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路網紅粽子店今年回嘉興了,上海弄堂粽走紅這些年:轉場線上...

2020-12-25 湘湘愛旅行

大約在五六年前,上海美食客發掘了一批深藏在弄堂裡的好粽子,不少「弄堂粽」橫空出道,名氣從附近的街坊鄰裡擴開到了全市,甚至更遠。突如其來的走紅,也讓當時的一些「弄堂粽」措手不及,有的困於無證無照經營,有的因為銷量猛增陷入無貨可賣的局面……

數年過去,上海的「弄堂粽」現在怎麼樣了?都有哪些人在買?

端午前夕,記者對滬上多家「弄堂粽」走訪發現,思南路網紅粽子店今年微信上見,古鎮粽搭上了直播的順風車現包現賣。

思南路網紅粽子店今年微信上見在許多年輕人眼裡,思南路是上海很有腔調的一條網紅街,而藏在網紅街裡弄堂粽,也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本周,記者來到了思南路27號,傳說中「楊阿姨特色粽」所在的地址。然而,和周圍頗具文藝氣息的店鋪相比,27號屬於一處老式民居,敲門無人應答。

18歲就在嘉興老字號裡做粽子的楊阿姨告訴記者,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她回嘉興了,思南路這邊先不做了。

和從前閉店就等於停止經營不同,如今,楊阿姨的「主場」搬到了微信上。在她的「朋友圈」裡,寫著「買粽子聯繫我女兒,加她微信」。

熟客成了楊阿姨今年端午季主要的銷售對象,即使如此,粽子依然非常暢銷——端午前訂粽子,需提前一星期。

過去曾住附近的劉女士,每年都要到楊阿姨這裡買點粽子。不過這兩年,她已經開始從線上訂購,送貨到家。據她說,這裡的大肉粽是「一絕」,一大塊鮮豬肉,吃著讓人特別滿足;鮑魚蛋黃肉粽很有特色,一隻24元,味道「老嗲」。

像劉女士這樣的熟客還有很多。

轉場到微信上,也讓楊阿姨能夠按需製作:「訂單多就多做點,訂單少就少做點」。談起什麼時候會回思南路,她表示:「那要看疫情什麼時候徹底結束了。」

證照齊全,讓食品安全更有底氣在淮海中路老字號光明邨大酒家旁邊的一條弄堂裡,開著一家名叫「金太粽」的粽子店,銷售的粽子品種達20多種。從春節到現在,「金太粽」沒有關張過一天。

記者來到的時候,窗口前正擁著一堆買家。

一名老先生把蛋黃肉粽、牛肉粽各要了三隻,手上還提著光明邨的熟食。「到光明邨買熟食,就到這裡彎一下,這個粽子好吃。」另一名白領模樣穿著襯衫的女孩要了十來只烏米豆沙粽,說是這裡的特色,家裡人喜歡。

此時,創始人吳阿姨正在店中,為一隻只竹籃綁上「金太粽」的紙牌標籤。這些天,有個廠子下單訂購190份粽子禮包,要為員工發端午節福利,吳阿姨就在為此做準備。

不時有一些熟客走進店裡要貨,吳阿姨就抬起頭來和他們協商交貨的時間。一名穿著制服的女士對記者說:「我是附近單位的,過來幫同事們一起買掉,年年都來的。」

吳阿姨的手機不時響起聲音。加她的微信不需要驗證通過,掃碼直接就能加「金太粽」為好友,手機聯絡著大量的新老客源。「主要是本地的顧客,也有外地的,以前在上海吃過後來去了外地,還是會買。還有的就是口口相傳,朋友介紹的。」不僅是江南一帶口味相似的顧客會買,遠至北方山東、黑龍江等地區的顧客也有。

說起自己做粽子的契機,吳阿姨頗為感嘆。2008年前後,她剛離開工廠,尋思著要找一份活計,就想起了母親曾經教過自己包粽子。母親包的粽子非常好吃,拿到市場上賣一定有銷路。於是,吳阿姨就開始在雁蕩路的家裡賣起了弄堂粽。

起初,「粽香還怕弄堂深」,顧客寥寥,吳阿姨就把搬了把椅子,坐在弄堂口「現場包粽子」。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時間,買粽子的人排起了長隊。吳阿姨一邊賣粽子,一邊琢磨改進粽子配方前後長達一年的時間。

那段時候,吳阿姨的弄堂粽每天大排長龍,見過的人說「不輸世博會的熱鬧」。

世博會期間,為了城市市容和街道面貌考慮,吳阿姨的弄堂粽曾經歇業過一年。也是從那時起,讓弄堂粽「轉正」的想法在吳阿姨心裡萌芽。

2014年,淮海中路上584弄1號的「金太粽」開張了,證照齊全,讓食品安全更有底氣。

源源不斷而來的新老顧客,讓吳阿姨有了擴大經營的想法,於是她在太倉開了一家小廠,又收了十來個徒弟,教他們包粽子的手藝。「不管是廠裡做的,還是這邊店裡包的,都是手工做,一樣的配方。」

端午節通常在江南的黃梅季裡,食品易受潮發黴,為了讓粽子能保質保鮮,無論太倉的廠裡,還是淮海中路的店,吳阿姨都設置或租用了冰庫。

和一些弄堂粽幾十年如一日的「家庭作坊」不同,吳阿姨十多年來抓住機會,辦證、建廠、進專櫃……把自家的弄堂粽搞得有聲有色,走起了品牌化路線。

年年創新,全家福粽含十種食材愛逛第一食品商店的朋友,可能在店中見到過「金太粽」的身影。

2018年端午季,記者就曾在第一食品商店門口看見過「吳太宗(原金太粽)」的專櫃,當時,其中一款「香辣牛蛙粽」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吳太宗,是「金太粽」入駐第一食品商店後的升級品牌,從雁蕩路的弄堂,走到第一食品商店的專櫃,這其中既有第一食品商店對上海本地品牌的支持,還源於吳阿姨的堅持進步和粽子本身的品質保障。

像「牛蛙入粽」這麼新潮的嘗試,正是吳阿姨的手筆。「我特別愛創新,每年都要做一點新品出來。」

今年的重磅新品,是十全十美全家福粽:這個粽子中的「巨無霸」,將黑毛豬肉、鮑魚、火腿、松茸、蝦仁、板慄、蛋黃、金槍魚魚鬆、香腸、乾貝十種優質食材全部納入,是吳阿姨年後就開始籌劃的新品。

全家福粽搭配精心設計過的「龍舟」禮盒,在專櫃裡要賣88元,而在淮海中路的「金太粽」店中,不帶禮盒的「裸粽」賣68元。

對一顆粽子來說,無論68元還是88元,都顯得「身價昂貴」,然而,這款粽子的銷路卻很不錯,受到許多新老顧客的歡迎。

創新是一方面,守住傳統是另一方面。「金太粽」的鹼水粽,至今使用的是市面上已很少見的「毛竹殼」,而不以普通粽葉代替。因為吳阿姨覺得,「毛竹殼」最能發揮鹼水粽的本色風味。

除了選料新鮮,配方經典之外,吳阿姨很重視粽子的緊實度與小火慢燉的時長。她給記者演示包粽子的時候說:「粽子如果夠緊實,扎線時順著一個方向繞圈綁住就行。如果你看到一個粽子被線繩橫著豎著五花大綁,那很可能打開粽葉後,裡面是鬆散的。為了讓粽子更入味,我每隻粽子都小火慢燉6小時以上。」

古鎮粽子搭上「直播」順風車吳阿姨對記者說,如果她再年輕十歲,會把自己的專營網店也做起來,嘗試更多的新媒體手段。

而有的賣家,正在這樣嘗試。

古鎮粽,可以是說市區弄堂粽的「對標版本」,一直以來也受到當地居民和遊客們的歡迎。而現在,一些古鎮粽趁著網際網路經濟的東風,搞起了直播。

上海巧珍粽子、楓涇程大媽粽子、朱家角放生橋老阿婆粽子等都在抖音註冊帳號,主打「現包現賣」。

比如上海巧珍粽子,就是一位來自楓涇土生土長的阿姨朱巧珍。周到記者曾到她家的店進行過拍攝報導:楓涇古鎮老街,楓涇本地阿姨在線直播包粽子 | 晨鏡頭

在每天的直播中,觀眾可以看到朱阿姨包粽子的全過程,如果想買可以直接點擊旁邊的購買連結,快遞送到家,突破了古鎮地理的界限,實現「雲賣粽」。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高速服務區「進化」成網紅 離不開一群賣嘉興粽子的桐鄉人
    一旁正帶著孩子餵魚的合肥遊客顧女士接茬說,「我們一早從上海出發,9點多就到這裡了,小孩玩得很開心,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服務區,也很新鮮,不知不覺就玩了大半天。」顧女士說,她幾個星期前在網上看到很多江蘇網紅服務區的介紹和照片,這次從上海回合肥,就順路來打卡。「本來以為半小時就逛完了,還想著逛完服務區,就下高速去蘇州城裡看園林、吃蘇州菜,結果這裡全都有了!
  • 上海路綫:思南路
    路兩邊,有些死樣怪氣的咖啡館小酒吧,一一默默無語,長年淡靜,不知人家是怎麼活下來的。老老舊舊的豪宅,鱗次櫛比隱隱約約。復興中路口子上的文史館,那所宅子,乾淨,貴氣,以前是金城銀行行長袁佐良的宅子。漸漸就看見碩果僅存的黑色籬笆牆,不用問,自然是周公館了。然後是梅蘭芳的宅子。緊接著,是煥然一新的思南公館,那個閃閃發亮頭角崢嶸的勁頭,我是看一眼,就飽了。無限可惜,嘮嘮叨叨,再來一遍,無限可惜。
  • 買一張「思南·十年」限量地鐵紀念票,搭乘上海地鐵十號線思南專列
    買一張「思南·十年」限量地鐵紀念票,搭乘上海地鐵十號線思南專列 2020-10-08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上海弄堂之最
    愚園路弄堂:最隱秘的弄堂都說愚園路749弄是最狡黠的弄堂,門口是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圖景,擺放著一些賣雜貨的小攤,推著自行車的居民進進出出的,還以為是非常普通的一處地方,走進一看,裡面就像是迷宮一樣,大弄堂分為主弄堂、側弄堂再分為小側弄堂,小小側弄堂,在這條複雜的大弄堂上還有著造型獨特、風格迥異的樓房,著實讓你感嘆一番。
  • 粽子裡的江湖:嘉興粽子Vs湖州粽子
    而嘉興粽子也是如今上海市場的主流產品,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他們腦海中的粽子形象就是嘉興的三角粽了。不過對於許多看金庸小說長大的70後、80後來說,《鹿鼎記》裡嬌俏小丫頭雙兒給韋小寶吃的湖州粽子似乎更讓人印象深刻。在韋小寶看來,浙江湖州所產粽子,米軟餡美,天下無雙,幼時的韋小寶在粽角之中擠些米粒出來,嘗上一嘗,也是難得的美味,記憶深刻,難怪他嘗了雙兒給他的粽子之後,立即說出是湖州粽子。
  • 去處‖探訪上海弄堂之最
    主要弄堂:思南路87號(梅蘭芳寓所)、思南路73號(周公館)交通:地鐵1號線梅泉別墅弄堂離同在新華路上外國弄堂咫尺之遙,始建於1933年,因以前弄堂口有小水池,池旁栽有梅花,故得「梅泉」兩字。梅泉弄堂裡面曲折徑深,或許你還不知道,這是一條死弄堂。
  • 上海弄堂美食老店新開組和老弄堂美食組,誰更勝一籌呢
    >老弄堂美食組紅燈籠餛飩店 | 長腳湯麵 | 頂特勒粥麵館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 | 海強麵館 | 上海口味粽王金太粽 | 阿婆蔥油餅 | 牛肉煎包攤蘭心餐廳 | 永興餐廳 | 大小姐私房菜 | 我家餐廳因為BBC而成為網紅的阿大也重新開張了,34年的老手藝,不僅吸引上海食客,許多遊客也會來這兒打卡,無論什麼時候都大排長隊,絲毫不遜色現在的鮑師傅!!餅的表皮很酥,口感外脆裡嫩,用料十足。蔥香很濃鬱。
  • 魔都史上最全粽子店大匯總,哪一味是你的最愛?
    魔都11區、24家粽子店粽有一家,能給你端午帶來人間至味。【馬阿姨傳統粽子】這是上海本地阿姨自己房子開的店,所以是很地道的上海家庭風味。到現在為止也有十多年歷史了,算得上是「老牌網紅店」。馬阿姨家的鹼水粽在外面一般很難吃到,糯米糯得Q彈有嚼勁,而且個頭還很大。特別推薦:鹼水粽 地址:黃浦區陸家浜路1034弄2號
  • 思南公館10周年!10場免費活動等你來打卡!
    ·十年""十個一",與公眾形成新的連接,包括:重啟一個思南文學之家新空間、開啟一場思南城市空間藝術沉浸式街區大戲、閃現一家 "丁丁在思南"快閃店、舉辦一場思南夜派對世界美食節、啟動一列上海地鐵十號線思南專列、開展一系列"文化思南"十月特別活動、漫遊一期思南露天博物館時光弄堂特展、首發一家思南衍生品商店、新發一本"HiSinan思南Q&A"紀念冊、點亮一個"邂逅"城市公共藝術裝置。
  • 賣嘉興粽子的桐鄉人使高速服務區...
    一旁正帶著孩子餵魚的合肥遊客顧女士接茬說,「我們一早從上海出發,9點多就到這裡了,小孩玩得很開心,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服務區,也很新鮮,不知不覺就玩了大半天。」 顧女士說,她幾個星期前在網上看到很多江蘇網紅服務區的介紹和照片,這次從上海回合肥,就順路來打卡。
  • 只知道夢花街和阿大蔥油餅你就太low了,這些弄堂美食你吃過幾個?
    雖然尚賢坊改造,一大批弄堂小店消失了,但是別處的老弄堂裡還存有不少,這些老嗲的弄堂美食,你吃過幾個?因為BBC而成為網紅的阿大也重新開張了,34年的老手藝,不僅吸引上海食客,許多遊客也會來這兒打卡,無論什麼時候都大排長隊,絲毫不遜色現在的鮑師傅!!餅的表皮很酥,口感外脆裡嫩,用料十足。蔥香很濃鬱。
  • 上海最火蔥油餅店停業 弄堂美食遭遇情法兩難
    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由於無證照經營,陪伴上海人34年的茂名南路弄堂裡的「阿大」蔥油餅近日被相關部門約談,責令停業,如果無法辦理相關證照,很可能將被取締。一邊是無數上海人心中的美食記憶,一邊是多年無照經營「屢教不改」,如阿大蔥油餅這般因為無證照問題而無奈告別舞臺的街邊小食還有許多,引發了「情與法」的熱議。
  • 【吃在上海】尋蟹記 :蟹·菜·煙火弄堂
    【夢花街】,是我很多年以前看《夢想改造家》種下的草,以前是一個家庭小作坊,一做就是23年,據說是最能代表上海「老味道」之一,如今不在弄堂裡已經有了門面,顧客除了周圍的鄰居街坊,更有慕名而來的像我這樣,店雖不大食客卻絡繹不絕
  • 舌尖上的端午丨魔都每個區粽子店史上最全集合,哪一味是你的最愛
    從白粽到雜餡粽從傳統粽到網紅粽這次,我們整理了魔都11區、24家粽子店粽有一家,能給你端午帶來人間至味
  • 2020年十大粽子品牌大盤點!看看哪家強!
    粽子大王-五芳齋號稱年銷售量超過4億隻粽子的五芳齋是當之無愧的粽子大王,而且歷史悠久。1921年,張錦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 「五芳齋粽子店」。數年後又有兩家「五芳齋」粽子店開張,三店分別以「榮記」、「合記」、「慶記」為號,並在粽子的選料、工藝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使粽子技藝日趨成熟,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成為名揚江南的「粽子大王」。1956年,三家店合併為一家「嘉興五芳齋粽子店」,並一直傳承至今。
  • 中國最正宗的粽子源地,讓你百吃不膩——嘉興
    嘉興,浙江省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嘉興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裡,作為滬杭、蘇杭交通幹線中樞,交通便利。
  • 全國唯一的粽子博物館在嘉興,這裡有粽子故事,還有最好吃的粽子
    有著7000年歷史的馬家浜文化證明嘉興是稻作文化的發源地,水草豐美的江南物產豐饒,於是有了粽子。粽子是全中國,全世界都有的,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吃,現在我們先去看看中國各地的粽子是長什麼樣的。嘉興粽子本是白米本色,不加任何調料和醬油,後來是到了民國初期才逐漸演變成嘉興粽子現有的醬紅色,並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名,現在已經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嘉興粽子好吃是有道理的,有人愛吃肉,有人愛吃甜的,嘉興粽子發展了這麼多年,集各家所長,做出了「軟糯鮮香」特色的粽子,你愛吃甜就吃甜的,愛吃鹹就吃鹹的,都好吃。
  • 嘉興粽子「笑傲」浙江特產 列熱銷排行首位
    每天到濮院淘貨的老闆娘,除了開實體店,還有相當一部分商品通過網絡賣到了全國各地;嘉興的五芳齋粽子、金三塔真絲內褲等也通過網絡在東北、西南擁有了一批粉絲……數據顯示,2013年嘉興市實現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493.95億元,同比增長了88.9%,網絡零售額佔全省比重12.9%。
  • 立家粽,嘉興粽子新力量
    5月25日至27日,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在這個號稱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有機產品貿易盛會上,一個來自嘉興的有機品牌——「立家」,備受業界關注,不少歐美、日韓同行更是表示出了強烈的合作意願。  全國首家有機粽子生產商,通過專業有機認證機構認證;全國唯一可以同時批量生產湖州枕頭粽和嘉興四角粽的專業企業……短短兩年時間,「立家」已經取得了兩個行業的唯一。今年以來,「立家粽」已銷售1000萬隻。  短時間內速度「走紅」,「立家」到底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