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十裡堡店與居民糾紛繼續 引發警方介入

2020-12-23 聯商網linkshop

盒馬鮮生十裡堡店與居民糾紛繼續 引發警方介入

來源:聯商網2017-06-06 08:51

增加社區周邊的便民商業配套一直是居民雙手歡迎的事情,不過,對於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來說,在與周邊居民的關係上還有一些頭疼。原定於今年3、4月開業的北京首店十裡堡門店在遭遇物業糾紛擱淺後,時至今日,十裡堡門店與周邊居民的物業糾紛仍在繼續,甚至在近日引發了警方介入。新零售業態打破了原有的業態邊界和消費行為,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但是在落地過程中如何匹配周邊的物業條件及居住環境,是比商業模式和日常運營更迫切需要考慮的事情。

居民:安全隱患尚未解除

盒馬鮮生北京首店位於十裡堡新城市廣場,原為日資零售商華堂商場地下一層超市,在去年11月華堂商場閉店後,由盒馬鮮生接盤。背靠大型社區愛這城,輻射周邊三公裡範圍,同時又基於門店做O2O配送,半小時送達……盒馬鮮生的這種新型商業模式本應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也是新城市廣場引入盒馬鮮生時看中的因素。

不過原定於3月31日開業的盒馬鮮生並沒有如期開業。北京商報在4月1日《陷物業糾紛盒馬鮮生北京首店暫停工》一文中,獨家報導了盒馬鮮生沒能如期開業的原因——物業糾紛。記者了解到,由於盒馬鮮生施工問題,愛這城三期200多位業主聯名上訪了熱力集團、燃氣集團、朝陽建委等多個政府部門。報導刊出後,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赴京解決與周邊居民產生的物業糾紛。但侯毅進京並沒有解決盒馬鮮生十裡堡店開業遇到的阻力。此後,盒馬鮮生裁撤了配送員,甚至盒馬鮮生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江也離職了。

不過,上周末,愛這城三期居民又與盒馬鮮生產生衝突。北京商報記者從業主處了解到,此次衝突的導火索是燃氣管道鋪設問題。業主出示的一份由業主、物業及燃氣公司多方籤署的「會議紀要」文件顯示,施工方——北京市尚然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以下簡稱「尚然二分公司」)承諾5月26日之前拆除違章鋪設的燃氣管道。但愛這城三期業主表示,截止到6月4日,違章燃氣管道並未拆除,反而施工完畢。

在愛這城業主群裡,記者看到,業主明確表示,愛這城三期與新城市廣場以燈柱為線,燈柱以南區域屬於愛這城業主的公共用地,「堅決不同意商業用燃氣埋設在業主公共用地」。最終,業主們決定聯合物業方將違章燃氣管道拆除,但引來盒馬鮮生方面報警,並與警察發生衝突,導致部分業主被拘留。業主還表示,除了燃氣等安全問題,盒馬鮮生的開業會引發噪音汙染。據了解,盒馬鮮生除了生鮮的配送,還擁有加工食品的廚房,據業主介紹,盒馬一共有10個排煙設備,而這些設備會帶來巨大的噪音。

盒馬:所有行為合規合法

盒馬鮮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燃氣管道的安裝屬於國家特種作業範疇。盒馬鮮生安裝燃氣管道的區域,擁有政府部門正規報批手續,並且從設計、施工到監理,都是政府指定完全具備特種作業資質的第三方燃氣施工單位來開展施工。

「對於前期施工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給居民帶來的困擾,我們已經及時進行了各項整改,並願意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給予居民合理的補償。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各項合法施工資質。」盒馬鮮生相關人員認為,「大部分居民對盒馬是持歡迎態度的,包括愛這城一期、二期及絕大部分的三期居民。」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愛這城三期是最靠近城市廣場的居民區,其中2、3號樓與盒馬鮮生門店相對,相差距離不足20米,中間沒有任何圍擋,僅靠一條道路相隔,而一直在與盒馬鮮生進行物業協商的也是愛這城三期的業主。

「需要指出的是,愛這城三期一共有670戶居民,極個別人士提出的訴求是不合理的(如不允許安裝燃氣管道),也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盒馬鮮生上述工作人員認為,業主的行為「明顯是要阻止我們的正常商業行為,這已經超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範圍了」。

作為北京首家門店,盒馬鮮生十裡堡門店至今沒有明確的開業時間,因第一次物業糾紛開業延期後,盒馬鮮生辭退了外僱的第三方員工,目前北京仍有200多位正式員工。「如果我們要開店了,也希望通過他們的服務公司按照正當程序召回他們。問題是,由於個別人士的阻撓,導致十裡堡門店至今沒有開出來。」盒馬鮮生相關人員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商場地下一層的施工還在緊張進行中。施工人員對記者表示,施工即將完成,將於本月8日進行配送的試營業,10日正式營業。值得注意的是,門店周邊道路附近已經出現不少配送車輛。

專家:政府應出手協調

社區商業是城市民生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一個城市宜居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在剛剛舉行的2017中國(北京)電子商務大會「新生態——網際網路時代的社區生態圈」分論壇上,來自國家政策制定者、行業研究者、相關從業者一致認為,集約化則將有效解決社區商業目前的低小散亂和高租金、區域面積有限的瓶頸問題。

「建立社區商業新生態,形成生活廣場概念,融合各種服務功能,最終實現一個平臺化、多元化的有形與無形的廣場形態。」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成榮表示,社區商業未來的一個聚焦點,應該是集約化,融合和集約包括信息、物流、人、結算、網點等多方面的資源,社區商家組團社入駐,相互協作,變成商業零售服務的一片雲,來對應消費需求多樣化的一片雲。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諸多新零售業態,不僅保留了原有超市的門店及主力生鮮商品,還疊加了O2O配送以及餐飲服務。但是新業態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在提供新服務的同時保證消費體驗,又能匹配周邊的商業物業條件,這也是時下眾多轉型嘗試「超市+餐飲」模式的實體店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經貿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對記者表示,北京的地方法律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但也是有彈性的,此次盒馬鮮生拿到了相關的證件,屬於合理合法行為。所以衝突事件的主因不在盒馬鮮生,但也不在附近的業主。我國此類情況與日本歐美等國正好相反,日本有選址法,超市能不能在這個地方開業首先要符合環境要求,其次要得到居民認可,最後政府才考慮能不能施工。而中國相關部門有時不會考慮居民訴求和企業要求。陳立平認為,盒馬鮮生開業後,政府應該出手協調它與居民間的關係,共同打造和諧便利的生態環境。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也表示,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商業模式很重要,假如盒馬鮮生提高了周邊居民的便利性,同時又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開業後周邊居民一定是歡迎大於反對。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邵藍潔 陳韻哲)

相關焦點

  • 盒馬鮮生北京首店輾轉開業
    更多企業嘗試開發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的新零售業態,不過,在上海風生水起的盒馬鮮生,初進京城卻接連經歷「糾紛戰」。因施工問題而一度與周邊社區業主發生糾紛的盒馬鮮生北京首店,6月9日終於迎來試營業。同時,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得消息,盒馬鮮生第二家門店也經歷了悄然選址,目前正在施工中,預計7月開業。
  • 盒馬鮮生北京十裡堡店已開業 重資產模式受質疑
    近日,「進京」一直不太順利的盒馬鮮生(需求面積:2500-5000平方米)終於在北京十裡堡新城市廣場低調開始試營業。據悉,這是是盒馬鮮生繼上海、寧波後,在北京開出的第一家生鮮超市,意味其全國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
  • 十裡堡盒馬鮮生開業兩年,商戶逐漸匯聚,新城市廣場這座樓宇再度...
    自十裡堡華堂商場在2016年11月合同到期,與新城市廣場物業方陽光新業結束合同後,這整座一棟商場樓宇陷入廢棄之中,逐漸沒落,僅剩幾家小的門店經營。優衣庫是少有能夠帶來一些客流並且持續經營的門店,但是在整座商場閉門營業後,優衣庫也只能開啟後門營業,而後門顯然不容易被發現。
  • 四像四不像的「盒馬鮮生」
    而對那些已經或經常光顧盒馬鮮生的人來說,盒馬鮮生的面目也幾乎完全不同。 難以描述的網紅店「盒馬鮮生」的北京首店位於十裡堡,6月13日開業,開業後的第四周就出現了火爆狀態,網絡上甚至說門店甚至「限流」,來盒馬停車的車隊從十裡堡一直堵到了東四環路
  • 盒馬鮮生現金結帳不能打折
    盒馬鮮生拒收現金?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僅一個收銀臺可現金「代付」盒馬鮮生現金結帳不能打折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北京盒馬鮮生實地探訪發現,店內已推出「現金代付」服務,即消費者將現金交給收銀員,收銀員使用自己的盒馬鮮生App完成掃碼以及線上支付。但目前僅有距離較遠的一個收銀臺可代付,使用現金付款不可以享受店內優惠活動。
  • 盒馬鮮生加速北京布局 記者探訪十裡堡店:滿座率過五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半年前對媒體說盒馬要「捨命狂奔」的侯毅有了進一步動作。1月3日,盒馬鮮生宣布,2018年將在北京開出30家門店,其中包括西直門、廣安門、雙井等商圈。在過去近半年時間裡,盒馬鮮生在北京共開出5家門店,分別位於十裡堡、大成路、東壩、小營和亦莊。記者晚七點來到十裡堡店,看到盒馬店內一半座位以上有顧客在吃現場做的海鮮、烤串等,同時身旁購物車內還有蔬菜水果等生鮮產品。
  • 盒馬鮮生宣布2018年北京再開30家門店 已開7城25家店
    盒馬CEO侯毅表示 1月3日消息,今天盒馬鮮生宣布,2018年將在北京再開出30家門店,其中包括西直門、廣安門、雙井等商圈。過去近半年時間裡,盒馬鮮生在北京共開出5家門店,分別位於十裡堡、大成路、東壩、小營和亦莊。
  • 盒馬鮮生大規模開店,都開在什麼地方?
    4 月 28 日,盒馬鮮生在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深圳、南京、武漢、廣州、西安等 10 個城市開了 10 家門店,其中廣州、南京、武漢、西安都是盒馬首次入駐的城市。這是盒馬第二次大規模開店,上一次是 2017 年 9 月 28 日,盒馬一天內在 5 個城市開了 10 家店。
  • 提前介入 精準服務麥島市場所助力盒馬鮮生金獅廣場店順利開業
    12月11日,盒馬鮮生金獅廣場店正式開業,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麥島市場所提前介入,精準對接,為該店順利開業、營業保駕護航。提前把關,暢通消費者投訴處理渠道執法人員指導商場按照要求提前做好各項投訴內容的處置應急預案,並對商家推出的促銷海報、現場標識牌、價格標籤、安全隱患提示、消費者結帳支付方式等容易引起糾紛的內容進行提前把關,提出改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接客服人員完善投訴處理流程和機制,確保開業後消費者的投訴能及時、高效得到解決。
  • 原創| 盒馬鮮生北京首店試營業,承諾「永遠無條件退貨」
    逛宏圖三胞Brookstone旗艦店,置身水產區如同觀賞水族館,饕餮現場加工的海鮮大餐,購買比菜場還便宜的果蔬肉蛋……6月9日,位於北京朝陽區十裡堡新城市廣場的盒馬鮮生店低調開始試營業,標誌著盒馬鮮生在全國的第10家門店正式落子北京。新零售「網紅超市」盒馬鮮生帶給北京市民的新鮮感、時尚感卻大大超越了傳統零售。
  • 特侖蘇酸奶推動新零售革新,與盒馬鮮生共同引領消費升級!
    而當代表高端奢享的特侖蘇酸奶與新零售標杆盒馬鮮生相遇,又會擦出怎樣的驚喜火花? 9月22日,特侖蘇酸奶便正式攜手盒馬鮮生,於其十裡堡店開展品牌聯動,舉辦了名為#盒你一起 味享中秋#的沉浸式產品體驗活動!  本次線下體驗不僅設有品鑑、遊戲互動等精彩環節,更有米其林星廚馬西莫親臨現場,親手製作頂級美味。
  • 美團掌魚生鮮與阿里盒馬鮮生紛紛線下開店
    繼阿里盒馬鮮生進軍新零售後,美團也推出掌魚生鮮加入戰團。7月19日和20日,新京報記者分別對盒馬鮮生和掌魚生鮮進行了實地探訪。7月19日,美團主導運營的「掌魚生鮮」首店正式開業,被業界認為是盒馬鮮生的對標產品。此前7月17日,阿里的盒馬鮮生宣布北京大成店、上海平高店、上海新江灣店三店開業。
  • 盒馬鮮生北京二店延遲開業,但在線上開始搶跑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盒馬鮮生大成路店發現,該門店雖然還在封閉狀態,但出貨區已經有三四十位配送員處於工作狀態,而門店附近以及周邊小區也有不少地推人員在進行前期App下載的推廣。盒馬鮮生北京首店十裡堡店歷經波折終於在6月9日開業,比預定時間晚了近70天,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在北京要捨命狂奔,既然決定來北京,就一定會加快步伐,快速完成全北京的布局。
  • 挪威北極鱈和三文魚現場「開魚秀」,盒馬鮮生「海鮮新零售」有點意思
    6月16日,北京盒馬鮮生十裡堡店正式開業,標誌著盒馬進京之旅已經打贏了首場戰役。
  • 分享生鮮超市中4大品牌7FRESH、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的門店...
    從2017年開始,以7FRESH、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蘇鮮生為代表的生鮮超市就不斷放出豪言,宣布全國拓展計劃。據統計,線下15家典型生鮮超市2018年將開出3000多家店,5年內中國將擁有上萬家生鮮超市。隨著資本的介入、巨頭的爭霸,各品牌發展及市場格局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 澳大利亞:墨爾本山寨「盒馬鮮生」悄然更名
    澳洲都市報11月26日(記者 孔博) 位於墨爾本市中心的假冒「盒馬鮮生」超市在經本報曝光後,已改頭換面,改用「犀牛先生」店招。墨爾本山寨「盒馬鮮生」更名為「犀牛先生」這家位於墨爾本小倫斯代爾街(Little Lonsdale St.)的華人超市於今年9月開始試營業,從店名到海報都照抄了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鮮超市「盒馬鮮生」。
  • 福州「盒馬鮮生」,剩下的兩店也要關門?
    2018年2月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一號工程」「盒馬鮮生」在福州的首家分店茶亭店正式開業。開業當天,現場人氣火爆,尤其是水產區,其新鮮的食材博得不少食客青睞。「盒馬鮮生」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俗稱「懸掛鏈」。據悉,「盒馬鮮生」有專屬的分揀小哥,為線上下單的用戶挑揀貨物裝袋,再掛上懸掛鏈,傳送至快遞小哥手上,最快30分鐘送貨上門。
  • 盒馬鮮生接棒地球港 青島商家謹慎試水新零售
    平日裡客流量並不算大的同安路地鐵站最近熱鬧起來,在距其C出口不到1公裡的大拇指廣場迎來了一家 「網紅」店——盒馬鮮生,不少青島市民乘坐地鐵慕名前來嘗鮮。似曾相識的一幕,也曾發生在香港中路上的「地球港」,其開業曾在青島引發轟動,但不到半年時間,「地球港」便在青島黯然退場。
  • 盒馬鮮生的神話還能持續多久?
    門店頂部設置自動化傳輸裝置,配合前店後艙的配送服務,餐廳嵌入到超市中,既有生鮮體驗功能的即時廚房,又有不帶生鮮體驗的中央廚房。這是盒馬鮮生的線下門店格局。自從盒馬鮮生首家「支付寶會員店」問世,便貼上各種特色標籤:產地直採、品質上乘、新鮮到家、價格親民、無現金支付......猶如潘多拉魔盒,種種標籤讓盒馬鮮生顯得足夠神秘。
  • 盒馬鮮生金獅廣場店開門納客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12月11日上午,盒馬鮮生金獅廣場店正式開門納客。嶗山區政府副區長張詠雁、商務部駐青島特派員辦事處三級調研員欒森、青島市商務侷促消辦處長欒堅、青島市消保委主任於旭輝、嶗山區商務局副局長於鳴濺等有關部門領導參加開業啟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