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

2020-12-14 尋醫問藥

有很多的人會利用中藥進行治療,中藥煎制是一門學問,大家需要注意兒子重要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器皿,堅持中藥,可以用砂鍋,瓦罐,不鏽鋼的產品,進行煎制中藥。那麼,熬製中藥最好使用什麼器皿啊!

煎煮中藥首選砂鍋

煎煮中藥,選擇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藥首選砂鍋、瓦罐。接下來是搪瓷器皿、不鏽鋼鍋,最忌諱使用鐵鍋和銅鍋。砂鍋、瓦罐的化學性質穩定,受熱均勻,傳熱緩慢,煎藥時水分不容易蒸發。

不鏽鋼鍋傳熱太快,煎藥時要經常攪拌,否則藥材黏在鍋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鍋。中醫專家提醒大家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鐵鍋和銅鍋煎藥。因為鐵和銅是活潑元素,容易與中藥裡的多種化學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毒副作用。

煎煮中藥,選擇器皿是很重要的,熬藥首選砂鍋、瓦罐。接下來是搪瓷器皿、不鏽鋼鍋,最忌諱使用鐵鍋和銅鍋。砂鍋、瓦罐的化學性質穩定,受熱均勻,傳熱緩慢,煎藥時水分不容易蒸發。

不鏽鋼鍋傳熱太快,煎藥時要經常攪拌,否則藥材黏在鍋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鍋。中醫專家提醒大家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鐵鍋和銅鍋煎藥。因為鐵和銅是活潑元素,容易與中藥裡的多種化學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毒副作用。

煎煮中藥有3個小技巧

1、藥罐一定要洗淨

煎煮中藥時,藥汁因水分蒸發而濃縮,藥罐底部及周圍常積有一層藥垢。如果藥罐中煎煮的藥物經常變更,而不及時將積存的藥垢擦去,投放新的藥物煎煮時,藥垢就會溶解,幹擾、降低藥效,甚至貽誤病情。特別是如果曾經煎煮過毒性強烈的藥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藥,還可能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藥後不及時擦洗乾淨,藥罐底部的藥垢越積越厚,在重新煎藥時容易煎焦,喪失藥效。

2、是否加蓋隨藥應變

一般來說,為了使中藥煎透,最好是蓋著煎。特別是含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且要在短時間內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揮發。某些貴重藥品,如人參、鹿茸、枸杞之類,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釋出。

有些中草藥重量輕、體積大,如金錢草、夏枯草、白通草、絲瓜絡、包穀須等,則不宜加蓋煎煮,否則往往溢出罐外。可開蓋煎煮,並要隨時攪拌。

3、要「煎透」、「榨乾」

「煎透」,就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釋出,這是煎藥的基本要求。質地堅韌、一時難以釋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只有通過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藥汁濃厚,充分發揮藥效。質地疏鬆及性味輕薄芳香的藥物,不需煎煮太長的時間;但質輕體大的草藥,則應經常攪拌,才便於將藥煎透。

大家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在熬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揮其中的功效,要注意熬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而導致的一些方式,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哦,重要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根據中藥的煎煮方式進行,以免出現錯誤。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熬製中藥的方法
    因而,對中藥的正確熬製,這也是中醫治病的重要一環。那麼,究竟該怎樣熬製中藥才最為科學呢?首先,這要區分是什麼性質的中藥、指的是什麼病。如果是發散藥、是治療感冒祛風散寒的中成藥,在熬製的過程中時間就不能太久,因為時間一久藥性就散發完了,達不到治療的最好效果。
  • 熬中藥不宜用鐵鍋熬製
    很多市民都會通過熬製中藥預防和治療感冒。專家提醒,中藥忌鐵,不能用鐵鍋來熬製中藥。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肖雷說,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用鐵鍋熬中藥的現象,這樣熬法並不安全。因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效不穩定。通常應該使用不鏽鋼製品或者砂鍋熬製中藥。
  • 熬中藥用什麼鍋?紫砂鍋怎麼樣?
    熬中藥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一部分是補品,一部分是因為某些疾病,通過不斷煎熬,達到每個人用中藥想要的效果,實現目的。中藥相對於西藥,需要熬製,不像西藥吃起來那麼簡單,中藥每熬一鍋,都需要漫長等待,而且中藥都有一個周期療程,這就要對用中藥有一個長期準備,必須有一個好的熬中藥容器。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中藥怎麼熬 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怎麼熬一、容器的選擇很多人都知道在煎中藥的時候容易是很重要,它對我們的藥性的發揮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鏽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3步驟教你熬中藥
    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的發達,醫學的技術也是越來越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更喜歡中醫的治療,喜歡用中藥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那您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您知道熬中藥用什麼鍋更好呢?那就來看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吧,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中藥不僅味道非常的苦,很難下咽,那麼大家知道中藥在製作重要的過程中究竟要怎樣熬呢,有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嗎。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1、煎藥最重要的就是容器的選擇,因為如果容器選擇不正確,藥效也會達到不同的效果,最好選擇砂鍋是最好的,其次才是不鏽鋼。
  • 為什麼熬中藥要用砂鍋而不是鐵鍋?
    我們都知道中藥熬製最好使用砂鍋、陶瓷、搪瓷、耐熱玻璃等材質的藥罐,不宜使用鐵鍋、鋁鍋等,那麼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首先,砂鍋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受熱均勻,煎藥時鍋內的水分不容易被蒸發,能很好地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中藥比起常見的西藥來說,雖然見效較慢,但沒有什麼副作用,能夠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時的最佳選擇,但是你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嗎?要知道,中藥的熬製方法錯了,是會影響藥效,甚至讓治病藥變成要命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像小編的媽媽隔段時間也會選擇熬中藥來調理身體。中藥怎麼熬呢?一般熬中藥要先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將藥材放入器皿中加入清水,清水面高出藥材2~3釐米即可,浸泡時間根據情況自己拿捏。這樣會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易於煎出。注意浸泡藥材是為了中藥成分更容易熬出來,而不是衛生或其他原因,所以藥材不能清洗,清洗會使藥效降低。
  •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中醫院用不鏽鋼鍋熬中藥 中藥專家稱不影響藥效 2008年12月18日 13:54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發表評論   以前都是陶罐熬中藥
  • 南陽愛心市民程遠山 堅持熬製中藥茶送給執勤人員飲用
    熬製中藥茶得到支持鼓舞人心 第一次見到程遠山熬製防疫中藥茶供大家免費飲用是在當日早上7時50分,記者來到程遠山在新華路李蘇路口熬製中藥茶的地方。程遠山把一個配好的中藥包放入一個不鏽鋼大桶中,加入水,打開液化氣爐,開始煮中藥茶。 趁煮茶這個空檔,程遠山告訴記者:「我大年初四就開始熬製中藥茶了,因為疫情防控街上沒人,我就決定把熬好的茶送到各個疫情防控卡點,送給執勤人員飲用。這個地方卡點多,往其他地方送也方便,所以就選擇在這兒煮茶。」
  • 最好喝的酸梅湯,其實都藏在中藥鋪子裡,古法熬製出正宗宮廷範!
    當然也有部分良心店家會用傳統工藝熬製酸梅湯,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熬製,把烏梅、山楂、陳皮、甘草和冰糖等原料的味道和營養都被充分熬製出來,喝起來酸酸甜甜的,還帶有淡淡的烏梅煙燻味,潤滑又清爽。這次我就託了你們的福氣,收到了這份來自百年老字號的酸梅湯藥材,小可愛還細心地幫我寫了熬製方法,熬起來一點也不費事,謝謝你啦!!!
  • 砂鍋煎煮中藥的優勢及注意事項
    怎麼煎煮中藥呢?煎煮中藥要選擇什麼器皿呢?尋醫問藥中醫介紹,煎煮中藥的時候最好要選擇砂鍋,這樣煎煮出的中藥藥效最佳。那麼為什麼要選擇砂鍋作為煎煮中藥的器皿呢?砂鍋煎煮中藥有哪些優勢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砂鍋煎煮中藥的優勢及注意事項!
  • 三個步驟教你正確煎煮中藥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正確的熬中藥能夠發揮中藥的最大功效,如果熬錯一步,就會影響到中藥的藥效了,嚴重的話還會嚴重的損失中藥藥效,最後導致療效減小。那麼中藥該如何熬呢?1、容器的選擇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鏽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 代煎中藥最好七天喝完
    ■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 歐陽榮如今,中藥代煎服務在醫院和藥店已很常見,其攜帶便捷、服用簡單,但同時也帶來了另外的問題,就是代煎中藥的保存。一般醫生根據患者的不同診斷開具中藥,通常情況下會一次開出5~7天的中藥,慢性病等特殊情況甚至會開到兩周。
  • 熬製火鍋底料注意什麼
    比如香料的比例是多少,什麼是元紅豆瓣,老油該如何熬製……這裡, 我們節選了近期留言裡關於火鍋製作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一、在製作火鍋底料時,豆瓣醬、餈粑海椒下鍋多久後才能下入香料? 什麼時候下入豆豉、冰糖等輔助料?答:炒制底料或老油時,下調輔料的時間得看油溫的具體情況。
  • 太原市資訊|太原這家火鍋店十三味中藥熬製鍋底 鴨血免費供應 最...
    太原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太原這家火鍋店十三味中藥熬製鍋底 鴨血免費供應 最適合帶父母去新年打卡一家來自寶島臺灣的十三香火鍋店,純正寶島風味。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膠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光是這種儀式感就覺老闆製作火鍋底料時的講究。69歲的主理人親自調配真真切切地臺灣味道。
  • 中藥煎煮學問大,這幾種特殊煎法要掌握
    「不小心把中藥煎煮糊了,還能不能吃?」很多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首先必須肯定的是,中藥煎煮糊了是不能吃的,應立即倒掉,洗淨煎藥器皿,重新換藥煎煮。有的患者怕浪費,就把煎糊的藥用水洗一遍,再重新煎煮,這種做法也不可取。
  • 三伏天沒喝過古法熬製酸梅湯,在家自製吧
    兩廣地區,天氣也不過36-38度左右,喝點涼茶就行,小時候還沒有空調這種「黑科技」,真覺得熱了跳到江邊洗個澡,喝一口井水,什麼熱都散了。現在沒有這種環境,只能靠喝涼茶、酸梅湯之類的消消暑咯。在重慶的每一家火鍋、串串、小吃店都配有酸梅湯,為什麼是酸梅湯呢?主要是便宜又解渴、另外吃多了喝點酸梅湯去下油膩還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