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2021-02-19 文化創意產業網

當把旅遊賦予文化的意義,所有事情會籠罩出聖神的光環。然而當旅遊回歸本質,底色還是人,是文化創意,是歸屬感。因此若無情感,無文創,何來文旅? 

文創的最根本是人,那種「走心」「勵志」的文創所帶來的震撼遠遠比商業化文創所帶來的大。

臺灣旅遊業繁榮的原因不是因為風景名勝,而是當地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和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那是一種既不是照搬歐洲個體自由,也不是奉行日本群體意志的文化精神,更像是中華文化所孵化的現代文明。 

一 堅守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在以科技為底色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悄然改變,人們只會向「錢」看齊,工作標準化和機械化,讓時代的效率越來越高,仿佛處理人際關係也變成了一種低效。越是這樣的時代,文化越是重要,否則人類最終會變成可怕的「空心人」。

然而這樣的時代,臺灣卻依然保有傳統文化和溫情的地方。到臺灣旅遊並不會讓你感覺到去了一個新的地方,而是讓你感覺到回到了「家」,這種久違的歸屬感可以在一個小小的臺灣找到。

從我們即熟悉又陌生的繁體字裡可以看見,臺灣保留了中華民族的靈魂:臺灣的「愛」是有心的,他們的「義」是有我的,他們的「親」是需要相見的。

漢字不僅是祖先傳下來的交流工具,更是在文字裡注入了含義。現今大陸簡化的漢字保留了漢字的形態,卻缺少了漢字的原意和韻味,我們的下一代也無法感受漢字無窮的魅力。

二 臺灣的文創勵志、走心

文創已融入了臺灣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呈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模式。無論是在大街上、商場上、文創園等都是他們展示作品的地方。

例如幾米式的勵志、有情懷、充滿人生感悟的插畫作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共鳴自然而生,你無需掩飾自己的內心,這世上,這條街上,總有一個人會懂你,從而得到了些許的安慰。

在大陸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正能量」滿滿的標語和口號,人們只能在網絡上「自我調侃」,和釋放「負能量」,但調侃完後又只能回到不變的生活,情緒也無法抒發,這種無形的壓力漸漸的導致身心靈不健康,似乎在都市生活的每一個人都是機器人。

但臺灣的街上不同,處處充滿溫情。似乎在告訴大家:人生的難處大家都有,你不是一個人,一起面對尋找對的方式抒發。

當文創融入生活,它感動了你,溫暖了你,鼓舞了你,也強大了你。

三 讓文創走向世界

在這碎片化的時代,許多年輕人都被短視頻佔據生活,閱讀書籍已從人們的生活逐漸消失。但誠品書店之所以能成功並讓年輕人從新拾起書本閱讀是因為他是帶著文創的理念讓閱讀與生活結合了起來。

2004年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2011年獲選為」臺灣百大品牌「文創服務類別企業。

鼎鼎有名的誠品有別於一般的書店,誠品的魅力在於你必須親自到臺灣體驗,他可以讓你遠離都市的冷漠,也是你夜深人靜的寓所。那種寧靜會讓不愛閱讀的你,也會愛上誠品書店,一坐就是一整天,讓你忘了時間、頓時忘了所有的煩惱,讓你沉浸在書堆裡。

誠品不僅有大量的書籍,衣、食、住等文創都能在那邊找到,也是一座文創商業購物中心,是文創設計師「溫床」的地方,讓設計師有機會走向世界。他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

誠品不只是一般的書店而是一種生活、一種深入人心的品牌。

四 文創的可持續發展-原創與環保

臺灣的文創都有獨特的限定產品和IP形象,文創產品與城市形象、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堅持以原創的核心理念,進行文創產品的發散性創作。

除此之外臺灣設計師更注重於日常生活的體驗,許多年輕設計師都有做義工的經歷,在做義工時參與各種不同的生活領域,餐廳、酒店、醫院或是為孤寡老人做生活服務。

臺灣設計師在參與各種不同的生產、生活服務的時候,自己動手,在生活服務中尋找創意的靈感。設計的產品不僅實用且接地氣還帶有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種原創設計來自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方式使產品富有很強的生命力。

臺灣新生代自小就受到良好的環保意識教育。家庭生活中,垃圾必須分為6-8類,各類垃圾需分類袋裝,如不可降解的餐盒還必須清洗乾淨後分類放入垃圾桶。 

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環保意識,在文創設計中,自然注重產品的「生態」「環保」「減碳」功能,文創產品著眼於未來,且可持續性發展。

五 文創融合農業

農業是臺灣人的驕傲。每一種農業產品都是農民細心呵護並且打造成了世界品牌。對於臺灣來說,農業不止要做成精細產業更是要富有創意。

農民與藝術家合作並將自然的秩序所給人帶來的震撼美,分享給全世界,利用稻田的再創吸引遊客,成為旅遊發展的根基。

將農場改造成清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圖為雲門舞集在臺灣池上金黃色的稻田中首演《稻禾》,曾上《紐約時報》頭版巨幅封面。以藍天為幕,稻田為舞臺,舞者們以內家拳及太極導引的當代舞步,展現著一個有關陽光、泥土、風和水,花粉和谷實,以及稻米的生命輪迴的故事。

2009年起,池上每年舉行「秋收稻穗藝術節」,先後邀請鋼琴家陳冠宇、雲門舞集、優人神鼓與伍佰&China Blue、張惠妹等藝人,來到池上獨有的稻禾舞臺演出。 

當下,我國正在大力支持特色小鎮的建設,對於貧窮農村提出了「精準扶貧」。發展生態休閒農業文創可以帶動廣大農村脫貧致富,達到「精準扶貧」之目的。

「文創生活化,生活藝術化」,讓文創走進民眾的日常生活、生活得以藝術地呈現,達到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的高度統一。因此臺灣的文創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希望能為我們的小鎮帶來一些獨特的色彩。(參考資料:1. 國際文創產業園   2. 臺灣文化部文化統計   3. 道略文旅   4. 圖源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哈樓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公眾號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網的立場,也不代表文化創意產業網的價值判斷。

作者簡介:溜冰的芯               

混跡地帶:無處不在  

Me,無處不在

處處溜芯皆學問

作者簡介:摘星人養的魚        

混跡地帶:宇宙

美其名曰斯蒂凡尼

養狗養貓養金魚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
    ; 在公共運輸工具每一個位子都是「愛心座位」,見到孕婦老人小孩有需要的人便會自動起身讓座,從未見過爭先恐後; 臺灣人的口頭禪永遠是「謝謝」、「不好意思」。 友善是臺灣人的關鍵詞。對於他們來說友善不是標語,也不是裝出來,更不是面子,而是發自內心的。
  • 臺灣文創:風景之外,風情更重要
    ;在公共運輸工具每一個位子都是「愛心座位」,見到孕婦老人小孩有需要的人便會自動起身讓座,從未見過爭先恐後;臺灣人的口頭禪永遠是「謝謝」、「不好意思」。友善是臺灣人的關鍵詞。對於他們來說友善不是標語,也不是裝出來,更不是面子,而是發自內心的。他們的熱心總是讓你措手不及。
  • 臺灣文創店:融入手作元素 體驗不一樣的文創理念
    臺灣文創店:融入手作元素 體驗不一樣的文創理念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楊啟翔:在臺灣,文創店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了,現在還出現了將手作概念轉入其中,比如常見的筷子、碗碟、調羹、甚至是項鍊。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吧!
  • 臺灣茶,真正的文化是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自明末鄭成功來臺,便把明代文人的飲茶之風帶進臺灣,當時以臺灣的臺南為根據地的鄭氏,讓這個不產茶的城市,卻成為臺灣飲茶風氣最濃厚的地方,而由明末開始
  • 臺灣文創成功的背後:文化傳統,以情動人
    因此,很多人去臺灣遊玩,回來講述的種種之中,總有某時某地的某些當地人,因為他們的善意與熱心,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 文創已融入了臺灣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呈現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創模式。無論是在大街上、商場上、文創園等都是他們展示作品的地方。
  • 臺灣,講好文創背後的故事
    然而光有故事的文創產品也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好文創,故事要怎麼講,在哪裡講,說給誰聽,都是關鍵。臺灣作為文創產業的起源地,匯集了大量教科書式的文創商業,選取其中比較成功又各有特色的三家,分別代表文創的三種表現形式:依託傳統文化、回歸自然、傳達生活方式,做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看看別人的故事是怎麼講的。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竭的寶藏,經過時間沉澱的事物帶著歷史的震蕩總是最能感染人的。
  • 短短10年,臺灣文創是如何崛起的?
    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9個品牌看臺灣文創的關鍵詞每個宏觀的生態系統,都由無數個微觀單元組成,文創行業更是如此,深度理解臺灣文創的最佳途徑,是在宏觀的背書下,聚焦各個品牌本身,
  • 臺灣文創「登陸」蔚然成風 文藝到骨子受大陸市場追捧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4月13日電(記者 林波)「寧波文博會結束後,將去武漢參展,隨後去北京。」在臺灣文創產品推廣人吳贊庭的行程單上,密密麻麻記載著最近的「登陸」行程安排。在他看來,大陸市場已成為法華鎏金彩瓷、手捏壺等臺灣文創產品的主要市場。2019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寧波文博會」)於4月12日至14日在浙江寧波開幕,來自大陸各省份以及臺灣的文創企業展商攜手亮相。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 臺灣文創產業:「小而精」的「大聚變」
    這實在是令人豔羨的文創產業之土壤。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3、誠品書店——臺灣一代文創人的領頭羊。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有生活零售產品、有餐廳、有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 臺灣高雄:駁二藝術融入生活
    臺灣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前身為港口倉庫,在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的推動之下,對其進行改建,形成了如今的知名藝術展示區。這裡不僅是藝術家進行文創實驗的藝術特區,也是一個文化觀光景點,將當代藝術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影報導↑7月12日,遊客在駁二藝術特區參觀。
  • 短短十年,臺灣文創是如何崛起的?
    民資全面進入時,產業生態和市場通路已趨於成熟,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塑造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文創行業更是如此,深度理解臺灣文創的最佳途徑,是在宏觀的背書下,聚焦各個品牌本身,通過對其核心價值、品牌風格及其產品、服務、社會和時代使命的綜合理解,再回溯到宏觀層面,看看它們是如何建立以及向世界輸出「臺灣人的生活風格」。
  • 臺灣文創IP「走紅」三要素:情懷、用心、生活美學
    在這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臺灣溫和、柔軟、有溫度的商業業態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在內地許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的影子。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風靡大陸的10個臺灣文創品牌
    這些年來,臺灣文創品牌厚積薄發,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新技術湧入,臺北華山、松山、西門、高雄駁二、花蓮酒廠等文創基地遍布全臺,塑造了臺灣文創在華語文化圈不可撼動的領頭羊地位。聚焦各個品牌本身,臺灣文創之所以如此成功,他們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來,向世界表達出"臺灣人的生活品格的呢?我們從10個文創品牌,10個關鍵詞,不同角度去揭秘臺灣文創產業的背後,他們所堅持的文化理念。
  • 臺灣最具特色的十大文創品牌
    文化創意是所有臺灣品牌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而要深度了解臺灣文創思維,最佳的途徑就是聚焦各個品牌本身,通過對典型文創品牌的核心價值、品牌風格及其產品、服務、社會和時代使命進行綜合理解,看看它們是如何建立以及向世界輸出「臺灣人的生活風格」。 短短十年,羅馬是怎麼建成的?
  • 臺灣文創 ● 10個特色品牌
    、品牌風格及其產品/服務/社會和時代使命進行綜合理解,看看它們是如何建立以及向世界輸出「臺灣人的生活風格」。吳清友先生說,誠品是這個社會時空環境下「臺灣人的集體創作」,他用26年時間和一以貫之的人文思維,從一家書店開始,打造一個橫跨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多領域的文創平臺,經營著臺灣文創從業者的夢想。
  • 臺灣文創不止誠品 | 臺北最美的風景是人+文
    除了陳跡和綠地,現代化的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和文創大樓也坐落於此,新建築結合了現代化的商場和辦公用地,在此區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吳清友先生說,誠品是這個社會時空環境下「臺灣人的集體創作」,他用26年時間和一以貫之的人文思維,從一家書店開始,打造一個橫跨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多領域的文創平臺,經營著臺灣文創從業者的夢想。
  • 臺灣的農業文創的「六脈神劍」
    臺灣農業的「六脈神劍」無非指農文旅結合的創意產業,當土得掉渣的傳統農業遇科技時尚的文化創意,臺灣農業就成了小確幸,有了小情調、小生活和小境界,有了獨有的氣韻、風格與味道。文創農業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農業技術的創新發展,以及農業功能的拓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精緻農業和生態農業相繼發展起來;人們有效地將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農業生產,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整合資源,把傳統農業發展為融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創農業。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文創融入出版文學點亮生活
    這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嘗試與網絡IP聯名推出文創產品。動漫與手帳結合,「網紅」遇上「經典」,為出版社文創「打破次元壁」提供了新的方向。  故宮文創的大火,助推文創市場不斷升溫,博物館、影視、漫畫、旅遊景區等多行業掀起「文創熱」,出版業也開始探索自己的文創之路。
  • 文創:風景之外,風情更重要
    ; 在公共運輸工具每一個位子都是「愛心座位」,見到孕婦老人小孩有需要的人便會自動起身讓座,從未見過爭先恐後; 臺灣人的口頭禪永遠是「謝謝」、「不好意思」。 友善是臺灣人的關鍵詞。對於他們來說友善不是標語,也不是裝出來,更不是面子,而是發自內心的。
  • 看電影賞文創 臺灣誠品書店推出新一代經營方式
    這一新型態的經營方式,範疇從書店、文創商場至表演廳、藝術電影院,更以「跨界·實演」為定位。簡單地說,就是「誠品生活松煙店」除了賣書、售商品外,更將包羅萬象的生活藝術囊括其中,不但首次設立表演廳、電影院,還將諸多工藝製作的過程以及文創現場表演搬到商場中,強調「客制化」體驗消費,開創全店都有文創、處處有藝術的誠品新模式,帶給顧客全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