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地處茅山有機農業園的農民祝行禮「十一」長假靠出售自產的農產收入1萬多元。他說,公路到門口,遊客進家門,賺錢不用愁,全域旅遊讓我小康路上有奔頭。在江蘇句容,像祝行禮一樣享受全域旅遊的農民有2萬多戶,農民因旅遊而增加的收入佔比超過30%。
鎮江句容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近年來始終堅持「生態領先、特色發展」理念,按照「景城、特色鎮、美麗鄉村」三級謀篇布局,把「山水林田湖」作為全域旅遊的共同體,精心打磨,走出了一條全域旅遊的特色道路,為全面小康增添了厚重成色。
繡花功夫秀出城市精美
「句容越來越美了,白天滿眼綠色的美景,夜晚五彩燈光新夜景」,來自南京的李永超在句容城待了兩天,感慨句容城市的變化,他告訴記者,走了許多城市,句容對他來說印象最深。
近年來,句容市用「繡花功夫」建設城市,先後投入數億元,對50餘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惠及2000餘戶居民。對長達20公裡的城市道路新鋪設新的路面,建設兩座新的水廠,即將竣工的葛仙湖公園改造,增加了光影舞秀、水幕電影和娛樂廣場,公園最美的八景串聯後,成為城市夜景的標誌。國內首批「室內全天候、全季節」的大型主題公園——恆大童世界項目部分對外開放,總投資260億元的赤山湖五大IP休閒度假項目;200億元的茅山康養旅遊綜合體項目;100億元的邊城體育康養小鎮項目等紛紛籤約落戶,為句容城增添旅遊亮色的同時,也為百姓提供了多彩的生活驛站。
與此同時,句容建設的6000平米的全域旅遊服務中心即將投入使用,集接待旅客、農產銷售、智慧旅遊為一體。為此,還在城內配套改建旅遊廁所46座,新增24座停車場,共2000餘個車位。
「生態旅遊」讓農民增收添幸福
句容市近年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讓一個個不起眼的原生態村莊鮮活起來。來自上海的吳起榮長假帶著一家6口來到句容,盡情的看了10多個特色村。每到一處,打卡拍照發朋友圈,分享一個個鄉村美景。據了解,十一長假,來句容旅遊的20多萬遊客,80%選擇了鄉村生態遊。丁莊村正值葡萄上市,前來旅遊加採摘的遊客擠滿了丁莊,果農們足不出戶就將葡萄銷售一空。
近年來,句容市為讓旅遊成為農民小康的加油站,建設了40公裡的綠道,同時對山湖路、西部幹線、北部幹線的公路提檔升級,這些公路的四通八達直接連接到全市50多個村和千家萬戶的門前,農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銷售自己的產品。據了解,今年受疫情影響,句容旅遊接待量有所下降,但鄉村旅遊人數卻同比增加10%左右,收入也有新的增長。
在前不久句容市脫貧攻堅成果展上,鄉村旅遊帶動農民脫貧增收的圖片成為亮點,一幅幅新舊圖片的對比展示了農民奔小康的成果,從一張張笑臉中感受到農民富裕後的喜悅之情。
「全時域產品」打造全新目的地
句容並不滿足現有的全域旅遊產品,瞄準「全時化」旅遊市場,著力構建全域旅遊多元化產品體系。打造夜間旅遊品牌,茅山景區和寶華山景區通過全景區亮化工程建設,相繼推出了20餘個夜遊項目,催熱了全市夜旅遊經濟。寶華山古村今年的夜遊遊客接待量同比增加20%,茅山夜改變了晚上留不住遊客的現象,接待量直線上揚。
同時,城市和景點周邊增加了餐飲、酒店、演藝場所、書店等配套設施,夜遊的接待的能力不斷上升,從事這些行業的人數和收入也有所增加。其次是打造「度假市場」,茅山半島涵田天度假酒店推出的度假式旅遊,酒店成為「網紅」,有時一房難求。寶華山的十六季客棧、沐蘭苑客棧等民宿度假項目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今年接待量因此翻了一番,尤其是節假日成為「幸福的煩惱」。伏熱花海莊園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吸引眾多遊客的同時,也帶動周邊農產品生產銷售,農家樂的生意。
句容全域旅遊理念正在變為現實。如今城區變成了景區、田園成了公園、家園也成了花園,富民效應凸現,市民幸福感不斷增強,一條「全域旅遊助力高質量小康社會」的大道正在句容城鄉延伸。(徐小丁 滕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