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當藥品、誇大洗腦、拒不退貨、政府不管,哈日族買日本保健品被坑慘!

2021-02-25 健康產業平臺


雖然部分日本製造的工藝為人所稱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製造都值得信賴。新華社5月1日就報導了因為迷信日本製造,一群中國人被坑慘了。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保健品冒充藥品 商店拒絕退貨

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2月1日,在地接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他們乘坐大巴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SUN,中文為亞歷山大和太陽)免稅店購物。途中,該導遊引用所謂電視臺宣傳照片等資料,向車內遊客宣揚納豆精、萬步力等產品療效,稱其對高血壓、關節疼痛等有顯著改善作用。在經過店內導購一番推銷介紹後,張先生消費91萬日元(約合5.5萬元人民幣),其中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第一酵素、深海鮫等所謂特效藥品。

當晚張先生抵達酒店後,在網上對第一酵素等產品進行搜索,發現不少差評,甚至有網友稱「上當受騙」,於是包括張先生在內的該團23名遊客便跟導遊交涉要求退貨。

據張先生介紹,地接導遊在得知他們要退貨後極力阻撓,甚至威脅稱要記他們「脫團」,影響其日後籤證申請。在報警獲得警方協助後,該張姓導遊才勉強答應帶他們退貨。

退貨時,號稱是該店店長的人矢口否認賣出產品為「藥品」,稱只是「健康食品」,並以貨物已售出概不退換為由,拒絕退貨退款。但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錄音,導遊在事前宣傳時,口口聲聲稱免稅店裡賣的是「藥監局的藥,藥局專賣的藥,買它可以救命」,還稱「沒有副作用,四瓶一療程,吃一個療程可以保持五到十年」。而且,這些商品盒子上,也都專門印有「藥局專賣品」字樣,有意誤導中國遊客。殊不知,日本根本沒有藥監局這一機構,導遊故意用此稱謂矇騙中國遊客。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日本的藥局(即藥店)不僅賣藥,也銷售各類保健品。

「以為是藥,所以那麼貴也買了。現在可好,自己不敢吃,又不能送人,」張先生說。

「第一藥品」品牌 其實不是藥品

第一酵素、納豆精、深海鮫、萬步力、超級玻尿酸等免稅店高價保健品皆出自「第一藥品」,其產品專櫃就設在A&S免稅店6層入口處。

令人不解的是,明明銷售的是「健康食品」,該專櫃打的卻是「第一藥品」的牌子。記者經調查後發現,所謂「第一藥品」與「藥」沒有絲毫關係,它並非製藥公司,而是以販賣健康食品、基礎化妝品為主的零售店,這一點在其官方網頁中寫得清清楚楚。巧合的是,該公司地址與免稅店在新宿同一棟大樓中。

「第一藥品」貨源主要來自「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和「富山藥品株式會社」兩家製造商。有消費者曾根據第一酵素外包裝上標示的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地址,在網上搜素,但並未發現廠房痕跡。經中國駐日使領館實地調查,該地址處沒有日本酵素株式會社工廠,有的只是當地一家螺絲製造工廠和幾家日式點心店。

此外,在日本酵素株式會社的官方網頁中,也僅有簡短的公司簡介,包括經營內容、商品概覽、諮詢在內的所有條目都在「準備中」。

看似「門庭若市」 其實「門可羅雀」


遊客張先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前一天上午購物時門庭若市、甚至在收銀臺前排起長隊的免稅店,第二天退貨時卻是門可羅雀——除了店員,顧客寥寥無幾。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個套下得有多周密。所有的導遊都特意選在上午10點前後帶團抵達免稅店,因此店裡才會同時聚集兩三百人,造成火爆搶購的假象,」張先生說,「導遊在路上還特意給我們指了指第一酵素在新宿街頭打的廣告。」

記者近日前往新宿JTC免稅店了解情況,試圖進入二層保健品櫃檯,但被告知沒有預約不能入內。當時,二層店面除店員外,沒有任何其他顧客。中國駐日使館領事部工作人員和部分自由行旅客也反映,上述兩家免稅店傾向接待團體遊客,甚至有店員專門在門口點人計數。

記者此前在A&S免稅店調查時發現,該店不僅接待中國遊客,還接待韓國遊客。當時,一個10人左右的韓國團在導遊帶領下來到免稅店後,兩名店員使用流利的韓語向其推薦磁氣項鍊、納豆精等產品。

團體遊客多數行程安排緊、缺乏事前調查又過度迷信「日本製造」,因而很容易被忽悠。雖說日本的確是長壽國家,普通超市或藥店也不乏酵素、膠原蛋白等營養素,但日本保健品市場是否像中國人出入的免稅店那般火爆,事實並不見得如此。僅就記者了解,並沒有多少日本人定期服用所謂酵素產品。

出境理性購物 拒當國際「冤大頭」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駐日使館陸續接到多起中國遊客在免稅店購物受騙的投訴電話,中國駐日使館微信公眾號曾兩次專門發布消息,提醒在日中國公民謹慎購買高價保健品,但投訴或求助電話不減反增。

雖然中國駐日使館領事部曾多次就這一問題與日本消費者廳、觀光廳等部門交涉,但相關部門均以「退貨為商家額外服務,日本無強制規定」或「定價由商家決定,政府部門無權介入」等理由拒絕提供協助。當地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監督,而被引入陷阱的中國遊客只能吃啞巴虧。今年2月在A&S購買約合4萬元人民幣保健品的王女士不僅退貨不成,反倒被該免稅店要求繳納「貨物保管費」,弄得錢貨兩空。張先生一行雖得到旅行社退貨承諾,但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事實上,雖然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存在哄騙嫌疑,但免稅店購物陷阱並非不可避免。導遊將第一酵素吹成藥品,但在其包裝盒上寫的是「加工食品」,若消費者提高警惕,是可以避免受騙、減少損失的。

(來源: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日本免稅「黑店」用保健品冒充藥品坑遊客
    日本免稅「黑店」用保健品冒充藥品坑遊客 原標題: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
  • 保健品非藥品「藥到病除」不可信
    她要求商家退貨款2萬元,商家不同意,於是她向武夷山市消委會投訴。經了解,王阿姨購買的肽杞口服液售價高達5000元一份,商家確實存在誇大功效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經過消委會工作人員的耐心調解及批評教育之後,商家同意退還王阿姨貨款2萬元。
  • 15萬元買的百瓶保健品10年吃不完——老年人就這樣被「洗腦」
    新華社廣州2月1日電  題:15萬元買的百瓶保健品10年吃不完——老年人就這樣被「洗腦」  新華社記者肖思思、胡林果  沒扛住感情攻勢、恐嚇營銷的輪番轟炸,去參加了一個「免費講座」的林老伯,一口氣花15萬元買了100多瓶靈芝孢子油。
  • 「我不是藥品」應成為保健品的「口頭禪」
    (9月10日《法制日報》)  保健品等事關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可掉以輕心。然而,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甚至不擇手段,已成為社會一大通病。如利用偽劣保健品忽悠消費者,獲取暴利,則是一些不法商家慣用的伎倆。特別是,一些保健品企業及經銷商,受利益驅使,不僅向消費者過度推介保健品,而且在包裝上和廣告中恣意誇大功效,欺騙廣大消費者。
  • 迷信日本製造 中國遊客在日本免稅店爆買被坑
    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保健品冒充藥品 商店拒絕退貨 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
  • 嘉峪關:如何讓家裡的老年人遠離保健品陷阱?小編給你支招……
    陳先生家的老人最近又迷上了一款冬蟲夏草保健品,「就是雍和街的一家店鋪,裡面賣的所謂『冬蟲夏草』,三千多塊錢一盒,買兩盒就給送幾小盒,家裡老人非要買,我們怎麼勸都沒用,說得多了,老人就說我們不關心他們的健康,非要讓他們住院才甘心。」
  • 迪雷諮詢:論2016直銷行業保健品發展現狀
    直銷行業網訊 近日有報導稱中國遊客去日本購物,在「黑心免稅店」推薦之下購買了堪稱是補藥的假冒保健品,遊客退貨無門。一向爭議頗多的保健品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 「保健品標註警示語」切莫淪為形式
    1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標籤管理,便於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和藥品的區分,今年將研究借鑑菸草標籤管理方式,在保健產品標籤顯著位置標註「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藥品」等警示語。
  • 日無良免稅店瞄準中國團 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 輔酶Q10是保健品還是藥品?80%的人都理解錯了!
    藥品的批准文號可以在藥品的外包裝盒上找到。藥品的批准文號為「國藥準字……」,保健品的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根據這個批准文號,我們就可以輕鬆鑑別藥品與保健品了。在這裡強調一下,保健品是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食品!食品!食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此,選購保健品一定要理性,去正規藥店購買,千萬不要盲從,不能輕信包治百病、神的無法附加的「保健品」。
  • 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養生,鹿茸、冬蟲夏草、雪蓮等經常被作為滋補保健品食用。但對於這些可食用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遇到相關的權益糾紛也無所適從。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們身邊的「保健品」。
  • 保健品詐騙、虛假誇大宣傳「模式」大揭秘之【診療會、診療模式】
    前面幾天我寫了些各地保健品詐騙、虛假誇大宣傳信息,表明國家為了淨化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經營市場,從17年7月國務院宣布9部委聯合行動執法以來取得了實質上的進展。嚴厲打擊了保健品、醫療器材體驗、會銷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杭州老人深陷保健品迷局 子女無奈報警求助
    子女們也會買一些保健品給老人,可是老人家任性,不聽勸不吃也不喝,她說子女買的這些東西都沒有保健功能。老人喜歡跟小區裡的其他老人交流,同齡人說起話來能感同身受,互相能知道彼此的感受。小區裡的其他老人很多也在保健養生。老人家們聚在一起,會互相交流」情報「:他們最近在吃什麼保健品,最近哪裡哪裡又有最新的保健養生課堂可以去聽。高女士的母親,就這樣走上了「老人養生」之旅。
  • 我爸媽也入了保健品的坑花掉起碼150萬,家裡馬桶、水龍頭都是推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我父母也深受其害,至少已經被保健品坑了150萬元。」今天(11月13日)上午,杭州秦先生看小時新聞的報導跑贏了股市卻砸在保健品上後,給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打來電話。漸漸的,兩位老人房間裡的保健品開始多了起來,就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吃不完了,便跟小輩們說:「你們拿點去吃吃吧。」這時,秦先生才注意到父母房間裡堆滿了保健品。「我兒子覺得有點不對勁,拿了其中一瓶問了爺爺奶奶價格,這一盒2000元,那一盒5000元……我兒子對著瓶身上的標籤上網一查,同樣一盒保健品才100元。」
  • 保健品「坑爹計」升級:阿膠非驢皮 燕窩刷明膠
    臨近春節,又正是冬令進補的時節,保健品市場一片紅火。然而,近日一則「四成阿膠原料涉假」的新聞卻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的大爺大媽們敲響了警鐘。事實上,保健品市場亂象又何止於此。隨著老年人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保健品市場的「坑爹計」也在不斷升級。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一些商家在銷售保健品時故意誇大功效、抬高價格,採取誘騙的方式吸引老年人購買。
  • 【你上當了嗎】日本免稅黑店是這樣騙遊客的…連爆買也是造出來的
    圖文無關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保健品冒充藥品商店拒絕退貨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2月1日,在地接旅行社日本東瀛假日旅行社導遊帶領下,他們乘坐大巴前往東京新宿A&S(全稱ALEXANDER&SUN,中文為亞歷山大和太陽)免稅店購物。
  • 把保健品吹噓成比任何藥品都有效,朋友圈發違法廣告被罰40萬
    她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款產品被大肆宣傳,賣家聲稱,該產品勝過任何藥品。劉菊信了就花4萬元買了約190盒產品,想給丈夫服用。然而,在吃了大約150盒後,丈夫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她要求退掉剩餘的產品,結果對方卻一拖再拖,然後把她拉黑了。
  • 吃保健品「上癮」的年輕人
    林晴大笑著,毫不掩飾對保健品的依賴。當多數人對保健品的印象還停留在「為中老年打造的騙局」,已經有一批年輕人如同被「洗腦」一般,一頭扎進保健品萬能的神話。圈地狂歡:被一鍵清空的「保健品購物車」保健品,分為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令年輕人陷入狂熱的屬於後者,在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又稱膳食補充劑。
  • 名揚國旅夕陽紅旅行團:免稅藥品實為保健品 免費景點竟要門票
    生活報記者 張博 文/攝高匯率騙老人兌換港幣、以免稅為由推銷藥品實為保健品、免費景點卻收160元門票、強迫老年人進店購物限制人身自由……日前,多名讀者向本報反映,參加了哈爾濱名揚國際旅行社組織的夕陽紅港珠澳旅行團,領隊和地接導遊卻以各種方式"忽悠"老人。
  • 日本無良免稅店與旅行社唱雙簧:專門忽悠團客
    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保健品冒充藥品商店拒絕退貨今年春節前,張先生一行四人隨團赴日本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