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況?我國三大水電站進行聯合調度,原來和長江中的魚類有關

2020-12-12 科普大世界

我國是全球水電發電量最多的國家,有著多座世界知名的水電站,其中三峽水電站更是排名世界第一,不過建設水電站也會對原有的河流水情和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因為水電站通常都會建造大壩,而當大壩建造起來之後,就會以阻斷水流的方式形成蓄水水庫,這就會阻斷水流,同時也會阻斷依靠水流生存的一些魚類等水生動植物,顯然這樣對下遊自然利用以及動植物生態都是有不利影響的,那麼如何減少這些不利影響呢?這就需要啟動水電站調度了!

水電站調度主要包括電力調度、水庫調度和生態調度三個方面,電力調度是為了協調工農業及居民用電的低高峰而實施的,用電高峰加大發電量,用電較少的時候多蓄水;水庫調度包括比較多,因為水電站除發電調度外,還需統籌兼顧防洪、灌溉、給水、航運、排沙、防凌等功能,都需要水庫中進行協調調度,這其中主要是蓄放水防洪防旱,如汛期到來前就放水騰出庫容,過後就蓄水供發電和工農業及生活用水;而生態調度就是為了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洄遊等而進行的水流調度安排。

在如上三種水電站調度方式中,以生態調度較為罕見。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5月22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做好近期溪洛渡、向家壩、三峽水庫聯合生態調度試驗工作的通知,旨在通過三大水電站的三庫聯合調度,在向家壩下遊和葛洲壩下遊江段營造適宜鱅魚、鰱魚、草魚、青魚「四大家魚」及銅魚、鱘魚等產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的水文條件,以求達到促進魚類增殖的目的。

三峽水電站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溪洛渡水電站是我國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水電站,位於四川省雷波縣和雲南省永善縣的金沙江河段上;向家壩水電站是我國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五的水電站,位於雲南省水富市與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交界的金沙江下遊河段上。這三大水電站同在長江水系中,它們進行聯合生態調度試驗,水流調度規模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

在本次調度實驗中,溪洛渡水庫結合發電逐步降低庫水位,穩步向下遊水庫補水;5月23日,向家壩水庫出庫流量減至2700立方米每秒,24日至27日則按照每日500立方米每秒的增幅,逐日加大出庫流量;而三峽水庫24日出庫流量減至8300立方米每秒,25日至28日出庫流量則逐日增加每秒1000~1200立方米,每日出庫流量數據分別為每秒9300、10500、11700、12900立方米。

生態調度是要結合上遊來水水情的,而考慮來水預報的不確定性,長江水利委員會認為實時調度中應視水情雨情適時調整出庫流量,並控制三峽水庫水位每日降幅不超過0.6米。

長江水系已建成的水電站此前曾經多年實施生態調度,近些年也加強了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保護措施,這些都使得魚類產卵量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比如在葛洲壩下遊宜都江段,研究人員測得「四大家魚」產卵量已從2011年的0.25億顆增加到2019年的30億顆。

參考資料:

金陽網5月26日文章《溪洛渡、向家壩、三峽梯級水庫聯合生態調度試驗啟動》

相關焦點

  • 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水利部批覆《2020年長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運用計劃》(以下簡稱運用計劃),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至此,三峽集團納入長江流域聯合調度體系的水庫增至六座,另五座為溪洛渡、向家壩、三峽
  • 長江流域聯合調度水庫群增至41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7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隨著今年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的烏東德水電站納入聯合調度,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範圍的控制性水庫已達41座,總防洪庫容598億立方米。
  • 兩江流域梯級水電站調查 優化調度呼籲常態化
    自2011年以來,華中電監局按照「四個監管服務」指示精神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通過在烏江、嘉陵江流域努力推動跨省市梯級水電優化調度,探索出一條解決分屬於不同開發業主、不同網省公司的水電站聯合優化調度的有效路徑,在全國率先創造了流域內跨省市梯級水電優化調度的「烏江—嘉陵江經驗」。
  • 長江上遊最後的魚類保護區危在旦夕(組圖)
    儘管報導並沒有披露長江小南海水電站最終究竟會不會上馬,但長期關注長江上遊魚類的專家們都很清楚,最近兩年,有關方面一直在運作長江小南海水電站的動工,這個水電站的選址擬定在重慶市的珞璜鎮,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內。  魚類專家憂心的是,此次論證會有沒有可能就是小南海水電站要上馬的信號呢?
  • 長江開啟「十年禁捕」,洄遊魚類仍在尋找「出路」
    保護沒有跑過長江的捕撈和開發,結果不僅是漁業減產,更是長江生態系統的嚴重衰退。在9月27日「世界河流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8家科研院所共同發布的《長江生命力報告2020》將長江幹流生命力指數總體定為「B-」,說明長江確實「病」了,而且中遊區域和洞庭、鄱陽、太湖和巢湖「四大淡水湖」的水生態指數更低於幹流總體水平。
  • 保生態流量,長江流域 2.41萬座小水電站走上綠色轉型之路
    近年來,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長江沿線10省市已展開行動,開展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確定、洩放設施改造、生態調度運行、監測監控等工作,健全保障生態流量長效機制,力爭在2020年底前全面落實小水電站生態流量。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溪河中曾有眾多魚類,它們習慣順著上遊河段來產卵,然後往下遊尋找蟲食餌料代代繁衍。如今,這種洄遊和遷移方式已被阻斷。
  • 長江流域多座水電站未批先建 河床乾涸汙染嚴重
    ■將新聞進行到底  四川和雲南省,是我國水能最豐富的地區。沿著岷江、金沙江驅車前行,往往車程不到10分鐘,就能看見一座或大或小,運行中或正在建設中的水電站。而裝機規模僅次於三峽、溪洛渡水電站,目前為我國第三大水電站。按照計劃,向家壩水電站首臺機組將於今年投產發電。  向家壩成跨區域調水「源頭」  除發電外,一般大型水利樞紐都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和航運等多重功能,向家壩水電站也是一樣,並成為跨區域調水的「源頭」。
  • 我國規劃建設的水電站(衛星圖)
    二、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水能可以用來發電,那麼影響水能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就是落差和流量,而落差是和地勢高度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先通過中國的地形地勢圖來慢慢了解我國的十三大水電基地分布情況。
  • 長江水電無序開發 一條大江能夠承受多少大壩?
    同時,許多產漂流性卵的魚類,魚卵和初孵仔魚在漂流過程中發育,通常要漂流400公裡~500公裡才能主動遊泳,這些魚在水庫中是不能進行繁殖的,不能繁殖就達不到「交流」的目的。而對於一些適應於激流環境並且多為攝食底棲生物的特有魚類,因適宜的生境已完全消失而在水庫中絕跡,它們是無法通過水庫上下交流的。
  • 長江水利委員會採用增殖放流技術保護瀾滄江土著魚類
    近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在雲南瀾滄江糯扎渡水電站庫區,成功放流人工增殖的叉尾鯰魚種2萬尾,補充了瀾滄江土著魚類資源,有利於改善水生態環境。  糯扎渡水電站位於瀾滄江下遊的雲南省普洱市,是瀾滄江流域最大的水電站。
  • 吉林豐滿水電站:打通魚類洄遊「生命通道」
    9月24日,豐滿水電站下遊永慶魚道工地人頭攢動。由中國電建水電一局承建的國內首個嚴寒地區仿生態魚道——吉林豐滿永慶魚道正在進行的魚類增殖放流,打通了松花江魚類洄遊的「生命通道」。  3年來,水電一局永慶魚道項目部和魚類增殖站全體建設者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以最大的責任心辛苦奮戰,演繹了一部精彩「三步曲」。
  • 長江全面禁漁,黃河呢?|黃河魚類資源面臨嚴重威脅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段時間,長江白鱘滅絕一事登上各大媒體,有關部門為了保護長江水域魚類資源,已經著手實施了「10年禁漁」,相信在未來這10年裡,長江魚類資源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修養。但與長江情況相似的還有黃河,用一釣魚者的語言表示:「如果等有一天黃河徹底沒魚了,再採取補救措施,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黃河也應該永久禁漁」。
  • 小南海水電站前景未卜 令環境NGO深感擔憂
    「這個國家級保護區對保護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有著無可替代的特殊重要意義,在長江上遊幹支流水電大開發的背景下,這個保護區極有可能成為長江多種珍稀魚類最後的庇護所,對長江魚類物種資源和漁業資源保護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認為,調整這樣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和範圍應該有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鑑於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涉及公眾重大環境利益,我們特此提出旁聽申請。」
  • 這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最大的有600公斤,因大壩的建成影響很大
    三峽大壩位於有「水電之都」美稱的湖北宜昌市境內,下遊38公裡處是著名的葛洲壩水電站。三峽大壩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庫長2335米三峽大壩的建成,目前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在發電、防洪、抗旱、航運和種植等方面提供了極大的價值。
  • 碧水湘江:打通魚類洄遊「生命通道」
    站在高處看,這裡江隨岸轉,水面寬闊,呈現一個太極圖案,又恰似人工魚苗孵化池的水槽,這裡是我國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的三大天然產卵場之一。 轉過「大魚灣」, 湘江自南向北經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嶽陽市湘陰縣注入洞庭湖,再通江達海。過去,四大家魚等洄遊性魚類,春天就順著這條水道,溯遊而上至常寧的「大魚灣」產卵。 「常寧產卵,望城撈苗。」
  • 習近平喊停,長江開發一甲子都幹了啥?
    建國以來,在長江這條「母親河」上進行了多少開發?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讓習近平在這個時候緊急叫停呢?據統計,我國長江沿岸集聚著約有40餘萬家化工企業, 並分布著五大鋼鐵基地、七大煉油廠,以及上海、南京、儀徵等石油化工基地。「化工圍江」已成不爭事實。隨著各類化工園區的建立和港口碼頭、儲罐、化工項目 的蜂擁而至,長江水質汙染的風險逐年增加。
  • 兩部委加強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不按要求洩放流量者發電或受限
    《通知》)正式印發,力爭2020年底前長江經濟帶省市全面落實小水電站生態流量。對未按要求洩放生態流量或未按時報送生態流量監測監控數據的小水電站,逾期不改者,將報送河湖長,必要時建議電網限制或禁止其發電上網。水利部指出,2018年底,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組織對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站全面開展清理整改,要求2020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務,其中,保障小水電站落實生態流量是一項重要內容。
  • 墨脫水電站如果建成,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水電站,為何還沒有開工?
    隨著我國能源戰略中結構和布局的不斷優化調整,雅魯藏布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等位於西藏東南地區的大江大河,由於它們先天的資源和能量儲備優勢,勢必成為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資源開發建設的重心,為緩解我國能源緊缺問題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三峽集團梯級水電站年度累計發電量創歷史新紀錄
    其中,三峽電站年累計發電量1118億千瓦時,創造了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新世界紀錄,實現了梯級電站綜合效益歷史性提升。據統計,梯級電站輸送出的2269.3億千瓦時清潔電能,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於節約標準煤69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017萬噸、二氧化硫4.24萬噸、氮氧化物4.42萬噸,體現了長江流域清潔能源走廊的節能效益,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國家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 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投產發電紀實
    為電力事業和地方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豐滿水電站的建設和發展,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電力事業人才。2000餘名專業技術人才從這裡走向全國,新安江、葛洲壩、劉家峽、龍羊峽、三峽等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中都閃現著豐滿人的身影。依託豐滿水電站,東北電力技師學院、東北電力學院等院校相繼成立。「中國水電之母」和「水電搖籃」的稱號由此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