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打底」讓艾丁湖綻放笑容

2020-12-09 閃電新聞

5月的艾丁湖,充滿詩情畫意:清澈的湖水與成片的蘆葦交相輝映,成群結隊的鳥兒在湖面上空翱翔,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今年90歲了,艾丁湖就像我的親人,陪伴著我的一生。」家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恰特喀勒鄉其蓋布拉克村村民帕塔爾·色拉依丁對艾丁湖充滿感情。然而,帕塔爾的這位「親人」,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曾出現多次乾涸。「如果不是政府的保護治理,艾丁湖早就幹了」,帕塔爾說。

艾丁湖,又名「月光湖」,位於吐魯番市高昌區南部,是我國海拔最低點,也是吐魯番市生態環境變化的晴雨表。

幸運的是,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各地遵循的發展路徑。在此指引下,當地政府布局艾丁湖流域節水、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與生態監測四大工程體系,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生態保護治理、煤窯溝大型灌區、高效節水等項目,一張保護「月光湖」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艾丁湖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已絕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尾鷂和鵝喉羚再次出現。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從艾丁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背後,足以看到,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愈發清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正在被接續補齊。

打通補水「經脈」

「以前桃兒溝周圍又髒又亂,平時根本沒人去。現在河道修好了,周圍的步道也鋪好了,我和幾個鄰居每天吃晚飯後,都要過來走走,鍛鍊身體。」高昌區葡萄鎮巴格日社區居民阿不都熱依木·依明提高興地說。

如今的桃兒溝,已經從垃圾叢生、蚊蠅亂飛的廢舊水渠,變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河道。隨著近日開閘放水,奔騰的渠水通過這條新修建的河道,開始向已經「渴極了」的艾丁湖補水。

桃兒溝的變化,得益於2019年實施的高昌區桃兒溝水資源配置及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上接第一版 而這一工程只是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每年可向艾丁湖補水600萬立方米。

作為拯救艾丁湖的「希望工程」,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項目計劃總投資36億元。大手筆的背後,是政府改善艾丁湖生態環境的巨大決心,更說明改善艾丁湖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

艾丁湖,是我國西北唯一富含硝酸鹽的鹽湖,周邊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駱駝刺生長地,是吐魯番市生態環境變化的晴雨表,直觀反映著吐魯番盆地整體生態變化。

資料顯示,艾丁湖主要補給水源為流域內14條河流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不過,隨著上遊用水的大量增加、流域地下水開採量逐年增大等原因,流入艾丁湖的水量逐年減少。目前,僅有白楊河能夠季節性補給艾丁湖,其他主要河流地表水除較大洪水外均不能流入艾丁湖。

「由於不少洩洪渠、輸水渠常年失修、堵塞或損毀較為嚴重,導致每年多餘的水量無法及時流入艾丁湖。」吐魯番市水利局黨組書記拜建軍介紹說,這就導致艾丁湖周邊生態狀況持續惡化,土地荒漠化加劇,風災、鹽(沙)塵加重,嚴重影響周邊區域居民生存環境,大部分農田由於土壤高鹽鹼和水質惡化而不宜人類生存。

2014年11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完成《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2013-2025年),包括建立和完善節水、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與生態監測四大工程體系。

拜建軍指出,「補水,是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必須通過改造和新建,將洩洪渠和輸水渠道打通並有效串聯起來,使14條河流的水量在保證農業灌溉的前提下,多餘的水能夠通過渠道流入艾丁湖,為艾丁湖補水。

於是,水資源管理系統及農田水利設施、大河沿水庫至塔爾朗引水、桃兒溝水資源配置及生態綜合治理、大草湖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柯柯亞大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工程被陸續上馬實施。

在拜建軍看來,隨著《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的逐步實施,艾丁湖生態補水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在逐步恢復。

念好「節水經」

5月15日早上,在一家企業上班的市民金慧到單位後,先將暖瓶中剩下的水倒入水房的桶裡,然後用這些水開始洗抹布和拖把。

金慧告訴記者,以前衝洗拖把都是直接打開水龍頭,但這樣做太浪費水。後來單位要求大家儘量用回收或者喝剩下的水洗拖把。「我們都很支持這樣的節水做法,只有大家真正有了節水意識,才能達到節水目的。」金慧說。

如今,在火洲吐魯番,惜水愛水節水已經成為吐魯番各族群眾的自覺行動。

拜建軍說,艾丁湖之所以會成為季節性湖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艾丁湖流域水資源嚴重超載,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因此,保護艾丁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保證經濟社會用水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控制用水量,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

據了解,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做好退地減水及農村、城市、工業等節水工作,吐魯番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吐魯番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吐魯番市水功能區管理辦法》《吐魯番市用水總量控制方案》等,不斷健全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

與此同時,完成各區(縣)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分解工作,並將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地下水用水量目標和用水效率目標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體系。

針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吐魯番市大力實施水權水價改革,利用市場調配達到節約用水、減少用水總量、優化用水結構、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一份可喜的數據是,截至目前,全市年用水量較2012年減少1.53億立方米。「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拜建軍說,這就要求念好「節水經」,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開展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工作。

打響「保衛戰」

在一張藍圖指引下,當地大力開展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全力恢復艾丁湖區域生態系統,打響了一場「月光湖保衛戰」。

建設服務於艾丁湖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降水-蒸散發-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前端監測管制體系和數據收集管理的水資源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

新建土壤墒情監測點48處、井電雙控計量點3103處、明渠流量計量點473處、管道流量監控點38處、荒漠區生態監測點9處、艾丁湖湖面水位監測點1處、艾丁湖入湖流量監控點4處,鬥農渠進行防滲改造104.74公裡。

「通過綜合施策、系統治理,艾丁湖水面積已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內乾涸時長較往年明顯減少,溼地功能得到極大改善。」拜建軍介紹說,溼地公園內植物由11科18屬23種增加到11科24屬29種,脊椎動物由4綱9目20種增加到4綱12目23種,已絕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尾鷂和鵝喉羚再次出現,多年未見的天鵝、野鴨、大雁數量大幅增加……

拜建軍告訴記者,隨著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規劃的逐步實施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艾丁湖區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自我修復能力顯著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但這只是階段性成果,艾丁湖的生態環境依然很脆弱,要想徹底改變這一局面,我們任重道遠!」拜建軍說。

據悉,吐魯番市水利局已委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開展《艾丁湖生態保護治理「十三五項目」實施效益評估》工作,並爭取資金實施剩餘工程項目。

事實上,從城市到鄉村,從大漠到水鄉,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一條超越傳統增長模式的綠色發展道路正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記者 侯建斌)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王秀仁感嘆道。東城區草廠地區因「南北走向胡同群」而聞名,也是老北京南城極具代表性的胡同片區。但隨著入住居民增多,私搭亂建行為屢禁不止,加之管理滯後,居住環境日趨惡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做根藝 開民宿 建展館 林業職工綠色轉型演繹...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做根藝 開民宿 建展館 林業職工綠色轉型演繹別樣精彩 2020-12-22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螃蟹撐起了大民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螃蟹撐起了大民生 來源: 2020-12-18
  • 七仙嶺下的綠色山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唱歌的人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抄寨村的苗族村民廖慶元,生活的巨大改變,讓他的山歌唱得更加嘹亮悅耳。七仙嶺(圖片來源:海南省林業局)01過去,廖慶元一家延續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全家4口人,一雙兒女,僅靠每人一畝水田勉強餬口。廖慶元望著一貧如洗的家,卻沒有一點辦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原綠」+「格爾木藍」煥發城市生態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原綠」+「格爾木藍」煥發城市生態美 2020-10-20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現在我們每家每戶都在想辦法增產擴產,柞水木耳供不應求。」小嶺鎮社保站站長、技術指導員吳正超說,當地正籌劃對木耳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研發出木耳鍋巴、木耳代餐粉、木耳益生菌等產品。陳慶海對未來也充滿憧憬,「現在吃穿不愁,還住進樓房,冰箱空調都捨得開了。我還報名學駕駛考駕照,打算買輛小汽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瓜果飄香富農家 「喊叫水」人不喊水繼續來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寧夏中寧縣喊叫水鄉賀家口子村村民 馬天志:我就淌水40分鐘,我們這水是按方走計算的呢,它是一畝地淌120方,40分鐘後,我就叫管水道的給下一家澆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原創 肖海寧 i自然全媒體編者按:科學規劃繪藍圖,教育扶貧謀長遠,強基固本促發展,產業幫扶壯經濟……對幫扶的浮洲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足了「繡花」功夫,既輸血又造血,使浮洲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村莊,村民相繼脫貧摘帽,向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大步邁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政府領著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政府還投資80多萬元,為村裡購買了大型聯合收割機,不但方便了村民收割,還把創收的錢都用在救助貧困家庭上,奔小康一個都不落下。「說到底,就是國家強盛了,有財力了,政府領著咱農民奔小康,咱農民趕上了好時代啊!」老陶感慨的說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鬥南花都:幸福像鮮花綻放
    央廣網北京9月6日消息(記者王澤華 李健飛 李騰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6日推出《鬥南花都:幸福像鮮花綻放》。這裡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雲南鬥南花卉市場——「花花世界」。進貨、詢價、批發、零售,深夜11點,市場裡依然人聲鼎沸,一片喧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吉林堅持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遊齊頭並進,繼續在生態惠民富民的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貓街鎮:擴建便民橋 連起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貓街鎮:擴建便民橋 連起致富路​ 2020-10-16 17: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小康生活丨江夏供電:「農家樂」 生活美
    走向小康生活丨江夏供電:「農家樂」 生活美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8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為講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故事,展示各領域各行業的偉大成就,鼓舞決戰決勝鬥志,凝聚團結拼搏力量,激勵全縣上下奮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圓滿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從今日起,本臺將連續播出大型主題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