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廊坊雲報
廊坊日報訊 盛夏時節,傍晚時分,步入霸州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映入眼帘的是「北樓山色」,沿著河岸緩慢前行,迎著霞光,沐浴微風,與一棵棵蒼翠的樹木擦肩,與一株株蔥鬱的花草接踵,目之所及,藍天與河水交融,兩岸綠樹成蔭,綠意將牤牛河兩岸的人文生態和生活環境串聯,體現出霸州「水鄉古韻」的特色。
以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提升為重點,我市堅持創新驅動,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現代休閒旅遊,相繼推出大廠萬畝銀杏林、香河機器人小鎮、固安興安湖生態運動公園、永清燕南宋遼酒文化街、霸州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大城京作紅木家具基地等一大批旅遊精品線路,形成了運河風情、永定河田園、窪澱文化三大特色主題旅遊區,叫響廊坊旅遊品牌,闖出一條從「資源小市」到「產業大市」的蝶變之路。
「1+10」旅發大會平臺機制 加快全域旅遊發展
日前,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通知,公布了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我市香河縣榜上有名,為我市全域旅遊的發展樹立了新標杆。
近兩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堅持把全域旅遊作為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抓手,出臺政策、明確目標任務、方法路徑和具體舉措,為加快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省內首先創建「1+10」旅發大會平臺機制,實現全域旅遊由部門推動向黨委政府統籌推進的轉變,開啟了全域旅遊發展新局面。在旅發大會機制的推動下,各級政府抓短板、補弱項,全力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香河、大廠、大城成為我市首批進入創建序列的縣。為加快構築「區域帶動、全域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市構建了「一核、三帶、四廊、八坊、多點」的全域旅遊空間新格局,即以廊坊中心城區為核心,打造潮白河旅遊休閒帶、永定河旅遊休閒帶、窪澱生活休閒帶三大線性旅遊空間。同時,以四條景觀「廊」串聯八個特色產業「坊」,通過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旅遊特色縣、建設旅遊景區(園區)和旅遊度假區、促進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等,實現「多點支撐」。
開展整體營銷
打響廊坊旅遊品牌
大廠的景泰藍、固安的柳編、安次第什裡的風箏、大城的紅木家具、永清的核雕……立足本地資源,廊坊通過賽事評比活動,不斷深挖旅遊商品潛力,打造廊坊旅遊商品品牌,推動旅遊商品開發與管理,擴大旅遊購物消費。
幾年間,廊坊逐步梳理形成了「1134」戰略品牌體系——1個主題口號「京津樂道 綠色廊坊」、1個發展定位「京津冀休閒目的地」、運河風情(三河—大廠—香河)、永定河田園(永清—固安—安次—廣陽)、窪澱文化(大城—文安—霸州)三大特色主題旅遊區和影視文創、鄉村休閒、溫泉養生、騎行競技四大旅遊品牌。
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旅遊形象宣傳片、旅遊推介片、旅遊主題歌、旅遊微電影、旅遊廣場舞、手繪旅遊地圖、明信片、旅遊系列圖書和旅遊吉祥物,進行旅遊形象宣傳推廣。
「中國首屆核雕藝術節、全國風箏錦標賽(北方賽區)、中國定向公開賽……在市文廣旅局的推動下,各種主題節慶活動、品牌賽事輪番登場,為廊坊旅遊的宣傳推廣搭建了平臺,使廊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此外,喚醒、整合、盤活、引進優質旅遊資源,一大批優質項目落地達效。華夏幸福利用自身中超足球俱樂部資源優勢,將國內外足球賽事引入廊坊,有力帶動了體育旅遊產業的發展;香河蔣辛屯鎮旅遊片區、生態文化旅遊項目錄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融資平臺;大廠戲劇小鎮項目完成立項;北運河旅遊通航工程、夢廊坊國際康樂旅遊港等重點項目持續推進,為我市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發展鄉村旅遊
大力推動鄉村振興
民生為本、惠及百姓,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旅遊發展成果。
香河縣蔣辛屯鎮利用閒置農宅開發了38個民宿項目,農戶每年可獲得租金5000至10000元不等。同時,解決了100餘人就業問題,每人每月可獲工資性收入3000元。不僅如此,蔣辛屯鎮農戶以農宅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將民宿營業收入的5%收益按比例給農戶分紅,每個農戶年收入可達六七萬元,有效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
「旅遊引領百業興,農業圍著旅遊轉,大夥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蔣辛屯鎮村民王俊喜說到如今的生活,臉上堆滿了笑容
近年來,我市實施景村共建,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直接吸納當地村民就業,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發展,使當地村民獲得土地租金收益,增加了綜合收入。
推動鄉村旅遊創新創業。舉辦三屆鄉村旅遊創客大賽,大賽借鑑電視「選秀」形式,不斷提升參賽選手的創新創業能力。推出了京南御繡、老樹客棧等一批優質的鄉村旅遊項目。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創客匯」、香河創客之家等一批創客組織和基地,擴大了鄉村旅遊發展隊伍。
以最美民宿大賽為載體,支持和推動民宿產業的發展,把培訓作為大賽的重要環節來抓,聘請民宿專家開展幫扶,著力提升民宿品質。在最美民宿大賽的引領下,全市在建和運營的民宿單體項目已達200餘個,培育和打造了香居小築、林棲谷花林洋家樂等一批精品民宿,贏得了旅遊消費者口碑。
完善公共服務
強化旅遊要素保障
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運營和「軌道上的京津冀」的初步形成,我市的外部交通條件更加優越便捷。
以自行車與景觀綠道為主的內部慢遊系統不斷完善。香河「1+5」旅遊環線工程(1條百裡全域旅遊大環線和5個鄉村旅遊片區內部環線),固安60公裡「封閉式」旅遊環線,大廠20公裡美麗鄉村旅遊環線,分別將縣域內的景區景點有效串聯起來,成為一條多彩的風景廊道。2020年,我市還將新修、改擴建旅遊風景道260餘公裡,新增旅遊交通標識牌70餘塊。
在進出我市重要交通節點加油站,設立20處旅遊諮詢服務中心、旅遊形象宣傳欄和旅遊商品展銷專區;新建旅遊廁所360座;新建、改造提升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集散中心)8座;新建房車營地2座、自駕遊驛站6處,發布京津冀自駕遊線路14條;2019年我市被中國旅遊車船協會自駕車與露營房車分會授予「自駕車目的地等級劃分」行業標準試點驗證城市……
推動智慧旅遊網絡建設,完成4A旅遊景區與河北省旅遊大數據中心的數據和視頻會議對接;利用微信和APP小程序,實行景區在線預約和門票銷售;積極探索旅遊廁所建設智慧化管理模式,開發「廊坊旅遊廁所」微信小程序,綜合高德、騰訊、百度地圖數據實現全域旅遊廁所導航,被評為「河北旅遊廁所革命十大亮點」之一;香河縣建成大數據中心,實現了一部手機遊香河,為全市「智慧旅遊」建設樹立了標杆。
(記者 張泰源 編輯 李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