈(第二天)
學習本無底,前進莫彷徨
第九屆休閒農業莊主總裁班順利開班~
重磅課程 | 第九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第二天)
邊走邊學 | 不患人不知,唯患學不至
第八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在無錫田園東方順利開班(第一天)
第八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在無錫田園東方第二天開課
【遊學】跳出農莊看農莊,撥開雲霧見青天
往屆期數:
第一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北京)
第二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北京)
第三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北京)
第四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北京)
第五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北京)
第六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汝州)
第七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長沙)
第八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無錫)
第九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藍田)
第十屆休閒農業頂層設計莊主總裁班(南京)
往期分享嘉賓: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休閒農業處處長 邵建成
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副處長 陳奕捷
北京瑞正園董事長 張建國
北京藍調莊園藍美莓創始人 劉富
北京天葡莊園董事長 孫寶勝
北京田媽媽董事長 要雁崢
長沙小頑國董事長 雷勇
無錫田園東方董事長 張誠
開始眾籌副總裁 何晟銘
句農生態農業發展公司董事長 毛洪文
南京福婆婆董事長 丁宗餘
美著鄉村遊網絡平臺創始人 孟威
鄭州森林課堂董事長 張永麗
日照花仙子創始人 劉澤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