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3步驟教你熬中藥

2020-12-17 三九養生堂

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醫學的技術也是越來越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更喜歡中醫的治療,喜歡用中藥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那您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您知道熬中藥用什麼鍋更好呢?那就來看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吧,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很多人認為熬中藥就直接用家裡的鍋就熬了,沒有什麼時間規定,也沒有確定好加水的量,就直接熬製了,這樣是不對的哦。

一、熬中藥用什麼鍋

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係。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傳熱均勻緩和,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主要是因為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在煎煮藥時能與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如與鞣質類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鐵,使藥液的顏色加深。

與黃酮類成分可生成難容性聚合物。與有機酸類成分可生成鹽類。這些都會影響湯劑的質量,直接關係到中藥湯劑的臨床療效。

二、熬中藥的加水量

煎藥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湯劑的質量。加水少了,會造成藥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藥液多,病人服藥時很不方便。

中藥材因其質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別也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藥物,質地疏鬆其體積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

質地堅實其體積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礦物類,貝殼類藥物,加水量就少一些。

按照傳統的加水方法,是將藥物放入鍋內,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過藥物表面3-5釐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過藥物表面3釐米為準。

上面教您的這種加水方法,是非常方面的,也是非常容易操作的哦,趕快學習起來吧,操作步驟您學會了麼?

三、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熬中藥的注意事項有很多的,藥材的選擇,藥材浸泡的時間,煎藥的溫度、熬製的時間等等,這些都是要注意的,所以一起來看看要注意什麼吧。

1、煎藥前的浸泡

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藥多是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藥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煎煮次數

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藥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藥的溫度

煎藥溫度的高低,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較慢。所謂武火,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的也快。

如煎藥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快,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藥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可減慢水份的蒸發,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

主要根據藥物和疾病的性質,以及藥物的情況而定。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第二煎30-40分鐘。治療感冒類藥物,第一煎10-15分鐘,第二煎15-20分鐘。滋補類藥物,第一煎30-40分鐘,第二煎40-50分鐘。

5、留取藥液量

一般指一劑藥經兩次煎煮合併後的藥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藥的方法

一般一劑藥煎煮兩次後合併藥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療感冒,發熱,腸炎,腹瀉的藥,也可採用頻服的方法,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癒即止,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7、特殊藥的煎煮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藥物的性質,在處方中開出帶註腳的藥物。

(1)先煎藥

一般是一些礦物,貝殼,角甲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鐘,再與其它藥物混合後煎煮。常見的有生石膏,生龍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藥物先煎,久煎可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烏頭類藥物久煎可使烏頭鹼分解為烏頭原鹼,其毒性只有原來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加強心作用。

(2)後下藥

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髮油或不易長時間煎煮的藥物,要在藥物煎好前10-15分鐘投入鍋內。常見的有霍香,鉤藤,大黃等。如鉤藤所含的藤鹼,煎煮時間超過20分鐘其降壓成分易被破壞。

大黃,具有瀉下清熱作用的成分,是大黃甙,但其對熱不穩定,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大黃甙瀉下作用又比甙元強,故不易久煎,多採用後下方法。

(3)包煎藥

一般是種子和各別的花粉藥物,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群藥內共煎煮。常見的有車前子,旋復花等。如車前子易粘鍋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復花包煎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

用熱藥液將藥物溶化後服用。常見的藥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

主要是一些膠類藥物,用熱藥液烊化後服用。如果混煎會使藥液粘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浸出,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損失,所以採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見的有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6)另煎兌入

一些貴重藥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藥液兌入到一起服用。常見的有人參,西洋參,鹿茸等。

(7)衝服

一些貴重的藥物細粉不能與群藥一起煎煮,多採用衝服的方法服用,即將藥粉溶於藥液中服。這樣既有利於發揮藥物的作用還又可節省藥材。常見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黃面等。

結語:現在很多人還是比較注重中醫方面的調理,認為用中藥來調理自己的身體副作用會更小的,但是要提醒您的是一定要學會正確的熬中藥的方法,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這樣才不會出現副作用,所以學會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

相關焦點

  • 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不僅味道非常的苦,很難下咽,那麼大家知道中藥在製作重要的過程中究竟要怎樣熬呢,有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嗎。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1、煎藥最重要的就是容器的選擇,因為如果容器選擇不正確,藥效也會達到不同的效果,最好選擇砂鍋是最好的,其次才是不鏽鋼。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中藥比起常見的西藥來說,雖然見效較慢,但沒有什麼副作用,能夠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時的最佳選擇,但是你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嗎?要知道,中藥的熬製方法錯了,是會影響藥效,甚至讓治病藥變成要命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 如何正確熬製中藥的方法
    是的,中藥由於選用的藥材全部是純天然的原生藥物,這對人體的傷害是最小的。同時,我們中醫講求的是內外兼治,表裡同療,因而這是最為科學也是最為徹底的治病方法。雖然中藥的藥性比西藥慢,但它確實不傷人,是最好的養生療病法。為了讓中國藥服用後的作更為有效,對重要的熬製就十分重要了。熬製中藥的方法得當,服用後的中藥的藥性也會更強,病人的疾病也會好的更快。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像小編的媽媽隔段時間也會選擇熬中藥來調理身體。中藥怎麼熬呢?一般熬中藥要先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將藥材放入器皿中加入清水,清水面高出藥材2~3釐米即可,浸泡時間根據情況自己拿捏。這樣會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易於煎出。注意浸泡藥材是為了中藥成分更容易熬出來,而不是衛生或其他原因,所以藥材不能清洗,清洗會使藥效降低。
  • 中藥怎麼熬 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在現在的社會中很多人選擇中藥是因為中藥可以治本,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去煎,那麼中藥的正確煎法是哪些呢,在煎中藥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哪些食物是我們在喝中藥的時候不能吃的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
  • 三個步驟教你正確煎煮中藥
    作者:寶寶知道@懂得愛自己中藥煎煮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方法錯誤不僅會影響到藥效,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今天,想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自行煎煮中藥時不得不注意的幾點,那麼如何正確煎煮中藥呢?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 熬中藥不宜用鐵鍋熬製
    很多市民都會通過熬製中藥預防和治療感冒。專家提醒,中藥忌鐵,不能用鐵鍋來熬製中藥。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肖雷說,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用鐵鍋熬中藥的現象,這樣熬法並不安全。因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效不穩定。通常應該使用不鏽鋼製品或者砂鍋熬製中藥。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
    有很多的人會利用中藥進行治療,中藥煎制是一門學問,大家需要注意兒子重要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器皿,堅持中藥,可以用砂鍋,瓦罐,不鏽鋼的產品,進行煎制中藥。那麼,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啊!
  • 熬中藥用什麼鍋?紫砂鍋怎麼樣?
    熬中藥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一部分是補品,一部分是因為某些疾病,通過不斷煎熬,達到每個人用中藥想要的效果,實現目的。中藥相對於西藥,需要熬製,不像西藥吃起來那麼簡單,中藥每熬一鍋,都需要漫長等待,而且中藥都有一個周期療程,這就要對用中藥有一個長期準備,必須有一個好的熬中藥容器。
  •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2008年12月18日 13:54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發表評論   以前都是陶罐熬中藥
  •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正確煎中藥有3個步驟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水質同樣會對中藥的藥效產生影響。對煎藥用水,歷代名醫均有嚴格要求,如李時珍將煎藥用水就分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種,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餾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純淨,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
  • 為什麼熬中藥要用砂鍋而不是鐵鍋?
    我們都知道中藥熬製最好使用砂鍋、陶瓷、搪瓷、耐熱玻璃等材質的藥罐,不宜使用鐵鍋、鋁鍋等,那麼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首先,砂鍋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受熱均勻,煎藥時鍋內的水分不容易被蒸發,能很好地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
  • 熬豬油用水熬還是用油熬?教你正確方法,又白又香,放2年不壞
    那麼,你知道豬油要怎麼煉製嗎?有人加水,有人加料酒,其實都不對,教你正確方法,豬油又香又白,晶瑩如雪。第二步:把鍋洗乾淨,熱鍋,把切好的豬板油倒入,關鍵步驟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加水?加料酒?都不對,加水熬製豬油需在水蒸發後才出油,很費時間的,同時也容易粘鍋;加料酒顯然更不行,豬板油會粘鍋。正確的做法是沿著鍋邊淋入少許色拉油,開大火熬製。
  • 熬中藥如衝咖啡 浙江嵊州引進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
    中新網紹興4月13日電 (記者 方堃 通訊員 錢狄洪 王秀英)談起中藥,大家總會聯想到「複雜」。精確到分鐘的先煮後煮的工序,一道水兩道水的講究,為達到最佳藥效,甚至就連煲藥用的罐都有各類要求。13日,浙江省嵊州市權威信息發布「嵊州發布」公布,該市中醫院創新引進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系統,讓服用中藥變得像衝咖啡喝一樣簡單。
  • 南陽愛心市民程遠山 堅持熬製中藥茶送給執勤人員飲用
    熬製中藥茶得到支持鼓舞人心 第一次見到程遠山熬製防疫中藥茶供大家免費飲用是在當日早上7時50分,記者來到程遠山在新華路李蘇路口熬製中藥茶的地方。程遠山把一個配好的中藥包放入一個不鏽鋼大桶中,加入水,打開液化氣爐,開始煮中藥茶。 趁煮茶這個空檔,程遠山告訴記者:「我大年初四就開始熬製中藥茶了,因為疫情防控街上沒人,我就決定把熬好的茶送到各個疫情防控卡點,送給執勤人員飲用。這個地方卡點多,往其他地方送也方便,所以就選擇在這兒煮茶。」
  • 蓮都這家百年老字號熬製防疫中藥包捐贈市區留觀點
    熬製、打包、運送……  15000份防疫中藥包  免費送給集中醫學觀察點的  海外僑胞和其他隔離人員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防控工作,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3月16日下午,麗水市生生堂中醫門診部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將熬製的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中藥方劑,免費贈送給集中醫學觀察點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的隔離人員
  • 熬中藥講究多:「先煎」「後下」各區別!
    除整體 的煎煮時間、火候 等問題,中藥還有 先煎後下之別。對於以下特殊 藥物需要區別對待。 1.先打碎再煎 30 分鐘的中 藥:主要是一些礦石、貝殼類或 角甲類藥物,如生石膏、寒水石、 赤石脂、靈磁石、代赭石、海浮 石、礞石、自然銅、牡蠣、石決明、 珍珠母、海蛤殼、瓦楞子、龜板、鱉甲、穿山甲、龍骨、龍齒、水牛角 等。
  • 藥店抓錯中藥報警尋人 對方熬好藥正準備喝
    「上午抓的中藥你沒有喝吧?千萬別喝!」民警接通電話便迫不及待地提醒當事人。此時,當事人陳女士(付某某妻子)已經將藥熬好,準備等湯藥涼了之後再喝。藥店店員抓錯一劑中藥,發現後患者已經離開,撥打手機始終關機,情急之下,報警求助。民警迅速行動,多方尋找,最後關頭阻止悲劇發生。
  • 熬骨頭湯的時候,想要湯成奶白色,不是加牛奶,大廚教你正確做法
    熬骨頭湯的時候,想要湯成奶白色,不是加牛奶,大廚教你正確做法骨頭沒什麼肉,但是拿來熬骨頭湯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筒骨,含有一些骨髓,骨髓中營養豐富,熬湯喝營養又美味。熬骨頭湯,人們都喜歡把湯熬成奶白色,因為去飯店、餐廳裡喝湯的時候,都看見他們把骨頭湯熬成牛奶一樣,看著就更有食慾。其實骨頭湯想要熬成奶白色,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喝牛奶一樣就有點難了。平時去吃火鍋,火鍋店的骨頭湯並不是真的骨頭湯,那都是一種調料調成的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