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的一個地區,因此在飲食方面,不僅多樣性,還十分具有地域性。廣西中北部地區的飲食偏酸辣,而南部偏酸甜。在廣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廣西特有的民族味道。
一、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比較著名的一道小食,到桂林,一定不要錯過。勁道的米粉,再配以獨特的調料,和廣西最喜愛的酸筍,形成一道享譽全國的美食。現如今,雖然在很多省份也可以吃到桂林米粉,但是味道總是欠地道。因此,來到桂林,一定要嘗嘗當地的桂林米粉,領略不一樣的山水風味。
二、油茶
油茶是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經常食用的美食,也常常喜歡用此來招待客人。廣西油茶分為桂林侗族油茶和柳州苗族油茶,這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茶湯」方面。柳州的油茶茶湯是直接用茶葉煮水而成,再配以提前做好的炒米、炒花生、黃豆、鹽、自家小炒菜等,保留了傳統風味。而桂林油茶是用未經過加工的茶葉經過反覆捶打提煉而成的,盡顯風味,再灑上蔥花、花生米、炸山芋片等,十分受當地人的歡迎。
三、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的名氣就不用說了,在外地也可以看到有很多螺螄粉店。但是,來到柳州,怎能不嘗一嘗當地正宗的螺螄粉呢?柳州當地螺螄粉味道更濃鬱,而且放料更加正宗。雖然在外地經常可以吃到螺螄粉,但是總會懷念家鄉的純正濃鬱口味。在柳州來碗螺螄粉,可以學當地人一樣,多放點魚腥草,加個豆泡,加個鴨腳,保證滿足你的味蕾享受。
四、濾粉
濾粉是柳州縣城的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用米漿過濾放到熱水裡而形成的別具一格的「米粉」,再配上鹹菜頭、蔥花、肉沫、酸筍、酸辣椒、骨頭湯等,看似其貌不揚,味道卻讓人念念不忘。
五、老友粉
南寧的老友粉是南寧當地最著名的小食,這道美食巧妙地把酸和辣兩種口味結合在一起,開胃消食,湯料濃鬱,百吃不厭。老友粉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到了南寧,這道美食絕對不容錯過。
六、五色糯米飯
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喜愛五彩斑斕的顏色,因此他們用天然植物,把糯米浸染成了黑、紅、黃、白、紫五種顏色,不僅色美,還具有獨特的植物清香味道,可謂色香味俱全。
七、酸肉、酸魚、酸鴨
少數民族地區因為以前交通不便,長居深山中,為了延長肉的儲存時間,就把這些豬肉、魚肉、鴨肉等生肉用辣椒、糯米飯、米酒、鹽巴等調料一起放入密封的罐子裡發酵,因為味道獨特,開胃消食,因此這樣的傳統手藝一直保留至今。到了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嘗嘗這些經過時間發酵而成的肉品,保證讓你難忘。
八、檸檬鴨
檸檬鴨是廣西南部地區人民十分喜愛的一道菜餚,此菜餚選料十分講究,必須得用醃製半年以上的酸檸檬來製作,檸檬醃製時間越長風味越獨特。這道菜除了酸檸檬,還會加上酸薑、酸辣椒、山黃皮等等,去腥提味,味道香濃。在廣西南部這樣潮溼炎熱的地區,十分的開胃消食解膩。
九、捲筒粉
南寧的捲筒粉十分豐富多彩,用米漿放入託盤製成一張薄米餅,根據客戶口味可加入豆角、玉米、韭菜、肉末、雞蛋等,再撒上蔥花、秘制的醬料、辣椒等,真是一頓美味佳餚。
十、酸野
酸野是廣西南部地區街頭十分常見的小吃,是用木瓜、李子、芒果、楊桃、菠蘿、黃瓜、生薑等蔬菜瓜果為原料,加入辣椒、鹽、糖、醋等調料製作而成的,味道鮮脆,各種味道摻雜在一起,獨具風味。
十一、豬血米腸
豬血米腸是廣西部分地區十分受歡迎的是食物,是用豬大腸灌入豬血糯米和各種調料製作而成的,營養健康,味道又十分鮮美。到了廣西,強烈推薦品嘗一下當地的豬血米腸。
十二、廣西脆皮香芋扣肉
廣西的扣肉十分具有當地特色,選用優質五花肉,過油後再切片,塗上醬料,與香芋相間排放入碗中,進行蒸煮而成。味道肥而不膩,外皮香脆,裡肉入口即化,是廣西特有的一種扣肉做法。
十三、牛癟湯
這道佳餚是少數民族地區才會有的,是用牛肚子裡還未消化完全的草料煮成湯底,再加上牛雜,味道獨特,營養豐富。但是很多人可能吃不慣甚至不敢吃。到了廣西柳州少數民族地區,如果敢嘗試,可以試試這道特別的佳餚。
此文章歸企鵝號「中裡先生」所有,嚴禁搬運,違者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