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的傳承者,義大利真的老了
義大利位於歐洲西南部,首都羅馬,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6000萬人。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被譽為「永恆之城」,又稱為「萬城之城」。羅馬有「條條大道通羅馬」之稱,就是當年羅馬城四方來朝盛景的真實寫照。作為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人修築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共計8萬公裡的硬面大道。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前往朝聖的教徒絡繹不絕。當時,從亞平寧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不難想像,當年的羅馬帝國是何等的繁榮輝煌,當年的羅馬城是何等的氣勢恢宏和君臨天下!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羅馬古城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在公元312年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統一羅馬帝國勝利而建的凱旋門。還有句諺語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史也不是。那是幾天建成的,關於義大利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提起古羅馬帝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它奠定了今天西方文明的基礎。在世界歷史上,亞平寧半島誕生的第一個統一文明體叫羅馬。在公元27年以前,羅馬帝國創建,以城市命名國家名字,稱為羅馬(和現在義大利的首都是一個地方)。此後羅馬人依靠著不屈的戰鬥精神南徵百戰,先是吃掉地中海霸權迦太基,然後向東拿下了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建立了歐洲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帝國「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曾經統治的疆域,跨越歐、亞、非三大洲,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他們的財富收益大多是通過貿易交換或是武力徵服各邊緣板塊和異族而得,農耕收益只佔一小部分。古羅馬的角鬥場,位列世界八大名勝之一,建於公元一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佔地面積約二萬平米,周長約527米,它是羅馬帝國的象徵,也是羅馬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當時,中國的大漢王朝,曾經一度和古羅馬帝國齊頭並進,建立了亞歐大陸的文化基石。中國漢朝「獨尊儒術」,建立了此後橫跨中國數千年封建史的「儒天下」。古羅馬帝國則廣泛吸收希臘文明的文化、藝術,將自己從相對野蠻狀態解放了出來。並確定了「以法治國」的西方文明體系。醫學上,漢朝有華佗、張仲景,不知道古羅馬帝國有誰。衡量一個國家強與弱的標準是科學技術、社會制度、生產力、人口、軍事,中國漢朝無論西漢還是東漢在以上指標都超越了同時期的羅馬帝國,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一些國人總是以為中國現在不如西方,所以古代也不如西方。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開篇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帝國,由於統治階層無限度的剝削下層百姓,造成古羅馬帝國內部的起義此起披伏,羅馬帝國在動蕩中衰敗了。狄奧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梅蒂奧拉努,今米蘭)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滅西羅馬帝國。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滅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共延續了整整1480年,它創下的輝煌文化,一直讓人讚嘆不已。後來,歐洲各國都說自己是古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義大利這個國家很晚才建國,要晚於大多數歐洲主要國家,如英、法、德、奧地利等。他為什麼那麼晚才建國呢?原因就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亞平寧半島一直處於周邊各國爭端的核心,要麼處於被佔領狀態,要麼處於分裂狀態。1852年,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他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如財稅改革增加財政收入;鼓勵興建鐵路港口發展工商業,降低關稅發展自由貿易,使撒丁王國成為了半島上最發達的地區。1859年,撒丁王國聯合法國擊敗了奧地利,收復了倫巴第和威尼斯,1860年,撒丁王國以「國家、民族統一」為名義,統一了半島南部。 1866年,利用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慘敗的機會,義大利接收威尼斯。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至此,義大利「磕磕絆絆」完成了國家統一。 十九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的義大利自然不甘落後,1896年挑起了對北非(衣索比亞)的戰爭。沒想到侵埃意軍在阿杜瓦被全部殲滅,被迫向衣索比亞賠款認輸。為挽回顏面,義大利選擇侵略「東亞病夫」大清帝國(中國清朝)彰顯國威,結果也沒有討到太多好處。很多熟悉歷史的軍事迷,把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當作笑話來看。德國與同屬法西斯陣營的義大利結盟。墨索裡尼自作主張進攻希臘,結果遭到慘敗。希特勒被迫把進攻蘇聯的時間推遲六個星期。巧合的是,就在德軍進攻莫斯科時,蘇聯冬季來臨,天降暴雪,德軍攻勢受阻。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為義大利浪費六周的時間,德國說不定會獲得勝利。羅馬古城遺址
羅馬古城的古建築、廣場、噴泉,雕塑、教堂是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整個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羅馬古城有全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館的美譽。
今天的義大利,從領土上來看,無疑是古羅馬帝國最直系的後代。我們熟知的讓西方文明崛起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起點都在義大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按地域劃分來說都是義大利人。近代文明啟蒙神作《神曲》、《十日談》也都是從義大利孵化出來的。綜上可見對於近代文明的發展來說,義大利是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集自然和人文風光於一身的國家,位於亞平寧半島上。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在義大利,在歐洲,教堂與城市廣場連在一起是一座城市的標準格局。有多少個教堂就有多少個城市廣場。 從羅馬到梵蒂岡到佛羅倫斯到威尼斯到米蘭,一路走過,這些城市裡最為精美的建築是教堂。這些教堂建築是那麼的高大完美,工藝是那麼的精湛精緻,雕塑和繪畫是那麼的鬼斧神工。面對這些數十年甚至長達150多年才能完成的偉大作品,你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在羅馬,在義大利,一張圖紙、一座建築建設的時間通常是十幾年、數十年乃至百多年。現如今的羅馬城的規劃格局,還是2000多年前的規劃格局。沒有「掌權人」心血來潮的朝令夕改,這才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信仰和支撐。儘管義大利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但義大利的21世紀其實一直不順利。義大利的經濟形成了以首都羅馬為界,北部地區經濟發達,是時尚和奢侈品中心,擁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眾多豪車品牌,和阿瑪尼、Gucci、芬迪等眾多奢侈品。南方地區卻沒有幾個聲名在外的牌子。2008年金融危機對義大利打擊非常大,終結了義大利將近十年的景氣時光。特別是,作為歐債危機的主角之一,義大利的衰退一直持續, 至今人均GDP還沒有恢復到2007年的水平,南方地區的落後一直是拖後腿。2014年難民危機爆發,地處南歐與北非隔海相望的義大利成為非洲難民的必經之路,或索性成為目的地。難民危機難以撫平,2014-2018年,四年時間就接收了70萬難民,義大利人口只有六千多萬,這些難民對於社會的衝擊可想而知,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治安問題尤為突出。義大利以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很多人去義大利旅遊一般只會選擇去中北部,風景秀麗的南方卻因貧困帶來的治安問題,讓遊客望而卻步。把非洲難民,運到義大利運到希臘,這簡直都成了一門生意了,大量的蛇頭在非洲招徠難民。
何止義大利,今天西歐各國都受夠難民了。若要從根源上解決危機,必須緩和及調節非洲難民輸出國的政治、經濟及宗教衝突等各方面問題,歐盟國家仍任重而道遠。目前,義大利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歐洲國家。3月16日,義大利的確診病例累計達24747例,死亡病例增至1809例。義大利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物資嚴重匱乏,醫生,護士都不夠,退休的醫生被衛生局召回了。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接近7.17%,這個數字遠遠高於全球平均3.7%的死亡率。有分析認為,義大利的人口老齡化嚴重,僅次於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位。而病毒對老年人有較大影響,可能因此令疫情急速惡化。從抗擊疫情的角度看,義大利政府可能是除中國外表現最好的,這一點遠超很多人的預料。現在的義大利,基本上和上個月中國的情況很像,除了超市和藥店,其他的都關門了,大家都禁足在家隔離,馬路上基本沒人。像羅馬這樣的旅遊城市,之前非常熱鬧,現在也是非常冷清。中國的經驗已經證明,誰最先正視疫情、加強檢測、剝離傳染源,誰就能最大可能減少感染人數,進而控制疫情。「功成不必在我。」上周,中國派出了一隻9人的醫療隊伍以及一架載有31噸醫療物資的飛機到達羅馬,來分享抗疫經驗並提供醫療幫助。義大利、伊朗、西班牙、韓國,這四個國家中,有歐洲的,也有亞洲的,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疫情嚴重的原因不盡相同,採取的防疫控疫措施也不一致,沒有人知道正在努力滅火的義大利將會迎來怎樣的結局。我們在嘆息古羅馬帝國的滅亡的同時,不由得感嘆一句:義大利,真的老了。給大家推薦一個老牌模具工廠
崇業(蘇州)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創立於1984年,是五金模具的業界領跑者,從模具設計到量廠,一站式服務 — 合作聯繫張總18036820035
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
🌹轉發和讚賞都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