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的滅亡

2021-02-13 墨者思維

在地球上,曾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帝國——羅馬帝國。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 10 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時代。於 1 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它經常入侵周邊國家,因長期徵戰,耗盡資財,在表面繁榮下孕育著深刻的危機。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公元476年,這個強大的西羅馬帝國卻滅亡了。古羅馬帝國究竟是什麼緣故消亡的?

1、古羅馬帝國迫害基督信仰

基督信仰興起於2000多年前,現在世界上所使用的公曆就是基督耶穌的誕生紀年。基督信仰在早期兩百多年中經歷了無數次政府取締、逼迫以及民眾的暴力對待,許多聖徒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但這一切並沒有阻止基督信仰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為聖徒們的精神所震撼,而古羅馬帝國卻在蠻族入侵、瘟疫和天災中走向滅亡。歷史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根據羅馬史學家塔西圖(Tacitus)的記述,古羅馬皇帝尼祿(Nero)故意在羅馬城縱火,然後嫁禍於信仰基督的人。後來,蓋勒流也採取同樣手段,十五天內在尼科米底亞皇宮製造了兩起火災並誣衊為基督信徒所為,迫使當時的皇帝戴克裡安(Diocletian)下狠心迫害基督信徒。

為了煽動民眾的反基督教情緒,古羅馬的一些理論家編造了不少針對基督信徒的謠言,諸如誣衊他們在拜神時要殺死嬰兒並喝其血、吃其肉,還說他們狂飲、亂倫等等,所有古羅馬社會的惡行都被強加在基督信徒身上。

當年,尼祿曾命令將不少基督信徒投進競技場中,羅馬權貴們在大笑中看著這些人被猛獸活生生地撕裂咬死。他甚至吩咐人把很多信仰基督的人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並排列在花園中,然後在入夜時點燃,照亮皇帝的園遊會。

奧熱流(Marcus Aurelius)皇帝對基督信徒的迫害也非常殘暴。根據史學家沙夫(Schaff)的描述,「殉道者的屍首,滿布街頭;那些屍首被肢解後焚燒,餘下的骨灰則散入河中,以免他們所謂的『神的仇敵』玷汙大地。」

公元250年,德修斯(Decius)發出敕令,命令基督信徒必須在選定的反悔日放棄自己的信仰,否則將受到地方總督的審判。信仰基督的政府官吏或被罰為奴隸,或被沒收家產;最堅定者被處死。至於平民,處境更是悲慘至極。

公元303年,戴克裡安(Diocletian)皇帝又發出敕令,開始了「羅馬帝國政府發動的最大一場宗教迫害」,許多摧毀教會、收繳聖經和屠殺教士的暴行發生了。

歷史上,對女性信仰者的迫害是駭人聽聞的。一些史書敘述了發生在公元209年至210年之間的一些事件,據說那些視死如歸的虔誠的婦女往往被迫受到嚴峻的考驗,要她們決定,在她們看來宗教信仰和自己的貞潔究竟何者更重要。

奉命來姦污她們的淫蕩的青年事先都曾受到法官的「莊嚴告誡」,要他們對那些不願向維納斯愛神祭壇敬香的瀆神的處女,必須盡最大努力來維護愛神的榮譽。

2、法律成為迫害正信的工具

眾所周知,羅馬帝國的法律體系非常發達,辯護制度已經成熟。但完善的法律體制沒有阻止暴虐的統治者對正信的迫害,審判和刑罰卻成為一種堂而皇之的迫害方式。

在羅馬帝國時期,一位叫皮裡尼(Pliny)的巡撫稟告他雅努(Trajan)皇帝說,「任何被控為基督信徒的,我便審問他們是否真是基督信徒,若他們承認,我便以刑罰警嚇他們,並再次審問,假若他們堅持承認自己是基督信徒,我便下令將他們處決。」他雅努在批示中說,「你在處理被控訴為基督信徒的案件,做得非常正確……」。

在臭名昭著的「西普裡安被斬首案」中,教父西普裡安拒絕放棄信仰和「改過自新」,法庭便認定其「私自糾集犯罪集團」和「敵視羅馬諸神」的罪名成立並判以斬首。

3、獨裁者視正信為威脅

從歷史上看,正信往往出現在道德衰敗、人心腐化的時代,善的力量會直接衝擊積存已久的種種惡的因素。在那些專橫的統治者看來,任何不遂其心願的思想、信仰和群體都具有嚴重的「威脅」,都是予以取締和打擊的目標。

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曾下令大規模搜捕基督信徒並將他們處死,就連他表弟一家也不能倖免。多米田之所以迫害基督信徒,是因為基督信徒不肯稱他為神。這位皇帝不甘按照慣例等待死後被追封為神,而在生前即要求百姓以「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稱呼他。

戴克裡安(Diocletian)皇帝為了有效地統一羅馬帝國,要求所有羅馬公民信奉同一信仰,基督信徒因此成為他的心頭大患。於是,他便下令摧毀教會,基督信徒被迫在背棄信仰或者死亡之間作出選擇。

4、基督信仰不被當時奢靡社會理解

基督信仰在流傳中堅持自己信仰的獨特性,不肯與其它宗教融合或並列,也得罪了維護羅馬宗教的人。當時,古羅馬城裡供奉著各個民族五花八門的神,很多是邪神,那些邪神的信奉者對正信耿耿於懷。

在古羅馬時期,基督信徒信守聖潔、仁愛、和平和公義,這在當時看來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理想。出於仁愛,基督信徒拒絕進入競技場觀看戰犯與奴隸肉搏至死,他們將自己的奴隸無條件釋放。不少教父批評羅馬人奢華逸樂的生活方式,引起一些人很大的不滿。基督信徒純潔的個人生活與普遍墮落、奢靡的社會氛圍形成一種強烈的對照,使很多人尤其是當權者感到一種很大的威脅。

古羅馬時期,主教坡旅甲(Polycarp)被解赴競技場。巡撫說,只要他在眾人面前否認基督,就可得到釋放。坡旅甲說,「八十六年來我一直事奉我的主,他從未虧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君主?」巡撫打算燒死坡旅甲。坡旅甲平靜地說,「你想以火嚇我,那火充其量不過燃燒一小時罷了,你卻忘記了那永不熄滅的地獄的火。」隨後,一群暴民一湧而上,將他活活燒死。

歷史的昨天、今天,那些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的人們的精神使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震撼。

5、上天的警示:古羅馬帝國發生的瘟疫

公元541年到公元591年期間,古羅馬帝國發生了四次可怕的瘟疫,《聖徒傳》的作者兼歷史學家約翰見證了第一次瘟疫,而教會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身經歷了四次瘟疫。

在第一次瘟疫中,古羅馬帝國的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在首都君士坦丁堡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死亡。

伊瓦格瑞爾斯記載到,「在有些人身上,它是從頭部開始的,眼睛充血、面部腫脹,繼而是咽喉不適,再然後,這些人就永遠地從人群當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內臟流了出來。有些人身患腹股溝腺炎,膿水四溢,並且由此引發了高燒。這些人會在兩三天內死去。」

約翰的記敘更為詳細。

到處都是「因無人埋葬而在街道上開裂、腐爛的屍體」。四處都有倒斃街頭、令所有的觀者都倍感恐怖與震驚的「範例」。他們腹部腫脹,大張著的嘴裡如洪流般噴出陣陣膿水,他們的眼睛通紅,手則朝上高舉著。屍體疊著屍體,在角落裡、街道上、庭園的門廊裡以及教堂裡腐爛。

「在海上的薄霧裡,有船隻因其船員遭到了上帝的憤怒的襲擊而變成了漂浮在浪濤之上的墳墓。」

田地當中「滿是變白了的挺立著的穀物」,卻根本無人「收割貯藏。」「大群已經快要變成野生動物的綿羊、山羊、牛以及豬,這些牲畜已然忘卻了耕地的生活以及曾經放牧它們的人類的聲音。」

在君士坦丁堡,死亡的人數不可計數,政府當局很快就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了。「由於既沒有擔架也沒有掘墓人,屍體只好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

「有時,當人們正在互相看著對方進行交談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搖晃,然後倒在街上或者家中。當一個人手裡拿著工具,坐在那兒做他的手工藝品的時候,他也可能會倒向一邊,靈魂出竅。」

「一個人去市場買一些必需品,當他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的時候,死亡突然襲擊了這邊的買者和那邊的賣者,商品和貨款尚在中間,卻沒有買者或賣者去撿拾起來。」

墓地用完之後,死者被葬於海中。大量的屍體被送到海灘上。成千上萬具屍體「堆滿了整個海灘,就如同大河上的漂浮物,而膿水則流入海中。」雖然所有船隻穿梭往來,不停地向海中傾倒它們裝載的可怕貨物,但要清理完所有死屍仍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查士丁尼皇帝決定採取一種新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修建巨大的墳墓,每一個墳墓可容納7萬具屍體。

「由於缺少足夠的空間,所以,男人和女人、年輕人和孩子都被擠在了一起,就象腐爛的葡萄一般被許多隻腳踐踏。接著,從上面又頭朝下地扔下來許多屍體,這些貴族男女、老年男女、年輕男女以及小女孩兒和嬰兒的屍體就這樣被摔了下來,在坑底摔成碎塊。」

「每一個王國、每一塊領地、每一個地區以及每一個強大的城市,其全部子民都無一遺漏地被瘟疫玩弄於股掌之間。」

伊瓦格瑞爾斯說,「每個人感染疾病的途徑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一一加以描述……,也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間,並且還不僅僅與被感染者,而且還與死者有所接觸,但他們完全不被感染。還有人因為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和親人而主動擁抱死亡,並且為了達到速死的目的而和病人緊緊靠在一起,但是,仿佛疾病不願意讓他們心想事成似的,儘管如此折騰,他們依然如故。」

約翰說,「用我們的筆,讓我們的後人知道上帝懲罰我們的數不勝數的事件當中的一小部份,這總不會錯。也許,在我們之後的世界的剩餘歲月裡,我們的後人會為我們因自己的罪行而遭受的可怕災禍感到恐怖與震驚,並且能因我們這些不幸的人所遭受的懲罰而變得更加明智,從而能將他們自己從上帝的憤怒以及未來的苦難當中解救出來。」

歷史總是重複著以往的教訓,如果多多的吸取教訓就不會一誤再誤,一錯再錯。

不要將昨天的歷史變成今天的延續,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歷史是最生動的老師,他用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切。

相關焦點

  • 古羅馬帝國滅亡之原因
    它經常入侵周邊國家,然而,這個強大的帝國卻滅亡了。古羅馬帝國究竟是什麼緣故消亡的?請看下文:古羅馬帝國迫害基督信仰基督信仰在早期的兩百多年中經歷了無數次政府取締、逼迫以及民眾的暴力對待,許多聖徒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
  • 古羅馬帝國的如何衰落的?對金屬鉛的喜愛,最終種下滅亡的禍根
    就這樣,隨著軍隊的逐漸消亡,古羅馬帝國曾經的霸主地位也不復存在,古羅馬人也在金屬鉛的影響之下,走向了滅亡之路。結語在歐洲社會的歷史上,古羅馬帝國曾經是一代霸主,在其歷史發展到頂峰時期時,領域範圍甚至能夠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可以說古羅馬帝國的存在對於整個歐洲社會來說,在文化層面上都具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 古羅馬帝國女性首飾樣式新潮:手鐲印蛇頭圖案(圖)
    昨日,湖北省博物館《輝煌時代——羅馬帝國文物特展》正式開展,300件古羅馬帝國時期的珍稀文物,帶觀眾「穿越」回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開國皇帝石像最珍貴9位皇帝的石像排成一列擺放在展廳角落,是此次展覽中最珍貴的展品,包括古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的石像。其雕像前額的花冠上,有一個圓形缺口,據說上方原本應鑲有一塊經雕琢的寶石或刻有浮雕的貝殼。這是唯一所知的描繪奧古斯都戴有頭飾的圓雕塑像。
  • 古羅馬帝國的傳承者,義大利真的老了
    當時,中國的大漢王朝,曾經一度和古羅馬帝國齊頭並進,建立了亞歐大陸的文化基石。中國漢朝「獨尊儒術」,建立了此後橫跨中國數千年封建史的「儒天下」。古羅馬帝國則廣泛吸收希臘文明的文化、藝術,將自己從相對野蠻狀態解放了出來。並確定了「以法治國」的西方文明體系。醫學上,漢朝有華佗、張仲景,不知道古羅馬帝國有誰。
  • 西羅馬帝國是怎樣滅亡的(上)
    點擊上方FM凡米進行關註上兩次的故事講到古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根據皇帝狄奧多西臨終遺願,讓兩個孩子一東一西友好地共同治理龐大的帝國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
  • 古羅馬帝國皇室有多荒淫?「髒唐、臭漢、鼻涕清」加起來都比不上
    02根據一些專家學者表示,強大的古羅馬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淫亂。其中能反映出淫亂的很多書籍,其中《神的統治》最為特別,裡面講述了性與愛、陰謀和權術、謊言和背叛等等。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古羅馬宮廷成員淫穢成性的一面。
  •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這五個敵人都很厲害
    誰才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真正敵人?古代羅馬是建於臺伯河岸的一個小城邦,經過長期的對外徵服,逐漸發展成為以地中海為內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奴隸制帝國。古羅馬帝國創造出了璀璨的文明。一、羅馬帝國統治階級日益腐化墮落是其滅亡的最大內在敵人羅馬帝國統治階級日益腐化墮落,道德淪喪,導致爆發全面的社會危機,各種矛盾激化。
  • 宋朝滅亡、元朝滅亡、明朝滅亡的情形怎麼那麼像?
    提到宋朝滅亡,很多人就會感到十分可惜,會有這麼一些說法:假如當初不是宋高宗發了12道金牌,把嶽飛召回,宋朝早就收復失地,一統中原,甚至直搗黃龍了;假如不是宋朝皇帝後來沒用,以宋朝的富庶和先進技術,完全可以碾壓周邊;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蠻族部落的入侵從歷史的記載上看,導致羅馬帝國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蠻族的入侵。在公元前四世紀後期,羅馬帝國延續了500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已經土崩瓦解。當時西羅馬帝國在對抗外部勢力時,就遭受了一連串的軍事失敗,而這也導致了西羅馬帝國對國家的掌控不斷衰弱。在幾個世紀之間,羅馬帝國一直在與日耳曼部落爭鬥,雖然沒有佔太大便宜,但也從來不吃虧。
  • 為何東羅馬長存上千年,西羅馬不到兩百年滅亡
    驍勇善戰的古羅馬人,曾將勝利的腳步曾遍布歐亞非,在不斷的殺伐擴張中,使得古羅馬帝國一段達到了巔峰。隨著羅馬帝國的鼎盛發展,皇帝的政務也越來越繁忙,「戴克里先」於是把羅馬帝國劃分成了東、西兩處,每一處都由一位大皇帝和小皇帝負責管理,因此羅馬帝國相當於有四位皇帝。
  • 由飲食引發的帝國滅亡:羅馬文明衰亡,鉛是罪魁禍首嗎?
    羅馬帝國的滅亡應該說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鉛中毒這一因素不可忽視。羅馬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使用鉛製品,甚至把鉛粉、鉛丹直接加入酒中,引發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從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帝國的統治能力。提到鉛中毒,我們就不得不先來了解一下鉛是如何被發現和使用的。
  • 消失的日耳曼人:滅亡羅馬帝國,跟德國人兩碼事,如何走向滅亡?
    但恐怕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雖然德意志人的祖先也源自在羅馬帝國末期遷入羅馬境內的一些日耳曼蠻族部落,但他們跟滅亡了羅馬的日耳曼人卻是兩碼事。而當時促成羅馬人滅亡的主力日耳曼蠻族部落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其實都已經完全滅絕。那麼這裡面究竟有怎樣的歷史,不同的日耳曼人之間差異究竟何在呢?分家千年的兩群日耳曼人關注桃花石雜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日耳曼人是歐洲三大族系之一。
  • 東西羅馬的滅亡
    東羅馬徹底的放棄了西羅馬,而西羅馬內部又因皇位爭奪內亂不斷,就在這種不斷的紛爭中,西羅馬悄無聲息的滅亡了,史學家們給出了西羅馬滅亡的一個具體時間,那就是公元476年。而這個時間的確認,也是因為公元476年最後一位羅馬皇帝15歲的羅穆路斯·奧古斯都被反對者逼迫退位後,西羅馬再也沒有產生出一位新的皇帝,也就是說,西羅馬已經沒有了象徵國家存在的核心領導人,由此,西羅馬也不復存在。
  • 蜀漢滅亡17年,曹魏滅亡15年後,為什麼東吳才滅亡?原因不簡單
    後主劉禪在驚慌失措之下,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蜀漢滅亡後,按理說魏國應該乘勝追擊,把三國的另一個對手吳國也消滅了才對。然而,此後魏國卻一直「按兵不動」,直到17年後,才對吳國進行「遲來的」真情對對碰。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內外兩個因素造成的。
  • 帝國的終結: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是存在於公元395年到公元476年之間的國家。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後,位處西部的即為西羅馬帝國,而東部最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
  • 王朝滅亡之宋王朝
    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靖康之變後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南京(今商丘)倉促登基,繼承皇位,後南遷定都在臨安府(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骨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 有學者認為宋朝滅亡是「崖山之後無中國」。
  • 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伸出援手,清朝滅亡時各國為什麼落井下石
    導致明朝滅亡的「元兇」到底是誰?有人說是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也有人說是清朝。實際上,兩者的因素兼而有之。李自成在內,清朝在外,李自成在西,清朝在東,兩者無形之中形成內外夾攻之勢,導致明朝腹背受敵,疲於奔命,最終筋疲力竭,轟然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