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建國71周年華誕,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當國慶遇上了中秋,舉國同慶,闔家團圓,國與家「撞了個滿懷」,濃濃的情誼也就流淌出來了。
中秋與國慶在今天巧妙的相遇,二者結合在一起,就是紅紅的中國節。要知道,中秋和國慶在同一天,在21世紀只有4次,除了今天,剩下的2次分別是2031年和2077年。
月是故鄉明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受中國影響,亞洲還有許多國家也有過中秋的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但願人長久
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較深的首先是日本。在日本平安時代,賞月是平安貴族間流傳的一項風雅的活動。到了江戶時代,人們為了感謝芋頭等農作物在秋季迎來豐收,賦予其「豐收節」的意味,因此這天的月亮也被稱作「芋名月」。
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
日本中秋節
韓國與日本一樣,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很深。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感恩節」。在中秋這一天,他們會身著節日盛裝,家庭成員便在家中或者祖宗的陵前舉行簡單的紀念活動。
中秋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3天假。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這一天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回家與父母團圓,出現了返鄉大潮,有點中國春運的味道。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韓國人在中秋節會吃鬆餅。
韓國中秋節
越南人也過中秋節,同樣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吃月餅和賞月。不過,越南人的中秋節主要是給小孩子過的。在這一天,家長會向孩子們贈送各種禮物和食品。中秋節是越南孩子最快樂的節日。
中秋當晚,孩子們都要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阿貴相當於越南版的嫦娥。相傳阿貴得到仙樹後,未遵仙訓,用汙水澆樹,結果仙樹騰空飛上月宮,阿貴因手拉樹根,也被帶往受責。晚上彩燈齊放,傳說是條鯉魚成精後害人,包公為救民用紙紮了鯉魚燈以鎮之。於是,越南人,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哩!
越南中秋節
中秋在新加坡不算法定節日,但節日氛圍也非常濃厚。因為有超過70%的華人在那裡生活。提燈籠是新加坡華人最最傳統的一項習俗了,不過隨著新加坡華人的代代發展,提燈籠已經和在中國時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加坡的傳統月餅和中國並無不同,但是在口味上有很大的區別。新加坡最具地方特色的月餅是榴槤口味的。中秋節期間,互贈月餅以表達謝意也是一項傳統,通常都是精包裝的一枚月餅,或者是自製的月餅。
新加坡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但是隨著華人群體的壯大,傳統意義上的華人已經很少了。
新加坡中秋
作為華人居住最多的東協國家馬來西亞,那裡的華人也和我們一樣在中秋當天吃月餅、賞明月和看花燈。在吉隆坡一些地方,華人社團還會舉行了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在這一天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會在此舉行慶祝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製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