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17-06-06 08:51
增加社區周邊的便民商業配套一直是居民雙手歡迎的事情,不過,對於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來說,在與周邊居民的關係上還有一些頭疼。原定於今年3、4月開業的北京首店十裡堡門店在遭遇物業糾紛擱淺後,時至今日,十裡堡門店與周邊居民的物業糾紛仍在繼續,甚至在近日引發了警方介入。新零售業態打破了原有的業態邊界和消費行為,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但是在落地過程中如何匹配周邊的物業條件及居住環境,是比商業模式和日常運營更迫切需要考慮的事情。
居民:安全隱患尚未解除
盒馬鮮生北京首店位於十裡堡新城市廣場,原為日資零售商華堂商場地下一層超市,在去年11月華堂商場閉店後,由盒馬鮮生接盤。背靠大型社區愛這城,輻射周邊三公裡範圍,同時又基於門店做O2O配送,半小時送達……盒馬鮮生的這種新型商業模式本應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也是新城市廣場引入盒馬鮮生時看中的因素。
不過原定於3月31日開業的盒馬鮮生並沒有如期開業。北京商報在4月1日《陷物業糾紛盒馬鮮生北京首店暫停工》一文中,獨家報導了盒馬鮮生沒能如期開業的原因——物業糾紛。記者了解到,由於盒馬鮮生施工問題,愛這城三期200多位業主聯名上訪了熱力集團、燃氣集團、朝陽建委等多個政府部門。報導刊出後,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赴京解決與周邊居民產生的物業糾紛。但侯毅進京並沒有解決盒馬鮮生十裡堡店開業遇到的阻力。此後,盒馬鮮生裁撤了配送員,甚至盒馬鮮生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江也離職了。
不過,上周末,愛這城三期居民又與盒馬鮮生產生衝突。北京商報記者從業主處了解到,此次衝突的導火索是燃氣管道鋪設問題。業主出示的一份由業主、物業及燃氣公司多方籤署的「會議紀要」文件顯示,施工方——北京市尚然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以下簡稱「尚然二分公司」)承諾5月26日之前拆除違章鋪設的燃氣管道。但愛這城三期業主表示,截止到6月4日,違章燃氣管道並未拆除,反而施工完畢。
在愛這城業主群裡,記者看到,業主明確表示,愛這城三期與新城市廣場以燈柱為線,燈柱以南區域屬於愛這城業主的公共用地,「堅決不同意商業用燃氣埋設在業主公共用地」。最終,業主們決定聯合物業方將違章燃氣管道拆除,但引來盒馬鮮生方面報警,並與警察發生衝突,導致部分業主被拘留。業主還表示,除了燃氣等安全問題,盒馬鮮生的開業會引發噪音汙染。據了解,盒馬鮮生除了生鮮的配送,還擁有加工食品的廚房,據業主介紹,盒馬一共有10個排煙設備,而這些設備會帶來巨大的噪音。
盒馬:所有行為合規合法
盒馬鮮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燃氣管道的安裝屬於國家特種作業範疇。盒馬鮮生安裝燃氣管道的區域,擁有政府部門正規報批手續,並且從設計、施工到監理,都是政府指定完全具備特種作業資質的第三方燃氣施工單位來開展施工。
「對於前期施工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給居民帶來的困擾,我們已經及時進行了各項整改,並願意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給予居民合理的補償。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各項合法施工資質。」盒馬鮮生相關人員認為,「大部分居民對盒馬是持歡迎態度的,包括愛這城一期、二期及絕大部分的三期居民。」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愛這城三期是最靠近城市廣場的居民區,其中2、3號樓與盒馬鮮生門店相對,相差距離不足20米,中間沒有任何圍擋,僅靠一條道路相隔,而一直在與盒馬鮮生進行物業協商的也是愛這城三期的業主。
「需要指出的是,愛這城三期一共有670戶居民,極個別人士提出的訴求是不合理的(如不允許安裝燃氣管道),也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盒馬鮮生上述工作人員認為,業主的行為「明顯是要阻止我們的正常商業行為,這已經超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範圍了」。
作為北京首家門店,盒馬鮮生十裡堡門店至今沒有明確的開業時間,因第一次物業糾紛開業延期後,盒馬鮮生辭退了外僱的第三方員工,目前北京仍有200多位正式員工。「如果我們要開店了,也希望通過他們的服務公司按照正當程序召回他們。問題是,由於個別人士的阻撓,導致十裡堡門店至今沒有開出來。」盒馬鮮生相關人員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商場地下一層的施工還在緊張進行中。施工人員對記者表示,施工即將完成,將於本月8日進行配送的試營業,10日正式營業。值得注意的是,門店周邊道路附近已經出現不少配送車輛。
專家:政府應出手協調
社區商業是城市民生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一個城市宜居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在剛剛舉行的2017中國(北京)電子商務大會「新生態——網際網路時代的社區生態圈」分論壇上,來自國家政策制定者、行業研究者、相關從業者一致認為,集約化則將有效解決社區商業目前的低小散亂和高租金、區域面積有限的瓶頸問題。
「建立社區商業新生態,形成生活廣場概念,融合各種服務功能,最終實現一個平臺化、多元化的有形與無形的廣場形態。」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成榮表示,社區商業未來的一個聚焦點,應該是集約化,融合和集約包括信息、物流、人、結算、網點等多方面的資源,社區商家組團社入駐,相互協作,變成商業零售服務的一片雲,來對應消費需求多樣化的一片雲。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諸多新零售業態,不僅保留了原有超市的門店及主力生鮮商品,還疊加了O2O配送以及餐飲服務。但是新業態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在提供新服務的同時保證消費體驗,又能匹配周邊的商業物業條件,這也是時下眾多轉型嘗試「超市+餐飲」模式的實體店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經貿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對記者表示,北京的地方法律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但也是有彈性的,此次盒馬鮮生拿到了相關的證件,屬於合理合法行為。所以衝突事件的主因不在盒馬鮮生,但也不在附近的業主。我國此類情況與日本歐美等國正好相反,日本有選址法,超市能不能在這個地方開業首先要符合環境要求,其次要得到居民認可,最後政府才考慮能不能施工。而中國相關部門有時不會考慮居民訴求和企業要求。陳立平認為,盒馬鮮生開業後,政府應該出手協調它與居民間的關係,共同打造和諧便利的生態環境。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也表示,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商業模式很重要,假如盒馬鮮生提高了周邊居民的便利性,同時又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開業後周邊居民一定是歡迎大於反對。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邵藍潔 陳韻哲)