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大米起家, 今擁香港646部小巴, 還花110億接手李嘉誠的物業

2022-01-10 貌美如花1

香港可以說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裡誕生了不少著名的企業家,而且還是遍布了各個行業。比如像電力大王米高嘉道理,珠寶大亨鄭裕彤,股市狙擊手劉鑾雄,還有玩具大王蔡志明,當然不能缺少曾經的塑料花大王李嘉誠。

不過這些都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但是還有一個人,他跟李嘉誠、劉鑾雄是老鄉,而且也都是做實業起家的,不過卻很少人知道的,他就是馬亞木。他如今是全香港最大規模的專線小巴經營商,被譽為小巴士大王。馬亞木旗下車隊共擁有646部小巴士車,如今馬亞木單單這個車隊的市值至少40億了。

馬亞木早年的經歷跟李嘉誠很相似。馬亞木出生在廣東省潮州市,在他16歲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來到香港闖蕩,當時對於馬亞木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身上的錢只夠他住在廉價出租屋裡,於是他每天流浪在街頭留意有什麼生意可以做。

後來他發現那個時候的香港並非太平盛世,糧食非常短缺,於是馬亞木就開始賣起米來,漸漸地,積累了一點錢,馬亞木就開了一個米行和洗衣店。很快馬亞木,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其實香港大多數富豪的早期生意,也都是從實業開始的。李嘉誠最初也是做塑膠花的,而劉鑾雄也是做電風扇廠起家的。

後來當時馬亞木又看到上另外一個商機:很多上班族都有出行需求,所以開巴士非常賺錢。不過門檻也是高的,一張巴士牌照就要5000至8000港元,這相當於司機工資的幾十倍,而且很難買到。

不過馬亞木也是一個另類,他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人。他的一生坐多於做,就是他的生活習慣。於是當年的米行運營主要靠送米上樓服務招來,但是懶惰的馬亞木就僱傭幾個人,將這個執行的工作交給他們去做。後來馬亞木就是屬於那種想出方法由他人完成從中漁利的一代隱形富人的基礎。

後來,馬亞木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商機。香港是屬於寸土寸金的地方,很多上班族居住的地方都離公司非常遠,他們都有出行需求,所以開巴士非常賺錢。但是這個門檻也是高的,一張巴士牌照就要7000左右,這相當於當時司機工資的幾十倍,另外也是很難買得到得。

馬亞木不放過任何一個能賺錢得機會,於是他決定和幾個好朋友合資創業,採用眾籌方式集資,當時一張牌價已經漲到了2萬港元。僅僅幾年得時間,馬亞木已積累了20多個牌照。此後,馬亞木拿下了黃大仙往慈雲山37號專線服務,隨後馬亞木開始一路開掛。至今手握全港專線小巴的絕大部分利潤。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交通方式出現,特別是港鐵網絡不斷擴展,小巴業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了。馬亞木曾抱怨說,「做小巴簡直就像在做乞丐」。目前馬亞木近八成巴士虧本,總計每月虧損逾500萬。

隨後,馬亞木為保住家族資產,也像李嘉誠一樣大舉進入地產行業,隨著樓市穩健發展,馬亞木家族資產如今已擁有300億,堪稱神秘富豪。

低買高賣是投資的金科玉律,劉鑾雄就是靠這套在90年代大出手狙擊股市,連李兆基、嘉道理米高都慘遭過劉鑾雄的狙擊。馬亞木也是通過低買高賣,操作多處物業。目前他旗下最主要的投資物業包括,銅鑼灣怡和街60至62號全幢 ,葵湧石蔭商場,葵興商場,粉嶺嘉福商場等,這些他都是只租不賣的。

當年這些物業總計才花了近20億購入的,但是如今隨著房價的漲勢,馬亞木的這些物業已經至少翻了至少10倍。可以說馬亞木就是這麼一個大懶人,就喜歡這樣躺著的賺錢方式。

儘管如此,但是馬亞木卻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行蹤亦非常保密。不過去年李嘉誠以402億天價賣出的中環中心,讓馬亞木才被挖掘出來。

中環中心的47層寫字樓主要由5位大股東分攤,其中,除了世茂集團的許榮茂外,馬亞木也是其中之一,馬亞姆佔13層,包括68、69及78樓等高層單位,是為最多的一位。馬亞木斥資110億港元買下了李嘉誠的一層寫字樓,讓馬亞木名聲大噪。馬亞木也表示打算將這個物業作長期持貨收租。可以說馬亞木跟李嘉誠,他們的關係也非常微妙的。

靠賣大米起家,今擁香港646部小巴,還花110億接手李嘉誠的物業,馬亞木也是一個十分傳奇的人,馬亞木可以說堪稱是神秘富豪。

相關焦點

  • 李家成之子靠賣大米建香港最大房地產,卻被孫子親手送給劉鑾雄!
    大家都知道賣塑料花起家,現在成為地產大王的李嘉誠,2019年身家達2400億,也知道除了李嘉誠之外香港四大家族的李兆基將自己小兒子的名字也取做李家誠,其實早在香港的百年之前還有一個李家成,李家成的兒子成功讓李家成為香港老四大家族之一。
  • 這位潮汕人成香港小巴大王!
    原來馬亞木是香港小巴大王的名字,他和李嘉誠、劉鑾雄是老鄉,是全香港最大規模的專線小巴經營商——冠榮車行的經營者,他擁有最多的專線小巴及小巴路線,所以名聲在外。 隨著樓市穩健發展,馬亞木家族資產已升值到300億港元,堪稱隱形富豪。而馬亞木的生意也由原先主打小巴業務,轉型為主打投資業務。物業資產比例已升至佔七成,小巴業務僅佔約三成。
  • 這位潮商以」懶惰致富「,成香港小巴大王!
    原來馬亞木是香港小巴大王的名字,他和李嘉誠、劉鑾雄是老鄉,是全香港最大規模的專線小巴經營商——冠榮車行的經營者,他擁有最多的專線小巴及小巴路線,所以名聲在外。 隨著樓市穩健發展,馬亞木家族資產已升值到300億港元,堪稱隱形富豪。而馬亞木的生意也由原先主打小巴業務,轉型為主打投資業務。物業資產比例已升至佔七成,小巴業務僅佔約三成。
  • 已累計套現2500億,但是李嘉誠卻拿走1.6億補貼,還漲了香港電價
    最近有消息說李嘉誠又準備賣賣賣了,這次李嘉誠的目標是北京跟上海的兩個項目,如果出售成功,李嘉誠將套現500億。其實從2011年開始,李嘉誠累計在中國已經套現了2500億。2011年李嘉誠賣掉了和記港口信託62%的權益,套現了429億。
  • 李嘉誠又賣上海物業了! 200億出售陸家嘴世紀匯廣場
    李嘉誠又賣上海物業了!10月26日晚間,李嘉誠的長實地產發布公告稱,將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就出售二者共同持有的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的物業發展項目訂立買賣協議,代價為200億元(約230億港元),預期交易將在2017/2018年前後完成。買方為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為本次收購而特別設立。
  • 大叔靠1千萬起家,今單是收租就賺幾個億,整個公司卻只有2個員工
    說起以李嘉誠為首香港的四大家族,眾所周知他們都是靠地產發家的。即使到如今,長江實業、恒基兆業、新鴻基和新世界依然是香港四大地產商。60年代的時候,香港地產泡沫破裂,李嘉誠跟李兆基等人以獨到的眼光,抄底了香港地產。隨後把低買高賣運用到極致。
  • 不願繼承家族企業的富二代,花58億接手李嘉誠項目,今賺47億
    近年來,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頻繁出售諸多地產資產,一度被視為地產市場轉向的風向標。讓strand酒店多次獲得了「最佳酒店」的大獎,還被選為2008年「全球最有價值的酒店」之一,位於亞洲最佳酒店第二的位置。吳繼煒能發展得這麼快,還是離不開家族企業的支持,因吳仲燦1997年去世,吳繼煒開始接手了家族企業。
  • 李嘉誠又賣上海物業 200億售陸家嘴世紀匯廣場
    李嘉誠又賣上海物業了!  10月26日晚間,李嘉誠的長實地產發布公告稱,將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就出售二者共同持有的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的物業發展項目訂立買賣協議,代價為200億元(約230億港元),預期交易將在2017/2018年前後完成。  買方為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為本次收購而特別設立。
  • 父親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他35歲接手3000億,僅一套商場收租百億
    吳宗權還不到40歲,但是為什麼他能夠打敗李嘉誠這些老牌的富豪,成為香港最大的包租公呢?賺錢這麼容易了嗎?在香港就是有這麼多的富豪,雖然在大家的眼中不怎麼有名,但是人家確確實實是真正的富豪,就靠著房子的租金也能大富大貴。這也跟香港的房價有關係,畢竟地方並不是很大,但是卻十分的繁華,生活著很多的人。
  • 觀點人物 | 「小巴大王」馬亞木的工商鋪王國
    香港「小巴大王」香港,是一個富商雲集的世界。事實上,馬亞木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叫「小巴大王」。他是全香港最大規模的專線小巴經營商——冠榮車行的經營者,由於擁有最多的專線小巴及小巴路線,所以名聲在外。根據香港運輸署於2013年進行的一次統計,他名下車隊共擁有646部「minivan」,數目是全港各小巴集團之冠。
  • 曾花51億在香港買豪宅,今花81億在英國買豪宅,堪稱中國隱形首富
    我估計就是香港的張松橋了。張松橋的大名曾經數次登上了財富榜,但是排名都非常靠後,帳面身家只有幾十億。不過事實上張松橋的財富可不僅這些。張松橋可以說是中國的隱形富豪。最近張松橋才引起了英國地產界的轟動。張松橋花了18億人民幣買下倫敦市中心的一棟豪宅。這棟豪宅可以遙望到英國的宮殿,風景非常好,而且位置也是一流。
  • 香港中環中心:李嘉誠退出後的命運流轉
    在2017年11月1日那場香港最大規模的物業交易中,長實以402億港元將中環中心售予「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當時接盤方的主要股東為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以及活躍於相關工商物業市場的「磁帶大王」陳秉志、「小巴大王」馬亞木、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總會會長盧文瑞、蔡志忠、羅珠雄等。
  • 醫學博士投身商界,今在香港年收租十幾億,在全球擁20家豪華酒店
    不過棄醫從商的人就比較少,然而香港富豪羅嘉瑞就是其中之一。羅嘉瑞是香港最被低估的富豪之一。羅嘉瑞本來是醫學博士,後來回到香港接手家族的事業,把鷹君集團發展成了亞洲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羅嘉瑞的父親羅鷹石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 香港最大地主不是李嘉誠而是他,每年收租151億,真正的世界首富
    吳光正的名氣比起四大家族李嘉誠等人來說,似乎要小得多。不過他的嶽父包玉剛當年可是比李嘉誠名望還要高的華人首富,更關鍵的是李嘉誠的起家還要感謝包玉剛的提攜之恩。去年香港上市公司九龍倉集團準備進行世紀重組,九龍倉集團將分拆旗下的九龍倉置業出來上市。這重組將是李嘉誠2015年長和系重組之後,香港的有一次世紀重組案。九龍倉這次分拆,才讓人們注意到了這個香港最大的地主。
  • 起家成謎的重慶李嘉誠,李嘉誠、許家印、劉鑾雄都在他的朋友圈
    本次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迅速進行了現場勘察,發現小區存在物業管理混亂,車位嚴重不足,亂改群租房等問題。 在媒體聚焦下,渝北加州花園的開發商也浮出水面,他就是被人稱作「重慶李嘉誠」的張松橋。
  • 李嘉誠擁有價值4千億的物業,年收租近百億,卻不敵這個上門女婿
    最近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打算重建中環的和記大廈,這棟大樓李嘉誠曾經說打死也不會賣。重建之後的和記大廈,總價值超過300億港幣,每年可以收到近十億的租金,成為了李嘉誠家族物業中的又一旗艦。李嘉誠去年賣掉了香港的中環中心,總價值就達到了402億。
  • 李嘉誠把船廠蓋成小區,商鋪多高價格都不賣,如今反而賺回上百億
    李嘉誠是一個商業眼光超前的人。許多人可能都知道李嘉誠是靠著房地產起家的,不過香港幾十年來發展房地產的商人何其多,為何單單是李嘉誠一個人成為華人首富呢?那就是李嘉誠的眼光非常獨到,他總是敢於冒險,懂得人棄我取的道理。50年代的時候,霍英東發明了樓花,這極大促進了香港房地產的發展。
  • 郵儲銀行回應接手李嘉誠香港中環:未知悉
    郵儲銀行回應接手李嘉誠香港中環:未知悉 房天下
  • 400億買下李嘉誠大樓,本想大撈一筆卻成爛攤?每年還倒給他5億!
    文:敢敢在2019年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李嘉誠以317億美元的身價登頂,連續第21年登上香港富豪的寶座。如今,已經91歲高齡的李嘉誠已經於2018年正式宣布退休,由長子李澤鉅接手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李嘉誠在香港中環有三棟大樓:和記大廈、長江實業中心和中環中心。中環中心於一九九八年落成,共有七十三層,是李嘉誠名下的頂級物業。然而,兩年前,在所有人都看好香港寫字樓市場的時候,李嘉誠卻將中環中心賣掉。而當時有能力拿出400億收購中環中心,也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
  • 老謀深算的李嘉誠,一棟樓賣出400億天價,還收買家每年5億利息
    其中包括世茂集團許榮茂和香港女首富,朱李月華合資160億,代價收購中環中心40%的股份。中環中心其餘45%的權益則將由其他活躍於香港的工商物業市場投資者持有,包括「磁帶大王」陳秉志、亞洲地產創辦人蔡志忠、資深投資者羅珠雄及「小巴大王」馬亞木等。這筆交易在當時看來無疑是石破天驚的,首先在李嘉誠的地產帝國中,中環中心佔據的舉重輕重的地位。他於1998年落成共有7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