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閩南語讓人頭疼,第1種方言考驗耐力!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在這960萬平方千米國土上,生活著56個民族,由於民族不同,所處的風俗文化也是不一樣的,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語言,如今我們全國通用的就是普通話,這已經全國都會說的,但是還有著上千種的方言,甚至有的地方出現好幾種方言。然而說到中國的方言,卻有著最為「難懂」的3中方言,其中閩南語最為讓人頭疼,而第1種方言就是考驗耐力了!
或許看到這裡人會覺得有好奇,難道這些遇難是非常生僻的方言?這第1種方言就是溫州話,是屬於吳語的一種分支方言,亦被民間成為甌語,主要是溫州一帶人們所常用語言,而為何溫州話是需要考驗耐力的呢?這是因為溫州話有一個「十裡不同音」的說話,雖然說溫州話是當地通用的話,但是即便如此,稍微遠一點點的地方,溫州話就變得不用,即便是溫州當地人都不一定能聽得懂,何況還是外人,因此走到溫州去,聽到的溫州話都有還幾個版本,所以說是非常考驗人的耐力。
這第2個就是粵語了,作為廣東沿海地區以及香港地區,粵語可以說是這一帶的通用原因,但是說粵語還是需要一點技巧的,如果沒有掌握好,是很學會粵語,筆者的一個朋友在廣州待了有3年的時間,仍是沒有聽懂粵語,以至於他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突然說一句粵語,他只能不停的點頭,等問到說了些什麼後,就是一句也沒聽懂。因此能聽懂粵語,對非本土人還是難度極大的。
最後一種就是閩南語了,這種語言已經有著上千年的時間,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很多人都認為閩南語就是廈門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由於閩南語的難度,使得很多人想要學習閩南語是很讓人頭疼的,大家對於閩南語對話的人只能是報以微笑來回應,因為聽不懂,甚至閩南語的發音和其他方言都非常大。
因此對於中國最為「難懂」的3種語言,各位網友們是怎樣看待的呢?你們覺得自己家鄉的方言通俗易懂?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