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痴迷於「發酵食文化」

2020-12-23 網易旅遊

據日本媒體報導,隨著新冠疫情持續擴散,很多日本人開始囤積發酵食品。日本是世界知名的發酵食品大國,從種類豐富的醃菜到飯桌上必備的味噌湯、納豆,再到形形色色的發酵調料和日本酒,無不彰顯著日本人對發酵食品情有獨鍾。日本民眾心中有一種觀念——發酵食品能夠提升免疫力,因此疫情期間很多人囤積泡菜、酸奶、納豆等,各地發酵食品的銷售量明顯上升。

醃菜很受日本人歡迎

知名的「醃菜大國」

醃製菜品在日本餐桌上是不可撼動的「主角」。任何一家日式餐館都備有主人親手醃製的「獨家」小菜。日本的醃菜五顏六色,看起來清新爽口,口味也是酸甜苦辣鹹俱全。黃色或粉色的醃蘿蔔、切成小塊的海帶、嚼勁十足的酸辣味高麗菜以及裹著酒糟的黃瓜,再配上香噴噴的一碗白米飯,一勺入口,滿滿的治癒和幸福感。傳統的日式料理多喜歡圍繞「一汁一菜」的理念來打理,其中的「一汁」是指米飯和味噌湯,而「一菜」指的就是醃菜。

日本醃菜的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繩文時代就發現了發酵製作的魚醬,這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發酵食品。進入江戶時代以後,「醃菜文化」得以在日本全國推廣,成為深入人心的傳統食物。食品營養學教授金內誠認為:「發酵之後的醃菜中富含發酵菌和乳酸菌,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排出引發癌症的物質,還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可以說營養豐富而種類繁多的醃菜是日本人智慧的結晶。」關於醃菜方法的古書不勝枚舉,日本也被稱為世界知名的「醃菜大國」。

據統計,日本全國各地有3000種以上的醃菜,常見的有醃白菜、醃蘿蔔、醃菠菜等。無論是居民區附近的小便利店還是大型超市,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醃菜,價格也非常親民,一兩百日元(相當於十幾元人民幣)一盒,足夠一家人吃一兩天。甚至還有日本人表示:「生活中如果少了醃菜,感覺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在愛知縣還有一座供奉著日本「醃菜之神」的萱津神社,每年8月21日該神社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日本各地的醃製品從業者都會趕來參加祭拜。

味噌是發酵醬料的代表

在日本,任何超市都能看到擺放著琳琅滿目味噌調料的陳列架。味噌是日本代表性的發酵醬料,其主要成分是大豆,有點兒類似於中國的豆瓣醬或豆豉,具有很好的調節腸道的功能,能促進新陳代謝。

味噌湯是日本人鍾愛的傳統飯食,雖然清淡普通,卻代表著每個家庭裡「媽媽的味道」,頗有「看似平常最奇崛」的意味。味噌湯的烹飪方法極其簡單,但營養卻十分豐富。研究表明,味噌有利於抗衰老、美白肌膚,還能抗癌等,所以味噌湯一直是日本餐桌上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一家人圍在飯桌前,喝著暖暖的味噌湯,香氣四溢中也將親情和愛深深地融入心底。筆者剛開始不是很理解日本人對味噌湯的痴迷,後來日本同學告訴我,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味噌湯是家的味道,能帶來安心感和治癒,甚至有不少男性把是否能做出美味的味噌湯當作評判結婚對象的標準。古時候的日本女性只有能夠做一手美味的味噌湯,才被認為是賢惠的妻子。日本孩子在學習餐桌禮儀時,也大多是從喝第一口味噌湯開始的。被稱為日本「發酵學第一人」的小泉武夫認為:「味噌湯是日本代表性的健康美食,也是每天都不可或缺的美味,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萬能健康食物。」日本傳統的早餐由米飯、味噌湯、醃菜和納豆組成,雖然對於外國人來說難以適應,但這卻是日本最典型和普遍的飲食方式。

興起「酵素潮流」

日本是被海洋環繞的島國,古時候人們多以海鮮為生,但當時海鮮蔬菜等難以保鮮和久存。為了讓食物能夠保存得長久一些,人們便發明了種類眾多的發酵食品。有人曾說「日本的傳統食文化就是發酵的食文化」。儘管到了物資豐富的現在,日本人仍沒有拋棄對傳統飲食的熱愛。

日本被稱為世界第一的「發酵之國」,他們認為發酵食品中蘊藏著令人難以想像的力量,能夠增加人體對營養的吸收。例如相比水煮的大豆,納豆的營養成分更高,更能增強胃腸蠕動。發酵食品現身於日本家家戶戶的餐桌,甚至有人認為「發酵食品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東京電視臺曾播出過一檔綜藝節目《健康的秘訣——美味發酵食品的秘密》,專門推介日本代表性的發酵食品和發酵食品店。

日本人很推崇發酵食品,還衍生出了「發酵文化」,成立了日本發酵文化協會。日本發酵文化協會旨在宣傳發酵食品的正確知識,致力於讓發酵食品與現代飲食、民眾健康、美容等方面能夠緊密結合。該協會還舉辦了培養發酵文化人才的講座,開設課程,並為成績合格的學員頒發相關資格證書。近些年「發酵文化」甚至成為了振興各省市的法寶,如長野縣、熊本縣、山梨縣等60個發酵產業發達的地方都加入了「發酵文化推進機構」,並積極開展與發酵食品相關的活動,期待能為當地的觀光業帶來新的活力。此外,日本還興起了「酵素潮流」,酵素洗面奶、酵素飲料、酵素保健品等五花八門的相關產品備受追捧。不少人都認為酵素是使身體健康、元氣滿滿的必備元素,很多日本女性把酵素食品當作減肥和美容的法寶。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星妍_liuxingyan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痴迷於"發酵食文化"|醃菜|味噌湯|納豆|米飯_網易旅遊
    日本醃菜的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繩文時代就發現了發酵製作的魚醬,這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發酵食品。進入江戶時代以後,「醃菜文化」得以在日本全國推廣,成為深入人心的傳統食物。食品營養學教授金內誠認為:「發酵之後的醃菜中富含發酵菌和乳酸菌,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排出引發癌症的物質,還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可以說營養豐富而種類繁多的醃菜是日本人智慧的結晶。」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傳說他把他的12式神藏在了這條街上於是乎,日本就有了百鬼夜行這個人見人怕的典故但是百鬼夜行也出現在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妖怪也成為日本文化元素之一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1、盛行的妖怪文化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傳說他把他的12式神藏在了這條街上於是乎,日本就有了百鬼夜行這個人見人怕的典故但是百鬼夜行也出現在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妖怪也成為日本文化元素之一所以,我們今天來說說日本的妖怪文化1、盛行的妖怪文化
  • 和食解說: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雖不及中國飲食之博大精深,但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極利於健康的和食,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去過日本或者想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會日本飲食抱有極大興趣。如果您讀完這篇文章,便會對日本飲食文化有更深的一層了解,也能進一步理解日本料理的種類和特徵日本料理有哪些種類?日本料理即為和食。用小蝶小碗盛放,稱之為一口料理,顧名思義就是一口可以吃下的料理。一口料理也有不同種類,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種。
  • 「和食」:日本人的長壽秘訣,走近日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和食,日本如何把和食做成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和食的一大特徵是季節感,日本四季分明,所以和食也講究「應時」,大米、蔬菜、水果、魚貝類等都注重在色彩、營養價值、口感等最佳的時節食用。由於喜歡各個季節獨有的美味,日本人自古以來在採集山菜和蘑菇等食材的時候,都不會涸澤而漁,而注重保留下資源,以備長期享用,因此和食文化有注重環保的一面。
  • 韓國人最喜歡我國的張家界,那日本人呢?這個地方讓日本人痴迷
    很多人都回去韓國、日本、泰國……我們的這些周邊國家去旅遊。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喜歡去國外旅遊,外國遊客也非常喜歡來我們國家。在他們看來中國是一個非常神秘、非常古老的國家,不管是中國功夫,還是吃食都非常的有誘惑力。大家都知道韓國人非常喜歡張家界,他們覺得這裡就是另外一個世外桃源。每年這裡都會接待大量的韓國遊客,特別是韓國老人是一定要來一趟這裡的。
  • 韓國人最喜歡我國的張家界,那日本人呢?這個地方讓日本人痴迷
    很多人都回去韓國、日本、泰國……我們的這些周邊國家去旅遊。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喜歡去國外旅遊,外國遊客也非常喜歡來我們國家。在他們看來中國是一個非常神秘、非常古老的國家,不管是中國功夫,還是吃食都非常的有誘惑力。大家都知道韓國人非常喜歡張家界,他們覺得這裡就是另外一個世外桃源。每年這裡都會接待大量的韓國遊客,特別是韓國老人是一定要來一趟這裡的。
  • 和食解說: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雖不及中國飲食之博大精深,但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極利於健康的和食,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去過日本或者想了解日本文化的人都會日本飲食抱有極大興趣。如果您讀完這篇文章,便會對日本飲食文化有更深的一層了解,也能進一步理解日本料理的種類和特徵日本料理有哪些種類?日本料理即為和食。用小蝶小碗盛放,稱之為一口料理,顧名思義就是一口可以吃下的料理。一口料理也有不同種類,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種。
  • 痴迷中國文化的日本博士:我是傅山的追星族(圖)
    受訪者提供 攝  中新網太原6月16日電 題:痴迷中國文化的日本博士:我是傅山的追星族  記者李娜  「終於拿到《傅山全書》了,各位老師辛苦了。」16日中午,38歲的日本留學博士堀川英嗣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照片裡,嶄新的二十冊《傅山全書》整齊地站立在他的書柜上。《傅山全書》編輯委員會名單裡有他的名字。
  • 為什麼不愛運動的日本人是全世界最瘦的?原來是有秘訣的!
    日本是一個文化多元化的國家,提到日本我們可能會想到櫻花、富士山、北海道。除了這些著名的景點以外,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在日本街頭幾乎看不到胖子的存在。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給出的數據,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並且也是發達國家中最低,肥胖率僅為4%。
  • 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痴迷三國?
    如果你愛玩遊戲,很可能玩過或者聽說過日本遊戲公司出品的三國題材遊戲。這篇文章,就將主要從影視劇和遊戲角度,看看日本人對三國文化有多痴迷。2019年5月份時候,作為CA最新的「全戰」系列作品,《全面戰爭:三國》讓這家英國工作室在國內聲名大噪,本來中國玩家就對三國題材有著獨特的情懷,自然紛紛掏出錢包,買買買了。
  • 刺身、壽司是日本的舶來品?揭開和食與漢食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們光顧日料店時,經常會點的菜品有刺身(生食海鮮)、壽司、天婦羅、味增湯等,這些也是日本料理的經典菜品代表。品嘗美味之餘,不禁要思考日本料理的起源。看了徐靜波著的《和食》一書,很多疑問便被解開,還可以了解到和食與漢食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 《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日本人痴迷捕鯨 到底是文化還是欲望
    7月4日,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與大伙兒紀錄聯合製作的文化旅行紀錄片《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蹟啊》第二期節目「吃的秘密」將探秘日本特殊飲食文化。在上一期節目中,夏雨、陳粒、西川帶領觀眾一起了解了日本的二次元文化。
  • 和食文化博物館在日本福岡開館
    中國日報福岡8月5日電 5日,「鳴鳳堂和食文化博物館」在日本福岡縣KISS福岡九州和食廣場內開館。日本九州地區的各華僑華人團體、中資機構及企業人員、留學生代表、當地政府、議會、經濟、文化、友好團體等代表百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痴迷三國?
    如果你愛玩遊戲,很可能玩過或者聽說過日本遊戲公司出品的三國題材遊戲。這篇文章,就將主要從影視劇和遊戲角度,看看日本人對三國文化有多痴迷。2019年5月份時候,作為CA最新的「全戰」系列作品,《全面戰爭:三國》讓這家英國工作室在國內聲名大噪,本來中國玩家就對三國題材有著獨特的情懷,自然紛紛掏出錢包,買買買了。
  • 日本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令日本人痴迷不已,激動到涕零!
    看來,日本人還是非常注重面子的。所以在當時,日本遣唐使是國外使者中最有風度和禮貌的。唐代,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最有好感的黃金歲月。以至於今天還有「唐在日本,明在朝鮮」的說法,在日本人身上還能找到唐朝人的影子。因為強大,所以才被世人仰慕。帝國的一舉一動都被鄰國刻意模仿,甚至以此為榮。日本人崇拜唐朝,崇拜到了痴迷的地步。
  • 日本人迷上中國歷史文化 最痴迷的是這一段——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文/梁賽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迷上中國的歷史文化。更有深度痴迷者,直奔陝西鹹陽開啟「聖地巡禮」之旅。日本人的「戰國熱」並非「無中生有」為何一部講述中國戰國時代的漫畫能在日本掀起這般熱潮?其實,日本人對中國歷史的熱愛並非「無中生有」。
  • 痴迷中國文化的日本博士:我是傅山的追星族(圖)
    38歲的日本東京人堀川英嗣來到中國十四年,尋訪了很多傅山的碑刻。他說:「我是傅山的追星族。」圖為堀川英嗣在日語課堂上。 受訪者提供 攝  中新網太原6月16日電 題:痴迷中國文化的日本博士:我是傅山的追星族  記者李娜  「終於拿到《傅山全書》了,各位老師辛苦了。」16日中午,38歲的日本留學博士堀川英嗣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
  • 日本人為何痴迷中國文化?
    當然,在打動大家的同時,很多人驚訝和感嘆日本人為什麼對中國文化如此了解。,他的書法風格也深受日本人喜愛。真是讓日本人笑死了。根據日本《墨》月刊主編酒井明先生所說,日本的書法愛好者,雖然沒有統計過具體人數,但是大概也有兩三千萬人。
  • 促文化交流 和食文化博物館在日本福岡開館
    東友 攝中新網福岡8月5日電 「鳴鳳堂和食文化博物館」5日在日本福岡縣KISS福岡九州和食廣場內開館。日本九州地區的各華僑華人團體、中資機構及企業人員、留學生代表、當地政府、議會、經濟、文化、友好團體等代表百餘人參加了開幕式。遊客在博物館內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