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疑保健品「特供」中國遊客

2020-12-12 經濟參考網

   從酵素、魚肝油到納豆、電飯煲,都有消費陷阱

  國慶期間,一位朋友從國內參加旅行團,乘坐郵輪到日本福岡旅行,在導遊攛掇下在免稅店買了兩盒植物酵素,總價高達9.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000元)。導遊聲稱,其妻子服用該酵素後排出了多年宿便,服用兩盒的作用能持續五六年。於是,數十名旅行團員紛紛傾囊購買。她說,聽導遊說這種酵素是在日本生產的,又在日本銷售,由不得中國遊客不信。

  不過,記者向東京的日本朋友諮詢時,大家都對這種酵素的高價感到不可思議。這款酵素包裝上的定價更是高達每盒7.8萬日元,中國遊客肯定還認為自己佔了大便宜。

  其實,日語中的「酵素」就是漢語中「酶」的意思。「酶」不過是一種蛋白質,對於服用後是否具有保健效果,日本國內也有很多質疑之聲。據幾個日本朋友說,在日本,服用酵素的人並不多。

  況且,即使不論酵素是否真有保健效果,與一般酵素頂多每盒三四千日元的價格相比,兩盒9.6萬日元的價格非常可疑。經過記者調查,這種酵素在東京普通的藥妝店並不見蹤影,甚至在號稱「集合超過10000家來自日本全國各地商店」的樂天網店上,也查不到相關信息。生產該酵素的所謂醫學研究所承認,這款酵素是和一家免稅公司合作開發的,但是該研究所的官方網站上並沒有該商品。可見,這款酵素只在日本人不會前去消費的免稅店有售,屬於「特供」外國遊客的產品。

  記者的另一名赴日旅遊的朋友說,他在日本旅遊時,有導遊聲稱日本小孩近視率低,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吃深海魚肝油。聽到這種說法,那位朋友也買了不少,價格也著實不菲。

  而實際上,隨著遊戲機、手機的普及,日本未成年人的近視率並不低。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今年3月27日公布的數據,2014年,日本視力低於1.0的學生在幼兒園的比例為26.53%,小學為30.16%,初中為53.04%,高中為62.89%。一些在日華人說,即使日本小學生看上去比中國小學生近視少,也是因為日本學生的課外活動多,作業少,絕非吃魚肝油的功勞。

  一名56歲的日本人說,魚肝油已經是他父母那一代的東西。戰後初期,日本人缺乏營養,還有人吃魚肝油。而現在,很少看到吃魚肝油的日本人。

  一名華人媒體人士指出,日本市面的深海魚油產品價格並不貴,服用一個月的量,大約只需要2000日元。在日本,並沒有「深海魚油治療近視」的說法,所謂「日本未成年人因服用深海魚油而少得近視」,純屬無稽之談。

  他揭露,一款很受中國遊客喜歡的所謂「日本製造的深海魚油」,其實很可能產自澳大利亞,然後在日本分包一下,再高價賣給中國人。他打開了這家主要營銷深海魚油的公司的網站,發現相關介紹中根本沒有製造這一環節,也沒有講清楚產品的來路。

  納豆是另一種很受中國遊客喜歡的產品。一款在日本網站銷售的360粒裝的納豆精,每瓶只要2萬日元。但是一名在日華人給記者看的同款納豆精,包裝上赫然印著4.2萬日元。如果拿到免稅店,估計就會以這個價格銷售給中國人。然而,記者給日本人看這款單價4.2萬日元的納豆精的照片,他們都咂舌不已,覺得是天價。

  上述華人媒體人士指出,納豆在日本被稱為窮人的食品,每盒只有幾十日元。如果是2萬日元的納豆精,每天服用一粒相當於吃了1盒納豆,和直接買納豆吃差不多。而單價4.2萬日元就高得離譜了,這一價格日本人都咂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酵素、深海魚肝油等所謂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在日本都是食品範疇。根據日本法律,廠家只能標出其含有的成分,但絕不能明示或暗示有治療效果。既然屬於食品類,便沒有什麼國家標準,其中的有效成分到底含有多少,嚴格地說也沒有第三者監督,完全屬於民不告官不究之類。

  忽悠中國遊客的大多是華人

  有華人導遊1年賺到一棟獨門獨院小樓,留學生一個月賺100萬日元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在日華人介紹說,那些由於「推銷」有方而獲得暴利的導遊,幾乎都是在日華人。在國內很多網站上,都能看到關於在日華人利用語言優勢忽悠同胞的吐槽帖。記者的一位朋友說,只有到那些也有日本人購物且提供免稅待遇的商店購物,才不吃虧。

  她說,導遊賺不賺錢,取決於嘴是否會說。她聽某旅遊協會的人說,有的華人導遊特別會搞公關,不僅自費給遊客買水喝,還給遊客買當地的小特產,為的是獲得同胞的好感,便於大肆推銷保健品。有的導遊在福岡,1年賺出了一棟獨門獨院小樓的錢;有的導遊根本不要工資,只要求回扣分成;在東京的留學生,甚至每月也能賺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萬),有的人隨便租個車,就拉著中國遊客到處跑。

  一名租車公司的華人司機向記者透露,導遊領著遊客購買保健品可獲得50%回扣,購買電器可獲得10%回扣。雖然他未說詳情,但是從中可以管窺到旅行社和導遊的暴利,而這些暴利就是從中國遊客身上賺取的。很多中國遊客「被賣了還替人數錢」,不知道自己被黑了。

凡標註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焦點

  • 真假「特供保健品」 騙局手段升級
    這位受騙老人已經買了十幾萬元的「特供保健品」,直到全部吃完也沒有看到任何效果後才醒悟過來。真假「特供保健品」,老人病情加重後報警70歲的盧女士家住武漢市青山區,2017年5月,她通過一位老年朋友認識了吳某,對方能說會道給盧女士留下了好印象,但她萬萬沒想到就此落入到一場騙局之中。「愛之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路財富大廈17樓,吳某正是該公司的女銷售。
  • 「小恩小惠+洗腦話術」誘老人上當 廉價食品吹噓成「特供保健品」
    該犯罪團夥,打著公益活動的旗號,以發放贈品,舉辦健康講座等方式,將廉價的普通食品吹噓成所謂「特供保健品」,以近萬元的價格推銷給老人。4月10日,武漢公安局江岸分局組織100餘名警力,在武漢市展開排查,並前後搗毀了7個犯罪窩點,共抓獲包括團伙頭目在內的80多名嫌疑人,現場查獲大批涉案電腦、手機、身份證、銀行卡及公司帳目、印章和大量準備售賣的各類所謂「特供保健品」等。早在今年2月,武漢警方陸續接到老年群眾報警,稱有一家保健公司賣給他們的保健品涉嫌欺詐。
  • 華媒:日本部分便利店為中國遊客準備「特供」產品
    華媒:日本部分便利店為中國遊客準備「特供」產品 2017-10-25近期日本的一些便利店發生些許變化,出現不少「特供」中國遊客的產品和服務。其中,有的產品性價比高到讓日本當地人「眼紅」。資料圖:民眾在便利店挑選商品。 姜濤 攝  文章摘編如下:  「有困難,找便利店!」早已成為在日生活的必備金句。的確,日本的便利店遍布全國的每一條街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琳琅滿目的商品,足以滿足日常的各種需要及突發事件。
  • 繼澳洲泰國後,日本景區也出現了「特供中文」,遊客:句句都扎心
    在近幾年中國外出旅遊的人數急劇上升,中國遊客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遊客群體,在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同時,更有著「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這一特殊能力,目前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國大部分都在亞洲周邊,像是越南、泰國或者是韓國等。
  • 日本商家忽悠中國遊客發財:花錢買不來尊重
    資料圖 1、可疑保健品「特供」中國赴日遊客 從酵素、魚肝油到納豆可見,這款酵素只在日本人不會前去消費的免稅店有售,屬於「特供」外國遊客的產品。 記者的另一名赴日旅遊的朋友說,他在日本旅遊時,有導遊聲稱日本小孩近視率低,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吃深海魚肝油。聽到這種說法,那位朋友也買了不少,價格也著實不菲。 而實際上,隨著遊戲機、手機的普及,日本未成年人的近視率並不低。
  • 中國遊客「爆買」打亂日本行業格局 服裝巨頭開始賣保健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賣藥的開始搞化妝品」「造西服的居然弄起了保健品」……最近,在中國遊客「爆買」之手的推動下,各行各業一向涇渭分明的日本市場開始陷入亂局。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月21日報導,日本觀光廳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僅2015年前10個月,中國大陸赴日遊客達到428.37萬人次,較2014年同期增加一倍,佔到了全部外國遊客人數的26%。2016年中國大陸赴日遊客總數有望超過創紀錄的500萬人次。在消費額方面,赴日中國遊客人均在日消費額1.2萬元人民幣。
  • 曝日本商家在淘寶賣天價保健品 專宰中國人
    核心提示:新華網10號就刊文披露了赴日中國遊客經常會遇到的一些購物的陷井,報導裡面說很多的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經常會在導遊極端的極力的推銷之下
  • 日媒曝光日本免稅店坑騙中國遊客:納豆保健品包治百病?
    8月2日,日本電視臺王牌新聞欄目《NEWS ZERO》製作專題報導,曝光日本大型免稅店「M」欺騙中國消費者。 報導中稱,「M」免稅店的社長是韓裔,在日本擁有20間店鋪,年營業額超過500億日元。報導稱,一般是先由中國導遊胡謅一番,將納豆的功效吹得天花亂墜,再將遊客集體帶去免稅店,店內的中國店員開始介紹保健品。 視頻中的店員表示:「該保健品含有納豆酵素,能延長壽命,還可以治療癌症等等」。一些遊客被「雙重洗腦」,於是買下了昂貴的納豆保健品。然而調查發現,保健品中並不存在導遊和店員吹噓的納豆酵素成分。
  • 日媒:中國遊客"爆買"打亂日本市場 最愛保健品
    (日本新華僑報網)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賣藥的開始搞化妝品」「造西服的居然弄起了保健品」……最近,在中國遊客「爆買」之手的推動下,各行各業一向涇渭分明的日本市場開始陷入亂局  日本觀光廳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僅今年前10個月,中國大陸赴日遊客達到428.3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佔到了全部外國遊客人數的26%。今年中國大陸赴日遊客總數有望超過創紀錄的500萬人次。  在消費額方面,赴日中國遊客人均在日消費額1.2萬元人民幣。1月至9月,中國大陸遊客消費總額約為5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5%,而藥品保健品是他們購買最多的日本產品。
  • 日本便利店為中國客備「特供」 性價比令日本人眼紅
    (日本新華僑報網)中國僑網10月2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期,日本的一些便利店發生了「不是為了本地人更加便利」的變化,有了不少「特供」中國遊客的產品和服務。據日本媒體報導,在東京銀座、淺草寺等著名旅遊景點的便利店內,擺放著大量其他店鋪沒有的商品。
  • 中國遊客赴日狂購商品再升級 日本抗疲勞保健品受青睞
    原標題:中國遊客赴日狂購商品再升級 日本抗疲勞保健品受青睞 (網頁截圖) 很多去過日本的中國人往往會注意到,日本便利店、藥妝店、百貨商場等大大小小的購物場所裡,都擺放著琳琅滿目的抗疲勞保健品以及藥品。
  • 日本商家開淘寶店宰中國人:商品價格翻6倍
    1、可疑保健品「特供」中國赴日遊客 從酵素、魚肝油到納豆、電飯煲,都有消費陷阱 國慶期間,一位朋友從國內參加旅行團,乘坐郵輪到日本福岡旅行可見,這款酵素只在日本人不會前去消費的免稅店有售,屬於「特供」外國遊客的產品。 記者的另一名赴日旅遊的朋友說,他在日本旅遊時,有導遊聲稱日本小孩近視率低,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吃深海魚肝油。聽到這種說法,那位朋友也買了不少,價格也著實不菲。 而實際上,隨著遊戲機、手機的普及,日本未成年人的近視率並不低。
  • 日本免稅「黑店」用保健品冒充藥品坑遊客
    日本免稅「黑店」用保健品冒充藥品坑遊客 原標題: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
  •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
    日本藥妝FANCL準備在中國賣保健品來源:聯商網2017-05-18 09:08不少中國遊客赴日喜歡購買日本藥妝店裡的保健品,現在至少 FANCL 的保健食品能夠在中國直接買到了。5 月 16 日, FANCL 宣布與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下文略稱「國藥國際」)籤署了健康食品代理協議,預計 6月中旬國藥國際將獲得中國地區獨家銷售權,國藥國際隸屬於中國最大藥企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諮詢公司羅蘭貝格日前發布的《「十三五」時期中國保健品行業致勝策略》顯示, 2015-2020 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年增速約為 8%,到 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 1800 億元。
  • 專宰中國遊客?日本免稅店聯合導遊賣保健品,高價賣給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我國遊客經常把日韓免稅店擠爆,為的就是去買一些國內沒有國外很火的商品,或者是國內有國外更便宜的商品。正是看到了我國遊客龐大的購買力,很多導遊常常會勾結日本免稅店一起賣商品,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專供中國遊客的商品,這些商品日本人幾乎不買,日本的一般超市都沒得賣,就只在免稅店裡銷售。
  • 又曝日本跟團旅遊陷阱?日本查無此貨,專供中國遊客
    最近一個暗訪日本旅遊團的   視屏報導被衝上了熱搜,   裡面的中國導遊全程誘導遊客   從上面視屏中可以明顯感覺到,   導遊導購聯合忽悠遊客高價買保健品,   把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長命的原因   歸咎於他們天天吃保健品,   咱們中國人沒有吃保健品就短命了?
  • 繼澳洲泰國後,日本景區也出現了「特供中文」,遊客:句句都扎心
    在近幾年中國外出旅遊的人數急劇上升,中國遊客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遊客群體,在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同時,更有著「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這一特殊能力,目前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國大部分都在亞洲周邊,像是越南、泰國或者是韓國等。
  • 假貨泛濫劣質保健品全賣給中國遊客
    不少中國遊客都認為美國的保健品品質好,經常會購買帶回國,殊不知也可能遇上假冒偽劣產品。而保健產品是否可靠,在美國法律監控並不如大眾想像的那麼嚴格。,國人賣假貨到美國,高達4.5億,而最近,連保健品也不能好好安心的購買了。一些不法商家專門瞄準不懂美國法律的華人遊客,向旅遊團兜售劣質保健品。近日讀者孔女士投訴,某華人聚居區一家保健品店出售的產品成分可疑。
  • 日本烤肉店將普通牛肉冒充松阪牛肉 專賣給中國遊客
    原標題:日本烤肉店將普通牛肉冒充松阪牛肉 專賣給中國遊客 報導截圖 據央視報導,儘管日本的產品和商家口碑普遍不錯,但同時也存在著消費陷阱。春節期間,日本一些商家推出了針對中國遊客的福袋。福袋本是日本在元旦期間讓利促銷的活動,但春節福袋更像是在處理滯銷商品。據調查,一些面向遊客的家電產品福袋價格比一些大型家電連鎖店的價格高出兩成左右。另外一些免稅店推出的化妝品、保健品等存在誇大功效、虛假宣傳的現象,往往這些商品在日本一般商店是沒有銷售的。
  • 保健品當藥品、誇大洗腦、拒不退貨、政府不管,哈日族買日本保健品被坑慘!
    新華社5月1日就報導了因為迷信日本製造,一群中國人被坑慘了。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而且,這些商品盒子上,也都專門印有「藥局專賣品」字樣,有意誤導中國遊客。殊不知,日本根本沒有藥監局這一機構,導遊故意用此稱謂矇騙中國遊客。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藥局(即藥店)不僅賣藥,也銷售各類保健品。「以為是藥,所以那麼貴也買了。現在可好,自己不敢吃,又不能送人,」張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