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現史上最大規模道教遺址,張天師祖庭輝煌重現世間

2021-01-11 墓碑廠家凱瑞石業

2014年6月,在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往東行走一公裡,瀘溪河北岸,溪山環拱之處,發現了一處道教遺址。經過4年的勘探和發掘,專家對已揭露的約5000平方米的範圍進行保護大棚搭建保護。並於近日舉行了「大上清宮遺址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會上,專家公布了考古現階段的各項成果,認為該遺址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係最清晰、出土遺蹟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建築遺址。

三清閣

該考古研究發覺,我國的道教歷史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眾所周知,道教是最大的中國本土宗教。其源起為古代的《易經》和《老子》的道論。「道」,是道教的最高崇拜。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萬物起源於道,道乃萬物之始,這便是道教的理論基礎。

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陸續衍生出許多派別,比如:全真教、正一教、茅山教、武當派等等。而在江西發現的這處道教遺址乃正一教張天師派祖庭道觀。

張天師

張天師,名張道陵,乃正一道的創始人,也是第一代天師。據史料記載,此人來歷大不簡單,是漢朝名人張良的後人。自小便聰慧好學,長到後成為太學學生,後來學習道,被「道」所感,便致力於研究「黃老之道」,於是四處遊歷,不斷修行,在鶴鳴山創立了正一道,並撰寫了《老子想爾注》,乃正一道典籍。

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出土文物垂獸

張天師在四處遊歷之時,經過此處龍虎山。當時的龍虎山還是一座無名山,傳說張天師見此處「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橫飛,藤蘿倒掛」,實乃一洞天福地,便決定在此煉丹修行,後來丹藥煉成,竟然引得龍騰虎嘯,天降異象,不禁大為驚奇,遂將此處命名為龍虎山。

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復原沙盤

漢末時,第四代天師張盛始,在此尋覓祖先的煉丹遺蹟,決定在此定居,於是修道觀傳教。此後,歷代天師均居住於此地,守著龍虎山修行傳教,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正一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教徒也越來越多,歷代封建王朝也對這些天師多有封賞,有些天師甚至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這龍虎山道觀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也在這當中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使得它的建築面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成為正一道和龍虎宗的傳教中心。

江西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出土文物「綠琉璃龍紋瓦當」江西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進一步證實了龍虎山在正一道中的中心地位,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現宋元至明清時期遺存共有29處,出土了大量的黃、綠琉璃建築構件,更有明代御碑亭、清代的雍正御碑亭和清代嘉慶重修上清宮的石碑,可見,這道教祖庭當時之輝煌。

江西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進一步證實了龍虎山在正一道中的中心地位,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現宋元至明清時期遺存共有29處,出土了大量的黃、綠琉璃建築構件,更有明代御碑亭、清代的雍正御碑亭和清代嘉慶重修上清宮的石碑,可見,這道教祖庭當時之輝煌。

相關焦點

  • 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宮觀,被稱為道教第一宮,在江西龍虎山
    芒果旅行日記:中國規模最大的宮觀,在江西龍虎山,被稱為「道教第一宮」。江西發現一座皇家等級宮觀建築,於2018年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座宮觀居江南宮觀之首,康熙皇帝曾親手御書匾額,被稱為「道教第一宮」。
  • 江西千年古鎮,張天師的後代居住此地,譽為「中國道教第一鎮」
    江西千年古鎮,張天師的後代居住此地,譽為「中國道教第一鎮」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距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一般道教宮觀建立在遠離凡塵的高山幽谷中,以便更好地修行;不過也有例外情況。提到江西,大家有沒有想到江西的龍虎山,這裡是道教的發祥地,是道教名山之首。
  • 江西這個千年古鎮,被譽為「中國道教第一鎮」,是張天師居住之地
    芒果旅行日記:江西有個千年古鎮,是張天師居住地,被譽為「中國道教第一鎮」,這裡也是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的開篇之地。據專家考證,這個古鎮建於南北朝時期,風景名勝古蹟眾多,留下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足跡,如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南宋「象山書院」創始人陸九淵、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等。
  • 中國唯一和孔家並稱的大家族,在江西這座山上,世襲1800年
    江西省龍虎山,中國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坐落在今天的江西鷹潭貴溪市,龍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更是一座開宗派的天師張道陵的家,以其深厚的道教文化傳承而成,眾多宮府建築和丹霞地貌令人難以置信,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名錄龍虎山是道教正一天師的祖庭,張天師自其第四代傳人張盛開始
  • 遇見美麗江西丨探尋神秘道教祖庭
    Day2  上午:上清古鎮(吊腳樓)→天師府(道教祖庭)  中午:推薦天師八卦宴  下午:大上清宮(仙靈都會)→聖井山(高空玻璃棧道、中源寺)→返程回家  DAY1  龍虎山遊客中心(博物館)  龍虎山遊客中心堪稱進入龍虎山的第一景。
  • 道教洞天福地(江西篇)
    江西道源深遠,道教文化深厚。在全國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江西有5處小洞天,12處福地,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以下按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洞天福地順序排列)鷹潭龍虎山3、龍虎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正一派三山之一,道教正一派發祥地,中國南方道教中心之一,天師府為道教正一派祖庭,也是全國道教21
  • 兩岸媒體人龍虎山探訪天師府:臺灣道教信眾基礎好
    由於行程的關係,「文脈傳承一江西古代書院文化行」兩岸媒體人在5點「下班」前,趕到了天師府,一睹這「道教祖庭」的風採。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千百年來生生不息。龍虎山作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其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和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讓世人為之驚嘆。文豪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抵全在道教」。南朝(梁)著名文學理論家劉總雲說:道教「上標老子,次述神仙,下襲張陵」。
  • 道教:張道陵,普施符籙禳救災禍,被後世尊為五鬥米道教始祖
    這說的便是宋仁宗時,京師瘟疫流行,張天師在江西龍虎山未卜先知,乘鶴駕雲而去,在東京做了七晝夜羅天大醮,普施符籙禳救災禍,瘟疫盡消,軍民安泰,可見張天師的道行不凡。但這位張天師不過是第一位張天師的第二十幾世後人,比他的老祖張道陵差多了。張道陵(公元34-156年),一名張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
  • 江西最無奈的古鎮,號稱「中國道教第一鎮」,靠著龍虎山卻不火
    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正兒八經的本土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不過,從東漢末年佛教正式傳入我國之後,對道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道教不分上下。而關於道教的名山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大道教名山,即: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其中江西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因此而得名。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 【考古】 道教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
    碧琉璃龍紋滴水 原標題:道教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 皇家等級的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重見天日    經過半年多的考古發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的「道教祖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近日終於得以重見天日自漢魏道教在龍虎山地區興起,道教傳播不斷壯大。唐武宗賜額「真仙觀」,北宋徽宗敕改「上清觀」,元武宗加名為「大上清正——萬壽宮」,大上清宮由此得名。大上清宮歷經元、明、清,規模不斷擴大,屢經興廢。至康熙賜御書「大上清宮」匾額時,建築規模達兩宮十二殿二十四別院,成為天下道教正一教的祖庭,在道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此次考古發掘的遺址即為北宋以來,歷代重修、擴建的大上清宮遺址的一部分。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展現道教祖師
    全劇以幻蠱為重點,也是基於幻蠱而展開故事情節,正是憑藉幻蠱,大巫師才聚集八部鬼將,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自己而死,張天師為救徒弟開始調查背後真相,發現是在巴蜀很有威望的三眼大巫師古瑪所為,古瑪巫師被民眾尊為三目神。古瑪陰毒狡詐,在調查中張天師並被污衊成山鬼。差點被處以處以火燒之死,幸好被巫鹹和紅纓所救,最終拆穿了隱藏在山鬼殺人背後的真相,同時解除了自己多年以來的心結。救出了徒弟剷除了三眼巫師古瑪。
  • 江西鷹潭龍虎山,探尋道教文化之旅。
    正一道祖庭——龍虎山嗣漢天師府。龍虎山正一派道士總結一下,這二者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全真道遵守清規戒律,修身養性。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距離市中心18公裡,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被譽為道教祖庭的龍虎山,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嗎?
  • 道教四大名山,各自供奉的祖師不同
    龍虎山 龍虎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江西鷹潭市,由仙水巖、龍虎山、上清宮、洪五湖、馬祖巖和應天山等六大景區組成。據說東漢中葉時張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也成為我國道教發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 道教聖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龍虎山「三絕」。
  • 江西的這個鎮火了,被稱為「中國第一道教鎮」,張天師在這住過
    江西的這個鎮火了,被稱為「中國第一道教鎮」,張天師在這住過眾所周知江西龍虎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自然文化遺產,也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道教的神仙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美麗的龍虎山腳下,在瀘溪河畔,坐落著一座千年古鎮——上清古鎮。
  • 一百一十九名海外道徒江西龍虎山受領籙牒
    一年一度的中華道教祖庭上清嗣漢天師府海外道徒授籙儀式二日結束,一百一十九名來自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修道者專程來到江西龍虎山受領籙牒。  道教認為法籙是「從凡入聖之門,助國治身之業」。按照道教規矩,修真學道之士欲從俗登真,必須得到真師傳授,依科次第修行,逐次接受法籙,若是道士要受籙升為道長,則必須到龍虎山接受張天師的冊封。上清嗣漢天師府,不僅是中國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掌管天下道教事務的「辦公衙門」,也是目前中國國內唯一對海外道徒授籙的宮觀。
  • 龍虎山張天師,怎麼傳承2000年的
    龍虎山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雲錦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貴溪市境內。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因此得名。
  • 網大與文化強強聯手—淘夢推新作《龍虎山張天師》介紹道教文化
    《龍虎山張天師》正是該方向下的又一部新作。影片講述了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如何接到故人來信,與徒弟王長二人前往查探真相,遇到尋兄女子紅纓,三人聯合揭破禍害一方的巫教的故事。與網絡電影中常見的、著重於反派形象打造、渲染恐怖氣氛而後道士做法降妖除魔的魔幻流不一樣,《龍虎山張天師》取材自張道陵傳說故事,主講受心魔所苦卻仍心系蒼生的張天師如何突破自身、濟世救人的樸素故事。也因此,《龍虎山張天師》中沒有華麗酷炫的技能特效,比起特效大片,以道教中人為主角的本片更該歸類為傳統的武俠動作片。
  • 這個古鎮是因道教而興的千年古鎮,張天師在此歷經1900多年
    上清鎮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部,東至塘灣鎮、耳口鄉,西連龍虎山鎮,南北臨近上清林場,西南接金谿縣,是以道教文化為基礎的一個古鎮,是鷹潭市最有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上清鎮舊名沂陽市,自兩晉時這裡便有人聚居,唐末倪亞改為倪亞市,宋元改為上清鎮,明又改為沂陽市,清初再改為上清鎮。
  • 江西鷹潭:道教文化濃鬱的上清鎮!
    鷹潭上清鎮上清鎮沿河櫛比鱗次的吊腳樓和船埠頭讓小鎮顯現出江南水鄉特有的風格,河畔浣紗村婦、搗衣少女、戲水孩童、漁舟片片、白鴨浮水形成了一條韻味十足的古鎮風景線……上清鎮是江西鷹潭市龍虎山旅遊的亮點,如果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
  • 適合帶家人一起去遊玩的3個江西景點,你真的不可錯過
    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後,道教天師在這裡承襲了63代,歷1900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歷來被尊稱為「道教祖庭」、「百神授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龍虎山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