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衢州故事:十字街頭

2021-02-10 常山信息網

 八十年代的衢州,不像現在有萬達、國金、東方、吾悅等這麼多熱鬧的去處,當時那些喜歡趕「鬧熱」的人都往哪裡去呢?

      不是十字街頭就是南街。

      在衢州地圖上,你找不到一個叫「十字街頭」的地方,但十字街頭是每位老衢州心中的永恆地標。

       七八月大熱天,想消消暑,那就先到屋邊老井旁拎起水桶衝個涼,然後穿個「的確涼」、拿把小扇子,沿著一街的梧樹桐走到十字街頭逛逛。往酒家門口一扇小窗戶裡遞去一角錢,一根方方的冰雪糕就在眼前冒著冷氣,如果還不過癮,店裡面排著一桶桶的綠豆湯、赤豆湯、白木耳、鮮牛奶,都是冰鎮的,站在邊上那涼爽勁,把你七月的熱火壓得服服貼貼,腳都不想再邁。

      人民電影院門口貼著「冷氣開放」大字,你想涼爽上一晚的話,抓緊去排個隊,從那兩個鑽不進腦袋的售票小窗搶張票,白天人少,感覺像包場,等晚上談戀愛的人就多了。票買好時間還早,南街上一路都是賣衣裳的攤位,順便逛逛百貨公司。

      家裡遇上大喜事,那一定要在酒家擺上幾桌。衢州酒店在十字街頭的東北角,樓上樓下兩層小洋房,正宗衢味大餐,口味不像現在衢州菜那麼重。酒家裡的光面和大包子是傳統的搶手貨。想換換口味?鈔庫前那片拱門騎樓裡就是聚豐園,裡面的片兒川、腰花面抓緊去試試。

      花木蘭水果店在十字街頭西南頭。最羨慕的是花木蘭樓上的住戶,在多數衢州人還住老屋時就住上了樓房,在重大活動的時候坐在自家陽臺就能最佳視角輕鬆看熱鬧,再泡杯茶,俯看人山人海,一個個伸著脖子掂著腳、小孩騎大人背上,那優越感一定油然而生。

      這裡都看些什麼熱鬧呢?大凡衢州城裡有重大的活動,多數都會放到或經過十字街頭,元宵節嬉龍燈、慶祝女排奪冠遊行、嚴打遊街.最熱鬧的肯定是嬉龍燈。90年代經濟剛騰飛,有錢了元宵節搞個慶典,金金咣、金金咣,鑼鼓一路敲過來,六門八鄉的龍燈從棋盤街頭方向一路耍過來,到十字街頭的表演才算正式匯報,龍燈方陣領隊的鄉鎮領導一臉自豪地舉著磚頭樣的大哥大走正步,改革開放的成果就寫在臉上。

     圖:八十年代初新華書店,現在後建的十層樓都拆了,現為國金 

     不光看熱鬧的,有文化的也往十字街頭跑。城裡唯一的新華書店在十字街頭西北角,是學生和文化人的聖地,當時還是三層樓,算是地標性建築,沒去過杭州上海大城市的小學生寫作文,寫上「新華書店聳立在十字街頭」,老師會在「聳立」下面圈兩個紅圈,表示用得好。書店和其他所有商店一樣,書都是放櫃檯裡的,要哪本問服務員拿。後來書店重建為10層樓,成為當時衢城最氣派的建築,但精神卻反而搞不過物質了,一樓全租給了人家賣家電。

      精神食糧管看不管飽,書店旁邊的副食品大樓就專供「物質食糧」,糖菸酒、油鹽醬醋、山貨海產禽蛋那是一應俱全,你要稱一斤白糖?營業員一勺下去,手腕抖幾下到託盤秤裡,保證八九不離十,她們練的就是這個。商品從憑票供應到敞開供應,見證了物資匱乏到各取所需的變化。

      圖:80年代十字街頭東南角(現中百商廈位置)

     十字街頭相對較破舊的是東南角,那時還沒有中百,東南角屬於「天福堂」藥店、大公水果店及一些小商鋪,85年建大市到處造新房,這角落卻到90年代初都還是老樣子,描寫衢州解放的《血灑黎明》電影在這裡拍過,李媛媛演的主角女地下党進了天福堂,出來上了黃包車,吸引了大批圍觀者,如今主角已然香消玉殞,這部電影也不容易看到了。

      從花木蘭往南街上轉,便是衢州照相館,八十年代初相機還沒有普及,照相是件嚴肅認真的事,結婚照、全家福、百日周歲照,穿上家裡最好的衣裳,上得二樓,兩邊燈光擺擺好,師傅來回走兩趟,把你的表情姿態調到位,然後在大風箱一樣的木質照相機後面發令並捏下快門,兩邊大閃光燈「蓬」的一聲,才算完工。取照片那得幾天後了。照得漂亮的相片都擺在一樓櫥窗裡展示。

      東南西北中,十字街頭最當中,而十字街頭的正中間是一個交通島。很長一段時間,交通島上都站個立得筆直,叼著哨子的交警,用標準姿勢指揮著過往交通,當時街上車不算少,但汽車沒幾輛,自行車平車三輪車獨輪車才是那個時代馬路上的主宰,和行人混在一條街上,都橫著走卻相安無事。交警叔叔哨子一吹、大手一揮,那些「麻頭鬼」的自行車像賽車一樣飛起來了,「那個帶人的師傅,下來下來,你自己數下帶了幾個?!」,「阿叔,講你呢,牛哈楞會牽到馬路上來格?啥裡?你牽的是牛喂,你哈楞不騎馬來呢?」

 圖:拓寬前人車混雜、梧桐樹遮街的上下街(上街棋盤街頭)

      十字街頭,衢州四隅自此分,是老城的主骨架,也是衢州發展歷史的記憶與見證,如今已經翻新了好幾託,但國金一帶仍然是趕鬧熱的好去處。十字街頭的路早已寬得梧桐樹遮蓋不住,畢竟那遮街的梧桐樹,才是老底子的衢州城。(完 )

有常山人的地方,就有常山信息網  

業務聯繫號碼:13867010686(662686)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衢州故事:東河沿與工人俱樂部
    窗戶裡透出深深的黑」,今西河沿、中河沿、東河沿,在七十年代前皆為城河的一部分,河流經上街有莫家橋,莫家橋頭有家飲食店,早上擱袋餅、豆漿、油條、麻糬、大餅、粽子一樣樣擺開來,香飄半條街。工人俱樂部位於東河沿南側,離十字街頭和府山公園近,原為清代名將羅大春宅第,俗稱將軍第。
  • 十字街頭
    安仁雙年展上,曾經呈現過「譜系修辭」、「十字街頭」、「回不去的未來」、「四川故事」四個單元。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八十年代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而八十年代大概算是很多人心中的「黃金時代」了,甚至說它是中國20世紀除「新文化運動」後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也不為過。,對個人和國家來說八十年代都是關鍵的歷史節點。八十年代是撥亂反正的時代,是白衣飄飄的時代,是激情燃燒的時代,也是擁抱世界的時代,它是詩意的,是浪漫的,也是激揚向上的。因此,八十年代不僅是過去時光的代名詞,更是一代人的精神故鄉。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那年冬天特別冷,可謂是滴水成冰,鄉政府的幾個人擁著煤球爐子談事情。有一人突發感慨,要是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就能年輕幾歲了!有一人信誓旦旦地說,我有辦法讓人年輕!溫州人真是厲害,八十年代一個小妹就敢將理髮店開到北方的鄉鎮上。那天廚師去理髮,理的是光頭,理到一半的時候那位好和他開玩笑的林技術員也過來理髮。在等待的過程中林技術員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也是一個人去理髮店理髮,為活躍氣氛就主動地和理髮小妹搭訕,小妹什麼學歷啊?小妹說你猜猜吧!高中?不是!大專?不是!難不成你本科畢業?
  • 在康巴什的十字街頭邂逅幸福
    離別的時候你對我說:讓我們在一座北方的小城相遇那裡的十字街頭盛景如畫我滿懷期待遍尋北方的小城終於被我找到原來真有這樣一座小城草原新城康巴什擁有無與倫比的十字街頭滿城鮮花,豔麗脫俗風攜來縷縷清香引我走向每一個美麗的十字街頭
  • 春天裡的愛與選擇 國家大劇院新話劇《十字街頭》亮相
    春天裡的愛與選擇 國家大劇院新話劇《十字街頭》亮相發布時間: 2020-10-19 10:54:1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10月17日晚,國家大劇院新製作話劇《十字街頭》在大劇院小劇場重磅亮相。
  • 「鬼差」不會迷路,中元節祭拜亡者沒錯,十字街頭燒紙可以停了
    鬼節,也就是中元節,有很多習俗,禁忌,但其中最讓人不寒而慄的,當屬大半夜在十字街頭燒紙,按照以前流傳下來的說法,中元節這一天半夜,會有「鬼差」從十字路口經過,所以在這個時候於十字路口燒紙錢,就可以將紙錢通過郵差,寄給陰間的親人。
  • 記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煙臺棲霞農村種蘋果的故事
    從1980年代至今,經過將近40年的發展,煙臺蘋果早已成為國內果業中的名牌。不過,年輕一代,大多只知道煙臺蘋果出名,但並不了解煙臺蘋果出名的過程。棲霞農民作家北芳的這篇故事,就帶大家回憶一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煙臺蘋果「創業」時期農村的崢嶸歲月。
  • 突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這是為啥呢?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八十年代,猶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寫下的《春》:那時的生活是慢的,人們的要求是簡單的,笑容是真實的,愛情是美好的。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八十年代的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民謠魚乾鋪,ID:minyaoyuganp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你一定要像晨曦一樣活八十年代的歌填詞:趙雷譜曲:趙雷原唱:趙雷香菸請在為我點一顆
  • 懷舊的年代,一組八十年代的照片
    80年代末的中國 八十年代的集體宿舍,還是鐵床架 那個年代的婚紗照
  • 【衢州故事】無辣不衢州
    衢州在浙江以美食著稱,而在衢州美食的江湖中,辣椒有著無可替代的統治地位,離開了辣,就不像衢州菜,辣,讓衢州菜在以清爽鮮淡為特點的浙江菜系中獨樹一幟,也使衢州餐館在杭州、寧波等地都能佔據重要的位置。
  • 用激情回顧激情四射的「八十年代」
    趙麗宏:感恩「八十年代」,一段讓人回味無窮的中國當代文學的信史  我與羅達成相交這麼多年,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寫這本書就是一種感恩,感恩他經歷了那個年代,八十年代激情洋溢的時代,文人之間真情相交的時代,寫出那麼多好作品,出現那麼多好作家,他經歷了這個時代,是親歷者也是參與者
  • 朱偉:「我與八十年代」(1)
    朱偉:「我與八十年代」(1) 2013-09-04 11:07 作者:朱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走進神山,走進八十年代廣州
    走在安靜又古樸的街道上,仿佛置身於八十年代,這些烙下了記憶的建築、道路,曾有過多少盪氣迴腸的故事,又鐫刻在多少人的腦海裡,風雨滄桑都不曾褪去。廣州神山,這裡有你的故事嗎?美好的感動的,辛酸的遺憾的,不妨盡情表達出來,讓回憶在神山的街道上,往返一遭。
  • 重讀八十年代,讀出了什麼
    而今天,當我們回顧審視那個時代的文壇,除了「重讀八十年代」之外,又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他們親歷了許多重要時刻,也具備用文字回應和解釋歷史的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今年,就有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個人的文學史》、中信出版社的 《重讀八十年代》、上海書店出版社的《「80年代文學」研究讀本 》、中國社科院出版社的 《激情的樣式——20世紀80年代女性寫作》、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當代文學:終結與起點——八十、九十年代的文學與文化
  • 想起八十年代,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一時期,不僅內地誕生了一些精心製作的電影電視劇,同時從日本、歐美、港臺等外部引進很多經典的影視片,成為八十年代人們業餘生活中的巨大精神享受和美好記憶。廣闊宏大的歷史背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美麗而糾纏的愛情故事,扣人心弦的武打場面,讓這部電視劇成為公認的經典武俠劇,也讓很多人的武俠情結深深根植於內心,整整影響了七八十年代兩代人。
  • 八十年代的中國女孩真的很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照片裡的那些事,ID:lzpgs26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故事不長我說給你聽「再過二十年我們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