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時間開出1500家店,募集資金達15億美元,便利蜂是怎麼逆襲的

2020-12-18 騰訊網

近日,有消息稱,便利蜂累計募集資金已達1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全球頂級PE、國家主權基金、國際一流大學基金以及超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並且便利蜂早在一年前就已實現北京地區門店的整體盈利,並會在2020年底達成全國整體盈利。

便利蜂負責人則對此也承認,北京地區門店確實已實現盈利,關於募資的消息也屬實,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大約可以支持新開1萬家門店。

一般來說,一家便利店從開業到盈利要經過7年的營運周期,才有可能盈利;但便利蜂卻只用三年就在北京地區實現盈利,成功C位逆襲。

不被看好的便利店,便利蜂卻宣布盈利

便利蜂創立於2017年2月,總部設在北京,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安全健康為核心、以便民高效為目標的創新創業企業,瞄準的主要是中高收入群體中的年輕消費者。

從開業至今,便利蜂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擴張,即便在疫情期間,便利蜂也沒有停下擴張的步伐。今年以來,先後進入了廣東、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市,原有的華北、華東市場也在明顯加大開店力度。

據了解,用三年多的時間已在全國20個城市開出1500餘家24小時直營便利店,覆蓋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其中北京500多家,天津200多家,華東幾城數百家,2020年2月還在深圳開出華南首店。相比之下,在中國門店最多的全家便利店,開出2500家門店花了16年時間。

快速的開店也需要得到資金支持。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便利蜂於2017和2018年獲得過兩輪融資,總金額達5.56億美元。如此一來,也讓便利蜂在門店擴張方面有了底氣。

同樣深耕便利店,疫情過後,不少品牌連鎖便利店甚至出現了倒閉的現象。為什麼便利蜂還敢不管不顧地開疆拓土呢?

全新的經營模式,打法與其他品牌完全不同

便利蜂作為本土創新型便利店品牌,能夠保持快速的擴張,除了需要背後的資本支撐之外,還需要成熟的運營團隊和供應鏈基礎。

便利峰的創始團隊有兩個核心人物,一個是創業明星莊辰超,一個是鄰家便利店董事長王紫。一個投資大咖+一個能徵慣戰,這個「神仙組合」組合起來的團隊打造出新的便利店模式。

雖然頂著「網際網路標籤」,但便利蜂是忠實的日系便利店信徒。便利蜂非常注重商品研發,鮮食和自有品牌商品是目前便利蜂發力的兩大方向,也是相比本土便利店最大的優勢。

在華北和華東,便利蜂投資了多家鮮食工廠,並在一開始就投資了北京7-ELEVEn鮮食合作工廠呀咪呀咪。今年2月,便利蜂還在天津成功摘得30畝土地使用權,用於建設鮮食供應基地。該基地建成之後,結合北京供應基地,在華北地區的供應能力能滿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

便利蜂現有的鮮食工廠

自有品牌上,便利蜂在2年時間做到了近200個SKU,去年11月,便利蜂推出自有商品品牌——「蜂質選」。

目前,「蜂質選」商品已涉及19個大類商品,約有上百個SKU,產品種類覆蓋休閒食品、飲料、個人用品、家居產品等。

還有就是便利蜂堅持的數字驅動,通過數據驅動選址,自動化店鋪設計;並根據消費者需求向不同門店輸出個性化SKU,直接給出採購、展示、上架等指導,最大程度上降低需要憑藉人主觀判斷的不確定因素,讓店長變得「工具化」。經過三年來的不斷開發、迭代,現在便利蜂的店員只需要做好打飯、擺貨架、打掃衛生等基礎工作,其他一切需要複雜計算、思考的工作全部由算法完成。

圖:來源網絡

為了證明算法的可行性,便利蜂曾挑選了10個經驗豐富的7-ELEVEn店長,讓他們將一個店鋪的SKU減少10%。結果,第二天銷量減少5%,而使用便利蜂算法給出的解決方案,銷量僅減少0.7%。

與此同時,大數據算法選址也使得便利蜂減少了門店選址的試錯成本。這也是便利蜂敢於一路狂奔的原因之一。

全部直營方式,沒有加盟店

便利蜂在開店策略上曾發出嚴正聲明表示,目前公司一直堅持數字驅動、全部直營的方針,沒有加盟店。

在國內便利店行業中,加盟是便利店提高發展速度的常用模式。不過,便利蜂卻一直以直營模式在擴張。這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直營門店的高品質和高標準。

眾所周知,加盟模式能節約開店成本,又能提升開店速度,但考驗的是品牌方的掌控能力。一旦監管不到位,就可能導致加盟店亂象叢生,商品品質難以得到保障。直營模式對企業融資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還要求企業具備良好的運營管理能力。

目前便利蜂還在努力發展、做大做強的階段,任何漏洞都可能是對品牌的重大損害。

加盟模式存在利益不統一、應變緩慢等問題,關鍵是對於食品安全保障不夠有力。所以便利蜂希望通過更強掌控來實現整個便利店業務的數位化「迭代」,實現更好的商品品質,有利食品安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重資本便利店,背後的生存門檻一點也不低,它既需要資金支持,也需要有足夠的忍耐力。

與巨大的市場相比,中國便利店仍處於發展階段。7-11、羅森、好德等便利店品牌都做過關店調整,全時近期還遭遇閉店風波。從某種程度上看,作為便利店,便利蜂北京地區門店實現盈利已經是生存下來很好的證明。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講到,中國的便利店已經進入到一個運營模式高度同質化的節點,如何去創新、升級,是它們都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便利蜂的打法或許能夠在全國市場的突出重圍,得到更強的「免疫力」。

來自:納食

相關焦點

  • 便利蜂首次公布融資:3年15億美元,預計今年全國門店可實現盈利
    5月25日,便利蜂首次向外公布融資和門店盈利情況,相關負責人稱:「便利蜂累計募集資金已達15億美元。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但對於融資更多細節,該負責人表示暫不便透露。2017年初,自定義為智能便利店的便利蜂開出第一家門店,並隨後推出共享單車、蜂小櫃等業務。公開資料顯示,3億美元啟動資金全部來自創始人莊辰超旗下的斑馬資本,因為莊辰超有意嘗試「控股型投資」,他認為這個領域「需要持續五年以上的投入才可能產生顯見增長」。
  • 便利蜂累計完成15億美元融資,年內全國範圍實現門店季度盈利
    來源:一財網5月25日,有消息稱便利蜂近日完成新一輪融資,累計募集資金達1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高校投資基金以及網際網路公司。對此第一財經向便利蜂方面求證,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完成新一輪融資屬實,資金將全部用於投資中國便利店市場,目前北京地區已實現盈利。便利蜂是以24小時新型便利店為主體,自2017年2月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目前在全國有1500多家門店。
  • 便利蜂披露「3年萬店」計劃:將用系統和數字驅動實現高速擴張
    「便利蜂不僅是一家便利店企業,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和數字公司,這在行業中獨一無二。」薛恩遠稱,「能支撐起我們快速擴張計劃,高效的『系統』是關鍵因素。」天眼查App顯示,2017年和2018年,便利蜂曾分別獲得一筆來自斑馬投資(莊辰超與去哪兒網前CFO趙軼璐共同創辦)金額為3億美元的A輪融資,以及來自騰訊投資、高領資本共2.56億美元的一筆戰略融資。
  • 便利店與好生意之間,或許只差了一個便利蜂!
    累計募集資金達1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高校投資基金以及網際網路公司。這也可能是便利蜂迄今為止實現的第三輪融資。根據天眼查數據,便利蜂此前曾進行過兩輪融資。2017年2月,便利蜂被曝獲得由去哪兒網幾位老將創辦的,斑馬資本的3億美元投資;2018年10月15日,便利蜂被曝獲得騰訊投資及高瓴資本的2.56億美元戰略融資,共計5.56億美元,但當時官方並未正面回應。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只做直營的便利蜂,開店速度略顯「驚人」。2019年9月25日,便利蜂宣布全國門店數已突破1000家,這距離該品牌2017年2月首批門店開業僅有2年7個月。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按照內部規劃,原本3年內開店1000家的目標已提前完成,便利蜂已將未來3年的門店目標數上調至1萬家。同時,便利蜂所有門店均為直營。
  • 便利蜂入駐鄭州,首店與本土便利店「悅來悅喜」僅一牆...
    便利店黑馬便利蜂入鄭消息傳出許久,但首店開在哪裡一直不為人知。如今,這一謎底揭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便利蜂把河南首店開到了河南本土便利店新秀悅來悅喜的隔壁。和傳統便利店不同的是,便利蜂是國內首家在鮮食研發、門店運營等方面實現全鏈條數位化的企業,「數字驅動」和自動化是其最鮮明特徵。這家成立僅三年的便利店目前已成為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大一線城市的主流品牌,目前已在全國擁有1500多家門店。尤其在外資便利店雲集的北京、天津等地,便利蜂的市場佔有率已處於領先水平,不少白領們開始選擇到便利蜂買一日三餐、咖啡。
  • 揭秘便利蜂:燒15億美元,用算法革命711們
    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01 狂飆突進,資本燃燒北京被稱為「便利店荒漠」。近些年如131、鄰家、全時等便利店品牌,在這片土地的拓展相繼失敗。
  • 便利蜂開啟「高速擴張模式」,2023年門店數或破萬
    在近日舉辦的2021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對外透露稱,公司將於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根據規劃,2021年便利蜂門店數將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將位於二、三線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門店數將達到1萬家。
  • 三年開店一萬家,便利蜂號稱「不差錢」;別忘了蘇寧的前車之鑑
    據其規劃,2021年,便利蜂的門店數將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將位於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門店數將達到1萬家,在遠超日系便利店的同時,屆時也將躋身中國便利店行業的前五名。便利蜂方高層在大會上表示,「其增長主要由系統帶來,系統是端到端的一個全閉環的系統,這個系統裡,我們有選品、訂貨、排班、生產計劃。」
  • 便利蜂:將在天津建最大規模鮮食供應基地 全國門店超1500家
    DoNews 2月14日消息(記者 向密) 便利蜂宣布通過公開競牌方式,獲得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30畝土地的使用權,並將用於建造中國最大規模的鮮食供應基地,一期工程面積達30000平方米,建成後將按照標準化的生產流程,製作運送到華北門店的鮮食。
  • 掛著大數據,學了7-eleven,便利蜂憑什麼
    店裡物品擺放整齊,貨品也齊備,但面積不大,營造了一種溫馨的購物氛圍。鈴木敏文發現,這家店24小時營業,叫7-eleven。 7-eleven其實有一個還算漫長的歷史,它的前身叫南大陸製冰公司,誕生於1937年,主要製造冰塊。後來為了擴大經營規模,這家公司開始售賣洗衣粉、麵包、雞蛋、酸奶等日常用品。 十年之後,這家公司更名為7-eleven。含義是,倡導一種早睡早起的生活,七點起床,十一點睡覺。
  • 便利蜂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規劃3年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
    12月8日下午,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在2021便利蜂供應商大會上透露,公司將於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數據顯示,便利蜂門店在2017年底的數量是60家,2018年年底是570家門店。明年年底,便利蜂方面預計「將會超過4000家門店」,2023年年底將超過1萬家門店。為此,便利蜂強調,「已準備了充沛的基金,足夠支撐開發1萬家門店。」近年來,便利蜂不斷融資。2017年2月,便利蜂獲得斑馬資本3億美元的A輪融資;2018年10月,便利蜂獲得騰訊投資及高瓴資本的2.56億美元戰略融資;2020年5月,有消息稱便利蜂又獲億元級美元的融資。
  • 「中國版711」便利蜂啟示錄
    店員告訴記者,這還不算是人多的時候,在工作日,有時店裡人多的轉身都困難。這樣的店面,便利蜂在北京有500多家。全部直營:有野心,夠瘋狂以中關村核心商業區為中心,便利蜂有新中關購物中心店、海龍大廈店、海澱中街店、銀科大廈店、立方庭店、人大東門店、西屋國際C座店、創業公社店等眾多店鋪,幾乎達到了幾步一店的程度。
  • 「我被便利蜂控制了!」
    2018年年初,朱葉萍和其他80位左右的「儲備店長」和「儲備店員」被送到上海便利蜂第一家店,漕溪北路店接受培訓。在傳統便利店,店員成長為一名店長的時間約為2年。朱葉萍之前是一名銷售,從未在賣場工作過。在上海漕溪北路店經過短短4個月的培訓後,就便被派到附近一家店當店長。
  • 只做直營不加盟 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便利蜂命脈 攜7-11基因激進擴張
    只做直營的便利蜂,開店速度略顯「驚人」。2019年9月25日,便利蜂宣布全國門店數已突破1000家,這距離該品牌2017年2月首批門店開業僅有2年7個月。 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按照內部規劃,原本3年內開店1000家的目標已提前完成,便利蜂已將未來3年的門店目標數上調至1萬家。同時,便利蜂所有門店均為直營。
  • 便利蜂10元熱食是被怎麼「逼出來」的
    」的壓力——他和團隊研發的「西紅柿炒雞蛋」要和另外一組進行PK,誰的配方和做法能贏得便利蜂內部「評價團」的認可,這道菜的配方工藝就會採用,並且直供便利蜂旗下700多家直營店。在供應鏈上,便利蜂對於最好的核心供應商採取了投資層面的「共贏」策略,不僅僅是渠道合作,還有資金投入,甚至當便利蜂發現這個供應商有品類缺陷時,還又在華東所有鮮食工廠裡又找了一個來彌補這種缺陷,以保證其產品最優。
  • 算法「淘汰」便利店店長,便利蜂正在殺死「解憂雜貨鋪」?
    成立僅3年多的便利店連鎖品牌——便利蜂,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開出了超1500家門店,累計募集自資金達15億美元。在受疫情衝擊的市場大背景下,便利蜂超市北京地區的500多家門店被媒體曝出實現整體盈利的消息。3年多的時間,便利蜂就可以實現盈利。
  • 便利店再迎大黑馬:3年門店突破1500家,很多人都還沒聽過
    這其中以盒馬生鮮的發展勢頭更好,不過即使如此盒馬生鮮的門店數擴大的非常謹慎,截止目前國內的門店數也不超過200家。但同樣在這個行業中,近兩年突然殺出了一個大黑馬,在悄悄的3年時間,門店數已經超過1500家,不過很多人可能還沒有聽過,本文要說的就是這個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
  • 便利蜂將在天津建3萬㎡鮮食供應基地 可供應3000家門店
    2月14日消息,便利蜂(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今天對外宣布競買到天津市一土地的使用權,便利蜂將在該地塊建設中國最大規模的鮮食供應基地,面積達3萬餘平方米。建成後將按照標準化的生產流程,製作運送到華北門店的鮮食。
  • 便利蜂在天津建特大型鮮食供應基地,可供應3000家門店
    2月14日,便利蜂對外宣布競買到天津市一土地的使用權,面積達3萬餘平方米。在接下來的18個月周期內,便利蜂在此建設滿足3000家門店的特大型供應基地。據了解,該地塊位於武清區河西務鎮的食品工業園,該項目建成後,結合在北京已有的兩家供應基地,便利蜂在華北的整個供應能力將能夠滿足5000家便利店的需求。便利蜂華北區域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據AI財經社了解,目前便利蜂在北京已經有500多家門店,是北京市場門店最多的便利店品牌,在天津有200多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