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晨報暗訪組)
近段時間,旅客們一出廈門機場,就能聽到陣陣吆喝聲。沒錯,他們就是無孔不入的黑車團隊。與廈門北站黑車運營模式不同,廈門機場的黑車司機把目光對準前往泉州、漳州、莆田的旅客,攬到客後再賣客,從中賺取中介費。
連日來,晨報記者對廈門機場的黑車現象進行了調查,為您揭開機場黑車的利益鏈。
[記者直擊]
20多個黑車司機吆喝拉客
8月8日20:30左右,一撥撥旅客到達廈門機場出站層,出站後的旅客基本上選擇計程車為首要交通工具。看到旅客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長,離出站口50米外的廣場上,原本坐在階梯上的一群中年人起身高聲喊道:「去泉州、晉江、石獅的快來哦,這裡不用排隊,隨來隨走。」20多人一起吆喝,聲音此起彼伏。記者看到,有兩名機場維序人員在這些人身旁維持秩序,阻止他們靠近旅客。
不到5分鐘,賣力的吆喝終於吸引到了遊客,一名女遊客拉著行李離開了排隊隊伍,朝這些人走去。機場維序人員小吳擋住了這名女子,勸說道:「這些都是黑車,你一個女生不安全,別坐了。」但這名女子沒有聽從小吳的勸阻,跟黑車司機談起了價錢。不一會兒,陸續有三四名旅客選擇了黑車。
[「打牛班」說]
乘客一上車 轉手就被「賣」了
小吳是機場維序班的工作人員,維序班俗稱「打牛班」,專門對付這些黑車團隊。他說,自從廈門火車站改造後,機場的黑車就越來越多,每天都有二三十名黑車司機聚集在廣場拉客。
小吳說,廣場上的這群人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黑車司機,與乘客談好價錢後,他們轉手就把乘客賣給了真正的黑車司機,每趟能賺50元-100元。
因為經常勸阻乘客不要搭乘黑車,「打牛班」的人也與黑車司機結了怨。就在兩年前,維序人員在勸阻乘客過程中,遭黑車司機開車衝撞,直到公安部門介入處理後,維序環境才好了很多。小吳說,一直以來雙方在言語和肢體上衝突還是很多,有的黑車司機甚至放話要卸他們一條腿。小吳所說的事實,得到了機場公安工作人員的證實。
黑車如何運營
拉客後轉手,帶到別處上車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扮成乘客,兵分三路對機場黑車進行了調查。
模式多利潤高
記者觀察發現,這些黑車基本上都是泉州、漳州牌照。看到乘客出站,就有職業拉客者前來搭訕。記者表示要去晉江,拉客者開出了300元的包車費,見記者不為所動,職業拉客者又把價格降到280元,還給記者提供另一種乘坐方式:拼車每人80元。
記者與拉客者林先生聊了起來。林先生透露,他手下有七八輛車,每輛車每天可以賺100元左右。記者注意到,林先生的拉客模式十分普遍,拉客後,將客人賣給黑車司機,乘客上車前,黑車司機先給林先生一筆佣金費,到達目的地後,乘客再把錢給黑車司機。
而另外一種拉客模式則是家族拉客。一名黑車司機得知記者要去莆田,把記者介紹給了他的小舅子。這名黑車司機王先生告訴記者,差不多整個家族的男人都從事這個行業,車子是一起買的,今天你拉客我開車,明天你開車我拉客,錢平均分,出了問題也一起擔。
另外一類是兼職黑車司機,利用周末來機場載客賺外快。得知記者要去晉江,黑車司機李先生給記者開出了「機場包車最低價」260元,他告訴記者,車子是他自己開,無需再收取中介費。
反偵察能力強
三名黑車司機都把電話留給了記者,並強調,如果記者要坐車,一定要提前撥打他們的電話。黑車司機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旦被抓到處罰不少,所以記者所在的地點並不是真正的上客點,上客點在機場地下一層的停車場出站口,或者在機場左側工商銀行拐角處。
記者調查發現,這群黑車司機反偵察能力特別強,雖然明目張胆拉客,卻不明目張胆地載客。在機場加油站、航管站北門、工商銀行門口的拐角處以及機場地下一層,記者均發現黑車的身影,但這些黑車基本上都停在路邊,表面上看去與普通私家車無異,不同的是,司機坐在路邊抽菸乘涼,直到有客的時候才將車開往指定地點。
黑車為何有市場
正規包車太貴 快線便宜班次少
記者發現,到達機場後其實有多種正規方式可以前往泉州、漳州等地。在出站口前方10米處就是機場空港快線,其中有兩條線前往漳州和泉州,票價分別為35元/人和25元/人,每天9:10開始發車,20:30發最後一班車,一兩個小時發一班車。
「機場快線的班次太少了,而且20:30以後就沒有了。」家住漳州的許女士告訴記者,她也想坐正規車輛,但正規的士價格偏貴,空港快線只到市區不到縣城,無奈之下她才選擇黑車。
在機場出站口的西停車場,記者還看到了晉江、石獅等地的正規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他們一大早就來了,但十多個小時沒有接到一個客人。記者詢問得知,如果前往晉江地區,的士的包車費用是350元,比黑車貴了七八十元。
的士司機告訴記者,他們是上了保險的,一旦出了問題,還有人理賠,「乘坐那些黑車出了問題,保險不賠」。
建議
處罰拉客者 加大執法力度
除了機場有「打牛班」外,記者從機場公安以及廈門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直屬大隊了解到,每個月兩個部門都會組織力量聯合執法。機場方面表示,只要機場公安與交通綜合執法支隊聯合執法,黑車數量就能減少五分之四,建議交通綜合執法部門在機場長期設立執勤點。
可是,機場黑車問題卻無法根治。據了解,由於機場的進站層與出站層分離,計程車與私家車分離,在一定程度上,機場可先阻擋一部分黑車。可近年來職業拉客模式卻讓執法人員頭疼不已,執法中,無論在證據留存和處罰依據上都一定困難。
機場公安民警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儘可能採取外圍治理的方式處罰這些黑車,但與前幾年不同,現在的黑車會將車停放在正規停車場,或者把車停在私人區域,交警部門無法處罰。
「應該探討如何對職業拉客者進行處罰。」李先生介紹,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可直接處罰職業拉客者,有關部門應該專門對此立法或提出指導性的意見。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則建議,希望機場方面增加機場快線的班次與覆蓋面,儘可能減少黑車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