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溧陽小城裡藏著的十座古橋,每座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2020-12-11 7區人家

古橋

像是人心裡一場穿梭千年的夢

它歷經幾度春秋,歲月滄桑

承載著多少古人的惆悵

今天,讓小編帶你穿越時光

邁步走上那一座座斑駁的石橋

追溯那湮滅在歷史中的異聞奇事

▲觀蓮橋

原名北崑崙橋,位於溧城北崑崙村南。南宋景定二年(1261)《建康志》已載溧陽縣津梁:北崑崙橋,在縣北十裡」。明正統八年(1443)前,溧陽知縣李銘建。清嘉慶十八年(1813)《溧陽縣誌》:「北崑崙橋,清乾隆間重建,改名觀蓮。國朝彭桂詩:故園吾久別,此地到來稀。水暖魚苗長,林蔭燕子飛。乍維橋半艇,對掩竹間扉。日日看漁父,持竿上釣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溧陽縣續志》:「北崑崙橋,改名觀蓮。兵(太平軍)燹後,橋壞。光緒十四年(1888),知縣李超瓊重建。」橋南碑廊存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崑崙橋記》碑,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觀蓮橋記》碑。為單孔石拱橋,長30米,寬4.5米,通高7米。2011年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廣福橋

俗稱舍頭橋,埭頭鎮舍頭村南。清嘉慶十八年(1813)《溧陽縣誌·橋梁》載:「東北路。舍頭橋,距縣二十二裡。康熙壬寅(1662)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溧陽縣續志·橋梁》載:「舍頭橋,一名廣福橋。同治三年(1864),我軍(清軍)折(斷)之。十一年(1872),史學班、王鎮國等重建,距縣二十裡。」廣福橋,為三孔石拱橋,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法,橋坡平緩,南北走向,橋身坡度平緩,橋長31.5米,橋寬4.5米,淨跨8.3米,矢高5.7米,兩面共54級臺階,兩邊橋額各行書「廣福橋」三字,有《重修廣福橋碑記》於橋東百米處。2011年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橋

位於上黃鎮滸莊村東。南宋景定二年(1261)《建康志》載:「溧陽縣境。虎塘橋,在縣東北四十裡。」清嘉慶十八年(1813)《溧陽縣誌》:「滸堂殿,即太平禪寺。」據碑記,明萬曆十九年(1591)重建,因虎塘橋西百米有太平禪寺,亦稱太平橋。太平橋,東西走向,跨滸莊河。系花崗若質,單孔石拱橋,橋面長16米,寬3米,淨跨6.5米,矢高4.5米,採用鑲邊綜聯分節並列砌法,南側橋額有陰刻行書「太平橋」三字。1999年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善慶橋

位於戴埠鎮竹巷。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溧陽縣續志·橋梁》:「善慶橋,乾隆二年(1737)建,在戴埠。」善慶橋,南北向跨雙井巷北澗河,為青石砌築的單孔石拱橋。橋長15米,通高5米,採用分節並列砌法。橋面中心用長1.4米,寬0.3米花崗巖條石貫通。橋面兩側是青石砌扶欄。善慶橋,是戴埠向南進通南部山區、向北達南溪即戴埠河之間的重要橋梁。2003年為溧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和鹿崗橋

又名河落江橋、河洛港橋,位於戴埠鎮河洛港村。清嘉慶十八年(1813)《溧陽縣誌・橋梁》載:「縣南。河落江橋,距縣六十裡,乾隆九年(1744)建。」南北走向,系單孔石拱橋,有魚躍龍門花崗巖封蓋。青山、松嶺、金牛嶺諸山之水自西南逶迤而東北,經河落崗橋到橫澗,向北到黃崗嶺三水關。橋長10米,通高5米,淨跨4.2米。是溧陽南山地區古道上的重要橋梁之一。河落江橋兩側,依澗河或以古道而成村落,村名始稱和樂崗。2003年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王渚橋

位於竹簀鎮王渚村。王渚,曾名皇贅,原名竹溪。北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前後,竹溪陳佳娶徽宗皇帝晉陽公主為妻,授駙馬都尉,竹溪改名皇贅,即皇帝的招女婿。王渚橋,為桁架式橋梁,橋墩青石質,橋面五塊長條天子石,曾是王渚村向北至竹簀鎮的重要橋梁。為清末民初橋梁。2012年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利濟橋

位於溧城東朱家埠村東。據橋碑記,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石築而木面,蓋此地為壇溧南北通衢,建橋以便行人。同治十二年(1873)修葺,因河東有圩曰路東圩,故又改稱路東圩橋。民國五年(1916)重建,託缽遠近,村村贊襄,橋身既高而固,橋堍較前駁長而更平正,所稱盡美盡善,署其名曰利濟橋。利濟橋,為三孔桁架式石橋,東西向跨河,河向北連長蕩湖。橋西十五裡至溧陽城。

▲晉塘橋

位於上興鎮晉塘村西,原為青石拱橋,後改建成桁架式石橋,花崗巖為橋面,橋飾雕刻精緻,系清代橋梁。晉塘橋向西,為高淳縣境,是溧陽與高淳交界處的重要橋梁之ー。舊時,兩縣間商賈販夫行人,經晉塘橋往來頻繁。2012年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橫澗橋

位於戴埠鎮橫澗村,為單孔石拱橋,俗稱弓背橋。南宋景定二年(1261)《建康志》載:「溧陽境橋梁。橫澗橋,在縣東南六十裡。」六百多年後,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溧陽縣續志》載:「橫澗橋,光緒二年(1876)重建。」青山、松嶺、金牛嶺諸山之水自西南逶迤而東北,經橫澗橋,向北到黃崗嶺三水關。橫澗橋,因橋成村落。清康熙六年(1667)《溧陽縣誌・村聚》已有「惠得鄉村,縣南,橫澗村」記載。

▲背橋

位於溧城西南貝橋村東。明弘治十一年(1498)《溧陽縣誌·橋梁》已有「背橋,去縣八裡,燕山北」的記載。背橋,東西向跨河,河流源頭在石門山、龍山、虎山,迤邐而東北,經背橋流入灣溪河,匯入南河。舊時,上閣樓、棠下、貝橋諸村村民進溧陽城,必經背橋。初為單孔石拱橋,民國年間改建為單孔桁架式石橋,兩塊長丈餘的砂崗石縱向並列為約三尺寬的橋面。1970年前後,在橋南側加寬橋面,以便利通行。

這些古橋雖已不見往昔風採

但佇立的身影令人難以忘懷

正是它們在傳承著溧陽小城的文脈!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的十座古橋,每一座都有故事,你想來看一看嗎
    提起橋,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有水的地方應該就少不了橋,它提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並給人以美感。從古至今描述橋的詩句無數,像「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等,今天冬兒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最美的十座古橋,每一座都有故事,你想來看一看嗎?
  • 溧陽團城的那些橋,你知道幾座?
    看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不會忘記裡面那座橋。木質的材料,長虹臥波一般,橋上橋下車來船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號稱宋團城的老溧陽,先後一共有多少橋?它們長什麼樣兒?很難一句話說清楚。這四座橋如果不是吊橋,也應該是比較堅固耐用的木石結構,因為它們除了每天要走過犖犖大觀的車馬,更多的是歷代都肩負戰爭防禦的功能,歷史上發生在溧陽的大小戰鬥有十幾乃至幾十次,哪一次都與這四座橋有聯繫。但也可能是如本地埭頭舍頭橋一樣比較平坦的石拱橋,因為石拱橋堅固耐用,平坦一點的話也並不影響車馬的來往。
  • 湖南這座小城 有著小翰林的傳說和故事
    故鄉湘南小城記憶 春椿與翰林的獨白湖南這座小城 有著小翰林的傳說和故事標籤:中國湖南城市人文旅遊地理、湖南永州翰林公公山、小翰林的傳說故事、城市人文歷史遊、城市人文歷史地理故事隨筆我的家鄉獨居湘南一隅,西接桂林,南臨韶關,湘江源頭東、西舂陵河直穿小鎮腹心,流水衝擊而成的狹長平原滋養了小城的五臟六腑,賦予了小城的文化魅力,鑲嵌著小城的傳統韻味。
  • 這座冬日20℃的避寒小城裡,有著珠三角最美最小眾的神仙海島!
    很多人不知道!珠海是一座被深港澳掩蓋光芒的「百島之城」,這裡有很多小眾但是優美的海島,沙灘美得不輸三亞,大海如夢幻般純淨。走在海邊,恍惚以為自己是韓國濟州島打卡。這裡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著千百年的城市歷史。
  • 南寧城裡5座有故事的古橋,你知道幾座?
    自古以來,南寧城中就有著蜿蜒的內河,其中朝陽溪(舊時叫龍溪)最為出名。早在100多年前,南寧已建有大小橋梁數十座。不過,古時候南寧城中修建的都是磚、石、木結構的便橋,遇大雨往往會被水衝垮或淹沒。大多古橋已因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漸漸變成了傳說。
  • 在四川的這座美麗的小城,有著絕美的風光,最佳遊玩時間在秋天
    文/易軒帶你看世界在四川的這座美麗的小城,有著絕美的風光,最佳遊玩時間在秋天秋天是出遊的好時節,天氣涼爽,風景宜人。許多地方的樹木都變成了金黃色。不過在四川這座小城,秋天的樹木也是滿目蔥翠,在這裡能夠一同看到春秋之美。這座小城就在四川和雲南的交界之處,它就是西昌。在西昌,你可以看到與大理一樣浪漫的自然風光,和蒼山一樣秀美的山峰,古色古香的美麗小鎮。在秋天,來到西昌,領略絕美的風光。如果你來到了西昌,是一定要去看看西昌的瀑布。瀑布位於螺髻山山上,這條瀑布是一條具有觀賞性與飲用性的溫泉瀑布。
  • 3座知名古橋,南宋彩虹橋剛被洪水衝斷,另一座距今2000年
    古代遺留的建築中,古橋通常都可以使用長達上千年。中國有許多的古橋,很多的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橋也有。這些古橋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像家中慈祥的老者,一直默默地守護著這裡的子民。 二、三座之夢的古橋 古建築非常適合藝術生寫生,各個地方的古橋每一年都被許多的人虔誠的畫在畫紙上面。中國3座知名古橋,一座距今2000年,一座距今1400年,一座距今800年。光是聽年份,大家能夠知道這些古橋分別是哪一座嗎?
  • 這座小城承包了浙江人的早餐,低調秀美,火了千年
    三步一條小河、五步一座小橋小巧的烏篷船散停在兩岸進入這座小城如果你切換上帝視角當然這些記憶點對於這座小城來說還只是鳳毛麟角就是 紹興盛名之下,你真的了解它嗎?水多了便有橋紹興的古橋都有著千年的歷史紹興也想向你講述自己的故事快來和我們一起乘坐烏篷船體驗紹興獨有的風光吧!
  • 90後用鏡頭記錄橋都重慶170餘座古橋
    一個相機、幾本志書,到目前為止,他用腳步走過了近170座古橋,不單單是拍,他還尋找到了這些古橋身後的故事,讓這些古橋走上明信片,成為外地遊客的伴手禮。日前,趙爽拍攝的100座古橋還走進了重慶美術館《見證重慶——大型影像文獻展上》。他的古橋成為展覽上「重慶通道」的代表,他也是這場文獻展上最年輕的記錄者之一。
  • 寧波郊區地鐵站旁邊有座古橋,是寧波古橋裡最精緻的,從未大修過
    況且,在這一百多年的時光裡,上升永濟橋從來沒有經過大修,仿佛被上天刻意眷顧了一般,沒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損壞,因此才讓我們可以看到100多年前這座古橋的真實模樣,算是見證了寧波的百年歷史變遷吧!當初這條河上會有很多的官船經過,所以跨河而建的古橋都是高大的石拱橋!西塘河上所保留下來的古橋其實並不止一座,只不過「上升永濟橋」是現如今這條河上建成時間最晚、形制最健全、建造最精緻、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橋罷了。
  • 漢中這座休閒又養生的旅居小城,你來玩過嗎?
    來這座休閒養生的煙火小城,感受慢生活......,當大多數孩子都不明白課本裡描述的藍天到底有多藍,生活在留壩這座小城的人,擁有著一片碧藍的天空,悠然享受這難得的一片寧靜。這裡,仿佛聞著風都可以做夢,總會有一些細小的柔情與感動潛入心底,深深戀上這座小城。
  • 上海最具江南風格的園林,擁有五十座古橋,走到哪裡都是美景
    ,在這裡擁有五十座古橋,到處都充滿著美景。上海韓湘水博園一共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鄉村觀光公園,古文化園區以及古生態園區,古生態園區顧名思義就是以一些古樹,古橋作為主要的景點,主要的風格就是自然古樸,在古文化園區當中有著六百多棵古樹,二十多古橋,到處都充滿著歷史的文物。
  • 乾隆喝著酒走過,徐錫麟常來幹革命...東浦的這十座古橋,每一座都有故事!
    古鎮上的古橋,古樸典雅,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小巧玲瓏,點綴在水鄉江河之上,給東浦人民帶來便利,其中還蘊藏著不少美麗的故事,是東浦一筆寶貴的文物遺產。可惜只僅存了八座(上、下大橋不存)但這些故事希望被人熟知東浦街道的西周漊以東,南村船舫漊邊,有座東西向單孔馬蹄形石拱橋,叫馬院橋。
  • 神奇泰安:4線小城的三界傳說,這座城市有你意料之外的故事
    中國那麼大,城市那麼多,緣何一座4線小城會如此神奇?不僅僅坐擁群山之祖,天地人三界還囊括其下,始皇帝都千裡前來!泰安何處?關於泰安,你第一眼會想到什麼?是不是都沒聽過這個地名?或許,你也會在心裡隱隱地懷疑,這和泰山有什麼關係嗎?兩者僅有一字之差。
  • 孫中山故鄉現存18座古橋
    陽光灑在明代的紅砂石上,人民醫院是中山市人氣最旺的醫院,每天匆匆經過這座古橋的人少說也數以千計,但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座橋的歷史,當然,來這裡的人,也幾乎沒有是為這座古橋專程而來的。開發區位於市區的東面,張家邊社區張四村尾下街湧四村河段上也有一座清代的石樑橋,叫做張四石橋。
  • 被譽為「東方威尼斯」的水城,竟藏著700座古橋,你來過這裡嗎?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重視精神追求,越來越享受生活, 旅行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法,每個假日人們都出去旅行,去看世界不同的美麗。說到旅行,大家不知道喜歡去哪裡玩嗎?
  • 古代中國最著名的十座橋,你家鄉有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史上最著名的十座橋,看看你家鄉是否也有一座!  第一座,五亭橋  五亭橋位於千古名城揚州的瘦西湖,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該橋建於1757年,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圈形。由3種不同的圈洞聯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五亭,而且亭與亭之間又以廊相連。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 浙江省一個美麗的古村落裡有十座古橋,被稱為比月亮還美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每天都能看到高層建築。久而久之,他們也厭倦了美學。他們想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許多古村落因其優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俗習慣而成為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浙江的古村落,它比月亮還美麗。
  • 常州有景有故事:多彩溧陽,多彩的天目湖
    知道溧陽,知道溧陽的天目湖,還是在常州的兩次小經歷。找了一天空閒,去找尋了這個小城與這個小湖。天目湖在江蘇,面積連前十都進不了。天目湖是很有景很有故事的。伍子胥下馬拉著馬尾巴,連人帶馬倒行,上了這座山。留下了「伍員山」之名。
  • 你知道王陽明走過的紹興兩座古橋嗎?
    拱石每塊都有刻字及蓮花座圖案,刻字的大多為修橋捐款人姓名及銀兩,圖案似乎與佛等有關。橋拱內有塊正方形龍門石,上刻有龍形浮雕,栩栩如生。橋基採用雙層基石,後在河道清汙泥時未見木樁。每邊坐欄均用 6根刻有覆蓮的望柱隔斷,末端置石鼓。拱券構造為橫聯分節並列砌築,拱石有蓮花座圖案,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一塊拱石上還刻有「古有光相……至正[ ]年五月吉日……」等等。橋拱四分之一處有獸頭橫系石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