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伸出援手,清朝滅亡時各國為什麼落井下石

2020-12-10 歷史小火鍋

導致明朝滅亡的「元兇」到底是誰?有人說是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也有人說是清朝。實際上,兩者的因素兼而有之。李自成在內,清朝在外,李自成在西,清朝在東,兩者無形之中形成內外夾攻之勢,導致明朝腹背受敵,疲於奔命,最終筋疲力竭,轟然垮塌。

崇禎死後,明朝反清復明勢力仍然實力雄厚,他們擁戴明朝皇族的倖存者,渡江南下成立南明,在極端不利的局面下繼續與清朝頑強抗爭。崇禎死了將近二十年後,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才被清軍捉住後殺死,明朝至此才算徹底滅亡。

面對東亞地區最大帝國的改朝換代,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世界各國都通過自己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對明亡清興的巨大變革的態度。從已知歷史資料來看,世界各國幾乎都不約而同站在明朝一邊,力挺明朝,對明朝寄予深深的同情,並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援明朝。

亞洲各國,以朝鮮李朝的態度最有代表性。李朝孝宗李淏在位期間,正好經歷了明朝覆滅整個過程。他對明朝不僅無限同情,甚至一度計劃組建一支遠徵軍與清朝開戰,以恢復大明。孝宗李淏慷慨激昂地說:「欲養精兵十萬,愛恤如子,皆為敢死之卒,然後待其有釁,出其不意,直抵關外,則中原義士豪傑,豈無響應者!」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但他力挺明朝的態度卻令人動容。

日本的態度也非常明朗。明朝武將周鶴芝曾經當過海盜,與日本的諸侯和幕府將軍關係密切。他曾派人去日本,嘗試請日本出兵共抗清朝,日本薩摩島藩也明確表態,願意「發兵三萬,一切戰艦、軍資、器械,自取其國之餘資,供大兵中華數年之用」,雖然未能實現,但日本人支持明朝是毫無疑問的。

西方歐洲各國也對明朝非常支持。佔據澳門的葡萄牙人,在明清戰爭中就曾派出公沙的西勞等軍官,充當明朝軍事顧問與清朝開戰。南明時期,葡萄牙人對明朝的態度一如既往,全然不顧明朝大廈將傾,堅決站在明朝一邊,甚至直接出兵參加桂林之戰,與南明軍一起共抗清軍。其他還有奧地利傳教士瞿紗微、義大利傳教士畢方濟、波蘭人卜彌格等人,甘冒奇險長期與南明小朝廷同甘共苦,甚至跋涉數萬裡跑到歐洲向羅馬教皇求援,對明朝是真夠意思。

相比之下,清朝滅亡時,世界各國卻基本都是一邊倒地落井下石,幾乎很少有哪個國家向清朝伸出援手,反而像一群野獸一樣對清朝蠶食鯨吞,大肆瓜分,攫取利益,清朝淪為各國俎上魚肉。明朝滅亡時各國都伸出援手力挺明朝,清朝滅亡時各國為什麼落井下石?

第一,這與兩國的外交國策不同有密切關係。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定下了睦鄰友好的基調,把15個鄰國宣布為「不徵之國」,儘量採用和平方式解決外交爭端。而清朝立國之初,繼續秉承遊牧部族特有的彪悍善戰習性,熱衷於發動對外戰爭,喜歡以暴力方式解決爭端,比如乾隆帝就把「十全武功」當成資本吹了半輩子,一定程度上給人以窮兵黷武的形象,國際形象不如明朝那麼泱泱大度。

第二點,明朝滅亡之時,歐洲強國大都還處在落後狀態,明朝在他們眼中是值得敬畏的超級大國。各國每年在與明朝的外貿交流中,也都能獲取巨大利益。而清朝的到來使得這一切戛然而止,持續數十年的明清戰爭使得他們的利益大為受損,故此才會對清朝表現出敵視態度。

加之到了清朝末年,歐洲國家紛紛強勢崛起成為世界強國,而頑固堅持閉關鎖國的清朝,抱殘守缺故步自封,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強國行列,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清朝必定會淪為他們瓜分的目標,於是紛紛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李朝實錄》《日本乞師記》

相關焦點

  • 大明朝滅亡時,世界各國都在幹什麼?清華教授:明亡不可思議
    而接替明朝的清廷,由於異族統治的原因,在思想和體制上進一步僵化,也就為全面落後於西方世界而埋下了伏筆。 這難免讓人感到好奇,這一起事件,最終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那麼在明朝滅亡的時候,世界各國又在幹什麼呢?
  • 清朝滅亡時,畫面很慘烈嗎?
    清朝滅亡的時候,畫面一點也不慘烈。比起明朝滅亡時,動輒幾日的屠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在清朝末期,漢族官員的勢力越來越大,以至於後來形成了許多割據的軍閥,袁世凱自然是其中一位。武昌起義後,表面上清朝是滅亡了,但就像是辜鴻銘說的一樣,「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很多人表面上脫離了清朝,但實則與其仍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北方的一些大軍閥如袁世凱仍要利用清朝皇室後人的影響力,為自己造聲勢,擴充兵力。因此,清朝皇室後人仍可居住在紫禁城裡,小皇帝溥儀也只是後來被馮玉祥趕出。
  • 為什麼明朝滅亡後,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皇宮而不是推倒重建?
    歡迎來到關於歷史人文,眾所周知,故宮,紫禁城,是我國古代明朝和清朝兩代王朝的皇宮。但是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主要是推翻了前朝後建立的,那麼前朝留下來的皇宮都不會再用,而是會另外新建,為什麼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皇宮呢?
  • 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是滅亡了?
    GDP,經濟總量世界第一,與政權的存亡沒有必然的聯繫。清朝GDP世界第一,直到近代中日《馬關條約》後,清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才被美國所取代。這個結論來自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他的多部著作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在理論分析上,他的結論並無不妥之處。
  • 我們有必要恨清朝嗎?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有人說清朝更改明朝歷史。而這種觀念直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總是被人拿來說道,而聯想到清朝末年的腐敗無能,割地賠款等很多人對清朝這個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也是咬牙切齒。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看清朝呢?我們要恨清朝嗎?這個問題首先從明朝說起,明朝自建立時。元朝已經失去了中央政府的統治,蒙元順帝逃亡北方。
  • 亞洲各國為什麼爭相向明朝(中國)朝貢?
    朝貢對亞洲各國的吸引力在哪裡?如果僅僅是向中國朝貢稱臣,對亞洲各國來說,不過是一場政治活動,只要按照既定製度施行便可,為什麼又會爭相朝貢呢?這是因為,向中國朝貢對它們來說有著實質的利益。「雖雲朝貢,實則慕利」,是外國來朝貢的主要目的。
  • 此國200年不設防,滅亡時仍要做中國藩屬國,慈禧太后卻丟掉了它
    千百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性的大國,特別是漢唐盛世,更是位居世界第一,八方來朝,四夷來服,擁有眾多的藩屬國,這些藩屬國每年都要向中國朝貢。坦白來說,藩屬國,對於中國來說,既是自身實力強大的象徵,同時也意味著多了一份責任,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派出大量日軍入侵朝鮮,萬曆皇帝發兵抗擊日軍,這場抗擊日軍的大戰,足足耗時7年,並且動用了10萬大軍,使得明朝國力消耗殆盡,這也造成明朝後期無力抵抗關外的清軍。
  • 明朝滅亡,時至今日,仍有16萬人自稱大明遺民,崇禎忌日痛哭
    這標誌著明朝的徹底滅亡。此後清軍入關,建立了清朝,直至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的皇室仍然對大明朝的後人趕盡殺絕。時至今日,明朝已經滅亡了370多年。這期間,明朝皇室的後人基本已經滅亡了。當時清軍入關之後,就對明朝的皇室成員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即使是在康熙帝時期,發現了明朝的流亡太子朱由檢,康熙帝對他也沒有手下留情。
  • 明朝的宦官,清朝的八旗子弟。清朝前期經濟佔世界30%卻滅亡的原因
    乾隆時期、工業革命前,清朝的經濟佔世界經濟30%,但是到了清朝後期衰弱被滅亡有著以下的原因:1.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社會的落後,《中國近代史綱要》中明確指出,甲午中日戰爭及清王朝在近代一切對外戰爭的失敗,其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清王朝的腐敗和社會的落後
  • 清朝GDP世界第一,因為這滅亡?
    清朝GDP世界第一,為何還會滅亡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清朝的GDP。第一:清朝的人口世界第一,1840年世界人口數大概是12億,清朝人口數則是4.1億,領土大,人口多,在農業社會這就意味著可耕種的地多,能勞作的人多,清朝經濟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有了這樣的人口紅利,經濟自然很強大。
  • 金庸先生曾說:明朝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朝代,明朝應該滅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為中國數千年歷史中最黑暗的時期。明朝當然應該亡。——金庸《袁崇煥評傳》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歷時276年,共有16位皇帝。
  • 鴉片戰爭時,道光帝不知道英國在哪裡?殊不知明朝就有了世界地圖
    鴉片戰爭時,道光帝不知道英國在哪裡?殊不知明朝就有了世界地圖「中國人來拜訪我,有些人好像發了狂,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有的要學數學,有的對倫理科學感興趣。」,讓世界上很多國家了解到了明朝的強大。於是做起了天朝上國的美夢,雖然早在明朝就有這份詳實的世界地圖,但清朝的統治者對此毫不在意,把這份地圖連通西方進貢的槍枝火炮等等束之高閣。直到鴉片戰爭的爆發,大清帝國被英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竟然都沒有人知道紫禁城裡,就有一張世界地圖,那裡清除的將英國所在的位置描繪出來,這一幕簡直太過於諷刺了。
  • 全球81國對韓國發起限制,中國及時伸出援手!美國落井下石!
    摘要:隨著韓國疫情增重,全球各國對韓國已經陸續採取了措施,包括韓國的盟友——美國。而中國在這個時候及時伸出了援手。據韓國外交部消息,截至3月1日19時,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韓國採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國家和地區增至81個。其中,包括土耳其、寮國、安哥拉等37個國家和地區對韓國採取全面或限期禁止入境措施;有44個國家和地區加大了對韓國入境人員檢疫力度。對此,韓國呼籲各國不要採取不必要的過度措施,以儘量減少經濟損失。
  • 明朝滅亡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有無關係
    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明朝的滅亡到底是不是因為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我只能說我們高看吳三桂了明朝滅亡那年都發生了什麼1644年4月25日,大順軍攻入北京城。 5月15日,吳三桂據山海關襲擊大順軍消息傳至北京城。
  • 明朝滅亡後,琉球為何對大明念念不忘
    在明朝滅亡後,琉球國繼續奉南明政權為正朔,朝貢從弘光一直延續到隆武,最終因為明朝的徹底滅亡而結束。那麼明朝已經滅亡,琉球為何仍然對大明念念不忘?這就要從明朝和琉球國極深的淵源說起了。琉球位於中國的東部,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由多個島群組成,就像珍珠一樣撒在海上。歷史上,由於孤懸海外,琉球的發展程度較低,形成王國的時間也比較晚。
  • 得九邊者得天下:「九邊」易主與明朝的滅亡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學界乃至民間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源於萬曆、天啟皇帝惰政、不視朝;有人認為源於明末時的氣候小冰期及農民起義;還有人認為明朝亡於東林黨的空談誤國,種種看法十分多元。清朝統治者也多次強調,明朝不是清朝滅亡的,而是李自成滅亡的。
  • 中國歷史最強朝代,終其一朝沒有外患,直到滅亡時仍是亞洲第一!
    秦時匈奴,隋唐時的突厥,宋朝時期的金、遼、蒙古,明朝時期的滿族,就連清朝也有西方列強的侵略。也許在他們朝代鼎盛時期,這些外患不足為慮,但是當朝代開始衰落,這些外族人就會卷土而來,對中華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秦始皇率領秦軍橫掃六國,但是就是強大如斯的秦軍也在統一之後,派蒙恬率領精銳部隊在北方修築長城,阻擋匈奴的南下。
  • 明朝滅亡後,崇禎皇帝的皇子去哪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破了北京城,明朝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崇禎皇帝一共有七個兒子。那麼,明朝滅亡後,崇禎皇帝的皇子去哪了?崇禎皇帝的七個皇子中有四個在明朝滅亡前就已經離世了,他們是皇二子朱慈烜、皇五子朱慈煥、皇六子朱慈燦、皇七子(名字不詳)。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資料上將皇五子朱慈煥和後來遭迫害的皇四子朱慈炤搞混淆了,本文後面將會詳細說明。所以,當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時,崇禎帝在世的皇子只有三人。
  • 宋朝滅亡、元朝滅亡、明朝滅亡的情形怎麼那麼像?
    假如不是賈似道這樣的奸臣誤國,以宋朝的國力完全可以和元朝分庭抗禮,劃江而治……這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明朝滅亡,很多人又有很多假設,假設崇禎皇帝當年不任用袁崇煥,假設當年天啟皇帝不用崇禎當接班人,假設南明小朝廷能夠團結一致……近來很多的玄幻小說,穿越小說,都把背景設定在某個封建王朝的末期,有所謂的「清穿」、「明穿
  • 明朝滅亡時,各地的朱姓藩王在做什麼?
    明朝,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政權的封建王朝,淮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稱帝建國。朱元璋出生到成年都是個苦哈哈,父母接連去世,為吃個飽飯活下去,只能剃度出家當起和尚勉強度日。成了天子的朱元璋是苦怕了,也是窮怕了,對自己的親人子孫照顧有加,福祉延至大明的滅亡。朱元璋對宗室格外的好,自然也有著政治軍事等各種考量。明初之際,朱元璋在全國各地分封了自己24個兒子和1個侄孫,共計25個藩王。這25個當中有9位稱塞王,主持地方軍務,抵禦北方外寇入侵。明朝宗室,既不同於漢晉,又不同於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