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銳問 Record(ID:tigerrecord)
作者丨林波
編輯丨周欣
「便利店的長期價值,在於用算法來優化和覆蓋營運中的一切」。在近期參與高瓴資本張磊的一次關於長期價值的直播對話中,便利蜂創始人莊辰超說了這段話。
莊辰超,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去哪兒網的聯合創始人、CEO。2015年,攜程併購去哪兒後,莊辰超出走。2016年,成立便利蜂。
便利蜂品牌,走過不少彎路。比如做共享單車、無人貨架,都失敗了。只有便利店項目,勢頭正勁。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
01 狂飆突進,資本燃燒
北京被稱為「便利店荒漠」。
近些年如131、鄰家、全時等便利店品牌,在這片土地的拓展相繼失敗。而在北京紮根二十年的好鄰居便利店,2018年開始擴張,但因成本等因素,又關停了一些未盈利的門店,規模一直保持在300家左右。
除了租金成本高,面積大、少商鋪等固有因素外,也與政策和市場環境「不夠友好」相關。好鄰居CEO陶冶告訴《銳問》,17年「疏解人口」、治理「開牆打洞」等政策,客觀上也對便利店的市場和數量造成影響。
作為對比,便利蜂在北京已經擁有超過500家門店。這是一份難得的成績。
傳統便利店是一門資本化率低,資本積累相對緩慢的生意。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0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報告,單店日均銷售額約5297元,同比增長約4%;二線城市典型便利店淨利率僅有5%。便利蜂的打法則是網際網路模式。
(據透露,累計融資達15億美元)
多數便利店在擴張時,採取加盟模式。便利蜂則完全自營。
單店投入堪稱財大氣粗。有便利店資深人士吳萌曾對《中國經營報》分析,一家門店的裝修、設備至少在60萬元左右;一位北京便利店資深高管則表示,單店投入應該在100萬左右。
《銳問》調研後發現,便利蜂在人力、設備、租金等方面的投入,明顯高於同行。設備如烤箱,進口牌10萬元/臺,國產牌3-5萬元/臺;咖啡機,7-8萬元/臺。單店店員數則與營業額掛鈎。以日營業額2萬-3萬元,4-5個員工的情況舉例:
薪資標準,月工作167小時以內,拿固定底薪,3000元左右;167-200小時,28元/小時;工作200小時以上,38元/小時(2018年底取消了這一項);提成,按日營業額計算。最高一檔是「日營業額5萬」,店長每月提成可達2萬。
據悉,相似的選址、銷售額規模下,便利蜂店長能拿到1萬元左右收入,而711隻有一半。
一位天津店長告訴《銳問》,早期品牌推廣階段,便利蜂還採取了燒錢租商業樓的策略。「便利蜂在天津』CBD』的一個商業樓租了四層,共一千多平,但單店營業額只有3000-4000元/天,還比不上日租金,一年起碼虧50-100萬。」據其透露,目前天津有五百多家門店,真正盈利的不超過三分之一。
目前官方消息稱,北京地區門店已經實現盈利。
02 核心是算法,和711的方法論
便利蜂有一定成績,莊辰超把它歸功於算法,但細究之下,內核還是711的方法論。
這些方法論,基本可以從日本711創始人鈴木敏文《7-Eleven經營秘籍》中找到:
打造自有品牌。2007年,711推出自有品牌 Seven Premium,零售額佔比超四分之一。便利蜂也打造了「蜂質選」,從一開始僅有三四個SKU,到如今上百個SKU,從飲料到打火機,幾乎涵蓋各個品類;
門店個性化。2014年,711獨立運營店鋪改革,創立了以店長為核心,建立滿足地區商圈內固有消費者需求的個店經營模式。便利蜂在熱食上「快速創新,快速迭代」、電子標籤的應用均吸取了這一點;
算法,加人的經驗。711的策略是將訂貨決策權下放至兼職和小時工,員工會通過銷售終端(POS)提前掌握前一天的數據,去年同期的數據,同天氣下的數據,作為預測參考數據。
在很多方面,便利蜂都參考了711。而和711相比,這家新型網際網路公司更重視算法和快速迭代。這一點體現在SKU迭代、內部人事考核等各個方面。
熱食「迭代」:熱食是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擁有高毛利、銷售佔比高的特點。便利蜂有專門的食品研發部門及自有中央廚房。一般每周二上一個新的關東煮品類,每周三上一個新的熱菜,每周四上一個新餡料的包子,根據單店銷售情況,決定相關品類的去留。
電子價籤:一般一個便利店,有200-300個SKU使用電子價籤,主要是麵包、飯糰、酸奶等日配品。系統會根據昨日同期庫存、當日銷售情況動態打折,以高效消化庫存。通過這些手段,做到「千店千面」的狀態。
電子標籤
在便利蜂內部,有1500-2000人的技術團隊。一位前便利蜂研發告訴《銳問》,便利蜂大部分內部系統都是自研的,也有專門的架構部門在做升級維護。
在便利蜂內部,非常強調數學邏輯能力。2019年初,公司爆出「要求員工參加數學考試,考試不及格的都開除」的新聞。莊辰超的回應是,「便利店業務每天都需要大量基於數學邏輯評估的小決策。數學邏輯不好,績效很難達成預期。」
這種快速迭代的情況下,也對店長和店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便利蜂門店店長一般會開雙周會,每雙周就有一個大迭代。內部學習溝通軟體幾乎每天都會發SOP,作為學習任務,有專門部門進行考核。「我們運營部老大說過,如果一個店長趕上迭代高峰沒有上班,可能幾天後就跟不上了」,一位內部人士說道。
此外,便利蜂還會選擇若干顧客作為神秘顧客,讓他們前往門店體驗,並給服務打分。以「微笑服務」為例,最開始還包含「露幾顆牙」這樣的需求,到後期迭代到只需說「謝謝」即可。「很多店長因為這個因素離職」,一位便利店員工透露。但他也提到,員工可以通過調取錄像申訴。
綜合各項指標,最終門店會被分為ABC三等:如果拿到A,會擁有高提成等獎勵;拿到B,沒有獎勵或懲罰;連續兩個月拿到C,店長就要被淘汰。
03 依然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寬窄創投創始合伙人潘金菊認為,便利店是不錯的生意。相比日益衰微的傳統大賣場或商城,便利店的一個長期優勢是「離年輕消費者更近,成本更低,電商、外賣、到家等網際網路打法均無法截流」。
並且她調研後發現,區域便利店品牌如浙江三江購物、山東家家悅兩家銷售額近百億元,均為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可觀。
從大的市場環境來看。在日本和臺灣,每兩千人一家便利店。但在北京、上海,這個數字為8889和3769。在國內,711、羅森、全家等日本便利店巨頭進入市場十多年,因選址、盈利目標比較苛刻,到2019年底,規模也還在2000-3000家門店。規模最大的品牌美宜佳,門店數量在2萬左右,但主要在南方。
因看好未來發展,近些年市場玩家在增多。2018年,蘇寧小店曾號稱「三年開5000家」,不久前開放加盟,稱「3年內加盟10000家」;與此同時,京東便利店、天貓小店也都號稱要開上百萬個。
但這門生意,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與一般雜貨店不同,便利店核心特點在於深度管理,一套涵蓋熱食、冷食、百貨等服務範圍的供應配送體系,精細化的經營管理流程;此外,便是通過數位化手段,提升每一環節的效率。
莊辰超沒有零售背景,其最早創立的去哪兒網,是中國最大的旅遊搜尋引擎。便利蜂的高速擴張,主要基於他所說的,「用算法來優化和覆蓋整個便利店營運中的一切」。
自助點餐與自助付款
目前調研情況來看,算法參與深度仍然不夠。自動補貨準確度仍然較差,需要人為修正SKU。為此,便利蜂相關部門經常會通過門店調研的方式,優化自動訂貨。每周六,便利蜂會給門店新的商品陳列圖。而且有專門的檢查部門,檢查包括位置和商品,商品和價籤是否準確。但對於缺乏經驗的門店,很容易出錯。
簡而言之,目前各個環節,仍需要較多的人為幹預。而店長的經驗等素質指標,還是區別不同門店經營效果的關鍵指標。據《銳問》了解,在便利蜂,90後當店長甚至地區負責人的情況並不少見。如便利蜂宣稱,「只需45天-6個月,就可以培養一個店長」。
——如何在快速擴張和門店管理,算法迭代和用戶體驗之間取得平衡,對於行業玩家而言,還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比如京東天貓,只是把品牌授權出去,把以前那些傳統的「夫妻店」作為簡單的出貨渠道。蘇寧小店也低估了這門生意,2018年上半年虧損2.96億,2019上半年虧損22.13億,2019年下半年開始,蘇寧小店直接被剝離出財報。截至今年6月底,蘇寧小店數量已經從高峰時期的4508個縮減到1835個。
據悉,蘇寧小店的單店成本在50萬元-100萬左右。但實際投入和產出並不匹配,不少人認為它們其實是「百元日商店」。某資深行業主編對《銳問》分析認為,蘇寧小店開的太快了,供應鏈和管理都沒有跟上。
一位資深人士在接受《銳問》採訪時認為,和711等老牌便利店相比較,這些新型便利店始終還是欠缺一些人情味。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店員與用戶的溝通之上,還體現在選品等層面。「711的選品是有溫度的,會給你驚喜,這是運營團隊的洞察,不能完全用數位化手段來替代。」
羅馬非一日建成,711積累了五十多年的這套文化和管理經驗,要完全複製,也非一日之功。
薦讀
黑馬營十周年紀念特輯
1:黑馬營10周年:我們的選擇、使命與信仰
2:黑馬營10年學員全名單首次公布:致敬1685位創業者
3:新一批被看不起、看不懂的黑馬,又開始被追不上了……
4:牛文文:大機會人生難得,註冊制百年一遇
5:黑馬營10周年:神七、神七,續寫傳奇
6:黑馬營10周年:「十」光不老,一生有你
7:黑馬營10周年:創業無悔,17最美
8:黑馬營10周年:徐小平給創業者的18句話
9:江南春:搶佔用戶心智,13個創業者必須知道的點丨黑馬營10周年
10:周鴻禕:創業者必看的18句大實話,建議收藏丨黑馬營10周年
11:俞敏洪:創業要激情,更要冷靜,這22句話助你修行丨黑馬營10周年
12:李豐:存量經濟下,好人賺錢的18條法則 |黑馬營10周年
13:孫陶然:創業25年,六度成功,跟你說15句心裡話丨黑馬營10周年
如果說創業是一場人生修煉
黑馬營就是向上生長最好的土壤
歡迎加入黑馬營「一億中流」加速計劃
加入城市產業加速,擁抱時代成長機遇
——黑馬會歡迎你!
小春社、幸福mama、中道美醫美、貝萊優品、
馨宜電商、W.HOME快時尚百貨、鹿客美集
百草味、優質果園、優糧之造、買條活鮮、
吃貨趴、本地農、蔗理E鏈
....
在微信小程序「黑馬商圈」
搜索以上關鍵詞,馬上對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