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周女兒一家回國探親,全家吃得太好太多,都有些累,今天中午在「福·1088」午餐,服務員反覆勸我點他們家的燻魚,我說不要了,我知道好吃,是熱的現做的,但是今天晚上已經訂好光頭爺叔的冷燻魚,晚上回家吃,店裡就不吃了。那服務員有點疑惑不解,誰是光頭爺叔啊?難道他做的燻魚能比我們的更好吃嗎?我只好朝他笑笑,吃力啊!
光頭爺叔的冷燻魚
光頭爺叔年紀不大,我叫他小劉。幾年前在上海圖書館講座加籤售會上認識的。他由朋友介紹來捧場,買了我的書,我籤名給他時,他突然打開沉重的雙肩背包,拿出兩瓶醬油送我。籤售會送鮮花倒不稀奇,送醬油令我有點尷尬。但是小劉一點不怯場,他語速很快地向我介紹此醬油非同尋常,是蘇州傳統風味的蝦子醬油,是他家祖傳秘方,孔老師請你一定要嘗嘗。
小劉的蝦子醬油很合我的口味,甜、鮮適口,蘸白切雞白切五花肉,做麵條餛飩湯底,哪怕衝一碗紫菜湯,有它就不愁。遇到好吃的東西,我喜歡與人分享,在朋友圈中介紹後,不少人向他訂貨。小劉的蝦子醬油名氣一點點做出來了。勤勞的他又開發了冷燻魚、辣醬等品種。
小劉的冷燻魚做得地道,選的烏青質量好,做的功夫深,一份魚實實足足兩大塊,好像戰斧牛排。雖說我也是會燒燻魚的人,但在小劉面前自愧弗如。而且我知道用活殺魚做燻魚那一道道工序的煩難,知難而退。實在想吃,還是向光頭爺叔訂貨比較正確。
今天聖誕節,家人有點「年飽」了,有想吃菜湯麵的,有逃出去不回來吃飯的。我呢,就想吃一碗白泡飯,撬一小塊燻魚過過。結果我們家最懂吃的2歲不到小啦啦,推開菜湯麵碗,學我樣,也吃了幾口泡飯,冷燻魚過過~
~~~~~~~~~~~
舊文:《上海燻魚》
作者:孔明珠
上海燻魚很甜。有些北方人覺得很奇怪,上海的小菜為什麼放那麼多糖?簡直沒法吃。有一個網友說來上海出差,跑到哪兒都是甜膩膩的菜餚,沒有辣和酸,整天渾身不舒服。一天早晨出門見豆腐花,心想豆腐花是甜的總還有道理,和俺們北方一樣。不料一嘗,竟然是鹹的,搞得她哭笑不得,扭轉身買火車票回家了。
上海燻魚為什麼那麼甜,可能是這菜起源於蘇州的原因吧,姑蘇城裡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小日子當然過得蜜甜蜜甜了。老上海的時候,南京東路「老大房」的燻魚最有名,燻魚好吃,重在滷汁地道,據說這家百年老店的老滷用料十分講究,配方是保密的。當年「海上阿叔」飯店老闆娘以一兩黃金為代價向「老大房」的廚師學來這道燻魚的手藝。朋友到「海上阿叔」吃飯,這道燻魚必點,都說不錯。
福1088包房老上海風
在家裡做燻魚,只要不心疼佐料,絕對可行。
做燻魚必須用青魚,青魚是淡水養殖魚,分草青和烏青。以往聽說青魚吃小螺螄等活物長大的,草魚是吃水草長大的,所以,烏青比草青吃口好。小時候去菜場總是要擔心魚販子騙人,把草魚當青魚賣。現在好像沒有這個擔心了,一是魚價不高,二是青魚都是魚塘裡淡水養殖的,吃的都是魚飼料,所以長一個樣,頭較尖,背部青黑色。
用活殺青魚中段按骨節切,每片1釐米左右厚度。不能太薄,太薄了油炸透會很老,太厚了炸不透。將魚片一一下大油鍋炸,中火,耐心炸到顏色焦黃。放入由醬油、料酒、白糖、蔥姜、黑胡椒粉混合做成的滷汁中浸5分鐘左右取出。也有人在滷汁當中加醋的。
我有一位女友非常愛家,很年輕的時候就鑽研廚藝,她一款燻魚做得色澤漂亮,味道和老大房買的沒有兩樣。請教後才知道,她的方法也是先炸後浸入滷汁,但是魚片是先用蔥姜、老抽醬油浸一到兩個小時,然後入鍋炸。滷汁是黃酒、白糖、茴香燒一下,糖要放得多一些,使之隱隱有粘稠感。炸魚的鍋要乾淨不粘底,炸時候不能多翻面,滷汁做得寬一些,最好能將魚片完全浸入,使味道充分進入魚肉中。
上海燻魚醬紅色,油閃閃的,青魚肉質地密而不硬,絲絲縷縷中都滲透了鮮和甜的味道,無論喝酒還是飲茶,夾一塊慢慢享用,江南山水如映眼前,吟詩作畫各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