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和711為何遲遲不迎戰便利蜂?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藍鯨TMT

記者 | 方園婧

5月初,便利蜂在華東地區發起便當買一送一活動。幾天後,全家推出低價便當積極回應,而羅森雖然沒有「迎戰」,但其中國高層仍不忘隔岸點評,刷了一波參與感,讓外人見識了便利店市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6月中,便利蜂的收銀小票上多了幾行字:「本店熱餐食材優選,均使用金龍魚非轉基因一級大豆油。」自此,便利蜂成為國內第一家採用金龍魚油製作熱餐的連鎖便利店。面對便利蜂的逼宮,原以為全家、711等傳統便利店會陸續表態,結果卻集體沉默。

「許多便利店熱餐用的是餐飲專用食用油,成分中多了棕櫚液油。一些散裝油的最低價格,比家庭用油便宜了近一半。」 一位餐飲界人士道出部分原委。也就是說,同樣分量同樣品牌的大豆油,一個「非」字之差,價格幾乎相差一半。

一份便利店熱餐十幾塊錢,屬於平價多銷。一位長期觀察便利店的業內人士認為,便利蜂宣布全線使用非轉基因大豆油無形中抬高了行業門檻,尤其是食材成本的增加,這對於全家、711這樣的傳統便利店無疑是致命的。

「全家、711是便利店1.0的代表,他們通過控制成本追求毛利率最大化,如果使用昂貴的食用油,除非提高銷售價格,否則將會損傷收益。」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而便利蜂在使用高檔餐館同款用油的同時保持價格穩定,不僅讓利消費者,也是便利店2.0時代善於借力科技的表現。」

記者在便利蜂門店發現,食材升級不只在用油上。在熱餐區的菜單上,肉末茄子、水煮肉片、麻辣香鍋等熱菜都特別註明使用品牌企業豬肉,宮保雞丁則標註「選用恆順香醋」。

同一款熱餐,選擇更優質的食材和用油,使品質得到了提升,而價格卻並沒有圍繞價值的變化出現上下波動,便利蜂這種「改寫」經濟學原理的底氣來自對數據和技術的高效運用,實現做極致食材的同時,又使得總成本不變。

作為一家算法驅動的便利店,便利蜂在很多領域的運營成本比傳統便利店低很多。毫無疑問,便利蜂的熱餐業務也是建立在算法基礎上。

便利蜂有一個數據化的熱餐評價矩陣的模型,創意一道新菜首先要滿足熱餐評價矩陣的基礎條件,這包括色、香、味、鮮,食材營養均衡等,然後再經過市場數據調研、工業轉化改良、專業試吃品鑑等環節,最後和消費者見面,並且通過消費者購買的頻率數據,決定菜品停留在店的時間。

數據化運營還包括對不同地域消費者偏好的大數據統計,從而對菜品的投放進行靈活調整,如果傳統便利店隨機的投放菜品造成一半浪費的話,在數據驅動的便利蜂模式中,這一部分節省出來的成本就可以被用到食品安全和質量上去。

前段時間,日中經濟協會攜數十家日本企業代表到便利蜂北京總部進行考察交流。日中經濟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巖永正嗣直言,在數位化方面,日系便利店沒有很好發展,反而是便利蜂用數位化驅動便利店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據上述業內人士觀察,全家、711等便利店依然停留在傳統的運營模式,雖有現成路數,卻因缺乏科技參與而效率不高,在成本控制上也差強人意。「相比之下,他們就像雅虎,而以便利蜂為代表的便利店善於擁抱變化,更像Facebook,兩者格局不同,誰更懂得未來,更懂得用戶,誰就能擁有用戶,擁有未來。」

相關焦點

  • 711、羅森、全家、便利蜂……四大便利店10款早餐三明治PK,這些...
    產品名稱:金槍魚沙拉醬購買方式:711有售價格:8.6元/個- 火腿芝士 -火腿芝士的表面和上面介紹的兩款不一樣,它是那種烤過的,呈金黃色,外焦裡嫩,不用擔心加熱過頭麵包體會變溼。產品名稱:炸火腿芝士三明治購買方式:羅森有售價格:13.8元/個便利蜂三明治- 海苔松松烤蛋三明治 -海苔松松烤蛋三明治裡有雞蛋、肉鬆和火腿,麵包經過烤制,表面焦黃,味道鹹甜。
  • 便利蜂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注被忽視的便利店食用油安全
    記者 | 方園婧5月初,便利蜂在華東地區發起便當買一送一活動。幾天後,全家推出低價便當積極回應,而羅森雖然沒有「迎戰」,但其中國高層仍不忘隔岸點評,刷了一波參與感,讓外人見識了便利店市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揭秘便利蜂:燒15億美元,用算法革命711們
    2016年,成立便利蜂。便利蜂品牌,走過不少彎路。比如做共享單車、無人貨架,都失敗了。只有便利店項目,勢頭正勁。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
  • 資本運作下的便利蜂,很有可能成為中國版的711
    據雷帝觸網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便利蜂近期獲騰訊與高瓴資本大筆投資,估值16億美元,騰訊與高瓴資本分別持股8%。對此,便利蜂表示不予置評。行業人士則認為:"無論從騰訊和便利蜂的戰略布局和業務需要,還是從高瓴資本的投資策略來看,這筆交易的可能性都很高"。而便利蜂稱得上是新零售時代便利店的代表之一,確實有被資本相中的實力。首先,資金充足。
  • 「中國版711」便利蜂啟示錄
    與店鋪數量同樣不容小覷的,是便利蜂的開店速度。自2017年2月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後,僅三年多的時間,這家「中國版711」便利蜂就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了1500多家店。然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期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顯示,今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創下近三年來最低點,多數企業降低了門店拓展的預期。
  • 711?全家?羅森?
    比如說北京城忽如一夜春風來的「便利蜂」;武漢市綠油油的「today今天」和「中百羅森」。|拯救我開題報告的是參考文獻嗎?不,是宿舍樓下對面的便利蜂|楚河漢街上的TODAY還附贈二樓採耳服務:想不到吧|武漢羅森與當地企業「中百」聯合,以滿足生鮮供貨量現在問題來了,一家便利店真的能滿足當代都市肥宅/時髦精/窮困學生黨/社畜/白領的需求嗎?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根據知乎便利蜂官方帳號在「如何加盟便利蜂」問題下的回答,「我們還不開放加盟……一方面,便利蜂全部門店的選址、配貨、拜訪、訂貨、人員排班、變價……都是由一個統一的中臺通過算法自動設計和安排的,系統之外的人和操作方法很難適配到這套體系當中。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
    出品|虎嗅大商業組作者|房煜 虎嗅主筆如果你經常刷朋友圈,一定對於「北京是便利店的荒漠」這一系列的文章非常熟悉,它往往生動的描繪了一個缺乏便利店的超大城市是如何讓你感覺到生活的不便利,特別是和上海這樣的城市相對比。
  • 在「便利店的荒漠」,便利蜂宣布盈利了-虎嗅網
    如果你經常刷朋友圈,一定對於「北京是便利店的荒漠」這一系列的文章非常熟悉,它往往生動的描繪了一個缺乏便利店的超大城市是如何讓你感覺到生活的不便利,特別是和上海這樣的城市相對比。截至發稿時,便利蜂在北京的門店總數超過500家 ,全國門店的總數超過1500家 ,加上好鄰居便利店的300多家門店,以及全家、羅森、711的北京門店,包括停止讓你薅羊毛的北京全時維持營運的上百家門店,知名品牌門店總數肯定超過1000家。北京的便利店供給還有缺口,市場尚未飽和,但是也不能算少了。說北京是便利店的荒漠,至少和我們走在街上的直覺不符 。
  • 一年在全家羅森7-11喜士多便利蜂吃365+頓,到底什麼值得吃?
    對全家最大的希望,就是新的一年,出爆款同時多排雷、備足貨,不要每次都和我說「不好意思暫時XX缺貨了」! 你知道嗎,在全家、711和羅森三家日系連鎖便利店中,羅森是最早入駐上海的,早在1996年就作為內地第一家日系連鎖便利店入駐上海。
  • 便利蜂迎戰全家便利店盒飯價格下調
    具體動作為,針對華東市場的米飯便當商品,顧客實付多少,通過便利蜂官方APP,或小程序來返同等金額代金券,代金券則有三天有效使用期。有便利蜂人士稱:「全家便利店盒飯價格下調對於華東便利店鮮食市場有較大影響,我們能不跟嗎?此次活動也不是一般促銷,因為通過返券形式,有利於我們發展。」
  • 全家、7-11盈利靠鮮食!原來他們是穿著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
    聽行家說行話,大家將來打通便利店渠道時,或能少走一些彎路。(以下為周召自述)1全家、711是披著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而且全家和711這類便利店的選址要求,與餐廳是一樣的,都是以開在商務區為主。在上海凌空SOHO裡面,包括我投的店,總共有9家便利店,方圓500米內則有12家便利店,其中有2家全家,2家711,2家喜士多,還有家樂福easy、永輝、快客、便利蜂等,反正市面上你聽過的便利店這裡基本都齊活了。
  • 在天津建最大生鮮基地 便利蜂才是便利店獨角獸
    此次便利蜂率先以最大規模鮮食供應基地切入,未免有「彎道超車」之意。公司獲得天津市武清區一副30畝土地的使用權,並用於建造中國規模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鮮食供應基地,一期工程面積達3萬平方米。在接下來的18個月周期內,便利蜂將依託天津的豐富食品原料供應優勢和區域交通優勢,建設滿足3000家門店的特大型供應基地.
  • 海底撈都關門了,為何便利蜂一直在營業?
    閉店潮中,憑什麼便利蜂還在營業?在很多餐飲店都關門的情況下,將熱餐作為主打的便利蜂為何還在正常營業,這其實跟便利蜂的特性有很大關係。同時,疫情發生後,為了給在家隔離的消費者提供便利,打消購物顧慮。便利蜂緊急開啟了「無接觸配送」服務,將食物放置在約定的地點,配送員和消費者之間也能做到無需接觸。所以,特殊時期便利蜂的門店能夠營業,除了自身特性和一以貫之的標準外,還有能迅速滿足疫情期間特殊要求的適應力。
  • 711、羅森、全家,都有什麼好吃的?
    提供的服務和商品結構,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從商品面來說,各有各的強項。除了全家便利的東西更偏康師傅,711 便利更偏統一品牌之外,其中廣泛品牌的標準商品,基本沒有什麼差異。雖然各自有各自的自有品牌商品,但是基本也是相當接近的。呀咪醬、7p、7s 商品,各自沒有很明顯的優勢。
  • 便利蜂「猜想」
    不過,也有人對便利蜂稱讚有加,國內一位投資過便利店企業(並非是便利蜂)的資本創始人對我說,「便利蜂代表了便利店的未來」。而也有業內大佬在看過便利蜂的門店後直言,「這個品牌將是我們未來最危險的對手」。創業三年來,便利蜂出過很多新聞,其中讓員工考高中數學的新聞曾經引發熱議。考數學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貫穿始終的數位化思維,成為了一家便利店的底層思維。
  • 「我被便利蜂控制了!」
    便利蜂正處於快速擴展期,截至9月25日,全國門店超過1000家。其中北京超過500家,超過全家、7-11和羅森在北京店數的總和。上海也已經有超過100家。這樣的開店速度引來驚嘆,也飽受爭議。便利蜂創始人是前去哪兒網CEO、被媒體稱為「天才極客」的莊辰超。他畢業於北京大學電子工程系,初中時就拿下全美數學金牌。
  • 日本711便利店將關店1000家,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Seven&I Holdings(柒和伊控股公司)宣布將大規模調整員工結構,至2022年裁員4000人。同時,旗下711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店鋪數量也將進行調整,其中711便利店將閉店或遷移約1000家。 官方解釋,這是由於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店面運營負擔加重,為了改善收益能力,將關閉經營狀況不佳的綜合超市。
  • 老虎證券:便利蜂如何用算法革命711們?
    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一、狂飆突進,資本燃燒北京被稱為「便利店荒漠」。近些年如131、鄰家、全時等便利店品牌,在這片土地的拓展相繼失敗。
  • 老虎證券:便利蜂如何用算法革命711們
    一位便利蜂店長對《銳問》頗為得意地說,「全家開到2000家用了七年,便利蜂兩年多時間就開了1600家,不是一個打法。」  一、狂飆突進,資本燃燒  北京被稱為「便利店荒漠」。  近些年如131、鄰家、全時等便利店品牌,在這片土地的拓展相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