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2020-12-18 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龍宮」小行星運回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樣本。

該回收艙在黎明前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看上去就像一個持續數十秒的明亮火球,因為其保護隔熱罩在達到約3000攝氏度時熠熠發光。

JAXA稱,利用一架直升機確定了著陸位置。

報導稱,如果這次任務成功,這個太空艙將裝有兩個採自「龍宮」小行星的樣本,包括迄今採集的首個小行星地下樣本。科學家認為,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這個小行星上曾存在有機物和水。

他們希望,據信存在於樣本中的原始物質將有助於進一步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太陽系的進化。

據報導,5日下午從「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上釋出的這個太空艙,在伍默拉軍事禁區附近的沙漠中著陸。

該回收艙將被送往伍默拉軍事禁區內一處設施,以分析這些小行星物質可能釋出的任何氣體。

雖然JAXA的工程師自信他們將樣本密封得很好,但氣體材料很容易丟失,因此檢測將儘快進行,以獲得最精確讀數。

報導稱,「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著陸兩次,以採集樣本。

在2019年2月首次著陸時,該探測器採集了小行星的表面樣本。同年7月採集的第二個樣本是迄今首個來自小行星的地下樣本。

這兩個樣本將使科學家得以比較小行星地表和地下的物質構成。

儘管據信「龍宮」自最初太陽系形成以來變化極小,但科學家說,該小行星的地下物質不會如地表物質那樣經受侵蝕以及遭到隕石撞擊導致的潛在汙染。

地球形成之初,由於靠近太陽,地球上完全沒有水。科學家認為,在地球變冷後,水和有機物被物質構成與「龍宮」相似的隕石送至地球。

JAXA的回收任務得到了澳大利亞航天局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 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月6日2時30分前,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在澳大利亞上空被觀測到,並被確認回歸地球。據稱,樣本艙在澳南部沙漠地帶著陸,奔赴當地的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
  • 人類首次取回地月系以外的碎石,日本隼鳥 2 號現已成功返回樣本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此次可能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人類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 日本航天局從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中回收了小行星樣本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在夜空中的一連串光線中,一個裝有從遙遠的小行星上採集的珍貴標本的膠囊到達了地球。科學家渴望已久的這些樣品的重量不超過0.1克,可以幫助闡明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形成。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帶著「寶藏」的隼鳥2號回收艙回來啦
    點我了解>>日本首枚純國產火箭H-IIA與JAXA的歷史待回收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攝於澳大利亞南部,2020年12月6日拍攝並公開)圖片來源:(c)AFP PHOTO / JAXA2014年12月,隼鳥2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乘載H-IIA火箭升空後,於2019年2月在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C型小行星「龍宮星」上成功著陸並開始收集樣本,力求通過分析帶回地球的僅約0.1克的樣品,從而加深人類對生命起源和宇宙構成的理解
  • 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日本「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返回地球,攜帶有小行星樣本
    這艘返回艙的樣品將會是一個美麗的目的地,日本太空飛行器Hayabusa2大約6年前發射,其使命是發射一顆古老的小行星,並偷走一些灰塵。如果太空船能存活下來,載入太空巖石的有效載荷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太陽系的早期階段,闡明隕石的神秘起源,甚至可能提供關於在地球上出現生命的線索。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該探測器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預計降落的地區是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隼鳥2號成功達成任務
    ▲日本小行星探測機「隼鳥2號」(Hayabusa 2)達成任務。(圖/翻攝自臉書「SpaceAustralia.com」) 文/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 從日本小行星探測機「隼鳥2號」(Hayabusa 2)分離的裝有小行星砂石密封艙,於日本時間6日凌晨4時47分左右,在澳洲南部沙漠被發現,確認成功返回地球。
  • 日本隼鳥號時隔7年返回地球 被喻「不死鳥」
    「絲川」小行星遊太空7年 「不死鳥」歸巢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返回地球,有望首次帶回小行星巖石樣本在外太空「流浪」7年的日本「隼鳥」號探測器有望於北京時間13日22時許進入大氣層,焚毀前釋放出可能收納有小行星巖石樣本的密封艙。
  • 帶回小行星碎石樣本探索太陽系起源
    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6日凌晨2時50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   密封艙或在澳沙漠著陸   據日本廣播協會報導,密封艙的投放地點是澳大利亞軍隊訓練的場所。該地平時對人員出入實施嚴格管制,但此次允許媒體4日對回收密封艙的相關設施進行採訪。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圖為隼鳥二號著陸採樣圖或許國內網友對隼鳥二號並不熟悉,其實它和中國嫦娥5號一樣,是一項備受全球關注的地外天體採樣任務,這顆日本小行星探測器的目標是一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隼鳥二號對這顆小行星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全面探測
  • 日本沸騰了!隼鳥二號送回了古老行星上的樣本,或與生命起源有關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航天局表示,「隼鳥二號」宇宙飛船成功地分離了一個太空艙,並將其送往地球。該太空艙從一顆遙遠的小行星上帶回了樣本,這可能會給太陽系起源和地球上生命來源的研究提供一定線索。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JAXA)表示,周六下午,太空艙成功地從22萬公裡(136700英裡)外分離,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需要精確地控制。這個太空艙將於周日降落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隼鳥二號在一年前離開了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1.8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投下的一個裝有小行星「龍宮」上塵土樣本的返回艙,已經成功在地球著陸。 「隼鳥2號」情況簡介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 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
  • 日本等待攜帶小行星土壤樣本的太空艙返回
    日本航天局表示,周六,日本「隼鳥二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了一個小型太空艙,並將其送往地球,將從一顆遙遠的小行星上帶回樣本,這可能為我們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地球上的生命提供線索。 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稱,太空艙成功地從22萬公裡(136,700英裡)外分離,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需要精確控制。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
    中新網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7月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圖片來源:官網截圖)據報導,計劃負責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表示:「看到了漫長旅途的終點。期待迎來展示龍宮巖石碎片的那一天。」
  • 外太空「流浪」7年 日本「隼鳥」返地球(組圖)
    日本「隼鳥」號進入地球大氣層這張6月13日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獲得的模擬照片顯示的是「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當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說,已經確認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發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