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山西人都聽不懂的山西話!太難了,聽懂算你厲害!

2020-12-12 推介山西

很多人都知道,全國最難的話,是溫州話。但在大北方,還有一種話能威脅到溫州話的存在,那就是山西方言。

山西方言簡潔明了,形象生動,古樸中還帶著點那麼些外人摸不著頭腦的「可愛」!

太原

在太原,有一種小夥叫後生,有一種聊天叫叨歇,有一種喜歡叫待見,有一種讚美叫精幹,有一種挑釁叫鬧他。

大同

在大同,有一種尷尬叫克良,有一種傻叫帶銅了,有一種瞌睡叫丟懂了,有一種安靜叫巧巧個迷,有一種性感叫紅麻不溜。

朔州

在朔州,父親是大大,父母親是當家人,丈夫叫老漢,妻兄叫大兄哥,老頭兒叫老點子。

忻州

在忻州,今天叫張兒,客人叫qie人,熱情是親撒哇,指責是鬼打得胡說了。

呂梁

在呂梁,準備好了是便意了,腰腰叫背心,青蛙叫各麻,說話叫削話,在哪兒叫在啊了。

長治

在長治,明天叫迷個,晚上叫晚西,廁所叫茅界,攪拌叫be拉,臺階叫疙臺的。

運城

在運城,有一種親密叫廝趕著,有一種消遣叫諞一會兒,有一種舒坦叫美太太,有一種逞強叫日能,有一種憤怒叫我日你仙人!

臨汾

在臨汾,把「水」說成「浮」,「睡覺」說成「富吊」,「教書」說成「掉副」,「說話」說成「佛話」。

晉城

在晉城,有一種好看叫七嗒嗒,有一種舒服叫出坦,有一種伯父叫大爸爸,有一種酸菜叫漿水菜,有一種餃子叫扁食。

陽泉

在陽泉,有一種出風頭叫努豔,有一種聊天叫撇,有一種胡說叫胡撇,有一種鬼頭鬼腦叫鬼眉溜眼,有一種數目大叫萬兒八千。

晉中

在晉中,有一種流哈喇子叫流鼾水,有一種娶媳婦叫吃蓄人,有一種快點叫厲色點點,有一種幹活叫動單,有一種打雷叫響霍雷。

除了山西各市方言不同,山西人一張嘴就暴露身份的典型、特色、標誌的一個詞非「是了」莫屬,想一想,你身邊多少山西人疑問句會發出「是了」的上升音調!

山西人,就愛說山西話,熟悉的方言,親切的語調,這是山西,是故鄉帶給我們一生的印記!我們要好好說山西話!

相關焦點

  • 為何運城人聽不懂山西話?
    山西通常情況下都是以一個完整的整體出現在世人面前,山西話有些比較獨特的發音習慣給人很深的印象,一聽就知道是山西人。但是山西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晉西南運城、臨汾一帶的人聽不懂晉中、晉北的方言,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山西的方言差距很大,每個縣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就會出現山西人聽不懂山西方言的情況。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山西較難聽懂的方言,是晉語區聲調最多的方言之一,完整保留入聲
    山西方言山西境內的語言文化在我國本身就比較突出,從它們的城市經濟增速上看,很多城市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而且與過去相比,城市之間的文化也在對外展示,從而讓許多遊客感到很有地域魅力,語言文化是一個省份很有辨識性的地方,而山西方言的發展卻也是其中之一
  • 山西民俗方言土語彙總
    祁縣人說話,又是一種味道,叫女兒是「奴兒」,說「盆底下有一個大盆」會發音成為「本底河有一壞大本」。使人聽這裡人說話如同聽外國人說話一般。太谷縣人說話發音與榆次、祁縣都不相同。「喝水」吧能說成「哈斧」吧!至於壽陽、左權、和順、介休、平遙、靈石、昔陽等各縣的語言發音,更是各不相同,一個縣一個樣,甚至在同一個縣內的一個鄉與另一個鄉之間,這座山梁與那座山梁之間,也都有著明顯的區別。
  • 中國方言「最難」懂省,同省人都聽不懂,粵語真不算什麼!
    中國是一個底蘊深厚的人口國家,來自幾千年的發展歷程,各地區包括少數民族都有當地各自的方言,但是,方言的難易度,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多人最感到了廣東的可能性高,然後,浙江的話,然後上海話了,其實這些也可以,只是該省該地方的能聽懂,在中國的這個省的方言,鄰縣也不知道,一起來看看吧。
  • 難的山西方言,你有多少能聽懂?
    俗話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十英裡外的口音不同,我帶你去看看山西方言,你能聽懂多少?太原:荷蘭語遷移的意義惡水就是髒水意思是說別人說的話都是廢話和廢話吳剛指了指那個地方吃婆婆是指帶媳婦瞎到粗眼——形容人醜、笨、不聰明,主要描寫人不睜開斜視,沒有眼睛顏色買不起爛山——形容一個沒有前途,不能做大事的人大同:木莉——不去年
  • 廣東最難聽的方言,比粵語還複雜,很多廣東人都聽不懂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雖然學校從小就教育孩子們要說普通話,但是家裡的很多大人還在說當地的方言,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現在在網絡上都流行拿自己的家鄉話說一句搞笑的話,也讓方言增添了很多的趣味,例如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都非常的有趣。
  • 山西「最難」聽懂的城市方言,基本沒有前鼻音,境內各個縣有變音
    方言是我國地域文化的展示方式,而且在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內,每種方言的發展能力都不同,往往方言文化的實際價值也非常高,不僅能更清楚地認識城市的文化口音,而且對當地城市發展也是有非常核心的作用。但是,對中國許多方言文化的發展來說,每個城市擁有的方言的價值也不同, 特別是在這個省內,表現得更明確, 另外,到現在為止備受矚目,我知道山西最難聽懂的城市方言,是當地人最喜歡的方言,是最好的方言, 所以是方言。
  • 山西忻州方言與呼和浩特市舊城話對比
    這兩天我喜歡跟戰友的叔叔叨拉,他快八十歲了,思維清晰,愛說過去的事情,加上他去過我小時候成長的地方——鄂爾多斯鄂託克旗察罕淖爾草原,他年輕時跟那裡蒙古人倒賣牲口還會簡單常用的蒙古語,我倆就更能說在一起了,跟他說的話比戰友說的都多。一會兒用蒙古語,一會兒用河曲方言,撇拉(聊天)的熱火朝天,儘是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
  • 【視頻】連遠安人都聽不懂的遠安方言,真的是土到家了!
    在湖北宜昌有個叫遠安的小縣城,那是我的家鄉,在那裡有些奇妙的語言它們聽起來節奏明快、抑揚頓挫外地人以為是火星語言咱遠安人倒說起來朗朗上口隨著時間的流逝,有好多土話都漸漸消失就連土生土長的遠安人都有好多都聽不懂了讓我們用一段視頻來回味一下那些土到掉渣的遠安方言今兒和我的大爺噶還有我的啊子克走人噶克
  • 這個被稱為「惡魔之語」的地方,方言就有12種,能看懂就算厲害!
    當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村人都去往大城市打工時候,你是否發現大家的方言簡直是各具特色?的確,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方言的形成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方言體現著每個地方的地方特色,當操著各種口音的農民工在一個工地或者一個工廠工作、交談的時候,最能體現我國的疆域遼闊和各地瘋兔民俗的不同。像東北方言,簡潔生動,富有爆發力和節奏感,這也與東北人的豪放、直率的氣質相符合;像山西的方言,最大的特點就是挑高調,保留入聲,給人一種未見其面先聞其聲的感覺。
  • 中國方言最難懂省,同省人都聽不懂,粵語真不算什麼!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口國家,來自數千年的發展過程,各地區包括少數民族都有各自的方言,但是,關於方言的難易度,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有很多人覺得最難的是廣東話,還有浙江話,但是,這些沒關係,在和該省一樣的地方可以聽到,中國這個省的方言在相鄰的縣可能聽不清,一起看看吧。
  • 中國「最不像方言」的方言,全國人民都能聽懂,外國人聽了也明白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本國語言、本國文化,那對於某一個地區來說,也有著屬於自己地區的文化、歷史、語言等等,而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方言,如果是外地人的話,是根本聽不懂的,但是有一個地區的方言,是最不像方言的方言,基本上中國人都能聽懂,並且還能說上兩句,外國來了也能聽明白是什麼意思
  • 《紅樓夢》裡的山西晉源方言:十五
    攛掇,晉源方言裡沒有這個詞,它是羅貫中組裝的詞,他給讀者出了難題,叫人去尋找,《西廂記》第三本:問甚麼他遭危難?攛斷得上竿,掇了梯兒看!腰門,木棍正在沒法,只聽園門腰門一聲大響,打進門來,見一個梢長大漢,手執木棍。眾人唬得藏躲不及,聽得那人喊說道:「不要跑了他們一個!你們都跟我來。」
  • 我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每個物種都會自己進化出自己的一套交流方式,就像人聽不懂鳥語,鳥聽不懂花語,而薔薇花和杜鵑花也有壁,人和人之間也會出現語言差異,這就造成了在官方語言下,方言的數量龐大——古代人稱「鄉音」。 作為一個需要音標才能學會的方言,它難道不難嗎?而且閩南語跟官方語言,還有其它方言都不一樣,他們重疊的元素很少,就是說每個詞彙都基本不重複,你很難憑藉聽去猜測意思,他們還喜歡加上很多的前置後置,能讓你聽得一頭霧水,而且他們的發音方式也不太一樣。但是因為多年的遷移,全世界會閩南語的地區也不算少。
  • 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武漢話排在……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儘管都是湖北人,偌大個地方,南來北往的過個村翻個山可能就聽不懂了。除了武漢話,湖北還有很多很多的方言,有的甚至比廣東話還難懂,複雜難懂程度堪比溫州話,聽起來像日語。小編整理了一份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 「我是珠海人,根本聽不懂珠海話!」
    作為土生土長的珠海人小香香居然一句話都沒聽懂???還有被朋友無情的嘲諷「你地唔地嘛系珠海話啊」所以小香香在公司裡做了個調查!但結果發現——珠海人,真的聽不懂"珠海話"…「我是珠海人,但不會說珠海話」還記得去年一個小視頻刷爆了廣東人的朋友圈
  • 江湖兒女是哪裡的方言 都是山西話
    據悉電影《江湖兒女》中人物所說的方言都是山西話,因為該劇根據山西大同發生的真實事件改編,而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向來十分接地氣但卻又擁有豐富的內涵,該劇目前豆瓣評分7.7分,口碑也非常不錯。   《江湖兒女》電影上映收穫好評,在看劇情的同時觀眾被電影中的場景和方言震撼,《江湖兒女》在哪裡拍攝的也成為觀眾關心的地方,另外只說普通話的演員首次嘗試山西方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總的來說呈現出來的結果沒有讓觀眾失望。   《江湖兒女》在奉節縣老城舊船廠、68隊汽車站、康樂火電廠、6號橋、縣政路等6個地方進行了實景拍攝。
  • 漢語一共有13大方言,面積不大的福建省竟獨佔5種,為何那麼多?
    如果你是福建人,你的室友是河南和山東人。河南人和山東人往家裡打電話,福建人大部分都能聽懂。可是福建人要是打電話給家裡,河南人和山東人是聽不懂的,因為福建的方言和北方官方語言是完全不互通的。那麼,漢語一共有多少種方言呢?
  • 溫縣女孩火色不火色,這一句焦作話亮了,河南人都聽不懂的河南話!
    從地理上看,焦作雖然幾千年來都屬於河南府管轄,但在古代社會,由於黃河天險的阻隔,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與焦作的交流比較困難,焦作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封閉的地理單元,從而保留了某些古漢語的成分。相反,晉地長治等山西地區與焦作的溝通則要多得多,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焦作方言在河南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