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聯合調度水庫群增至41座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7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隨著今年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的烏東德水電站納入聯合調度,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的控制性水庫已達41座,總防洪庫容598億立方米。這是記者今天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召開的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經過70年的建設,長江中下遊形成了以堤防為基礎,三峽水庫為骨幹,其他幹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等相配合的綜合防洪體系。其中,流域水庫群是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長江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庫300餘座,總調節庫容1800餘億立方米,防洪庫容約800億立方米。綜合考慮工程規模、控制作用、運行情況等因素,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的控制性水庫41座。

在防禦2020年長江1號洪水過程中,長江委發布27道調度令,調度上中遊29座控制性水庫配合三峽水庫攔洪,攔蓄洪量約100億立方米,降低城陵磯(蓮花塘)站洪峰水位0.8米左右,降低漢口站洪峰水位0.5米左右,降低湖口站洪峰水位0.2米左右,避免了沙市站超過警戒水位,實現了蓮花塘站水位不超保證水位的目標,避免了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的運用,也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尤其是洞庭湖區防洪壓力。

在防禦長江2號洪水過程中,7月16日晚,長江委連發6道調度令,要求長江上遊11座水庫在21日前攔蓄洪水35億立方米,配合三峽控制下洩流量,減輕中下遊防洪壓力,並逐步調整三峽出庫流量,18日、19日兩天發布3道調度令,將三峽水庫出庫逐步調整為39000立方米每秒。

截至7月19日8時,三峽及以上水庫群仍有21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中遊水庫群(清江、洞庭湖水系水庫)還有剩餘庫容約32億立方米,漢江合計仍有117.9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可用,長江中遊共計154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可用。其中,三峽、丹江口水庫分別剩餘防洪庫容104億、103.1億立方米。這些剩餘防洪庫容可進一步根據來水和防洪需要攔蓄後續洪水。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中下遊防洪標準是1954年洪水,考慮當前長江上中遊水庫群聯合運用後,中下遊仍有325億立方米超額洪量,需運用其他工程措施合理安排。

據介紹,眼下,正值長江2號洪水防禦關鍵時期,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水雨情和防洪形勢仍不明朗,「目前無法肯定的說上中遊水庫群應對今年洪水就是綽綽有餘,但可以說防洪風險『基本處於可控狀態』。」

「隨著長江防洪體系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三峽工程及上遊控制性水庫的投入運行,長江防洪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下一步,要加快支流和兩湖堤防與蓄滯洪區建設,提高監測預報水平,加強高新技術應用,進一步提升全流域抵禦水旱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通氣會上,長江委有關專家建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水利部批覆《2020年長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運用計劃》(以下簡稱運用計劃),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至此,三峽集團納入長江流域聯合調度體系的水庫增至六座,另五座為溪洛渡、向家壩、三峽
  • 如何打好水庫調蓄洪水這張王牌?長江流域41座水庫與三峽水庫協同作戰
    但是,調度部門接到滾動預報,三峽上遊和洞庭湖區降雨持續,洪水過程也將持續延長,三峽水庫本身也需要騰出一部分庫容迎接這更大的洪水。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 一級巡視員 尚全民:我們的目標就是控制城陵磯蓮花塘的長江幹流水位不超過34.4米,因為34.4米是保證水位,一到這個水位,長江幹堤可能會出現險情。
  • 長江流域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期,防洪形勢不容樂觀
    記者喻志勇攝自7月10日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以來,長江委加密會商頻次,滾動分析研究應對方案,尤其是三峽水庫和長江上中遊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據了解,三峽水庫在應對長江第1號洪水期間,水位已攔蓄到156米以上,為應對長江第2號洪水,三峽水庫繼續進行攔洪運用。
  • 為三峽水庫減負!長江上遊11座水庫群聯手,將再攔截35億方洪水
    楚天都市報7月17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嶽鵬宇 朱俊君 實習生彭程程)17日上午,長江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同日起,長江上遊11座水庫群將聯合調度,加大力度攔蓄洪水,進一步為三峽「減負」。7月17日10時,「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根據預測預報,未來三天長江流域仍有強降雨過程,強雨區緩慢東移南壓,烏江、三峽區間、長江中下遊幹流附近、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有大到暴雨;21日至23日,雨帶北抬至嘉陵江水系、漢江上遊,強度為中到大雨。
  • 應對長江2號洪水,上中遊水庫群目前存防洪庫容211億立方米,防洪...
    今天上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召開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新聞通氣會,記者了解到,目前正值長江2號洪水防禦關鍵時期,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水雨情和防洪形勢仍不明朗,目前無法肯定的說上中遊水庫群應對今年洪水就是綽綽有餘,但可以說防洪風險基本處於可控狀態。今年長江流域參與聯合調度的水庫總蓄洪或攔洪能力是多少?目前其總能力用了多少?應對今年洪水是否綽綽有餘?
  • 桂林探索出樹枝型水庫群聯合調度「桂林經驗」
    桂林探索出樹枝型水庫群聯合調度「桂林經驗」 2019-07-12桂林市水利局協調水文、氣象以及水庫群管理部門,聯合調度灕江水庫群兩次成功地避免桂林市大部分城區變汪洋,並探索出一份樹枝型(並聯型)水庫群聯合調度的「桂林經驗」。  7月6日和7日,桂林市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在此之前,為應對後期可能出現的強降雨,青獅潭、斧子口、小溶江、川江4座水庫均已提前進行排洪,降低水庫水位,並預留可以抗擊300至400毫米極端強降雨的庫容。
  • 長江三峽水庫發生75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調度長江上...
    長江三峽水庫發生75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調度長江上遊水庫群全力以赴應對 2020-08-2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太湖淮河流域降雨持續 水利部針對性部署防禦
    預計未來幾天,長江中下遊將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累積雨量一般30~50毫米,局部60~80毫米;太湖流域以小到中雨為主,累積雨量有10~30毫米;淮河流域累積面雨量一般有50~80毫米。受後續降雨影響,長江鄱陽湖湖口可能超保;湖北、安徽、江蘇沿江河湖將維持高水位,江西贛江、撫河等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流域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太湖水位可能繼續上漲;淮河水系將出現洪水過程。  7月10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長江、太湖和淮河流域防汛形勢,有針對性安排部署洪水防禦工作,要求把各項防禦工作做細做實。
  • 長江上遊發生特大洪水 上遊水庫群已聯合攔蓄洪量128億立方米
    受8月11—17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支流5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幹流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均發生超保洪水,岷江中下遊幹流發生超歷史洪水;三峽水庫8月20日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長江上遊幹流代表站寸灘站8月20日洪峰水位191.62米,為1905年以來最高,經初步還原計算分析,洪峰流量和最大7
  • 黃河防總:通過水庫聯合調度,確保洪水安全可控
    目前,黃河上遊河段洪水正在入龍羊峽水庫,河道水位平穩;黃河下遊由於在處理涇渭河洪水,從花園口到入海口的流量在3000-4000立方米每秒的區間內活動。目前,黃河上中下遊整體的防汛形勢是比較平穩的。8日上午,黃河防總常務副總指揮、黃委主任嶽中明主持召開防汛會商會,研究洪水防禦方案,確定了洪水處理原則、指導思想以及調度方式,要通過水庫的聯合調度,把這場洪水處理地不對下遊造成大的影響,通過龍劉水庫聯合調度,攔洪削峰,把蘭州站斷面的洪水流量控制在2500以下。
  • 我國三大水電站進行聯合調度,原來和長江中的魚類有關
    在如上三種水電站調度方式中,以生態調度較為罕見。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5月22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做好近期溪洛渡、向家壩、三峽水庫聯合生態調度試驗工作的通知,旨在通過三大水電站的三庫聯合調度,在向家壩下遊和葛洲壩下遊江段營造適宜鱅魚、鰱魚、草魚、青魚「四大家魚」及銅魚、鱘魚等產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的水文條件,以求達到促進魚類增殖的目的。
  • 長江水利項目經受住了20年來最強洪水考驗
    根據長江委介紹,今年共有101座控制性水利工程納入聯合調度方案,其中包括41座水庫,46處蓄滯洪區,10個泵站,4個引調水工程。這些水庫的防洪庫容和蓄滯洪區的蓄洪容積分別為574億立方米和591億立方米。陳炯宏所在部門的另一項主要任務是將所有水利工程納入動態調度計劃,並確保實施。 「這需要反覆地溝通協調。」陳炯宏說道。
  • 長江流域防汛難點在哪?未來汛情走勢如何?
    ——專家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長江流域降雨仍在繼續,防汛形勢依然緊張。針對長江流域防汛難點、未來汛情走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日前進行了分析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如何?「今年長江流域自6月主汛期以來,降雨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多,並呈現過程頻繁、強度大、持續時間長且雨區高度重疊等特點。長江流域洪水呈現洪峰高、洪量大、河流漲勢迅猛、破壞性大等特點。」王浩說。據介紹,目前,長江上中遊水庫還剩近21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通過上中遊水庫群聯合調度後,中下遊仍有超額洪量需運用其他工程措施合理調節。
  • 全國進入主汛期 長江流域降雨預計略偏多(圖)
    預計長江以南、松遼流域多雨,區域性大洪水可能性增加  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情預報中心,一張長江流域的電子地圖上密密麻麻地標註各地水情雨情。  漢口水文站,監測著長江幹流水情變化。6月3日8時,漢口水文站的水位為21.82米,離25米的警戒水位還有3米多。
  • 「四川日報」長江防洪「一盤棋」 四川12座大型水庫電站攔下230餘...
    據新華社報導,7月13日17時,長江幹流漢口站水位28.74米,較之前的洪峰水位28.77米有所下降。長江中下遊洪水洪峰順利通過漢口江段。根據此前預測,漢口站在14日出現洪峰水位,峰值在29米左右。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總工程師馮寶飛說,預測之所以出現「偏差」,主要是受上遊水庫群調蓄影響,此輪洪水峰值下降且提前現峰。
  • 兩江流域梯級水電站調查 優化調度呼籲常態化
    自2011年以來,華中電監局按照「四個監管服務」指示精神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通過在烏江、嘉陵江流域努力推動跨省市梯級水電優化調度,探索出一條解決分屬於不同開發業主、不同網省公司的水電站聯合優化調度的有效路徑,在全國率先創造了流域內跨省市梯級水電優化調度的「烏江—嘉陵江經驗」。
  • 三峽水利樞紐迎建庫以來最大洪峰 長江流域氣象中心精準服務應對...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傲 通訊員明紹慧 孟英傑報導8月17日14時,長江幹流寸灘站流量漲至504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在上遊形成。據水文和氣象部門聯合預測,三峽水庫20日將出現7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入庫洪峰,為建庫以來最大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 水利部部署長江淮河太湖洪水調度 盯緊三峽工程調度
    中新網7月19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18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兩次主持會商,深入分析研判當前長江、淮河、太湖等流域汛情態勢,對三峽等重要水工程調度工作作出針對性安排部署。會商強調,當前一江一河一湖洪水齊發,長江上遊2號洪峰大流量持續匯入三峽水庫,淮河王家壩水位預計緩慢上漲、不排除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的可能,太湖水位高位波動緩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要圍繞三峽水庫調度運用等關鍵問題,統籌蓄、洩、分、滯各項措施,加強滾動預報,精細科學調度,務實做好洪水防禦各項工作。一要重點盯緊三峽工程調度。
  • 保生態流量,長江流域 2.41萬座小水電站走上綠色轉型之路
    近年來,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長江沿線10省市已展開行動,開展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確定、洩放設施改造、生態調度運行、監測監控等工作,健全保障生態流量長效機制,力爭在2020年底前全面落實小水電站生態流量。保障河湖生態用水,維護長江健康生命,推進全流域2.41萬座小水電站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近年來,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長江沿線10省市已展開行動,開展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確定、洩放設施改造、生態調度運行、監測監控等工作,健全保障生態流量長效機制,力爭在2020年底前全面落實小水電站生態流量。
  • 長江南京段水位超歷史極值 你關心的與汛情有關的問題都在這裡!
    金光球:引發汛情最主要原因是今年長江流域尤其是中下遊降雨量大且範圍廣,降水持續時間長。據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介紹今年以來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750毫米,特別是進入主汛期以來,長江流域共發生了9次強降雨,基本無間歇,流域降雨量較往年同期偏多四成,而中下遊地區較往年偏多達六成,自1961年以來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