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子星碰撞產生超美粉色雲團 包含超多黃金和鉑金
(原標題:中子星碰撞產生超美粉色雲團 包含超多黃金和鉑金)
-
碰撞的中子星留下大量的黃金和鉑金
下面的插圖顯示的是中子星碰撞之前,從中子星上剝離出來的熱的、密集的、膨脹的碎片雲。兩顆中子星或一顆中子星和一個黑洞之類的兩種緻密物體之間的碰撞被稱為千新星。美國宇航局的千新星插圖顯示了可見光和紅外光下的雲。
-
太陽系的硬通貨,中國大媽最愛的黃金,中國火星探測器上的「黃金甲...
坍縮星是引力導致其內爆並形成黑洞的古老恆星。西格爾說,根據他們的模型,快速旋轉的巨大坍縮星噴射出重金屬,這些重金屬的數量和分布與「我們在太陽系中觀察到的驚人相似」。這一發現推翻了普遍持有的觀點,即這些元素主要來自中子星之間的碰撞或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碰撞。
-
地球上的黃金來自哪裡?科學家:或來自超新星爆發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加拿大古爾弗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進行的新研究結果表明,地球上大部分重金屬是在遠離地球的恆星爆炸中噴出的。這項發現可能推翻人們對金和鉑等重金屬來自何方的認知。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3日報導,物理學教授丹尼爾·西格爾說,宇宙中大約80%的重金屬很可能來自坍縮星,這是一種罕見但富含重金屬的超新星爆炸形式,由重量一般是太陽30倍的古老、巨大恆星的引力坍縮引發。西格爾說,這一發現推翻了普遍持有的觀點,即這些元素主要來自中子星之間的碰撞或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碰撞。
-
175光年外發現「黃金星球」儲存量大約有1000億噸
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奧秘,在幾十年間,不斷的向太空中發射了無數的人造衛星,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顆紫外線探測衛星,在觀測星球紫外線輻射時,拍到了一些距離地球175光年遠的照片,並傳回了地球在檢查這些照片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極黑的線,它的光譜代表在黃金的位置上
-
中子星:自然界中最奇怪的物質形式
1934年,天文學家沃爾特·巴德和弗裡茨·茲威基提出中子星的概念,以回答超新星之後可能會留下什麼。超新星是他們同時創造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天空中發現的超亮爆炸。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發現中子才兩年。
-
中子星有多大?迄今為止最精確的答案出爐!
如今,他們的研究結果出現在的 《自然天文學》中,其嚴格程度比以前的標準高了兩倍,並且表明典型的中子星的半徑接近11公裡。他們還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帶有黑洞的中子星可能會被整個吞噬,除非黑洞很小並且/或者快速旋轉。這意味著在這種合併可能被視為引力波源的情況下,它們在電磁波譜中是不可見的。
-
發現雙子星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10月16日,國際天文界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這標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觀測到同一天體物理事件,預示天文學研究進入「多信使」階段。 什麼是「多信使」呢?
-
一茶匙,就相當於2735座帝國大廈的重量,中子星憑什麼這麼重?
2017年8月17日,科學家們觀察到引力波的特徵以及相關爆炸爆發,即所謂的基洛諾娃,這可以用兩顆中子星的合併碰撞來最好地解釋。2019年4月25日,又一次可能的中子星合併事件,是完全基於引力波的測量。雖然這些事件可以幫助比較和驗證研究人員開發的物理模型,以了解在這些中子星合併中起作用的是什麼,但研究人員仍然必須從零開始,才能在這些模型中構建正確的物理模型。
-
根據最新的超精準測量,一個常規的中子星僅有13.6英裡寬
中文簡介: 典型的中子星包含的質量高達 一百萬個地球的,但它們並不比中等大小的城市大。天文學家用太陽質量來描述中子星的重量,其中一個太陽質量等於我們太陽的重量。標準中子星質量通常為1.4太陽質量(物體成為中子星所需的最小重量),但是這一發現將該範圍擴大到2.3太陽質量。根據新的研究,典型的中子星長22公裡(13.6英裡)。這是對這些高度緊湊的超高密度物體的最精確測量。
-
用300個地球重的黃金放一個大煙花!
最近,天文學界開啟了全新時代——科學家們觀測到了一次由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事件,這也標誌著此前看不見摸不著的引力波現在也能通過具體天文現象來觀察它的形成過程和機制。幾乎整個天文學界都為止沸騰。當然,這個天文物理學界的「大新聞」對於普通人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染力。
-
向永夜投去螢火:關於發現中子星引力波,我們該關注什麼?
最終人類驗證引力波的方案,是藉助宇宙中巨型天體的碰撞。畢竟地球太小了,所發出的引力波微不足道。而且就算夠大,也不能把地球炸了做次實驗吧。所以質量比太陽大幾十倍的黑洞碰撞,以及這次發現的中子星合併,成為捕捉引力波的最佳途徑。 即使如此,這些天體劇變產生的引力波也只會經歷上萬光年之後,在地球停留短短的一秒。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怎麼捕捉它呢?
-
美國與歐盟在外太空中,共同發現「黃金星球」擁有1100億噸黃金
Bling-bling的黃金可以說是人人愛,黃金很早就被認為是財富的象徵,是地球上極為稀有的金屬。據研究,地球目前有48億噸黃金,但其中有高達47億噸都位於地核之中,只有不到1億噸黃金在地殼,人們能夠開採到。
-
黃金從哪來的,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黃金在人們生活中,一直屬於貴重金屬,在社會發展中,金子一直都是一種通用貨幣,到今天很多人抵禦金融危機時,依然會選擇儲存黃金。很多人認為黃金是地球上產生的,但其實黃金並不是地球上產生的。自然界中的黃金最早是來源於星球碰撞爆炸而產生,星球的主要成分是碳氫和氧,經過碰撞大爆炸之後,原子和質子就發生了組合,原子和快速的吸收中子以後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因此就形成了金子。
-
中子星到底多重?
考慮到中子恆星的距離和特性,這樣的數據實際上是相當精確的,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將其縮小到更精確的測量範圍。幸運的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據了解,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所(AEI)的成員們使用來自幾個不同的望遠鏡和天文臺的數據,將中子星的大小區間估計縮小了兩倍。
-
地球上的黃金是自己產生的嗎?研究人員終於找到其來源
黃金這種物質大家肯定都知道吧!黃金的主要化學組成是金,散發著光澤,由於腐蝕性很強,珍貴的物質一旦被腐蝕就嚴重損失。黃金的單位以兩為主,它不僅被製作成人類喜歡的金銀首飾,還廣泛運用於航天和電子行業中,因為它具有特殊的性質。根據地質學家對地球的估算,地球至少也有60億噸的黃金儲存量。
-
中子星物質做的足球被踢到地球上會怎樣?15分鐘後地球將被炸掉
中子星的密度高到我們難以理解的程度,它是宇宙之中密度僅次於黑洞奇點和夸克星的天體,每立方釐米中子星物質的質量高達8000萬到20億噸,想一想,每立方釐米的水只有1克重,每立方釐米的鐵只有7.8克,每立方釐米的黃金也只有19克多一點,中子星物質的密度是不是高得難以理解?
-
科技奇聞-黃金是怎麼形成的?黃金形成原理再次出現新模型
和我一起擁抱科技,讓未來不再遙遠金價好像又漲了,那麼黃金這種物質是怎麼形成的呢?如果知道了形成原理,人工製造黃金就指日可待了。之前的科學家認為,黃金的主要來源是中子星碰撞,產生了宇宙中的基本元素,形成的恆星內部的核反應過程中,恆星內部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新元素高壓鍋,然後出現了黃金。人們普遍認為,比鐵更重的元素,如鈾、釷,一半以上是由快中子捕獲過程的雙重碰撞過程。
-
宇宙中有鑽石星球,也有黃金星球嗎?地球曾經受過黃金小行星撞擊
形成以碳元素為主的白矮星是由於原本的恆星的質量不夠大,當內部的核聚變進行到碳和氧元素的時候,就無法再進行下去了,之後恆星就漸漸熄滅,形成了內部以碳和氧元素為主的白矮星,但是黃金的形成卻完全不是這樣,通常它是在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碰撞的時候形成的。
-
可能下著黃金雨,地表被黃金鋪滿
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地球是那麼的美麗,這樣美麗的星球至今我們還沒有在宇宙中發現第二顆,或許這就是智慧生命星球的風採。地球能夠有現在的美麗,必然是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才形成的,那麼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呢?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6億歲,也就是在太陽形成後的4億年左右,地球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