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長江2號洪水,上中遊水庫群目前存防洪庫容211億立方米,防洪...

2020-12-1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潘錫珩 實習生彭程程)防洪風險基本處於可控狀態。今天上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召開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新聞通氣會,記者了解到,目前正值長江2號洪水防禦關鍵時期,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水雨情和防洪形勢仍不明朗,目前無法肯定的說上中遊水庫群應對今年洪水就是綽綽有餘,但可以說防洪風險基本處於可控狀態。

今年長江流域參與聯合調度的水庫總蓄洪或攔洪能力是多少?目前其總能力用了多少?應對今年洪水是否綽綽有餘?

長江委方面介紹,長江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庫(總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 300 餘座,總調節庫容1800餘億立方米,防洪庫容約800億立方米。綜合考慮工程規模、控制作用、運行情況等因素,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的控制性水庫41座,總防洪庫容598億立方米。

截至7月19日8時,三峽及以上水庫群仍有21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中遊水庫群(清江、洞庭湖水系水庫)還有剩餘庫容約32億立方米,漢江合計仍有117.9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可用,長江中遊共計154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可用。其中,三峽、丹江口水庫分別剩餘防洪庫容104億、103.1 億立方米。這些剩餘防洪庫容可進一步根據來水和防洪需要攔蓄後續洪水。

長江中下遊採用以堤防為基礎、三峽水庫為骨幹,其他幹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相配合,平垸行洪、退田還湖、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與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洪體系。

據介紹,長江流域水庫群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但需要配合其他泵站限排、洲灘民垸、蓄滯洪區等工程措施和預報預警、水工程聯合調度等非工程措施才能防禦流域大洪水。

長江中下遊防洪標準是1954年洪水,考慮當前長江上中遊水庫群聯合運用後,中下遊仍有325億立方米超額洪量,需運用其他工程措施合理安排。

2020年長江1號洪水三峽及上遊水庫群攔蓄洪量約100億立方米,在此基礎上迎接2號洪水,截至7月19日8: 00上中遊水庫還有防洪庫容211億立方米,可繼續對水庫所在流域和長江中下遊發揮攔洪作用。

長江委專家表示,目前正值長江2號洪水防禦關鍵時期,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水雨情和防洪形勢仍不明朗,目前無法肯定的說上中遊水庫群應對今年洪水就是綽綽有餘,但可以說防洪風險基本處於可控狀態。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聯合調度水庫群增至41座
    在防禦2020年長江1號洪水過程中,長江委發布27道調度令,調度上中遊29座控制性水庫配合三峽水庫攔洪,攔蓄洪量約100億立方米,降低城陵磯(蓮花塘)站洪峰水位0.8米左右,降低漢口站洪峰水位0.5米左右,降低湖口站洪峰水位0.2米左右,避免了沙市站超過警戒水位,實現了蓮花塘站水位不超保證水位的目標,避免了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的運用,也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尤其是洞庭湖區防洪壓力
  • 長江發生今年第2號洪水 水利部統籌23座水庫攔洪錯峰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受上遊來水及庫區降雨影響,長江三峽水庫7月17日10時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為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水利部安排運用23座水庫約130億立方米庫容攔洪錯峰。據水利部消息,當前長江上遊幹流及中遊幹流沙市至監利江段水位呈上漲態勢,中遊幹流蓮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呈波動或緩退態勢。17日10時,三峽水庫水位漲至157.11米,出庫流量32200立方米每秒;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仍超警0.55-2.38米。
  • 湖北三峽水庫成功應對長江2號洪水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勝、祝華、通訊員黃鈺凱、梁志明)7月21日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退至300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增至401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已安然通過三峽大壩。本輪洪水中三峽水庫共攔蓄107億立方米水量,最大削峰率高達46.7%。
  • 長江上遊發生特大洪水 上遊水庫群已聯合攔蓄洪量128億立方米
    受8月11—17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支流5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幹流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均發生超保洪水,岷江中下遊幹流發生超歷史洪水;三峽水庫8月20日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長江上遊幹流代表站寸灘站8月20日洪峰水位191.62米,為1905年以來最高,經初步還原計算分析,洪峰流量和最大7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央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三峽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秒,17日上午,「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上遊形成。在這段時間的持續降雨以及1號洪峰的壓力下,長江中下遊防汛形式嚴峻。
  • 長江3號洪水來襲 各地如何應對?三峽水庫怎樣發揮防洪作用?今日...
    每年進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長江三峽工程都會成為關注焦點。27日,長江三峽洪峰流量達到60000立方米每秒,預計28日凌晨迎來快速回落。面對眼下的防汛形勢和過境的長江3號洪水,相關的城市該如何應對?汛情期間,三峽水庫又如何在發揮作用?
  • 長江三峽水庫發生75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調度長江上...
    長江三峽水庫發生75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調度長江上遊水庫群全力以赴應對 2020-08-2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三峽水庫減負!長江上遊11座水庫群聯手,將再攔截35億方洪水
    楚天都市報7月17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嶽鵬宇 朱俊君 實習生彭程程)17日上午,長江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同日起,長江上遊11座水庫群將聯合調度,加大力度攔蓄洪水,進一步為三峽「減負」。7月17日10時,「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根據預測預報,未來三天長江流域仍有強降雨過程,強雨區緩慢東移南壓,烏江、三峽區間、長江中下遊幹流附近、洞庭湖水系西北部有大到暴雨;21日至23日,雨帶北抬至嘉陵江水系、漢江上遊,強度為中到大雨。
  • 海內外關注三峽大壩防洪能力 水利部專家回應質疑
    「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發生發展期間,三峽水庫連「踩」5次「剎車」,有效避免了城陵磯站超保證水位。三峽工程本身有明確的防洪任務,主要是為了將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堤防本身的10至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提高城陵磯附近地區的防洪能力。 三峽工程本身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而汛期長江上遊來水多年平均有3000億立方米,因此需要擇機下洩騰庫。
  • 長江防洪,難在哪裡?看看就清楚
    還不足以滿足防洪需求因此數十年來我們建成了5萬多座水庫總庫容達3600多億m相當於9個三峽水庫組成了一個超級水庫群>其中41座控制性水庫防洪庫容達598億m可以裝下兩個鄱陽湖(納入聯合調度的控制性水庫,這些水庫防洪功能強、作用大,製圖@陳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包括雅礱江上的
  • 景德鎮市浯溪口水庫發揮巨大防洪減災效益
    據統計,今年4月-7月中旬,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通過科學調度,先後70餘次啟閉閘門,調節洪水下洩流量,成功應對5次洪水過程的考驗,有效保障了上遊庫區安全,減輕了下遊景德鎮市區防洪壓力,充分發揮了樞紐工程削峰錯峰作用,最大程度減少了洪澇災害損失。  5月下旬,受上遊安徽省祁門縣以及浮梁縣北部的大暴雨影響,昌江水位猛漲。
  • 國家防總:今年「七下八上」期間全國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365億立方米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管理部副部長葉建春在會上表示,據統計,「七下八上」期間,各流域、各地共有1039座大中型水庫參與攔洪調度,攔蓄洪水365億立方米。葉建春表示,水庫歷來是防汛重中之重,要發揮水庫在防洪中的關鍵性作用,同時水庫安全也至關重要。
  • 童潛明:從2020年長江全域洪災對中下遊防洪的戰略分析
    2020年長江全流域的洪災,雖然現在還沒有結朿,但可以肯定是三峽水庫運行後最嚴重的洪災。現在看來,洪災雖然給長江流域,特別是下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是可控的。所不同的是之前的歷史上任何一次特大洪水總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中遊地區的荊江和洞庭湖,這一次相對下遊就沒有那麼緊張了,國人最關注的是鄱陽湖及其以下地區。為什麼2020年長江中遊洪災被緩解而長江下遊洪災很嚴重?
  • 三峽庫區水位超出防洪限制近2米是什麼意思?專家消除疑慮
    「三峽庫區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意味什麼?張博庭釋疑 「受近期暴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升。目前,庫區水位接近147米,比防洪限制水位高出近2米。」6月21日,央視財經的一篇報導引起了網絡關注。最近,長江流域的許多支流和站點都經歷了超過警戒線以上的洪水,因此一些網民表示擔心三峽「超過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這是否意味著水庫是不安全的? 事實並非如此。「限制水位是水庫具有最大防洪能力的標誌,這完全不同於一旦超過就有洪水危險的警戒水位的概念。」中國水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伯庭在接受彭江新聞採訪時解釋說,所謂的汛限水位實際上是水庫防洪能力最大的水位。
  • 水利部:三峽水庫及上遊水庫群要按照留足防洪庫容和下遊沿線水位不...
    水利部官網消息,7月13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江西前線指導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時,要求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逐一梳理長江、太湖、淮河流域防汛形勢,有針對性安排部署洪水防禦工作。
  • 長江形成2020年第3號洪水 水利部細化實化應對措施
    7月26日14時,長江上遊三峽水庫入庫流量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長江中下遊幹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超警0.58~2.04米;太湖平均水位4.62米,超警0.82米,周邊河網區有42站水位超警0.01~0.90米,其中10站水位超保0.02~0.30米;淮河上中遊幹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
  • 長江防總:三峽防洪能力有限 蓄洪容量僅為洪水量1/10
    此外,通過三峽還可以通過優化調度放大防洪庫容。7月15日,長江防總就已經向三峽集團下發調度令,要求從當日起,將三峽水庫下洩流量由2.5萬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3.2萬立方米每秒,為迎接7月20日的大洪水騰庫。在大洪峰過後,從7月22日晚8時起,三峽水庫又開始按長江防總的指示,以34000立方米/秒流量下洩,為下一次蓄洪作準備。
  • 三峽大壩洩洪 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遊防洪壓力
    截至19日,三峽工程在此次汛情中已累計防洪運用5次,攔洪總量約140億立方米。7月2日,2020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洪峰流量為5.3萬立方米/秒(出現在7月2日14時)。三峽水庫發揮攔洪和削峰作用,控制下洩流量3.5萬立方米/秒,削峰率達到34%。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受此影響,水利部長江委11日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根據水利部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消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1日12時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漢口江段、洞庭湖湖區、大通以下江段、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