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主要講述我國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膠東半島上的某個生產大隊,五個毛病較多的社員不受各作業組的歡迎。黨支部書記牛四隻好提議抓鬮兒分配。黨支部委員牛百歲制止了這種行為,提出自己帶領這五個人,另成立一個作業組。這個組被人們戲稱為"懶漢組"。在祝賀小組成立的酒宴上,百歲向大家訂下了聯產到勞的章程,希望大家能重新做人。
拍攝這部電影時演員們被要求去農村體驗生活,一段時間下來還都有模有樣。現在的農村片都基本上是農村出身的演員去演,還都是東北農村的。為了博人一笑,把人物設定的怪怪的。東北人其實事挺多,經常會挑理,即使城裡的也這樣,上大學之後有挺多接觸,不過挺多挺滑稽的,尤其是口音。我一個同學考普通話,還沒開考就因為一句勞斯(老師)被直接通知不及格。當然我們都在罵那個勞斯有毛病,替同學鳴不平。
當然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方言也挺滑稽,就說榮成,講起話來像老太太。想想如果演員被要求這樣對白,那得多好笑,可能大部分觀眾也聽不懂。這部電影有著八十年代特有的烙印,大家都顯得積極向上,幹四化嘛,把文革的時間補回來嘛。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九十年代的電影就不這樣了,更生活化。八十年代的基本四平八穩,都是大團圓結局,皆大歡喜。
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無論是懷舊還是為了純欣賞或是消磨時間,心裡話比現在好多電影電視劇拍得好,很認真不是粗製濫造。因為從來沒去過容成,看電影就仿佛回到了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