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藥講究多:「先煎」「後下」各區別!

2020-12-12 鮮果健康

患者 在 家 煎 中 藥 時 應 注 意 很多細節。除整體 的煎煮時間、火候 等問題,中藥還有 先煎後下之別。對於以下特殊 藥物需要區別對待。 1.先打碎再煎 30 分鐘的中 藥:主要是一些礦石、貝殼類或 角甲類藥物,如生石膏、寒水石、 赤石脂、靈磁石、代赭石、海浮 石、礞石、自然銅、牡蠣、石決明、 珍珠母、海蛤殼、瓦楞子、龜板、

鱉甲、穿山甲、龍骨、龍齒、水牛角 等。 2.先煎30分鐘的中藥(只有 先煎才起作用):天竺黃、火麻 仁、石斛等。 3.先煎 1~2 小時(減毒或去 毒)的中藥:烏頭、附子、商陸等。 煎藥時「後下」是為了減少

中 藥 因 為 長 時 間 熬 煮 造 成 有 效 成 分破壞或流失,放 入 時 機 是 在 煎 煮 時 間 的 最 後 5~10 分鐘下鍋即可。需要後下的中 藥主要是氣味芬芳、含揮髮油多 的藥物,包括薄荷、藿香、木香、 豆蔻、砂仁、草豆蔻、檀香、沉香、 降香、青蒿、細辛等;一些久煎容 易減輕功效的藥 物,如鉤藤、杏仁、 生大黃等。▲

相關焦點

  • 中藥的先煎、後下、
    □記者 劉永生    煎熬中藥時,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譬如中藥材的分煎就必須掌握好,否則可能造成藥效降低,甚至失效。常見細則如下——    先煎  殼類(穿山甲、龜板),化石類(龍骨、牡蠣),礦物質類(石膏、磁石、代赭石),一些毒副反應較大的藥物(如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通常要先煎2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物同煎,以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藥物毒副作用。
  • 中藥怎麼熬 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怎麼熬一、容器的選擇很多人都知道在煎中藥的時候容易是很重要,它對我們的藥性的發揮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鏽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 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不僅味道非常的苦,很難下咽,那麼大家知道中藥在製作重要的過程中究竟要怎樣熬呢,有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嗎。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1、煎藥最重要的就是容器的選擇,因為如果容器選擇不正確,藥效也會達到不同的效果,最好選擇砂鍋是最好的,其次才是不鏽鋼。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中藥比起常見的西藥來說,雖然見效較慢,但沒有什麼副作用,能夠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時的最佳選擇,但是你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嗎?要知道,中藥的熬製方法錯了,是會影響藥效,甚至讓治病藥變成要命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 煎中藥,選自動煎藥機還是傳統瓦罐砂鍋
    從這幾段話可以看出,古人在煎藥上對容器、時間、煎法是十分講究的。傳統煎藥法一般是採用瓦罐砂鍋熬製,並根據藥物的不同性質創造了一套特殊的藥物處理法 ,如先煎 (礦石類、動物角甲、貝殼,如生石膏、龜板、等,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藥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15-30分鐘左右 )、後下 (對於含揮發性成份如薄荷、藿香等,還有不宜長時間煎煮的如鉤藤、杏仁等藥,應該在關火的前5-15分鐘左右放入
  • 「科普面對面」如何理解中藥的「先煎」「後下」?速戳!
    科普面對面中藥的「先煎後下」小魯小安最近感冒了,大夫給她開了一些中藥,她看了看藥方,薄荷後面寫了「後下」,而我最近也在吃中藥調理睡眠,龍骨後面寫著「先煎」~「先煎」和「後下」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中藥的特殊煎煮方法我們知道,中藥袋子上一般都會標有煎煮的時間和次數,大家回家只需按照說明煎煮就可以了。但很多患者都會遇到和小安和小魯相同的經歷,拿到家的中藥處方中,一些飲片後面標著「先煎」或者「後下」,究竟什麼樣的中藥需要「先煎」或者「後下」呢?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3步驟教你熬中藥
    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醫學的技術也是越來越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更喜歡中醫的治療,喜歡用中藥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那您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您知道熬中藥用什麼鍋更好呢?那就來看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吧,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煎煮中藥怎麼加水 頭煎與二煎分別要加多少水
    煎煮中藥怎麼加水呢?中藥調理疾病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但是很多的朋友不知道如何煎煮中藥,比如煎煮中藥怎麼加水就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加水的量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煎煮中藥怎麼加水的問題!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像小編的媽媽隔段時間也會選擇熬中藥來調理身體。中藥怎麼熬呢?一般熬中藥要先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將藥材放入器皿中加入清水,清水面高出藥材2~3釐米即可,浸泡時間根據情況自己拿捏。這樣會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易於煎出。注意浸泡藥材是為了中藥成分更容易熬出來,而不是衛生或其他原因,所以藥材不能清洗,清洗會使藥效降低。
  • 中藥為什麼有先煎後下?去其毒而不傷人 這裡面有學問
    為了充分煎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藥物採取不同時間的煎煮,使各種藥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藥效。質地堅硬的藥物需煎煮時間長些,煎煮時間過短很難將有效成分煎出來,也就是味厚者先煎,使其味出而緩行;具有發散作用的藥物煎煮時間過長,會使藥內有效成分被破壞或揮發掉,也就是味薄者後下,使味不竭而先至。毒重者要先煎,去其毒而不傷人。
  • 煎中藥有講究,你都了解嗎?
    先煎、後下 「先煎」是指延長煎煮中藥的時間,使藥物中難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地煎出。一般將需先煎的藥物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煎煮10~20 分鐘後,有的需要更長一些,再與浸泡過的其他中藥合併煎煮。「後下」是為了縮短煎煮中藥的時間,減少因長時間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主要針對那些有效成分易破壞的中藥。一般其他群藥小火煎煮一段時間後,再加入後下藥同煎5~10分鐘即可。如薄荷、紫蘇葉、藿香、佩蘭、芥穗、香薷、菊花、木香、細辛、鉤藤、番瀉葉等。
  • 中醫:煎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養生意識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願意服中藥預防治療疾病,中藥標本兼治,而且副作用小。很多人在抓完藥之後一般會自己去煎藥服用,但是你對煎藥的時間了解麼?煎藥時間過長或者多短會影響藥效麼?下面聽一下專家的詳細解釋。
  • 拿到中藥該如何煎
    最近在調理身體,醫生給開了兩大袋的中藥,著實是吃了一驚啊。提著兩大袋中藥,先去買個砂鍋,我買的是這種,很便宜幾十塊錢。搪瓷鍋和不鏽鋼鍋其實也可以煎藥用,但個人覺得還是砂鍋更好些。然後開始分藥了,先將藥按品類分好,再把需要特殊煎制的藥另放。其他藥按照根據處方,一副副的分好,每次煎藥前直接拿來一包就可以了。煎藥前,要把中藥用冷水泡30分鐘,水沒過藥2~5釐米即可。這裡注意了,特殊煎法的藥,有先煎藥,後下藥,衝服藥,包煎藥等。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三個步驟教你正確煎煮中藥
    加水量:經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理論計算是按每1g中藥加水10mL計算,將總水量的70%用於頭煎,剩下的30%用於第二煎。煎煮用火:一般應遵循「先武火後文火」的原則,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後用文火,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 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
    有很多的人會利用中藥進行治療,中藥煎制是一門學問,大家需要注意兒子重要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器皿,堅持中藥,可以用砂鍋,瓦罐,不鏽鋼的產品,進行煎制中藥。那麼,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啊!
  •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正確煎中藥有3個步驟
    煎中藥用礦泉水煎藥好嗎?水質同樣會對中藥的藥效產生影響。對煎藥用水,歷代名醫均有嚴格要求,如李時珍將煎藥用水就分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種,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餾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純淨,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影響。
  • 先煎、後下、包煎、烊化……這些特殊煎藥法,一次講清楚
    先煎、後下、包煎、烊化……這些特殊煎藥法,一次講清楚 後下 包煎 烊化 這幾種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一起來瞧瞧~ 先煎 如果這一副藥中 含有質地堅硬
  • 中藥煎服學問多 看看藥師怎麼說
    「武火」OR「文火」  煎藥有區別    煎藥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火候的控制,主要取決於不同藥物的性質和質地。治療外感病的發汗解表藥,宜用武火(大火)急煎;滋補調理類中藥煎煮時間需延長,宜「文火」久煎,藥效達到最佳;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大的中藥宜「慢火」久煎,以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藥。
  • 喝中藥到底該怎麼煎煮?很多人都煎錯了,怪不得沒有效果!
    說起中醫那就不可避免的談到中藥,相信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有喝中藥的經歷,然而對於中藥的效果人們卻表示各有所異。除去藥材的質量問題外,其實喝中藥的效果還和個人的煎煮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時間我們煎煮中藥的方法都不對,倘若我們在煎煮中藥的時間不注意這些問題,同樣的中藥很可能發揮的卻是不一樣的效果,那煎煮中藥怎樣才是正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