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首個全民購物節一觸即發

2020-12-18 騰訊網

6·18年中購物節拉動消費增長

編者按2020年「6·18」年中購物節馬上到來,在疫情之下,今年的年中大促顯得格外不同,各大電商提前布局,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來吸引廣大消費者。專家表示,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可給消費注入信心,通過營造消費氛圍和消費場景,釋放出疫情下被抑制的消費,從而更直接和迅速地拉動全國消費增長,推進經濟快速復甦,從而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本期聚焦「6·18」年中購物節。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距離2020年「6·18」年中大促還有一周時間,這是後疫情時代首個全民級的購物節。

與往年相比,今年商家似乎更需要「6·18」大促來增加銷售。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商家都希望通過大促提升銷量;另一方面,被壓抑數個月的「消費力」,需要一個平臺和商家共同推動的「真實惠」促銷活動來釋放。

讓更多消費者「買買買」,激發消費的源動力是各大電商平臺的最終目的。但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要多一些理性分析。與此同時,消費者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電商平臺應建立相應的價格保護機制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打開各大電商平臺網站,滿眼都是「百億補貼」「消費券」「硬核補貼」等,各種優惠促銷活動「亂花漸欲迷人眼」,拼購、滿減、秒殺、打折、紅包、優惠券、預付定金直減等活動此起彼伏,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消費者的購物慾望,觸發著敏感的神經。

「6·18」期間,價格優惠是刺激消費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家電商紛紛打出促銷牌,卯足了勁刺激消費者下單。然而,每年購物節,一些商家都會玩起「先漲後降」的套路。部分商家借促銷表面讓利,實則清庫存,甚至出售質量較差的商品。此外,部分商家的預付定金直減活動,消費者須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則定金不退。

「面對商家的各類促銷活動,消費者一定要理性購物,避免因衝動消費落入商家『套路』。對於『先漲後降』的消費套路,消費者可以向相關監管部門反饋。電商平臺應建立相應的價格保護機制,避免商家虛抬價格。」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另外,蒙慧欣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預售商品,須擦亮眼睛,貨比三家。對於心儀商品,關注平時銷售價格,與促銷價格進行對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實惠,以防落入商家的價格陷阱。消費者一定要看清並區分「定金」和「訂金」,了解預售規則及時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訂金原則上可退。

消費者應當理性看待各種補貼

「6·18」期間,一波又一波的促銷活動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給商家和物流帶來壓力,雖然菜鳥網絡和京東等都亮出「物流新武器」,投入更多的人力、網點和新技術,但物流慢和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可能依然存在。此外,商家的發貨能力有限,面對大量的訂單壓力,發貨慢將影響用戶體驗,部分打著「閃電發貨」的商家也不能及時發貨。

記者了解到,《電子商務法》對網購物品交付時限和運輸中風險、責任承擔問題做了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承諾或者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並承擔商品運輸中的風險和責任。但是,消費者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除外。」

「大促期間,購物消費者須做好物流滯後的心理準備。對於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諮詢商家發貨時間,對於一些食品類、易腐易壞類商品,最好避開物流高峰。籤收時先驗貨後籤收,對於未經同意就放代收點的物流行為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蒙慧欣表示。

後疫情消費時代,各大電商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意在激發用戶更多的消費動力,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等各大電商持續加碼百億補貼。但用戶問題也來了,百億補貼究竟覆蓋哪些產品?補貼這麼多,究竟哪些商品便宜了呢?消費者能分到多少羹?

各大電商推出的優惠券、積分、現金紅包等多重大禮,甚至於籤到還可領取大禮包,可謂「薅羊毛」的新境界,讓消費者剁手更順利、更優惠。

「在平臺活動過程中,紅包可謂是『應接不暇』,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甚至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消費。」蒙慧欣表示,這些平臺推出的系列玩法,主要目的是提高消費者活躍度,引流且激活用戶,提高用戶留存度,另一方面是宣傳推廣,激發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但因此導致消費者衝動消費,購物不知節制,在活動結束時,消費者反應過來後退貨退款會成為售後難題。

切莫隨意授權 注重消費者隱私安全

當前,隨著移動購物的發展,多數消費者習慣通過APP下單購物。對於一些從未安裝的電商APP,在下載安裝時往往會跳出多個對話框,而消費者一般都不會仔細查看條款內容,直接點擊「同意」或「是」,這就讓商家獲取了很多用戶的個人信息,有些是購物所必要的,有些是非必要的。

據網信辦官方微信通報,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開通了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舉報渠道,認真受理網民舉報。其間,工作組收到大量關於APP強制、超範圍索要權限等舉報信息。商家的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給消費者的隱私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近年來,信息洩露事件屢屢發生,而APP過度索要授權是個人信息洩露的導火索之一。

「消費者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從正規渠道下載APP,而不要通過網絡搜索下載,防止落入山寨APP的陷阱。」蒙慧欣表示。

在蒙慧欣看來,用戶在註冊APP時,注意界面跳出的授權對話框,仔細閱讀後再選擇是還是否,儘量關閉一些敏感信息的獲取權限,如手機通訊錄、手機照片、精準定位授權等。對於不同的APP儘量設置不同的密碼,以防密碼被不法分子攻破後造成一系列應用程式帳戶安全的淪陷。如果發現APP過度獲取或非法獲取隱私信息,對個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脅,應第一時間截圖並保存憑證,並立即向監管部門舉報維權。

6·18」全民購物節將釋放被抑制的消費

——訪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政府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2019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GMV)達到10.32萬億元,首破10萬億元「大關」,較2018年同比增長20.56%,佔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萬億元的1/4。直播已成為電商在新時代的新產業,直播帶貨呈現出極強的爆發性,正在創造一個千億級的新市場。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

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是否將是此次「6·18」年中大促的關鍵賣點?後疫情時代,「6·18」對於中國經濟是否有特別的意義?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和以往相比會有哪些不同點?地攤經濟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對衝各大網絡平臺?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

年中大促可給消費注入信心

中國經濟時報:有人說,中國經濟需要一場全民級的大促銷來拉動、提振消費。在後疫情時代,「6·18」對於中國經濟更是意義非凡。您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洪勇:很多人認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工作的大力推進,市場會迎來報復性和井噴式消費。但事實上,由於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消費者收入降低、報復性和井噴式消費並沒有出現,只有一些必需品消費在疫情緩和後得到恢復性增長。

疫情強化了消費者的網購習慣,線上消費增幅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萬億元,同比下降16.2%,降幅比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

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可以給消費注入信心,通過營造消費氛圍和消費場景,釋放出疫情下被抑制的消費,從而更直接和迅速地拉動全國消費增長,推進經濟快速復甦。

和往年相比具有三點不同

中國經濟時報: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和以往相比會有哪些不同點?

洪勇: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和以往相比,具有以下三點不同。第一,政府部門積極參與。政府聯合京東等電商平臺發放消費券,例如北京市政府在「6·18」年中大促期間發放122億元消費券。

第二,重視電商扶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年「6·18」年中大促將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的電商扶貧工作。

第三,助力跨境電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但全球範圍內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對我國進出口造成影響。今年「6·18」年中大促期間,企業將利用跨境電商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進口商品。

需要規範直播帶貨市場秩序

中國經濟時報: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9610億元。有觀點稱,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將在年中大促中大顯身手,對此,您如何看待?

洪勇:網際網路的發展讓直播經濟闖入人們的視野,疫情影響更是讓直播經濟駛入了快車道,直播經濟正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而隨著5G等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逐漸從圖文時代轉變為視頻時代。

疫情暴發以來,傳統供銷渠道受阻,不少地區產品滯銷。直播因其互動性強、參與感強、動態直觀等特點成為精準營銷的新手段,在推動重構線上消費場景、豐富線上消費體驗、降低獲客成本等多方面具有優勢。明星、網紅、政府領導等為產品背書,給消費者在視覺、聽覺上更真實的感觸,激活了產品銷售。

預計「6·18」年中大促網紅和直播帶貨將吸引大量網際網路流量,促進產品銷售力度,實現產銷精準對接。然而,現在一些網紅、明星等為實現快速變現,誇大宣傳或虛假宣傳,產品與實際不符,對於商品的品質、價格等特性描述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較低,「三無」和劣質產品欺騙消費者,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未來,需要規範直播帶貨的市場秩序。減少虛假宣傳、質量低劣等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現象,重點監控農產品、食品的直播帶貨,改善消費者體驗。同時,要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安全,防止部分平臺將粉絲的信息進行買賣。

地攤經濟對電商平臺影響有限

中國經濟時報:近日,地攤經濟被各地重啟,有人說,地攤經濟將在一定程度上對衝各大網絡平臺,對此,您如何看待?

洪勇:地攤經濟對電商平臺影響有限,應該看作是電商平臺的有益補充。地攤經濟相對於電商平臺,針對的客戶群體層次低、物流配送輻射範圍小、有一定的銷售時間和產品限制。我們不應過度誇大地攤經濟的作用和效果,發展地攤經濟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就業問題,地攤經濟在經濟總量裡所佔的比重不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馬 原

相關焦點

  • 京東啟動618購物節,後疫情時代首個全民購物節有什麼不同
    封面新聞記者 崔江 張越熙5月25日,京東宣布疫情緩解後首個電商購物節「京東618」正式啟動。京東表示今年的618將推出超級百億補貼。縱觀京東、阿里巴巴、蘇寧已經公布的相關信息,可以發現新冠疫情對618電商購物節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今年618有著不同於往年的新特徵:參與的品牌數量大幅增加,電商平臺在補貼方式上不再玩套路。疫情後首個電商大促,品牌方積極參與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品牌方需要618這樣的節點來提升銷量。
  • 家樂福「4.18購物節」 後疫情時代重燃消費的「一把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購物方式,也給各行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極大衝擊。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穩中向好,如何在後疫情時代促進消費回暖、助力企業復產、刺激經濟復甦,成為各地政府部門亟待攻克的頭號議題。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在期待一場全民狂歡,讓被疫情抑制多時的消費熱情得以暢快釋放。
  • 疫情下首個全民電商購物節 將為A股帶來哪些驚喜?
    疫情下首個全民電商購物節,將為A股帶來哪些驚喜?網紅概念捲土重來?5月26日,網紅經濟板塊繼續走強,中寵股份、壹網壹創、星期六、中廣天擇、引力傳媒等漲停,值得買、華揚聯眾、皮阿諾、御家匯等漲幅超過7%。此外,消費板塊也持續回升,加之618大促臨近,電商直播有望成為核心增長點。
  • 青島市市北區四方街道:全民購物節注入消費「強心劑」
    自6月18日以來,在青島市市北區四方街道開展著豐富多彩的「買買買」消費活動,掀起了全民購物的消費熱潮。當前伴隨商業業態的調整升級、「夜經濟」、「雲購物」等傳統和新消費模式的疊加,給予了群眾創業就業更多的機會與機遇。
  • 一場史無前例的618購物節
    作為疫情後的首個線上購物節,全國消費者壓抑了幾個月的剁手需求,電商巨頭們力度前所未有的補貼,品牌商沉重的去庫存壓力,過去一年來如火如荼的直播大潮,在這一天碰撞、交融,迸發出炫目的能量。規模史無前例 比肩雙十一618購物節本是京東用來對標天貓「雙十一」的促銷活動,歷來被視為京東「主場」。
  • 淘寶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萬人團低至3折
    【來源:環球網綜合】疫情以來,淘寶直播始終是最大風口。整個2月,新開播商家數環比激增719%,100多種職業轉戰淘寶直播間。在3月21日,淘寶更是啟動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淘寶直播迎來了自己的「雙11」,而且還是連續7天的直播購物狂歡。記者了解到,此次淘寶直播購物節將通過最低3折起的「直播萬人團」等創新玩法,給消費者帶來驚喜福利,引領疫後消費爆發。記者看到,今天(3月21日)早上10點,「淘寶直播萬人團」就已經上線。
  • 全民健身時代 購物中心要搶佔的不再是餐飲而是「運動經濟」
    全民健身時代 購物中心要搶佔的不再是餐飲而是「運動經濟」 商業地產雲智庫   2015-12-
  • 王微:網絡購物節有助於帶動國民經濟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網絡零售保持增長,商務部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24.1%,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0.5個和5.5個百分點。
  • 淘寶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開幕!直播經濟迎來自己的「雙11」
    中國財富網訊 疫情以來,淘寶直播始終是購物的最大風口。2月份,新開播商家數環比激增719%,100多種職業轉戰淘寶直播間。3月21日,淘寶啟動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淘寶直播迎來了自己的「雙11」,而且是連續7天的直播購物狂歡。
  • 官方購物節打頭陣,淘寶抖音拼多多全民直播帶貨成趨勢
    文|文娛商業觀察  阿木5月5日,一個新的購物節在多方努力下正式誕生。與此前的買買買狂歡節不同,這一輪購物節打頭陣的竟然是「國家隊」。自4月28日至5月10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主辦了一場「雙品網購節」,進一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活躍市場消費氛圍。
  • 新安啟動深圳首個街道購物節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謝瑩)隨著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市民生活逐漸恢復常態,經濟發展也按下快進鍵。6月12日,由新安街道舉辦的深圳首個街道購物節「六月歡樂購」應勢而至,為轄區商家企業的發展加油助陣。
  • 「約惠初夏 雞西購物節」6.18電商節帶動全民消費
    雞冠區新瑪特中心店為配合本次「約惠初夏 雞西購物節」6.18電商節活動,他們在實體打折優惠的同時,還發放了新瑪特優惠禮券,並且可以和政府發放的消費券同時使用的優惠政策和百貨購物單品滿199元、超市購物單票滿88元幸運抽大獎活動,新瑪特中心店和廣益店的各品牌還開啟 了不斷直播活動,以線下銷售帶動線上銷售的模式進行促銷活動,凡是當日登錄直播間的消費者可免費獲得品牌返場券
  • 淘寶啟動首個直播購物節:吸引超百萬人 激發強勁消費力
    圖為四川聖迪樂村參與此次淘寶直播萬人團的100萬個雞蛋。阿里巴巴供圖中新網杭州3月23日電(記者 黃慧)記者22日從阿里巴巴獲悉,3月21日,淘寶啟動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首日火爆程度出人意料。22日凌晨首批萬人團成功「組團」後,眾多網友曬出返錢的金額。網友曬出的通知顯示,通過萬人團買一瓶五糧液,能返300元,使得消費者直呼驚喜。據悉,3月22日開始,萬人團還會進一步加碼,3折的顧家家居、4折的九陽豆漿機等實用好貨將會登場。此外,百萬個雞蛋也將以5折優惠馳援萬人團。
  • 淘寶史上首個「直播購物節」火了:薇婭居主播榜首,雅詩蘭黛成交超...
    歡迎來到專注電商直播的美尊網紅學堂,我是美妹~疫情以來,成千上萬實體店試水淘寶直播,從寒冬走到暖春。廢話不多說,先來看數據:過去一個月,超過50%的天貓商家在直播賣貨;線下門店直播更是迎來爆發增長,啟動門店直播的商家多了5倍,做直播的導購多了10倍,並以每周翻倍的速度持續壯大。他們已經成為新零售大軍,帶動線上線下業務雙增長。
  • 2020,廣州國際購物節來了
    屆時啟動儀式上將發布全國首個商業載體商圈服務標準《天河路商圈商旅文服務規範》,進一步推動天河路商圈商旅文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8年堅守固本拓新疫情之下聚力前行作為廣州商業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廣州國際購物節自2012年舉辦以來,已走過了8個年頭。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表示,每一年的國際購物節主會場都設在天河路商圈。
  • 天貓雙11、京東618之後 土巴兔首創的「718全民家裝節」有何看點?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造節,最出名的莫過於阿里在十多年前創造的雙11購物節。之後,包括京東、蘇寧等,也都選擇自己的店慶日開創一個全新的購物節,促進平臺的銷售,以及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阿里、京東這樣平臺類的電商巨頭造節之外,一些垂直電商品牌,也在創造屬於自己行業的節日,比如網際網路家裝行業領導者的土巴兔。
  • 網遊首個1212購物節 新大外GM號限時搶
    網易唯一免費無商城回合網遊《大話外傳新篇》隆重推出「網遊首個12.12購物節」,宅男不再是只看熱鬧的配角,不用再當老婆女友的付款機,更不用忍受猥瑣快遞的冷暴力!最驚心讓利!即日起至12月12日,限時開搶!
  • 後疫情時代的合肥北城世紀金源購物中心
    後疫情時代的合肥北城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迎難而上,在轉型升級中不斷發展在經歷疫情黑天鵝事件後,整個社會的發展將長期保持不確定性,實體商業在逐步復甦中不斷自我更新升級、尋求新的發展契機。
  • 釋放文化消費活力 馬鞍山市啟動「百貨購物節」
    12月18日晚,馬鞍山市消費總動員活動暨首場「百貨購物節」在金鷹購物中心正式啟動。據了解,作為馬鞍山市首次大規模的消費節慶活動,消費總動員活動將貫穿明年元旦、春節、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等多個節日,覆蓋全市大型商場、超市、汽車、家裝、家電、餐飲、珠寶、婚嫁等1000餘家企業及品牌門店,共同打造線上線下聯動消費新模式,實現「千店萬戶、全城動員,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節慶」,讓消費者獲得全新購物體驗和更多實惠。
  • 京東沃爾瑪聯手打造「88購物節」深度融合引領全民消費熱潮
    7月25日,由京東聯手沃爾瑪共同打造的線上線下聯動大型促銷活動「88購物節」正式啟動,這是繼去年戰略合作以來,雙方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推出的又一舉措。據了解,「88購物節」從7月20日到8月8日持續半個多月,沃爾瑪全國400多家門店都會參與,通過與京東聯動實現線上線下的相互引流,引爆全民消費熱潮。7月20日起,消費者只要到沃爾瑪的線下門店購物,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領取到京東的各種滿減優惠券。用這些優惠券,消費者去京東商城上的沃爾瑪官方旗艦店、沃爾瑪全球購官方旗艦店、ASDA全球購官方旗艦購物,可享受滿減優惠與各種超值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