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伏」,秋的氣息更近了。
最近,滬上各大食品店裡飄起了鮮肉月餅的香氣,許多市民趁著銷售高峰未至,趕緊購買。記者走訪發現,如今上海的鮮肉月餅,許多都是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化生產技術,在保留手工部分的同時,運用烤箱等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中西結合」做出來的月餅受到歡迎。
此外,鮮肉月餅創新潮仍在繼續,各種各樣的美味食材被添加進鮮肉餡中,接受市場檢驗。
大部分步驟由人工完成
說起鮮肉月餅,很多上海人會想到泰康食品。
眼下距離中秋還有3個多星期,但泰康食品門前買月餅的隊伍已經排起來了。不僅南京東路店前,隊伍已經排成了「小直角」,淮海中路店也是每隔幾分鐘就有一個購買的「小高潮」。
泰康鮮肉月餅,好吃在哪裡?
泰康食品南京東路店辦公室主任王清華表示,在烘焙方法上,不同於傳統的鐵盤兩面煎,泰康鮮肉月餅用全自動的德國烤爐烤制,是中式月餅,西式做法。「烤爐在烘焙月餅的過程中,能保留住水分,烘焙出來的酥皮有多層,口感松、脆、香,吃起來很像西式的酥餅。」
據王清華介紹,在烘焙中途,為保障月餅受熱均勻,員工會上下左右地翻盤。在出爐前,員工會在月餅表皮塗上一層雞蛋清,保證月餅的光澤,讓月餅更加酥、香、脆。
王清華說,除了烤箱的烘焙烤制,其他步驟都是人工,「例如鮮肉月餅裡的肉餡是人工手打的。」
今年推出兩種新口味
今年,泰康鮮肉月餅推出了兩種新口味:鮑汁螺螄月餅及松茸香菇月餅。「松茸取自雲南特產,香菇用的則是浙江磐安深山老林的特產。松茸是山珍,螺螄是河鮮,山珍、河鮮配上月餅,可謂鮮上加鮮。」對於這兩種新口味,王清華頗為自豪。
口味研發上,泰康有自己的考量。據王清華介紹,江南一帶的人們喜歡吃河鮮,中秋前後,尤其喜愛吃螺螄,泰康食品將這個時令菜餚結合到月餅中,於是有了鮑汁螺螄月餅。而松茸對身體比較補,中老年朋友們比較喜愛,松茸香菇的搭配,雖然比較「素」,但鮮美堪比葷菜,入口鹹香,自帶嚼勁。
多種辦法縮短排隊時間
王清華說,五六年前月餅銷售高峰期時,到泰康買鮮肉月餅要排很長的隊,要排6個小時才能買到。近幾年,他們想出了不少辦法縮短排隊時間,「去年高峰期買月餅要排3個小時。」
首先是擴大銷售渠道。泰康與美團合作網上預約定時定量工廠取貨,在全市各區設立40多家連鎖專櫃銷售。在南京東路門店釆取擴銷增量的措施,如:增設烤爐、員工提早上班、提前半小時營業等。
其次是採取限購措施。據王清華介紹,每年中秋月餅銷售高峰期會持續1個月,「高峰期每個顧客限購8盒」。
今年限購何時開始?王清華表示,將視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客流量不大將會儘量滿足顧客需求。
各大品牌特色鮮明
除了泰康食品外,上海其他品牌的鮮肉月餅也是各有特色。
比如,光明邨的隊伍總是最長的,中午時分,等著買鮮肉月餅的已有數十人。使用傳統鐵盤工藝製作的鮮肉月餅,出爐一批需要半個小時。排隊的大多是阿姨叔叔,雖然天氣有些熱,但好在淮海中路上有不少樹遮陽。叔叔阿姨們有的扇著紙扇,有的撐著傘,三三兩兩聊天話家常。隊伍中偶爾也穿插著一兩個小年輕,他們悶頭玩著手機,不時抬起頭來看看隊伍前進了多少。
而真老大房的效率則要高許多,因為店堂內有著超大的烤箱,通過旋轉的方式讓月餅均勻受熱,平均1小時就能生產4800個鮮肉月餅。
今年真老大房也推出了兩款新品:鹹蛋黃鮮肉月餅和筍尖鮮肉月餅。鹹蛋黃鮮肉月餅中,一整顆「流油」的鹹蛋黃藏在肉餡中;而筍尖鮮肉月餅中脆嫩的筍尖搭鮮肉,汁水肉眼可見。
新雅粵菜館在繼前些年推出醃篤鮮鮮肉月餅、大蝦芝士鮮肉月餅和Q心爆漿細沙月餅後,今年又增加了烤鴨鮮肉月餅、沙茶菌菇牛肉月餅、黑松露鮮肉月餅、蟹粉鮮肉月餅4個新品。
為了讓消費者一次吃上多種口味,新雅還特別推出了全家福6拼月餅,含鮮肉月餅、醃篤鮮月餅、Q心爆漿細沙月餅、黑松露鮮肉月餅、沙茶菌菇牛肉月餅、蟹粉鮮肉月餅六個品種。
老建築將月餅「收入囊中」
去年,本報曾報導淮海中路一家月餅快閃店將海鷗牌相機、永久牌自行車、金星牌電視機等「上海製造」刻入月餅,喚起無數人的「上海回憶」,一時成為「網紅」。今年,這家糕點品牌店繼續延續這一風格,這一回,一幢幢老建築將一個個精心製作的月餅「收入囊中」。
想體現歷史文化的積澱
因租約到期,去年的宜芝多「上海製造」月餅主題快閃店今年「移師」漕溪北路33號。走進店內,一些顧客意外發現,除了海鷗牌相機等去年的「網紅」月餅,今年還多了老建築「包裹」的月餅。
細看這一款灰色鐵皮盒包裝的月餅,正面和四個側面分別刻制了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外白渡橋、四川北路郵政大樓和大世界等上海地標建築。用手一摸,這些建築並不是平面的,而是凹凸的,「我們想做得更真實,更有立體感和歷史感,而包裝顏色選擇灰色是想更莊重典雅。」設計人員介紹,因為覺得中秋吃月餅是很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件事,所以在包裝設計方面也想體現這種歷史文化的積澱。
除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設計團隊也想在去年基礎上進一步突出上海特色,「能代表上海的元素很多,我們當時也思考了很多,什麼是最能代表上海的?最後覺得上海的很多特質都能在老建築上體現出來。」
的確,這些老建築十分具有「上海元素」。
自1908年落成以來,外白渡橋由於其豐富的歷史故事和獨特的設計,成為上海的標誌之一。即便到了這個城市日新月異的今天,它仍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四川北路橋北堍的上海市郵政局大樓始建於1924年,大樓內擁有曾被稱為「遠東第一大廳」的郵政營業廳。
西藏南路、延安東路交叉口的大世界曾經是最吸引上海市民去遊樂的地方。
而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每一個到訪上海的遊客都會去外灘轉一轉,領略一下它們宏偉的氣勢。
品牌創始人、27年前帶著精湛的糕點製作手藝來到上海的蔡師傅說,這款月餅光打樣就花了4個多月,不斷在改進,想要呈現更好的外觀和內在的品質。去年為了做「上海製造」月餅主題快閃店,他和團隊尋訪了很多調劑商店和上海人家,目的就是找到合適的老物件來裝飾門店。最後,從郵政系統找到了退休的28吋永久自行車,還找到了比「蝴蝶牌」縫紉機更早的「無敵牌」縫紉機。
月餅用料大有講究
一直以來,蔡師傅創立的品牌是以麵包、蛋糕出名,做月餅其實並不非常在行。為此,蔡師傅和底下的其他糕點師傅們專門去廣東拜師,學習如何製作地道的廣式月餅。
這款經典建築月餅裡,擺放的也是廣式月餅,一共4個,2個白蓮蛋黃,2個紅蓮蛋黃。
做糕點,除了技藝,用料也大有講究。據說蓮子一定要用湖南產的蓮子,且必須是成熟一年以後的蓮子,不能用新鮮蓮子。鹹蛋黃必須用醃製48天以上的鹹蛋黃,這樣的蛋黃出油出得比較好。此外,糖漿的甜度也要控制得恰如其分。
很多人認為,食品總是新鮮出爐的好吃,可是工作人員卻告訴記者,鹹蛋黃月餅從烤箱裡出爐以後,要放置一段時間才好吃,「要讓鹹蛋黃的油和其他餡料、餅皮充分融合,變軟,一般要放置1-2周,口感才是最佳的。」
推老物件造型甜品
雖然距離中秋節還有一段時間,可是有不少市民已經提前來訂購月餅。午間休息時間,有兩個在徐家匯附近工作的白領前來店內挑選月餅,她們看中了去年的「上海製造」系列網紅款,其中的「上海記憶」禮盒是海鷗牌相機的造型,不僅外包裝,連月餅餅皮都是相機的模樣,「上海回憶」禮盒則是9吋金星牌電視機的造型,裡面的月餅餅皮上有旗袍、縫紉機等圖案。
工作人員介紹,3樓正在裝修,將作為今年的「上海製造」月餅主題館,會擺放金星牌電視機等老物件作為裝飾,把那份上海記憶和懷舊情調繼續帶給顧客。
據悉,今年,一些老物件還會「化身」甜品,比如海鷗牌照相機、金星牌電視機以及電熨鬥等,用巧克力、焦糖來製作,真不知吃的是食物,還是情懷,抑或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