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發了吃貨團隊吃過的一些「貴」面(詳情戳這裡)
後臺接到了吃貨們類似「麵條幾大碗,吃完就破產」的抱怨,也有吃貨曬出了更貴的面。
也有吃貨向我們報料了一些實惠的小店,今天中午,我們就去其中一家看了一下——
這家位於屏風街的小店名叫「錢塘傳統小吃」,在這裡可以吃到10元一碗的蝦籽面,杭州最近有家很紅的小吃店要賣14元一碗。
熟悉屏風街的人都知道,這一帶做燒賣、餛飩、麵條的店不少,有的還是開了十幾年的老店,這家小店的開業讓吃貨們多多少少有些驚訝。
在杭州吃貨採訪過的小店裡,這家面積最小,包括廚房也只有12平方米,座位只有9個。等位的客人經常要站到店外。
小店和超市一桌之隔,有兩個座位竟然還是在超市裡,坐在這個位置,有在超市收銀臺吃飯的即視感。
別看店小,門頭、餐具、凳子、護牆板,各種細節都挺講究,調味碟和勺子都是放在有蓋的盒子裡,儼然就是一家大型連鎖小吃店的局部。
可這終究是一店小店,店裡只賣9種產品,只能在不增加設備的情況下,儘量做出變化。餛飩可以選大小,也可以選有湯或幹撈;蝦籽面可以選拌麵或湯麵。
這家店的老闆姓洪,45歲,以前一直做建材進出口貿易。十幾年前,妻子想開小吃店,他喜歡吃,也愛琢磨做菜,就一直慢慢地研究店裡的產品。洪老闆也有不少餐飲行業的朋友,建國路上的「餛飩王」,丁哥酸菜魚的老闆,都給他的產品提過建議。
店裡最暢銷的是現包蝦肉餛飩和薺菜餛飩,蝦肉餛飩除了有整隻的蝦仁,肉的肥瘦比例也恰到好處,關鍵是咬開以後鮮美多汁。
因為店小,能入選店裡的9種產品之一,必須要受歡迎才行,薺菜和鮮肉的搭配在民間一直都是好口碑。
很多精明的女生喜歡點小餛飩,因為很多店裡的小餛飩幾乎沒有餡兒,基本是在吃皮,這裡的小餛飩8元15隻,用的餡料挺多,個頭一點也不像小餛飩。
筍丁燒賣,吃貨們的認知度已經很高了,個人喜好不同,這家的特點是非常多汁,要提醒各位吃貨的是,即使放個十來分鐘不吃,仍然要小心,湯汁還是會流出來許多。
這碗只要10元的蝦籽面很多人會點,因為在杭州很少吃到。拌麵湯麵各有特色,想味道更濃鬱的就吃拌麵。拌的時候就已經很香,吃到嘴裡既不是麻油香,也不是豬油香,但非常誘人食慾。
洪老闆非常坦率的揭秘了配方:胡椒粉、蔥、蝦籽、自己調的蝦籽醬油,你說不出來的複合香味兒靠的是豬油和麻油,但是有比例。
蝦籽醬油是好吃的關鍵,洪老闆用的蝦籽醬油要50元一斤,還要自己再調過,採芝齋的雖然名氣大,但是效果不理想。洪老闆也相當實在,他說,雖然蝦籽和醬油都挺貴的,但總歸是調料,不會用很多,賣貴了也沒人吃啊。
記者說出了自己的疑問,蝦籽面在蘇州都是細面,這裡為啥用的是粗面,換成細面不是更正宗麼?洪老闆說,既然叫錢塘傳統小吃,肯定要照顧杭州人的口感,另外,店實在太小,什麼東西都不能添了。
說到店小,洪老闆大嘆苦經。9個座位加4個員工已經很擠了,再站三四個客人就能塞滿整個店,再有等位的就只能站門外。等位的人多,可是卻不能增加座位和人手,添了也沒地方站。
好在周邊的老顧客都挺機智,自動形成了「錯峰吃飯」的習慣,所以,店裡每天從7:00到21:00,陸陸續續一直會有客人。
為了加快速度,洪老闆把各種調料都事先配好,裝在小盒子裡,往碗裡一倒就行。雖然這麼忙,可細心的客人發現,麵條竟然還有「擺盤」,上桌前洪老闆還給面小小拗了一下造型。
洪老闆拗造型的就是店裡最「壕」的雙蝦幹挑面,要賣35元一碗。蘇州三蝦麵的價格一般在88元到120元之間,洪老闆雖然少了一蝦,但缺少蝦腦的「二蝦麵」還是相當有性價比。(戳這裡了解很作很作的三蝦麵)
這是店裡最貴的面,也是讓洪老闆最鬧心的面,因為很費時,蝦仁和蝦籽要現炒,還要小心地掌握火候,避免蝦籽結塊,店裡也放不下其他鍋,只能用一個小小的電炒鍋慢慢炒。
洪老闆說,這碗面太「黏手」,有這時間,其他東西好幾樣都做好了,千萬別在忙的時候點,有時間才能做出好味道。
自己這家店實在太小,9個座位再忙也發不了財,也不想做出什麼網紅產品,每天最開心的就是看見老顧客們熟悉的招呼。
錢塘傳統小吃
地址:屏風街57號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