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荸薺是野荸薺,長在深土裡

2021-01-20 正翔語

在我的生命之中,有一個人給我的童年帶來過愛和溫暖,他就是阿桂伯伯,他是一位耕地人!他已經不在人世了,我來到了這裡,他家的房屋已經一間也沒有了,我深深地懷念他。我看著路旁的這些野麥,又回到了童年時代,又想起了他慈祥與樸素的笑容。

那兩個給我小甘蔗吃的小姐姐,就是他的兩個女兒,倆個小姐姐把自留地上的小甘蔗全部斬給我吃,而阿桂伯伯則是在田裡找荸薺給我吃。

那荸薺是野荸薺,長在深土裡。

阿桂伯伯在趕牛犁地,一個生產隊有150畝田,就二三頭水牛,都是他一個人耕地過來的,那是相當的辛苦。可是我不知道阿桂伯伯幹活那麼辛苦啊,我只是一個勁地央求他,我要吃野荸薺,我要吃野荸薺……

我來到田頭,阿子惠伯伯在趕牛,他看見地翻起來有野荸薺,就大聲喊道,有一個,有一個。我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欣喜若狂啊,就在地裡找啊找啊,小手以及臉上都是泥巴,惹得阿桂伯伯哈哈大笑。

如果是雨天,阿子惠好婆就不讓我去田裡撿拾野荸薺,但我仍有野荸薺吃。阿桂伯伯會出現在小屋門口,說:「小狗人呢?」他親切地叫我小狗,因為我調皮,我在田裡找野荸薺渾身是泥。聽見他的話,我就會高興地大叫:「小狗在這兒!」我一把奪過一包野荸薺就要吃起來。

阿子惠好婆一邊謝過阿桂伯伯,一邊對我說:「有泥的,讓好婆洗了再吃吧。」

我仍要吃,阿子惠好婆又說:「又沒人搶你吃。」

阿桂伯伯就站立在門口傻傻地笑,他的笑容那麼敦厚,那麼慈祥啊,就像我親愛的爸爸一樣。

今天,我站在這被拆遷得七零八落的房子面前,我懷念我的阿桂伯伯,懷念我的阿子惠好婆,懷念這些善良的親人們,謝謝你們在我幼小的時候,你們掏出一顆善良的心,只因你們是世界上最有愛心的人。我很想做你們這樣的人,謝謝你們的愛!

還有,我看見這些老屋被拆遷,我心痛,我心痛……

作者簡介:蔣坤元,蘇州市正翔壓延廠廠長、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荸薺怎麼長出來的能盆栽不?水上草水下「馬蹄」荸薺怎麼做好吃
    今天一到菜場只是東瞧西看,內心裡想要買點什麼一直猶豫。一大早的菜場是城市裡最鬧猛的地方,人流緩慢湧動,挾裹著蔬菜香、炙烤味、魚肉腥飄入我的鼻腔。「買點啥好呢?」只好一路在人縫中張望每個菜攤,忽然有一樣東西跳入我的眼帘——荸薺(bí qí)。好似尋到了寶物的我,擠開人群,來到攤點找了一個塑膠袋挑起來。
  • 供入五臟廟的荸薺
    白色的荸薺,烏黑的烏雞,猶如「黑白雙煞」在鬥舞。整個屋子裡氤氳著香甜氣息。受不了誘惑,明知道荸薺還沒煮得熟透,還是忍不住從鑊裡舀出一個荸薺,玉肌勝雪若凝乳,迫不及待地放進嘴裡咀嚼,滿齒清香,滿嗓子的脆甜。說起來也慚愧,吃了幾十年的荸薺,竟然不知道它長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長什麼形狀的葉子,開什麼顏色的花,雖然也見過圖片,可是總感覺沒有真切的感受。好像《北人食菱》中北人的感覺。
  • 馬蹄(荸薺)
    荸薺(讀音 bí qi )(別稱:馬蹄、水慄、芍、鳧茈、烏芋、菩薺 )是莎草科荸薺屬植物,原產於印度,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廣東、湖北、湖南等有淺水的地方。 荸薺多種植在水田,生長在溼土裡,皮薄汁多,極易失水萎縮和腐爛變質。它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地下匍甸根狀莖細長,末端膨大為球莖,球莖扁圓形,表面平滑,老熟後呈深慄色或棗紅色。
  • 荸薺是以匍匐進行繁殖的,生活習性在水裡
    荸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活習性在水裡,形狀多為扁圓形,顏色多為褐色或黑色。有些地方稱它為馬蹄,因為它長得像馬蹄所以大家都叫它馬蹄。荸薺含有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常吃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哦!接下來就由我來為你們介紹下如何種植荸薺吧!選擇荸薺:繁殖用果球來進行無性繁殖。
  • 荸薺,長在水田泥巴裡的「水果」,年輕人還有幾個認識
    荸薺記憶中,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家裡種過一次荸薺。荸薺又名馬蹄,屬草本植物,分為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它長在外部的莖葉就像一根根棍子,因此在外表上很多人都會誤把它當作是另一種植物:光棍草,它們的區別在於荸薺根部會長有果實,而光棍草根部只有根須。人工種植的荸薺是生長在水田裡的,到了秋冬季節,會把水田裡的水放幹,然後再從泥巴裡挖出來,清洗乾淨後就可以食用或者出售。野生的荸薺則都是長在潮溼的水溝裡或者沼澤裡,長的果實比較小,一般只有大母指指頭那麼大,水分也比人工種植的少。
  • 3個荸薺去皮的妙招 荸薺煮多久最好
    荸薺是一種擁有食用及藥用功效的草本植物,在醫學方面也有它的一席之地,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荸薺是什麼?荸薺怎麼去皮?荸薺煮多長時間?以及荸薺的營養價值和功效與作用。荸薺是什麼可能有些人會對「荸薺」這個名字陌生,但一說到另一個名字,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荸薺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馬蹄,是秋冬季節的時令美食。荸薺有著紫黑色的外表,但是去皮之後露出來的卻是潔白無瑕的果肉,咬一口,香甜多汁且脆爽。你可以將它視為水果,也可以把它當成是蔬菜。荸薺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因為荸薺長在地下,因此又被譽為地下雪梨。
  • 荸薺裡面有寄生蟲嗎 荸薺怎麼保存好
    相信荸薺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將它的皮消掉,一口咬下去,甜甜脆脆的爽口又好吃。不過有些人不太了解,荸薺是長在水裡面的所有會有很多的寄生蟲在上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荸薺裡面有寄生蟲嗎?吃荸薺會得寄生蟲病嗎?煮熟的荸薺有寄生蟲嗎?怎麼吃會得寄生蟲病?荸薺發黃了還能吃嗎?荸薺可以蒸著吃嗎?
  • 追思|外婆的荸薺
    荸薺,我們那喚作「鳧茈」,發音近似於「peo ci」。這是一種水生蔬菜,類似於菱角、雞頭米,在南方很常見。比如潮汕一帶的糖水「竹蔗馬蹄水」,使用了荸薺為原材料。北方人平常幾乎不吃荸薺,甚至很少聽聞。北方人對荸薺的陌生感,就好比面對南方的茭白、筍一般無從下手。
  • 荸薺的功效與作用 荸薺五種美味新吃法
    荸薺是一種很常見的水果,口感清脆香甜,有很好的止渴生津的效果。那麼吉之島荸薺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荸薺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呢?除了生吃之外荸薺的吃法還有什麼呢?荸薺的功效與作用1、清熱止渴,潤肺化痰荸薺的水分十分豐富,它富含新液質,多吃荸薺有清熱止渴的效果。
  • 不是真馬蹄,是荸薺啦!
    已經是六月中旬,此刻小田中的荸薺幼苗已長至三十釐米高,再過一個月它們便會被集體移栽至大田,下沉溼泥兩掌深,睡過兩季秋冬,即可長成皮色紫黑光亮的成熟荸薺
  • 荸薺的食用禁忌 荸薺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見過荸薺吧。荸薺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荸薺具有清熱化痰、消積利腸、生津止渴、通淋利尿、消癰解毒等功效哦。但是荸薺也有它的食用禁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荸薺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吧。荸薺的食用禁忌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荸薺性寒,屬於生冷食物,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此外脾胃虛寒、大便溏洩和有血淤者不宜食用。另外,對老人雖有些好處,但多吃會氣急攻心。
  • 荸薺怎麼去皮:荸薺煮熟後微涼後可以快速去皮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雪白,味甜多汁,洪亮適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佳譽,北邊人視之為「江南人參」。荸薺既可作為生果,又可算作蔬菜,是群眾喜歡的時令之品。荸薺雖好吃然則因為個頭小,去皮超費事的,那麼你曉得荸薺怎樣去皮最簡潔嗎?
  • 鶴鹿溪村的荸薺,終究是值得等待的
    田野裡,村民們戴著草帽,挽著褲腳,不懼料峭地在水田摸荸薺;馬路旁,阿姨們在面前擺著一堆一堆洗乾淨的荸薺,向路人叫賣著「新鮮的荸薺要嗎?現在的荸薺汁水多,個頂大....」好一個色香味俱全的人間熱鬧天呀~荸薺,自古享有「地下雪梨」和「江南土參」之譽,南方人多稱之馬蹄;北方人呼之地慄。荸薺稈纖柔似水蔥,葉中空而筆直,球莖小巧扁圓,食之鬆脆可愛。
  • 種植荸薺時的方法
    荸薺還可以叫做是水慄,馬蹄等,因為荸薺長的非常的像慄子,功效也是差不多的,並且是在泥土裡面生長的,所以還被叫做是地慄,吃起來會脆而甜,所以還可以當做是水果,也可以是一種蔬菜。應該怎麼種植荸薺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貴溪這裡荸薺熟了,田間藏著甜
    扶貧「荸薺」大又甜農戶採收好過年日前羅河鎮羅田村荸薺熟了農戶們紮起袖子採荸薺現場十分熱鬧荸薺又名馬蹄,是羅河鎮羅田村特色農產業,該村打造了一個面積50餘畝的荸薺種植基地,進一步壯大了該村集體經濟,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50萬元以上。
  • 荸薺為什麼叫馬蹄?吃荸薺的好處和壞處,你都了解嗎
    荸薺是一種生長在淺水裡的草本植物,通常以地下球莖供食用,可以當作水果直接生吃,口味微甜,清脆多汁;同時也可以烹飪做菜或做成甜品。荸薺因外形和馬蹄十分相似,故而得名馬蹄。其實很多地方都習慣把荸薺叫成馬蹄,在廣東、廣西等地,說荸薺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什麼,但要說到馬蹄大家基本都知道的。
  • 荸薺、慈姑:水果攤上的脆鮮甜和年夜飯裡的水中仙
    荸薺夏天裡的脆鮮甜▼第一次聽到「荸薺」這個名字,是因為樓下推著三輪車小商販的吆喝聲,還聽成了「鼻涕」,以致於對它的印象一直不太好。我們家那裡荸薺大多是和一堆水果一起賣的,其皮難削,水果店的阿姨總是很有耐心地將荸薺一顆顆的削好了皮,清水洗乾淨了,白白淨淨的稱斤稱斤賣。一到荸薺的季節,家裡人總愛買一堆荸薺,說是清涼解毒。荸薺介於果蔬之間,啖之味清而雋。
  • 介紹荸薺的幾種吃法,另外吃荸薺有幾點要注意
    荸薺可是荸薺是生長在泥中,因此荸薺的表皮上有可能會附著一些的寄生蟲和細菌,在食用荸薺的時候一定要清洗乾淨,並且一定要給荸薺去皮之後再食用。荸薺1、荸薺的清洗去皮方法在水中先用牙刷洗去荸薺身上的泥土,然後用刀把荸薺的頂端的芽削去,然後再把荸薺的皮削去,這樣就剩下雪白的果肉了,削好皮之後最好用鹽水浸泡一下,然後再用涼水清洗。
  • 水鄉田園荸薺成熟了,歡迎四方遊客採摘!
    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下荸薺的科普知識;【別名】烏芋、馬蹄、地慄、紅慈姑。【註解】荸薺(bíqi),為莎草科植物,扁圓形,表面光滑有光澤,紫紅色或者黑褐色,生長在池沼中,地上的深綠色莖叢生,地下的球莖可供食用。因它形如馬蹄,人們也稱它馬蹄。其外表、成分、功用都與慄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所以又有「地慄」之稱。
  • 我家鄉有特產(馬蹄、荸薺),我驕傲!
    說起種植環境,俺村有不少年的種植歷史,雖說不過百年,但也有幾十年,從小編記事開始,就一直種植,可以說俺村「祖輩」一直有種植荸薺,它適合生長在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多,海拔1580米的山區河谷梯田,荸薺喜生於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