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漢江中下遊防汛壓力 丹江口水庫開始壓減下洩流量

2021-01-14 十堰晚報

7月18日21時,丹江口水庫水位為160.80米,入庫流量為266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為1870立方米/秒;當日上午8時,水位為160.75米,入庫流量為2270立方米/秒。為減輕漢江中下遊防汛壓力,從7月11日12時起,丹江口水庫開始壓減下洩流量。據悉,受上遊來水及庫區降雨影響,長江三峽水庫7月18日20時入庫流量為610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為36400立方米/秒。

預計未來一周,漢江流域自西向東有一次移動性強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漢江將迎來一次明顯漲水過程,丹江口水庫水位目前仍維持上漲態勢。

7月15日上午,水利部南水北調司司長李鵬程率檢查組一行來到丹江口,調研檢查丹江口大壩防汛工作。李鵬程一行實地查看了丹江口工程防汛物資倉庫、44壩段監測中心站、18壩段調度室、右岸土石壩與混凝土壩結合部等地,重點檢查了防汛物資準備、樞紐防汛體系建設、防汛設備運行維護等情況。檢查組一行還實地查看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調度運行系統工程管理用房建設情況,聽取了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設計單元驗收有關情況匯報。

7月16日下午,丹江口水利樞紐防汛指揮部深入分析漢江流域近期汛情發展態勢,部署漢江集團防汛工作。連日來,漢江集團及時調減丹江口水庫向漢江中下遊供水流量,減少發電出力,有效降低漢江中下遊河道水位,降低長湖水位、減輕了長湖防洪壓力。與此同時,針對北方汛期,丹江口水庫向南水北調輸水總乾渠調水也有所調整,從7月17日13時,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的供水量從360立方米/秒逐步調減到300立方米/秒。

目前,長江水利委員會已對漢江流域水庫群實施聯合調度。面對當前丹江口水庫的防汛形勢,要求各地要保持高度警惕。

(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記者 朱江 編輯:艾蒿)

相關焦點

  • 丹江口水庫今年首次開閘洩洪
    (視界網 單金濤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中朝、通訊員吳濤、王耀勝)7月23日8時,按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調度指令要求,丹江口水庫今年首次開啟一個深孔洩洪閘門,下洩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2300立方米每秒。
  • 三峽大壩洩洪 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7月2日,2020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洪峰流量為5.3萬立方米/秒(出現在7月2日14時)。三峽水庫發揮攔洪和削峰作用,控制下洩流量3.5萬立方米/秒,削峰率達到34%。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測算,三峽水庫此次單獨運用降低城陵磯水位0.2米,通過長江上遊水工程聯合調度(包括三峽),降低城陵磯水位0.8米,避免了洞庭湖城陵磯和鄱陽湖湖口超保證水位、荊江沙市超警戒水位,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 一泓清水澤荊楚——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發揮功效紀實
    運行剛剛六年的引江濟漢,已經成為江漢平原防汛抗洪的「剎手鐧」、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黃金通道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靚麗風景線。美哉,壯哉!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治理工程。我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重要影響區。按照設計規劃,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後,丹江口水庫每年向華北地區輸送95億立方米水量。中線工程通水5年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已成為受水地區的主要水源。
  • 長江2018第1號洪水現身,丹江口、三峽加大出庫流量
    長江2018第1號洪水現身,丹江口、三峽加大出庫流量 楊瑩 通訊員 朱俊君/中國水利網 2018-07-05 14:56
  • 有了三峽工程,為何今年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持續發展,18日18時,長江三峽水庫入庫流量維持在61000立方米每秒,水位漲至161.69米,接近長江宜昌站1998年最大洪峰流量。目前長江汛情到底怎麼樣?為什麼有了三峽工程,今年的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未來長江面臨什麼樣的防汛形勢?
  • 丹江口水庫洩洪,市民爭撈大野生大魚!
    楚天都市報9月30日訊(記者關前裕)近日漢江流域持續降雨造成陝西安康、湖北十堰等地汛情明顯,來水持續增加,導致我國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位迅速增長。記者昨日從漢江集團獲悉,根據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令,丹江口水庫已同時開啟9個閘口洩洪,也是1983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洩洪,下洩流量達到7500立方米每秒,蔚為壯觀。眾多市民冒雨前往觀看大壩洩洪的壯觀場面。不少市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收穫意外之喜——由於水流湍急,不少大魚在下洩時被撞暈撞死,甚至被掛在江中樹杈上,不少市民在江邊順手撿起,收穫頗豐。
  • 4天連續3次減小下洩流量 三峽工程防洪效益持續發揮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杜燕飛)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三峽水庫10日下洩流量減小至2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繼7月6日下洩量減小至31000立方米每秒、7月9日減小至28000立方米每秒後,三峽水庫第三次調減下洩量,持續發揮防洪效益。三峽大壩。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中下遊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漢江中下遊地區是湖北省的糧倉和重要的產業基地,是漢江流域經濟發展的中心。由於調水的影響,漢江丹江口以下的流量及季節性分配將發生變化,航運、水質、農業灌溉、工業生產以及城市發展等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直接關係到漢江中下遊地區在21世紀的持續發展1,2。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中下遊地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慎重地研究分析。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了三峽工程為什麼今年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
    目前,長江中下遊各控制站水位仍普遍超警,超警幅度在1.06米至2.18米。南京站潮位18日7時50分漲至10.26米,超歷史0.04米。  據水文氣象預報,長江流域未來仍有強降雨過程。18日至20日,強降雨區緩慢東移南壓,長江中下遊幹流附近、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有大到暴雨;21日至24日,雨帶北抬至嘉陵江水系、漢江上遊,強度為中到大雨為主。總體看,長江流域防汛形勢依然嚴峻。
  • 有了三峽工程,為何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水利部專家釋疑
    「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持續發展,18日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6.1萬立方米/秒。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本就緊張的長江防汛形勢更加嚴峻。目前長江汛情到底怎麼樣?為什麼有了三峽工程,今年的長江防汛還這麼緊張?未來長江面臨什麼樣的防汛形勢?記者專訪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陳桂亞,就長江防汛的焦點問題進行解析。
  • 六安霍山三大水庫加大洩洪流量,臨淮崗下洩流量達5150立方米每秒
    持續的強降雨造成霍山境內的佛子嶺、磨子潭和白蓮崖三大水庫均超汛限水位。截止7月19日上午10時,佛子嶺水庫水位達121.58米,超汛限水位3.02米;白蓮崖水庫水位207.63米,超汛限水位7.63米;磨子潭水庫水位186.43米,超汛限水位6.43米。據了解,從7月15號開始,省水利廳就調度三大水庫開閘洩洪。
  • ...中國為香港警察頒獎;長江委下發調度令:暫時調減三峽水庫下洩流量
    每經編輯:王曉波1丨長江委下發調度令:暫時調減三峽水庫下洩流量據@湖北發布,7月4日,經請示水利部同意,長江委下發調度令,自7月5日6時起臨時將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減小至30000立方米每秒,及時疏散滯留在三峽-葛洲壩區間部分船舶,以保障通航安全;7月5日16時後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恢復至35000立方米每秒;同時調度溪洛渡、向家壩水庫和金沙江中遊梯級水庫同步加大攔蓄力度,適度減小三峽入庫流量,合力減輕中下遊防汛壓力。
  • 陝西力推引漢江上遊水補渭河 湖北提抗議(圖)
    全市超過半數的小型水庫,跌入死水位以下。素有「中國水塔」之稱的丹江口水庫亦無法倖免。今年4月4日以來,丹江口水庫水位開始低於139米的死水位;5月16-18日,水位一度降至134.7米,比歷史最低水位還低近0.5米。漢江河床出現大面積裸露,部分淺水地區水面甚至長出了水華。
  • 長江汛情速遞 | 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全線超警 安徽防汛應急響應提至Ⅱ級
    ,主雨帶逐步南壓至長江沿江及以南地區,重慶、貴州、江漢、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7月7日10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並預報7月10日前,長江中下遊、貴州等地降雨持續,局地雨強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7月7日,武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報稱,7月6日8時至7日8時,武漢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
  • 長江流域聯合調度水庫群增至41座
    據介紹,經過70年的建設,長江中下遊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水庫為骨幹,其他幹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等相配合的綜合防洪體系。其中,流域水庫群是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長江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庫300餘座,總調節庫容1800餘億立方米,防洪庫容約800億立方米。
  • 湖北多地拉響暴雨紅色預警,三峽水庫將臨時削減下洩流量……
    鑑於當前長江流域洪水防禦的嚴峻形勢,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決定自4日12時起將長江水旱災害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並下發調度令要求三峽水庫5日消減下洩流量。截至4日12時 南方10條河流仍超警受近日降雨及上遊來水的影響,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江西、安徽等地16條河流一度發生超警洪水。截至4日12時,安徽巢湖,江西鄱陽湖水系昌江、樂安河等10條河流仍超警,水利部已於當天18時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
  • 科學調度,錯峰削峰,信陽南灣和出山店水庫迎戰洪水保安瀾
    下遊開閘洩洪,上遊的大型水庫情況如何?20日下午,記者先後前往南灣水庫和出山店水庫實地探訪:根據省水利廳統一指揮調度,這兩座大型水庫充分發揮攔蓄洪水和削峰錯峰功能,極大減輕了淮河下遊防洪壓力。南灣洩洪演練「嗚——嗚——」隨著刺耳的警報聲響起,16時30分許,南灣水庫洩洪閘緩緩提起,洪水奔湧而去。5分鐘後,警報解除,洩洪閘又緩緩關閉。
  • 漢江水位全面回落 安康今年最大洪峰已平穩過境...
    ,漢江幹流洪水自西向東逐漸生成,受雨洪疊加影響,漢江幹支流出現流域性洪水過程,安康水庫15日17時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大15700立方米每秒入庫流量。市防指根據漢江汛情於15日12時啟動漢江流域安康段Ⅳ級防汛應急響應,相關縣區及單位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嚴陣以待、夯實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範措施。市防汛辦、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政府督查室組成3個工作組深入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進行抽調檢查,督促各項防汛責任落在實處。  二是精準會商研判,科學調度洪水。
  • 南水北調大規模調水致地方搶水 漢江或變旱江
    全市超過半數的小型水庫,跌入死水位以下。  素有「中國水塔」之稱的丹江口水庫亦無法倖免。今年4月4日以來,丹江口水庫水位開始低於139米的死水位;5月16-18日,水位一度降至134.7米,比歷史最低水位還低近0.5米。漢江河床出現大面積裸露,部分淺水地區水面甚至長出了水華。
  • 水利部:長江中下遊幹流已持續超警12天 後期部分江段還將復漲
    鄂竟平強調,長江中下遊幹流自7月5日超警以來,已持續12天,當前監利以下江段仍然維持高水位,後期部分江段還將復漲,同時長江上遊預計將再次發生編號洪水;太湖水位自6月28日超警以來,已持續19天,預計將要超保;淮河幹流王家壩至正陽關河段可能超警,防汛形勢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